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长安不见春 > 第10章 第九卷·此情可待成追忆

长安不见春 第10章 第九卷·此情可待成追忆

作者:云书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3 20:12:22 来源:文学城

及笄礼过后,谢府又归于冷清。

陆琼宇新官上任,忙碌了数月,只偶尔得空与谢杳闲坐小叙。

人来人往,终是只留下她独自一人的门庭。

暮夏的阳光打在身上,晒得人发烫。

谢杳轻轻扇动扇子,百无聊赖地品着茶。

忽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她循声望去,一个鲤鱼形状的风筝歪歪扭扭地飘在空中,上下抖动着,摇摇欲坠。

谢杳轻叹:“还是和小时候一样,放风筝的能力毫无长进。”

她笑着走出府,循着风筝的方位很快找到了陆琼宇。

见她出来,陆琼宇扬唇一笑,“阿杳。”

“阿宇,你这风筝放得……真是一绝。”谢杳忍不住调侃。

陆琼宇清了清嗓子,掩饰窘况,“那你教我,正好我今日休沐。”

“算了吧,我都教你好几回了,一点成效都没有。”谢杳连忙摆手。

陆琼宇话锋一转,“我来长安这么久了,还没好好欣赏过这里。不如阿杳带我逛一逛吧。”

“还不是因为少卿大人公事繁忙,我有这心,你也没这时间啊!”谢杳莞尔,“你等我一下。”

言罢,她回府换了身衣裳,戴好帷帽,又命棠梨准备了一辆马车,而后他们一行人坐上马车,往城西驶去。

马车一路行过长安东市、朱雀大街,最终来到长安西市。

“其实我也没去过什么地方,我来长安没多久就进宫了。”谢杳有些不好意思。

“那你就同我讲讲你去过的地方。”陆琼宇眼含笑意,望向谢杳。

“姑姑的红尘楼就在方才常乐坊出来不远的东市,那附近居住的多是达官显贵,因而市中汇集了四方奇珍,行邸的规模也大。”谢杳一一介绍着,“西市我也是第一次来。”

棠梨忍不住笑出了声,“西市我之前替小姐来过一次,倒是比较熟悉。这里的客源主要是平民百姓,贩卖的商品也大多为日常生活所需。此外,还有不少胡商在这儿经营,热闹程度不亚于东市。”

“替阿杳来?”陆琼宇不解。

“那日太子殿下……”

“棠梨!”谢杳打断了棠梨的话,向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不要多言。

棠梨连忙捂住嘴,低下了头。

“要不要下去逛逛?”谢杳顾左右而言他,“我请你吃点心。”

陆琼宇点头答应,在谢杳起身背对他的那一瞬,他的眸中闪过一丝失落,又很快化为乌有。

谢杳边走边说:“这里有一个柳记糕铺,味道很不错。”

陆琼宇指了指巷口的铺子,“是不是这家?”

谢杳顺着陆琼宇指的方向看过去,用力地点了点头,她刚迈开步子,就被陆琼宇拽了回来。

“阿杳,这里人多眼杂,我们还是买回去吃吧。”陆琼宇低声提醒。

“好。”谢杳转身交代棠梨,“每一样都买一点。”

“棠梨不知道我的喜好,阿杳你亲自去好不好?”陆琼宇柔声说道。

谢杳不疑有他,“那好吧,大人稍等,小的马上回来。”

陆琼宇拦住欲跟上前去的棠梨,低声问道:“你之前为何会替阿杳来此?”

棠梨慌不择言,一时找不到理由搪塞,只好如实相告,“小姐想买点心给太子殿下过生辰,但她出不了宫,所以我才替她来的西市。”

陆琼宇苦涩一笑,眸中墨色浸染,晦暗如黑夜。他心中酸涩:自己竟连再问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谢杳买好点心后,朝着他们二人走来,越走近越觉得奇怪。

“阿宇,你怎么了?”谢杳关切地望着陆琼宇,“不舒服吗?”

