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苍山赋 > 第1章 第一章

苍山赋 第1章 第一章

作者:chusyu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06:23:27 来源:文学城

明安十八年。

树枝低垂,大片的雪簌簌落下。一连下了几日的雪,未见停息之意。

昏暗阴冷的皇宫地牢里,火把光忽明忽暗,水滴声响得清彻。

郑婉辛已待在地牢数月余,浑然不知京城下了多久的雪。她此时一身素衣,瀑布丝绸般的发丝散落在肩头,倚着结实破旧的墙。

地牢内的脚步声由远至近,郑婉辛正把玩着地上铺着的草。

脚步声至牢房门前戛然而止,手中捏着的茅草恰好被折断。

郑婉辛不曾抬眸,半截茅草躺在手心里,面色依旧漫不经心。

“妹妹,本宫是来送别的。”站着的人,身着月白色与深粉红色交杂的锦缎长裙,裙摆处绣着狐皮绒毛。金银珠宝透着妩媚的光泽,耀眼夺目。

那一句语气悠扬,在幽静的地牢里回荡。

郑婉辛闻声,稍抬俏颜,带伤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郑姝予,你盼着这一天,应该许久了吧。”语气平静如水。

郑姝予捂着绸面手帕发笑,“父皇多宠爱你啊,妹妹,我这个长公主是作和亲,你呢?!凭什么父皇母后只将你视为掌上明珠?”

“哈哈,不过那又如何?父皇只给了你封号,明安明安,明治安定。”郑姝予只是道,将一道诏书扔在郑婉辛面前,“旧朝覆,新朝替,既然明安这个年号在十八年不复,那你......也该和年号一起泯灭!”

诏书在地上铺开,上面清楚写着:第二女,幼而闲和,能鉴图史,颇知法度。可封明安公主,实食封一千户。

这封诏书,还未昭告天下,却永远废在了皇宫里。

旧朝覆,新朝替。

郑婉辛凝着她的眼。面前站着的,是新皇的宠妃,是她的亲生姐姐。同处十四年,郑婉辛未料到她的亲姐姐竟是叛国罪人。

那日,浩荡的叛军闯入皇宫,郑婉辛被架着出了宫殿。

须发皆白的老臣跪在郑婉辛面前,含血说着遗言:“二公主……往事已矣,不可追也。若能保全性命,当放下恩怨,好好过日子......”

他倒在血泊里,郑婉辛凄然泪下。

“吾放不下,放不下啊……”

叛军浩浩荡荡,将皇宫烧杀抢掠。

人群慌乱,旗帜被人践踏,车轮痕迹遍布沙土。忽然落了雪,车辙遍地,旗帜散落,白茫茫的雪覆盖了这一场乱墟。

两行清泪向苍天,朝替兴亡,却苦了天下百姓。

“从你出生起,世人皆爱将本宫与你相比。”郑姝予眼眸里带着怒恨,“她们说二公主袅袅婷婷,仙姿佚貌,生的明艳却不妩媚。”

她看向坐在地上的郑婉辛,满身伤痕血迹,却未盖住半分霞姿月韵。

“我呢?我可是堂堂大宋国长公主,样貌不输你半分,世人却只将你视作珍宝?!”

手上端着的毒酒重重地放在郑婉辛面前,站起身,玉腕间银镯碰撞,发出细微响声,听得清晰。

郑婉辛拿起白玉酒壶,作势要将酒倒在地上。

“妹妹,我可奉劝你,明日是斩首之日,要毒酒还是在百姓面前被斩首,我猜妹妹定会思量清楚。”郑姝予拂了拂肩上的披衣,“放心,本宫会让你葬的体面。”

郑婉辛无言,脑中浮现的尽是往日景象。

酒壶还是倒在了玉杯里,一饮而尽,郑姝予见此,笑着离开了。华服身影从眼前消失,郑婉辛闭眼,落下一滴泪。

……

“施主…”

郑婉辛忽然惊醒,她睁眼,面前是一片桃花池。

如同迷雾里,叫人看不清。

几片红樱落入水中,涟漪圈圈,似打破了一面明镜。

“这是…?”

