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钗头凤 > 第22章 第 22 章

钗头凤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失路之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31 22:30:25 来源:文学城

要去住个把月,要收拾的东西不少,好在众人都有经验,一天的功夫也就妥当了,第二天赶在未时出发,只是正值盛夏,出城避暑的人家不少,内城还好,外城出城的路都排了长队,沈德音马车里有冰倒也不绝难挨,只是苦了其他人,她便让之夏之秋带着两个护院去买了冰饮子分给给众人。

之夏之秋买了冰饮子回来后正在分发,没注意身后有两匹马飞驰而来,之夏正在马前,眼看着马蹄就要踏到之夏身上,之秋正在之夏对面,此时眼疾手快,一把拉过之夏,这才避免受伤。

与此同时,马上之人也在勒马转向,惊的周围好一阵抱怨,此人安抚好马,便上前拱手道,“在下着急归家,惊到诸位了,尤其是这位小姐,好在没有受伤,实在抱歉!”

之夏一阵后怕,也就不是很客气,“城里来来往往人多,你竟在城中纵马,随时都有可能伤到人的,着急归家就是借口了吗?”

“这位小姐说的是,为表歉意还请告知府上何处,我归家后择日上门赔礼道歉。”此人仍旧端方有礼的回答。

见此,之夏觉得这人态度还可以,便道,“这倒不用了,左右也没伤着,只是你在城里骑马要小心,城里是不能纵马的。”

此人却很坚持,“是我的不是,因我离家几年,归家心切,一时忘了城里不能纵马,也多些小姐提醒,我是一定要赔礼道歉的!”

之夏皱眉,“你怎么没完没了的,说了……”

“无妨,”沈德音在马车里道,“既然我家侍女说了没受伤,那赔礼道歉就不必了,你既然归家心切,便尽快进城吧。”

这时,此人的随从上前,在他耳边说了什么,此人有些惊讶,又上前一步,这次行了个全礼,之夏之秋都愣住了,这是干什么,只见此人对着马车窗户温声说,“不知是师姐在此,肃羽方才无理了。”

师姐?不仅众人愣住,连马车里的沈德音都诧异,竟然会遇见他?

如此一来,倒不好不见,下了马车一看,果然是赵孟舟,只听说外出游学了,几年不见,褪去了从前的少年气。

“你这是刚回来?”见赵孟舟面上带了些风霜,沈德音开口问道。

沈德音直接下车相见,赵孟舟愣住,听到她问,便镇定答道,

“是,刚到汴京,惦记家中长辈,所以一时忘了下马而行,惊扰了师姐,是我的不是,还请师姐见谅。”

“总归没伤着,无妨的,你离家这么久,家中长辈想必也盼着你呢,你快回家吧。”沈德音温和道。

“多谢师姐。”赵孟舟定定看了一眼沈德音,又开口,“听闻老师调任回京,数年不见老师,不知老师身体是否康健?”

谈到父亲,沈德音微微一笑,“他虽公务繁忙,但身体倒也健朗。你今后应是都在都城了,以后见着便知。只不过从前你是父亲的得意弟子,这三年未见,小心见着他问你功课呢!”

赵孟舟也笑了,“师姐放心,肃羽不才,得意弟子我是不敢当的,但这几年在外也并不敢放下功课,不怕老师教考。”

“如此可好了,父亲见着你想必也更加开心,他一直为你可惜呢!”

“是小子任性,这次必向老师赔罪!”赵孟舟有些惭愧,老师对他一直抱有期望,但三年前他可以说是不辞而别,虽留了书信写明缘由,但总归有些失礼。

谈到不辞而别,沈德音心中叹了口气,仍笑道:“赔罪是不至于的,父亲并未责怪于你,反而有些担心,如今你回来了,找个时日去见见他吧。”

“这是当然。”赵孟舟点头又试探道,“师姐这是要出城?怎么就师姐一个人,陆大哥呢?”

听到赵孟舟问题陆文勤,沈德音笑容淡了,并不答,开口只道,“日头越发高了,你快回去吧,你家老祖宗这几年一直盼着你呢。”

闻言赵孟舟心中一沉,“是,师姐出城注意安全。”

沈德音点点头,转身便要上车。

“师姐!”赵孟舟注视着眼前人的背影,“元妙观…谢谢你!”

沈德音并不言语,回头示意后便上车了。

此时出城的队伍还有两家就排到沈家了,赵孟舟并未直接离开,只是站在原地目送沈家马车走远。

一旁的阳平偷偷看了他的脸色,见还好,便啧了一声开口,“少爷,马车都看不到了,咱回吧?”

赵孟舟瞪他一眼,又有些怅然,牵着马默默往内城去。见自家少爷如此,阳平只好闭嘴跟上。

沈家马车内,之夏、之秋在角落嘟嘟囔囔,“好个赵世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平白的提那人作甚,好好心情都没了!”

沈德音闻言放下手里的书,笑道,“好啦!一则人家也不知情,二则越是在意倒越像是放不下,你家小姐我是放不下的人吗?”