“阿杳,抱歉。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言罢,陆琼宇落荒而逃。

谢杳愣怔在原地,她面带疑惑,转而望向棠梨。

棠梨将他们二人适才的对话一五一十地讲给谢杳,连连赔罪。

“你又没做错什么,不必歉疚。”谢杳拍了拍棠梨的肩膀,以示宽慰。

待她们回府后,谢杳靠在院中的摇椅上,默默思量,她眉头紧锁,阿宇为什么会对太子殿下有敌意?他们之间除了儿时在江宁有几面之缘外,也没什么别的交集。

谢杳百思不得其解,无奈时及飧食,只好将疑问暂时搁置。

天色阑珊,零星的灯火依次亮起。整个东宫,就数西南角的南阙阁光亮最盛。

元序悠闲地倚在南阙阁的窗边,四下眺望。

苏木犹豫着走上前,见元序神情惬意,想是心情不错,才缓缓开口:“殿下,太子妃今日出门去了西市。”

元序忍俊不禁,心想:昭昭这是嘴馋了?

“和……和陆小侯爷一起。”苏木顿了顿,补完了后半句话。

“新任大理寺少卿?”元序面不改色。

苏木点了点头,“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后来先行离开了,并未和太子妃一道。”

元序隐隐担忧:父皇最忌江宁侯府结交权贵,更遑论是文武世家相交。从前在江宁,远隔京城数千里,不好追究,而今近在咫尺,焉能容得下。

“陆少卿经常去找太子妃吗?”

苏木思忖了片刻,“大理寺公务繁忙,且陆少卿新官上任,应是没有多少空闲时间。这么久以来,太子妃也就只与他出门同游了一次。”

“多留意父皇的动向。”元序嘱咐道。

云层卷积,天边的一轮残月时隐时现,夜色渐沉,晦暗不明。

“当——当当——平安无事!”

借着打更人的声音掩饰,一个身影从檐上快速闪过,翻窗进了屋内。

谢杳等在桌案旁,见到来人,连忙起身相迎。

“发生了何事?”谢弈月挥手示意,让谢杳坐下说。

“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件事我实在想不明白。”谢杳倒了一盏茶,递给谢弈月,“所以,想听听姑姑的见解。”

“但说无妨。”谢弈月不免有些好奇。

谢杳将白日的情形一字一句地复述给谢弈月,见她不置可否,又问,“姑姑,阿宇可是与太子殿下有过节?”

谢弈月忍俊不禁,摇了摇头,“据我所知,他们二人没什么交集,何来的过节?”

“那是怎么回事?”谢杳一头雾水。

谢弈月无奈地望向自己的小侄女,心中暗叹:昭昭这丫头如此聪慧,怎么就是不开窍呢!

“昭昭可有心悦之人?”

谢杳闻言微怔。

“待昭昭日后有了心悦之人,就自然明白了。”谢弈月意味深长地说道。

谢杳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这样也好,玉楼一时半刻是不会再来找你了。”谢弈月迎上谢杳的目光,“你也不要去找他。”

“圣上是不是还对段氏一案心存芥蒂?”谢杳面露担忧。

“此事查无对证,本不起眼,可元朔生性多疑,你又锋芒过显,自是让他忌惮。”谢弈月直言。

“那……太子殿下会不会有事?”谢杳没忍住,问出了口。

“太子能有何事。”谢弈月叹了口气,“如今你自身难保,还担心太子?”

“姑姑,这是祖母的门楣,我如何能置身事外?就算我不出手,圣上也会查到我头上来,他不可能不怀疑江宁侯府。”谢杳辩解道。

“那你也不该轻举妄动。”谢弈月语重心长地嘱咐谢杳,“纵使太子真的救了段氏后人,他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可你不一样。”

谢杳垂眸,有些失落。

谢弈月拍了拍谢杳的肩膀,宽慰她道:“姑姑知道你对太子心怀感激,可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谢杳记住了。”谢杳郑重地点了点头。

谢弈月走后,谢杳仍旧坐在原地,直到天色泛白,第一缕阳光洒在窗棂。

她推开门,走到院内。

晨光熹微,万籁俱寂,夏天悄悄溜走,秋意初现。

* * *

朔光十五年中秋的午后,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停在光德坊的巷口。

从马车上走下一位气度不凡的白衣少年,径直走进了顾府。

伏在桌案上咳嗽的顾怀川见太子前来,连忙起身见礼。

“老师,您可有好些?”元序快步上前,制止住了顾怀川的动作。

“我没事,殿下不必担心。”