面前穿着僧袍的人笑了笑,他拱手,道:“施主命堕黄泉,却有未行之事,缘分不该如此……”

他的语速缓慢,似乎将郑婉辛的一生道尽。

手里拿着串檀木色的佛珠,一颗,一颗地在手上转着。

转的是佛珠,转的是命簿。

潭水中倒映出的模样,明艳出挑,一双眼睛勾人,身段妙曼,长发被盘起,依旧穿着公主服饰。

只是眼眸里没有了光色。

她死了,那这里是地狱…还是梦境?

一旁的童子细声慢悠地念叨着:“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回荡在山崖中,空谷传响。

她轻笑了一声,失魂落魄地坐在桃花树底下,凋谢的花瓣堆在一侧。

细数花落,观人世间,遍地残柳,余情未了,满盘皆输。

上一世,父皇为郑婉辛与赵家第二子赵榷清下旨成婚。

赵家二公子郎艳独绝,世无其二。郑婉辛以为是良缘,倾心于他。可没想到竟是赵家叛国,覆了郑氏。

成婚前夕,她才知,自己爱的人是仇人。

是利用,是谋略。是不甘,是愤恨。

她怎么能饶了自己?

郑婉辛的眼里泪水堆积,却只得轻轻落下一滴泪,顺着脸颊。

这世间于她而言,难的是,知道后却无力挽回。

忽而,她觉着昏沉,靠着树干,闭了眼。

“公主……公主醒了!”

郑婉辛眼皮沉重,恍惚中慢慢睁开眼。她躺在床上,身旁站着一个婢女和太医。

“二公主无大碍了,烧退后需静养,慢慢恢复即可。”太医松了口气,说罢,便退出了明安宫。

“公主可算醒了,一连烧了几日,奴婢心疼坏了。”

郑婉辛缓缓起身,环顾四周。

婢女不是杏双的模样,但宫殿是她上一世的住所。

“你叫何名,如今是何年?”

面前的女子脸色慌张,见自家公主眼眸中露着几分陌生。

“奴婢名为霜晚,今年是庆德五年……”

庆德,是新皇上任所封的年号。

她重生了?!

郑婉辛下了床塌,坐在铜镜前。铜镜里印着的女子面容姣好,几分妩媚,明艳灼人。

眼角下方有一颗淡淡的痣,白皙透亮的皮肤上透着这一点。

红颜泪断肠水,一抹香魂一世孤苦。

“小姐真当什么都不记得了吗?”霜晚吓得落了泪,只跪在郑婉辛面前。

“先起来,兴许是烧的有些重,应该无大碍。”

她大致将原主的记忆理顺了一遭。重生后的这一世,是在郑氏王朝覆灭的第五年,即庆德五年。

这具身体是赵氏第二女赵明安,年十五。郑婉辛从前未曾见过她,但有所听闻,赵家二女,柳絮才高,不栉进士。

她如今才知赵家竟敢丝毫不避讳,为子女取名与年号重合。

原来是暗藏叛国想法已久,或许郑姝予和她,都是赵家摆布的棋子罢了。

郑婉辛嘴角扬起一丝冷笑。她重生了,这一世的躯体却流着赵家人的血。

无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她起身,缓步走向门处,推开。外头正下着一场雨,并非磅礴大雨般聒噪。

近似绣花针的雨丝落地,蜡梅被无声地打落了几朵,清冽而寥落。

“今日是立春?”郑婉辛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前,观着这场雨。

“是,公主。”霜晚斟了一杯蒙顶甘露,刚欲递到公主面前,殿外传来一声尖锐,“皇后娘娘驾到—”

郑婉辛见霜晚欲把白玉茶杯放回桌上,她从霜晚手中接过茶杯,浅斟低酌着。

直至皇后绕过院子,出现在门外,郑婉辛才不急不慢地将杯子放置在一旁的小圆桌上,行了个礼。

萧皇后鬓发斜插着金玉瓒凤钗,一身缕金牡丹绸缎长裙,说不出的雍容华贵。她拂了拂衣袖,径直入了殿内,屏退了立着的太监侍女。

“身体好些了吗?可有不舒服?”

