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长安不见春 > 第23章 第二十二卷·琴瑟在御

长安不见春 第23章 第二十二卷·琴瑟在御

作者:云书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6 03:17:49 来源:文学城

春去秋来,转眼已是他们成婚的第二年。

元承双躲在院中的一棵老槐树后,偷偷望向书房窗牖间的人影。

桃夭忍俊不禁,“公主为何不进去看?”

元承双羞赧地摇了摇头,又回望过去,却发现窗中的人影不见了。

谢景比了个手势,示意桃夭不要出声。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元承双身后,伸手捂住了她的眼睛。

元承双扬起一个明媚的笑意,“玄明。”

“入秋了,天气寒凉,公主若是想看,便到书房坐着。”

“我看你写得认真,不愿打扰。”

“这怎么能叫打扰呢?”谢景神情认真,“承双同我不必这般客气,这里不是皇宫,你不需要察言观色,也不需要克己守礼。”

元承双用力地点了点头。

桃夭望着公主、驸马相敬如宾的样子,很是欣慰,她从小伴在公主身侧,在皇宫的数载,公主都不似这般展颜。

公主的性子软糯,心思单纯,起初她还担心,但如今看来,倒是她多虑了,驸马是个风雅有趣之人,二人乃天作之合。

“公子,侯府的信。”

谢景接过信,当面拆开,缓缓扬唇。

“承双,今岁除夕,我们回一趟江宁吧。”

元承双眸光闪烁,“当真?”

谢景颔首,“别忘了传信知会外祖父,莫要让他老人家担心。”

元承双欣喜地应下,“那我去收拾行囊。”

言罢,她快步跑开了,留下谢景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无奈地笑出了声。

朔光二十年除夕,江宁侯府迎来了难得的阖家团圆之日。

堂内的桌案上,摆满了各色美食,冒着腾腾热气。

旧桃符被人利落地摘下,换上墨迹未干的新桃符,窗花样式各异,张贴在府内各处,一派祥和之气。

桃叶渡挤满了小舟,皆是归家的人潮,谢杳等在渡口边,四下张望着。

“二小姐这是在等谁?”

“等我兄长和嫂嫂。”谢杳微微扬唇,“老丈,您今日怎的这么早?”

“挤不过这些客船,人多的连鱼儿都吓得躲起来了。”

谢杳开怀一笑,伸手将老丈搀扶上岸,“老丈,新岁康宁!”

“昭昭——”

谢杳循声望去,远远瞧见兄长在船头招手。

她轻轻点头,待船靠岸,他们下了船后,才缓缓开口:“兄长,公主。”

谢景上下打量了妹妹一番,连连感叹,“昭昭生得愈发俊俏了!”

谢杳略过兄长,径直走向元承双,“公主近来如何?”

二人都很是激动,拉着彼此的手,一直聊到进了府门。

“这才过了几年,就把你兄长忘得一干二净了。”谢景很不服气。

谢杳狡黠地眨了眨眼,“哥哥,你是个大醋坛子吗?”

谢景抬手,掐了掐谢杳的脸蛋,“没大没小,怎么说你兄长呢?”

谢杳瞋目,追着谢景在府内跑了一圈。

“姑姑救我!”

谢景拉住谢弈月的胳膊,故作可怜地晃了晃。

谢弈月无奈地摇了摇头,“都说让你学点功夫,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了。”

谢杳摇身一跃,跳到谢弈月身旁,拦住了谢景的去路,她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同兄长理论理论,却被人拉住。

“阿杳,还是留他一命吧。”元承双难掩笑意。

“行吧,我给公主一个面子。”

谢杳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蓦地轻轻推了元承双一下,只见她向前一倾,稳稳跌在谢景的怀里。

谢杳见状快步离去,深藏功与名。

谢弈月忍俊不禁,也识趣地默默走开了。

“承双,你没事吧?”谢景低头看向她。

元承双愣怔在他怀中,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没……没事。”

“昭昭是习武之人,力道控制得极佳,应是不会伤到你。”

他的身上有一种很熟悉的味道,元承双目光囫囵扫过谢景的衣衫,发现了他腰间的香囊。

“我送你的香囊,你一直带着?”

谢景挑眉,“你送的,我自是一直带着。”

二人相视一笑,眉目间溢满爱意。

谢杳躲在回廊的墙边,偷偷望着他们,扬起了唇角。

“阿杳在看什么?”

她闻声回头,将来人拽到墙边,示意他噤声。

陆琼宇透过墙上的花窗望向院内,也不自觉扬起了唇角。

“阿杳这是在偷窥。”

“那这么说的话,陆刺史也是在偷窥。”谢杳分毫不让。

陆琼宇拿她没办法,只好用力将她拽走,“看得差不多了吧?陪我去寻点吃食。”

谢杳见好就收,顺便关心起了他的仕途。

“楚州可还待得习惯?”

“楚州风物无甚不同,就是地处沿海,水汽多了些。”

“听起来不错。”

陆琼宇脚步微顿,“我刚说了一句,你就觉得不错?”