顾怀川话音刚落,小厮就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家主,太子妃来了。”

顾怀川瞥了眼太子,忍不住扬起嘴角,“快请她进来。”

谢杳在小厮的引路下,缓缓走进堂内。她望见元序,脚步一顿,顺势向堂内的二人依次见礼,“太傅可有好些?今日恰逢中秋,我给您买了些月团,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

“多谢阿杳,我已无碍。”顾怀川抬手,示意她坐下。

“老师既已无碍,不妨同您的门生一道,夜游曲江池如何?”元序趁机问道。

顾怀川低头不语,余光瞥向谢杳,想看她作何反应。

谢杳起身,还未来得及开口,就被元序抢了先,“昭昭不去吗?”

元序直视谢杳,继续说道:“长安西市去得,曲江池去不得?抑或是,陆少卿可同行,孤不可?”

谢杳矢口否认,“不是!”

元序粲然一笑,不忍再逗她,“那便坐下,待时辰到了,一同出发。”

谢杳只好坐回原位。

顾怀川忍俊不禁,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太子如此在意一个人,在意到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晓他的心意。阿杳倒完全相反,让人捉摸不透。

用过飧食,顾怀川与元序、谢杳一道,出了府去。他抢先一步,上了另一辆马车,而后先行离去。

谢杳见状,只好与元序同乘。

“殿下是不是故意为之?”谢杳率先开口。

元序眨了眨眼,作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我只能借中秋之由前来探病,殿下不难猜到。”谢杳瞋目盯着元序。

元序轻叹:“昭昭真是偏心。”

“殿下倒打一耙!”谢杳反驳道。

“陆少卿近水楼台,又得昭昭青睐,不像孤,跋山涉水,才能与昭昭同行。”元序故作失落。

谢杳被他这一番话逗得直笑,“阿宇初来乍到,我总要尽地主之谊。”

元序轻轻敲了一下谢杳的额头,“我知道。”

曲江池畔,游人如织,元序帮谢杳戴好帷帽,扶着她下了马车。

“老师,人太多了,我们不要走散了。”元序出言提醒。

顾怀川思量了片刻,“我知道一条小道,可以很快走到曲江东畔,那边人不多。”

谢杳于帷帽中四下打量,“那就请太傅带路吧,这里人实在是太多了,说话都不方便。”

元序和谢杳跟在顾怀川身后,穿过一片林间小道,在快到东畔的一处水榭旁停下了脚步。

“我们休憩一下吧。”顾怀川说着,走进水榭,坐了下来。

“这里竟真的没什么人。”谢杳很是惊奇,“太傅是如何发现的?”

顾怀川沉默良久,久到谢杳以为他不会回答了,才幽幽开口:“这是你姑姑发现的。”

“姑姑少时常来此?”听到他言及姑姑,谢杳很是兴奋。

“是。不过她少时怕黑,不敢一个人,都是我陪她来的,所以我才对这里很熟悉。”顾怀川的脸上堆满笑意,语气也变得很温柔。

“姑姑竟然怕黑?”谢杳莞尔,又问:“那姑姑每次来都是太傅陪着?”

顾怀川笑着点头默认。

谢杳忽地想到什么,面色一改,“文定十一年上巳日,太傅可曾到此?”

顾怀川闻言微怔,回忆不自觉涌上心头。良久后,他迎上谢杳的目光,向她轻轻点头。

“怎会如此?”谢杳脑中一片混乱。

元序将谢杳拽到一旁,扶着她的肩膀勉强让她冷静下来,“昭昭,你在说什么?”