前些时日,腊梅开得盛,赵明安随着太子赵榷清与五公主赵明滢一同去赏梅。途中下了大雪,赵明安身子弱,染了风寒,又起了高烧,昏睡几日,众人以为险些没了命。

“多谢母后体恤,身子好些了。”

萧皇后听罢,只是品茗着杯中的茶。嫩绿的叶在茶面上浮转,轻轻一吹,又换了方向。

“前些日子让你考虑的事,可有抉择?”

郑婉辛思索,萧皇后想让赵明安争皇位。赵明安与赵榷清为同母亲兄妹,让亲手足相争,萧皇后的野心不可估量。

“古往今来,可未曾听说有女子坐上那个位置。”郑婉辛徐徐言道。

“前无招贤圣君,后无求才明君,若无前例,你便做那个女子。”

郑婉辛暗自一笑,“儿臣答应母后,不过明安有一个条件......”

“条件事后另提。”萧皇后盖上茶杯,看向郑婉辛,“只需你肯争,哀家定全力相助。”

争皇位,复灭朝之仇,扶社稷,顾苍生。她没有理由不夺皇位。

“还有一件事,哀家听闻前朝有位丞相,才学无双,不过性子孤高,退隐于苍山,因此哀家想你请他出山,得他辅佐,即得天下......”

待萧皇后离了明安宫,郑婉辛见时日还早,便出了趟宫。

小贩吆喝声不断,人群络绎不绝,热闹至极。

马车在巷子拐角处停下,郑婉辛下了马车,顺着巷子往里走,停在了某处。她叩响了木门。

两轻两重一轻三重。

门开了,亮堂的阁楼在面前显现,绣花缠绕着栏杆,五颜六色般,周围热闹,吵嚷声不断。

“这边来。”一位女子稍行礼,身穿秀丽的红衣,轻纱搭在两臂,姿态优雅,引着郑婉辛上楼。

郑婉辛瞄了瞄一楼的光景,生意还不错。一些达官贵人,肆意地笑开怀,面色涨红,一身绸缎名贵,在喝酒或品茶。

出了这座阁楼,他们依旧扮演着朝廷里的好臣子,又或是各大商铺的老板。没人会记住他们的模样,在枫珉楼里。

市言杂语是谁说的都罢,只要能相传,假的也能变成真。

她熟门熟路地在楼层里走着,三楼最里间里传来阵阵琵琶声。

似乎知晓有人到来,琵琶声变得重了些,徐徐放轻。郑婉辛停下脚步,推开雅间的门,琵琶声曳然停止。

只见一位女子握着琵琶,缓缓抬头,她放下琵琶,面色有些惊讶,身后站着一侍女,面露戒备。

“不知明安公主来,没备茶,见谅。”女子认出了来者是何人,她莞尔一笑。

“沁娘不必多礼。”郑婉辛只是站着。

领着郑婉辛上楼的红衣婢女在沁娘耳边言语几句,沁娘面色一变,她又吩咐了几句,红衣婢女便退下了。

“敢问明安公主是如何知我枫珉楼的暗号?”

郑婉辛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清落,杏双,好久不见。”

雅间内一片寂静。

“公主,是二公主吗?!”杏双跪在郑婉辛面前,扶着她的裙摆泣不成声。

陈清落站起身,瞧着如今当朝二公主的模样,没有半分郑婉辛的影子。

“婉辛?”

“是我,五年前我饮毒酒而死,如今苍天给了我一次重生的机会……”

“我本不信还魂一事,但如今不得不信。”陈清落掉了泪,只是拥着郑婉辛。

陈清落是前朝陈贵妃的侄女,与郑婉辛自幼相识,后陈贵妃病逝,陈家抄斩,一朝败落。

郑婉辛便与陈清落一同开了这枫珉楼,主舞侧酒,密报交易。

两人坐下,聊着当朝五年之事。

“这五年,赵家即使夺了皇权,但内朝动荡不安,人人都想分一杯羹,那太子野心勃勃,心狠手辣。”陈清落抿了口茶,“若你去争,胜算不比他小。”

“皇后的确让我夺皇位,入苍山请前朝丞相出山辅佐于我。”

陈清落思索着,“听闻的确有一人,号称大宋国的‘诸葛先生’,年二十又五,性淡泊孤高,旷世逸才,不过退隐后便销声匿迹。”

“既然如此,那我便当一回‘刘皇叔’,去寻那位‘诸葛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