“你现如今可比做大理寺少卿时要清闲得多,再加之你的言谈、状态,都能让人瞧得出不同,楚州定是不错的。”

“阿杳观人于微,玉楼佩服。”

谢杳莞尔,加快了脚步,引着他前往中堂。

暮色渐沉,爆竹作响,焰火升空,江宁侯府上下齐聚堂内,饮宴闲谈,好不热闹。

元承双望着眼前一片欢乐的景象,心中感慨,从前她在宫中,觉得陈规繁琐,连守岁都少了些意趣,明明都是除夕,却境况分明,大有不同。

“承双可是想家了?”谢景觉察到她的情绪,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轻声问道。

元承双轻轻摇头,“玄明,我们可不可以多待几日?”

谢景颔首,他隐约猜到几分,可惜公主府无法迁至江宁,他能做的,只是给她这几日的欢愉。

上元节后,到了他们该回洛阳的日子。

谢景再三思量,偷偷找来谢杳。

“哥哥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兄长想请你北上,送公主一程。”

谢杳不解,“为何要我送?”

“她喜欢江南,却不得不离开,你若是能陪她几日,或许她还能少几分伤感。”

“好。”

谢杳望着兄长欣喜的模样,也跟着感到欢欣,看来兄长是真的属意永乐公主,如此也好,他们之间总算有一个人是圆满的了。

* * *

下了马车,谢杳拢了拢衣衫,北方的初春还异常寒冷,这些年她久居江南,一时间有些适应不了。

“哥哥?你怎么来了?”

元庆扶住快步跑上前的元承双,让她免于摔倒。

“怎么冒冒失失的?”

“许久不见你,有些心急。”

元庆移开目光,望向她身后。

谢杳见他望过来,落落大方地施礼,“二殿下。”

元庆颔首,“谢二小姐。”

四人进府后,元庆找了个机会,与谢杳单独坐在院中的亭内,寒暄了几句。

几番言谈,元庆发现她只字未提太子。

“二小姐不问问皇兄吗?”

谢杳微怔,元序这个名字,渐渐浮现在她的脑海,让她不免有些恍惚。

“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望着神色淡然的谢杳,元庆心念微动,“谢二小姐当真不同寻常。”

谢杳忍俊不禁,“二殿下何出此言?”

元庆忆及过往,“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二小姐时,二小姐说,‘名望皆浮华,人不会因其而异’,世人难以堪破的道理,二小姐却能独抒己见,言出必行,怎么会是寻常之辈?”

“谢杳不过是做了谢杳力之能及之事。”

面前的女子坚毅淡然,行事不同于他见过的任何女子,这般绝代风华,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

谢杳身上有他最向往的一个东西——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游历山川江河,而是内心的坦然,是在世道规矩的种种囹圄中,依然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元庆很是感叹,现在的她与皇兄相比,也不输一二。

没待几日,谢杳和元庆就纷纷启程回去了,他们一南一北,相向而行,公主府紧接着迎来了第三位客人。

“皇兄?”

元承双见到元序时,面上维持着笑意,内心却波涛汹涌,若是再早一些,怕是他们便要遇上了。

“孤顺道过来看看你。”

元承双腹诽:哪里顺道了?

“殿下?”

谢景见到元序也是一惊,向元承双递了个眼神。

“皇兄且在府上多待几日,永乐在洛阳无甚友人,平日这府里也无人前来,闷得很。”

“皇妹此去江宁,可游得畅快?”

元承双大窘,竟忘了太子也是知晓的。

“江宁天青水碧,是个好去处。”

她慌不择言,眼神瞥向谢景。

“殿下是想问昭昭的近况吧?”谢景直言相问。

元序颔首。

“昭昭不在府内,她沿江南下,游历山水去了,现如今应是到了蜀中。”谢景神情认真,“殿下,过去这么久了,还是放下吧。”

元序不置可否,向二人施礼作别。

元承双轻叹,虽然谢景撒了慌,但也是为了他们着想,若是皇兄问她,她也一样会如此行事。

前朝至今,还没有哪个世族能统揽太子妃和驸马之位,他们的父皇亦是断不可能准允的。

既然无缘,何苦执着,更何况谢杳都已经放下了,又何必再让皇兄一个人画地为牢呢。

谢景牵起她的手,“承双,我们出去走走吧。”

元承双回握住他的手,同他并肩出了府。

永宁寺旁,牡丹开得正盛,为春日添了几分颜色。

元承双驻足观赏,月白色的衣裳在花丛中,像是一只蝴蝶,轻盈动人。

谢景凝眸望向她,扬起明媚的笑意。

这世间阴差阳错,福祸相依,也是一种缘法,不然他也不可能遇见她。

谢景心下笃定,他们一定要相偕白首,不负过往辗转,将妹妹的那份遗憾,走到圆满。

元承双抬眸,迎上谢景温柔的目光。

繁花簇拥下,他缓缓向她走来,似春日最盛的阳光,照亮了洛阳的一隅,也照亮了她脆弱敏感的心。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二卷·琴瑟在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