“文定十一年上巳日,姑姑在此落水,据她所言,是圣上救下了她。”谢杳眉头紧蹙,“可若依太傅所言,岂非互相矛盾。”

“阿杳,你猜得无错。”顾怀川忽然出声,“确实是我救下了她。”

谢杳和元序皆愣怔在原地,不知该作何回应。

“那日,皎皎邀我和圣上一同来此修禊、游春。我送她到此处后,留她一人在水榭等候,便折返去迎圣上,没想到刚走出不远,就听见她呼救的声音……”

顾怀川将往事娓娓道来。

大晟,文定十一年,上巳日。

“皎皎一人在此真的可以吗?”顾怀川还是有些不放心。

“无妨。”谢弈月嫣然一笑,“我就在这儿等着,又不会乱跑。”

“好,我去接太子殿下,很快回来。”言罢,顾怀川转身疾步离去。

没过多久,忽然传来一声异响,紧接着是一阵呼救声。

“博渊……救命……”

顾怀川循声回望,见水榭中空无一人,想也没想,一头扎进池中。

谢弈月呛了几口水,艰难地在水中挣扎着,可惜她不会凫水,没过多久便失了气力,沉入池中。

顾怀川将她救上岸时,她已经不省人事。

“皎皎!醒醒!”

顾怀川抱起谢弈月,快步往回跑,于途中正巧碰上向他们而来的元朔。

“这是怎么了?”元朔神情一凛。

“殿下,皎皎落水了。”顾怀川一边跑着,一边说明情况。

“坐孤的马车,阿月这般,骑马不便。”元朔从顾怀川的怀中接过谢弈月,将她抱上马车。

谢弈月猛地一阵咳嗽,将呛的水都吐了出来,她眼睫微动,元朔的面容映入她的眼帘。

元朔见她睁眼,刚欲开口,却见谢弈月头一歪,又昏了过去。

此后数日,元朔辗转于东宫和谢府,他日复一日地守在谢弈月的身旁,直到她恢复如常。

自那以后,谢弈月与顾怀川和元朔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少女不再怕黑,也不再跟在顾怀川身后,她渐渐独当一面,宛若换了个人般。

浮云散去,满月当空。

皎洁的月色映在池中,如梦似幻。

元序幽幽开口:“彼时,母亲已过世一载,太子妃之位空悬,父皇有意续弦?”

“圣上倾慕皎皎已久,因过往迫于长辈之命,碍于我和皎皎的青梅竹马之情,无法言明。”顾怀川神色怅惘,自嘲地笑了笑,“后来皎皎与他知心,圣上自是不必再掩饰。”

“若依此言,他们二人互相倾心,那姑姑为何没有做太子妃?”谢杳不解。

顾怀川落寞地摇了摇头。

“皇祖父断不会阻拦,难道是令祖父?”元序亦很是疑惑。

谢杳笃定地摇了摇头,“祖父或许是会阻拦,可姑姑绝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她若有意,定会拼尽全力,誓不罢休。”

三人一时无言,思绪陷入僵局。

谢杳颇感遗憾,“太傅,您就没有想过告诉姑姑实情吗?”

“皎皎后来一直躲着我,对我避而不见。”顾怀川掩面叹息,“我不愿扰她清净,只要她安好,就够了。”

“姑姑如今真的过得好吗?”谢杳眼眶微红,走到顾怀川面前,“太傅,您何不再见她一面,总好过一生错付。”

“我已不能见她。”顾怀川目光苍凉,“阿杳,这世间有太多阴差阳错,有些人、有些事,并非一直可待的。”

谢杳不语,眼底满是悲伤。

三人经此一叙,都没了再游乐的兴致,于是他们不约而同,沉默着原路返回。

顾怀川与二人分别前,轻声嘱托元序送谢杳回府,而后他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元序和谢杳垂头丧气地上了马车,相顾无言。

一些儿时的记忆如走马灯般,浮现在谢杳的眼前。

“姑姑,你可不可以不要走?”小谢杳眼泪汪汪,死死攥住谢弈月的衣袖。

“昭昭乖,姑姑又不是不回来了。”谢弈月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

小谢杳仍是不松手,“姑姑为何执意要留在长安?”

“因为……长安有姑姑想要守护的人。”谢弈月顿了顿,眼神愈加坚定,“很重要的人。”

“想要守护的……很重要的人。”

谢杳用余光偷偷瞥向元序,时隔多年后,她渐渐体会到了姑姑当年的心情。

如今在长安,她也有想要守护的人了。

马车快行至常乐坊时,谢杳蓦地拽住元序的手腕,她眼神闪烁,迎上元序的目光。

“殿下,就送到这儿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唐·李商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九卷·此情可待成追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