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糙汉与娇娇 > 第16章 上京来信

糙汉与娇娇 第16章 上京来信

作者:一只甜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1:56:44 来源:文学城

行商驾着马车,带着一整车北方的礼物,在谷雨时分赶到了无想山下。

他姓陈,单名一个阔,在京师和南方之间贩卖药材、布料许多年,是个极为踏实可靠的人。

刚进村,他的马车就因为负载过重,陷进了泥地里,有些箱笼歪着嘴,张着口,带着上京气息的货物显露了出来。

有识货的村民在帮助马车回正的间隙里,纷纷问起来,陈阔也不隐瞒,笑着说是从上京回来,赶往江家老宅去。

“是受她娘亲在上京的故旧托付,送来一些特产。”

陈阔把在上京买的红虾酥糖分给乡邻门,小孩子们欢天喜地,村夫村妇也觉得开心,簇拥着陈阔的马车到了江家老宅这里。

这阵子阴雨绵绵,月圆懒怠出门,一直在家中恹恹地呆着,听到门外热热闹闹的,忙开了门看,见是那位万木春引荐的行商陈阔,少不得一阵雀跃,迎了他进来。

陈阔先把信给了月圆,再把马车上的货物一样一样地搬下来,雪藕在旁边欢欣雀跃,只觉得日子又有了盼头。

“真是王母娘娘走亲戚,腾云驾雾的就来了。上京的那位夫人好不好?是不是很温柔和蔼?”

陈阔哪里回答的上来,只笑着说:“也是赶了巧儿,在门口守了一天,正好等来了那家的姑娘,接了信进去了。第二日午间又叫小老儿去——那家的姑娘还说了,她知晓了江小姐的地址,日后就常常写信来。”

雪藕开心地直抹眼泪,这真是这两年最值得开心的事了。若不是那日她随口编出来的未婚夫婿,才想到到上京寻夫人的故旧,哪儿有今日的纸短情长?

陈阔完成了使命,拱手像月圆告别,雪藕最懂人情,知晓这一趟委实不容易,把前阵子得来的金元宝奉上,陈阔也是一番推辞不过,收了下来。

雪藕点着上京的礼品,看一样嘴里就赞叹一声,“上京的夫人可真胎气(1),吃的用的穿的全都有,好像是要把姑娘当干女儿养似的,可见咱们家夫人同她当年,一定是十万分的要好。”

她一样一样的理,看到正看信的姑娘眉头锁紧,好奇道:“姑娘不高兴吗?为什么眉头是这样锁着的?”

月圆轻叹了一声,把信仔仔细细的叠好放在桌上,“薛夫人前些年就过世了。写信的是她的独养女儿,闺名唤做陶璇玑,她如今在府中日子过的还算不错,可惜心中悲苦无法诉说。”

“她和姑娘,都是可怜人啊……”雪藕喃喃地说着,拿起了一本农书给月圆看,“陶小姐怎么还送了一本农桑书来?”

月圆想到了什么,接过了书,对照着信里的页码行列数字,一个一个地找字,最后又拼出了一封信。

雪藕趴在旁边看,见姑娘拼好了,忙问她内容,月圆看罢了,叫雪藕点油灯把信烧了。

“她说她没有兄弟,但可以每月一次寄信来为我撑腰。又说薛夫人过世后,她在府中举步维艰,还被家里逼嫁,好在未婚夫婿去岁殁了,才不至于嫁到不贤之家。眼下还能支撑,要同我常常联系。”

雪藕垂泪,默默地得信点了,才哀叹了一声:“这世道是怎么了,女儿家都过的这么艰难。”

月圆深有体会,却不知道该如何破局,看着窗外的一抹午阳,只觉得浑身冰凉。

到了晚间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圆才开始给陶璇玑回信,自己的情形写在明面上,一些她对母亲死因的怀疑,以及父亲要杀害自己的推测,都写在了暗地里,翻一翻农桑书,便会得来文字。

只因家中实在寒酸,月圆不知如何回礼,想着第二日一早,就去镇上采买一些金陵特产,好叫人带去上京。

六桂村的新鲜事很快就传到了一枝园里,自从春分踏青小住回来以后,贺老夫人就一直忙着自家夫君回乡的事,前日任职内阁次辅的江家现任家主江惟修,从上京赶回了金陵城,繁重的政务,使五十多岁的他,脸上又多了几道沟壑。

晚饭时,自家长子江盛藻同老父亲起了一些争执,父子两个都忍着气各自回房,江惟修在上京就与首辅陶先济斗争的厉害,回了家又同长子生气,直气的回了书房还胸口起伏。

“混帐东西。前年家里闹出了丑事,这小子不仅不为之遮掩,还闹的满城皆知,最后倒叫陶天济那竖子抢占了先机。这一次四皇子选妃,万不能错过,怎么说都得把月圆接回来。”

贺老夫人是坚决不同意这件事,她坐在丈夫的对面,好言道:“那孩子是有个倾国倾城的相貌不假,可她母亲做出这样的事,满金陵城都知道,若当真送进了宫,保不齐陶先济日后拿这个做文章。”

“她娘是她娘,同她有什么相干?若不是别的孩子小的小,老的老,何至于要送她入宫?”江惟修冷冷道,“至于你说的什么怨气冲天的话,我就不信江家养活她这么多年,真给她谋这个好前程,她不去?”