“才不是呢,明明是小姐先不要的!”之夏赶紧说道,“不过,赵世子怎么突然回来了,他变化好大,以前他总跟在小姐后面师姐师姐的喊,总觉得他是个小孩子。”

“任谁经历他的家事都会变化的吧。”之秋放下团扇喝了一口冰饮子。

“唉,是啊!小姐,你说赵世子回来还会再走嘛?”

“大概是不会走了吧。”沈德音翻了一页书头也不抬。

“为什么?”

“猜的!”

“哎呀!小姐你又这样!”之夏不乐意。

之秋偷笑,“好啦,等咱们再回城不就知道了!你这个急性子,也不知道你平时和那些小丫头子们打听消息时是不是也这样。”

“哼,那可不一样!我跟你说……”

听着两人玩笑,沈德音得思绪飞的很远。

她没有敷衍之夏,赵孟舟应当是不会再离开了,既然当时不告而别,那就做好了再也不回来的准备,但现在却回来了,只怕是他祖母要求,老王妃亲自抚养他长大,如今年纪也大了,若是以命相求,赵孟舟会答应的。

更何况,赵孟舟的确变化颇大,她比旁人知道他父母的事更多些,知道他对宁郡王的恨,和对母亲的无能为力。

十五岁少年独自办完母亲的丧事后,不过三天就离京,虽不知他离京时什么样子,但也能想象出来。可如今的的赵孟舟,那双眼睛透露的没有愤恨,只有平静。

城内,赵孟舟牵马缓缓走在这座阔别三年的都城里,还是那样的热闹、繁华,一如他离开的那天。

那是他最狼狈也是最无助的时候,母亲病入膏肓却瞒的死死的,待他知晓时,连御医都回天乏术。

他亲眼见着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她到死都不甘心的望着门口,她渴望着父亲能来见她。

那时的他是恨的,恨父亲,恨母亲到死都惦记着父亲。

他按照母亲的遗愿,没有通知任何人,将母亲骨灰葬在元妙观后山,处理完一切回城时,正遇上沈德音出嫁,十里红妆,热闹喜庆,但这些与他无关,他像个孤魂一样。

那之后,他从沈家族学里退了学,只带着阳平,干脆利落的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宁郡王府也只是说他外出游学。

这三年里,他走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人,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他不是真正无牵无挂的人,祖母抚养他长大,老师传授他学识,还有多次帮他的师姐。

他是带着恨离开的汴京,但终于放下了那些,重新回来了。

迎着夏日的太阳,他眯了眯眼睛,而后对一旁的阳平说道,“你别跟着回府了,去看看你哥,你跟我着在外,几年不着家,你哥虽然没说,但肯定也是想念的,府里有阳安呢,你在家住多久都成。”

阳平听到这话很是高兴,“少爷,我还是跟您一起回府吧,先把您给安排好喽我再回家去。”

“我有什么好安排的,这几年我什么没见过,更何况我是回家又不是去送死!”赵孟舟没好气儿道。

阳平只嘿嘿的笑,赵孟舟知道阳平想什么,索性由他。

宁郡王府,老太太又一次打发人问世子到了没有,门人擦擦汗道还没到,服侍老太太的陈嬷嬷只好回去复命,刚转身准备走,就听门人惊喜喊道,“世子?那是世子!世子回来了!”

陈嬷嬷回头一看,可不就是赵孟舟,立刻唤小厮牵马,让丫头去给老太太报信,有上前迎赵孟舟进府。

老太太住在郡王府的西跨院,宁郡王孝顺,整个西跨院五进的大院子,都只有老太太住着。赵孟舟从小就住在祖母这里,祖母住正房,他小时候住在暖阁里,长大了一些就搬去了前院。

也无需下人带路,穿过二门进了西跨院,沿着抄手游廊疾步走到正房,老太太已经在正方等待多时了。

赵孟舟正要跪下行礼,膝盖还未弯便已被祖母拉起来,老太太含着泪打量了宝贝孙子一眼,直接就没忍住,抱着他哭出声来。

赵孟舟轻轻拍着祖母的后背,周围下人更是不住的劝解,赵孟舟扶着祖母在上首坐下,又磕了三个头,“祖母在上,孙儿不孝,让祖母担心了。”

老太太又去拉他,边擦泪边道,“不怪你,都怪你那黑心肝的父亲,我就你这一个孙子,他却狠心让你走,你走了我这心都悬着,日日担心你在外面饿不饿、冷不冷。你看你,黑了也瘦了,定是在外面没少吃苦,只要一想到这我就心里难受!”说完又哽咽起来。

赵孟舟只好百般劝慰祖母,周围下人更是说,“老太太要当心身体,您一直盼着世子回来,如今回来了,您该开心才是!您若哭坏了身体,世子如何是好啊?”

听到这话,老太太才止住情绪,和赵孟舟小时候一样,拉着他的手祖孙叙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