“我操持这一大家子不容易,你别跟我喊。”贺老夫人犯了难,左思右想想到了年前儿子同她说的话,开口道,“年前的时候,家里的婆子去村里办事,月圆这孩子口口声声说什么上京的未婚夫婿,显是找着了什么靠山,不把一枝园放在眼里,他爹这才恼了的——”

贺老夫人知道除夕那一晚,月圆在聚宝山遭遇山匪的事,她暗地里推测,也许是儿子派人做的,原因还要着落在这未婚夫婿上。

母亲与人通奸,女儿又闹出个子虚乌有的未婚夫婿,依着儿子那个性格必不会放任江月圆在外胡闹,辱没家声,派人斩草除根也是有的。

若不是年后一直因为国丧的事烦神,想来儿子还不会放过月圆。

只是这话不能直白地跟夫君说,江惟修是正统的读书人,指派山匪杀害子女的事,或许会触及他的底线。

“那就去查一查这什么未婚夫婿,可是这小丫头为了防身编造出来的?选妃一事没有转圜的余地,陶家这回栽了,咱们就要顶上,陛下近些年越发胡闹,同皇后又闹的不可开交,陶先济趁机把持内阁,再这么下去,我的日子不好过。”

贺氏起了好奇心,试探地问道,“陛下和皇后还闹着呢?这都十几年了吧?”

“可不!”江惟修烦的眉头紧锁,“陛下前阵子犯了腿疾,皇后娘娘面圣的时候,竟然装起了瘸子,陛下一说话她就瘸着腿在大殿里走一圈,气的陛下砸了龙桌。”

贺氏咋舌道,“开天辟地,就没听说过这样的天子皇后。那国丧,丧的究竟是谁呢?”

江惟修想着朝廷里的诡谲风云,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

“不知道是谁。陛下不说,只说举国戴孝,连陛下自己都披了麻布上朝,为人臣子的,也猜测不出来。”

贺氏的好奇心大到了顶点,自言自语道:“往年清明都回不来家,今年你倒是清闲。”

江惟修眉头皱的紧紧的,眼神里满是忧色,只觉前路不明。

“这样的清闲,真要命。”

一枝园的夜,老的愁,年轻的也愁。

郗氏坐在卧房里盘算着公爹说的事,同一旁的崔椒说着话,“这样的好事,什么时候能落到我女儿的头上?可惜她不姓江,没有这样的福气。”

崔椒也觉得进宫为妃很风光,却还要劝解主母几句,“除了不姓江以外,瑛姑娘哪样都不输园子的姑娘。不过说起来,天上那两位神仙闹的不好看,女的在外头养情郎,男的叫人四处搜罗美人,就不是个为人公婆的正经样子,瑛姑娘如今进了一枝园,满金陵城的好人家等着她挑,非要进宫天高路远的,见都见不着,到时候夫人可别哭。”

郗氏觉得有道理,心里的不甘心一扫而空,说起了今日的消息,“……上京城真有她未婚夫婿?可打听清楚了?”

“千真万确,还送了一马车的珍稀进村,阵仗不小。”崔椒笃定地说道,“没成想这圆姑娘的命这般好。”

郗氏心里不舒坦,还想去找江盛藻,倒是崔椒拽住了她,劝道:“老爷刚和老太爷不高兴,夫人这时候去,岂不是触霉头?”

郗氏拍了拍手,觉得有道理,这便去沐浴更衣,兀自去休息了。

一马车上京城来的特产,在一枝园里掀起了点小波澜,六桂村里也成了村民们从早到晚的谈资。

萧固从无想山上走下来,路过溪边的时候,几个洗衣裳的妇人正端着盆往村子里走,言语里提到了江家小姐几个字,萧固就竖着耳朵听,只听到什么未婚夫婿的,他心里着急,索性跟着几位妇人去了村子里,正看到晒稻场上坐着几个扯闲篇的,坐着听到了晚间,倒是明白了来龙去脉。

他思来想去,想到主人如今颓废无常的,世事样样都不关心,知恩图报的江小姐也二十几日没上过山,想来是断了联系,便也没有再回山上。

又过了几日,他往山上送米粮时,主人正在院子里喝酒,春天快要过完了,葡萄架上的藤蔓长了起来,夏天时主人就能在葡萄架下喝酒了。

“老奴前几天,听说江小姐要走了,说是去上京城投奔她的未婚夫婿。说起来,这么好的姑娘,在村子里也不能待一辈子,早些谋生路也好。”

萧固说着,又探着身子往水塘里撒鱼苗,身后似乎主人说了句什么,他没听清,回头问:“主人说了什么?”

燕覆就闭上了眼睛。

“闭嘴。”

胎气:南京方言,大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上京来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