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沧海剑衣录之风雨江湖 > 第80章 第七十八回 欺天罔地 移形换影(上)

怀化郎将于恕目光炯炯注视场中,眉结深锁,沉吟半晌,倏忽心念电转,蓦地福至心灵,恍然道:“这……这莫非是长蛇阵!这是一字长蛇阵!”

众人被他这一惊一乍引去注意,看着他,雁妃晚问道:“将军莫非识得这阵法?”

于恕颔首回道:“不错,”目光重新放到战场,审度观量,后肃然道:“于某不才,麾下有教无类,不计某鲁钝之资,得以近身随护三载有余,常见士兵操演布阵,承蒙徐帅提携恩典,指点过军列阵法一二。”

于恕双目灼灼有神,娓娓道来:“阵者,旅也。凡行军布阵,皆为杀敌。众军进退聚散,令行禁止,各居其位,各司其职,以达扬长避短,攻守兼备之要,如此克敌制胜,是为阵法。人数多则成千上万,少则区区二三人即可。”

于恕目视场中,凝重道:“我观西陵三妖此阵,不过三人而已,然而其中要理奥妙却与军中的一字长蛇阵不谋而合,大同小异。”

天衣和西陵三凶境界高远,身法迅疾,宛若风雷之速,以于恕的武功目力自然无法追及,然而却不妨碍他能窥探些微奥妙,“以我看来,那龙婆妖妇身居蛇首,熊屠老魔位当蛇身,食婴老怪居蛇尾之位。若攻蛇头,则尾卷;若击蛇尾,则首咬;若取蛇中,则蛇身横撞,首尾都能呼应而到。攻则无往不利,守则固若金汤,虽不过三种变化,却颇为凶险,极具威力。”

众军群豪闻言,再放眼观瞧,虽然仍难见真相,却觉三凶行位身法和于恕所说若合符节,暗道果然如此,皆称敬服。

洛清依担忧小师妹的安危,此时也顾不得失言无礼,向他请教:“于将军见识广博,深谙此阵,不知可有破阵之法?”

于恕沉吟片刻,叹道:“破阵之法,说难不难,说易却也殊为不易。”

众人心中微宽,玲珑问:“将军何意?”

于恕回答道:“一字之阵,精要在其双翼驰援,故而破法亦在两侧,即是一首一尾之处。若诸位中有二人能入阵牵制两侧之敌,使其首尾不能相顾,风姑娘趁此良机,击破蛇身,断绝和两侧联系,则长蛇阵一击可破。”

众人一听此言,心间登时凉透半截,方知他话中“难也不难,易也不易”究竟是何意?

依他所言,这一字长蛇阵破解之法可谓简单至极,然而难就难在,何人入阵?何人能入阵?

众人注目观量天衣与西陵三凶交锋之地,但见光影风雷交错,纵横疾掠如梭,莫说战场杀气重重,天昏地暗,凶险至极,就是场外三丈之地都是气浪激荡,暗潮汹涌,让人寸步难行!

若真要以身犯险,擅闯阵中,恐怕顷刻之间就会粉身碎骨,死的惨不可言!

风剑心是绝顶窥真境界的强者,以她先天境的武功尚且久战不胜,这场当世强者之间的生死决战,绝无旁人援手的余地,若没有出神入化的修为,近前观阵就已是举步维艰,更遑论闯阵援战,去牵制西陵三凶的攻势。

当世练武之人多如过江之鲫,泥河之沙,然而在千锤百炼,大浪淘沙中,修为能至大成,以此步入出神入化境界者可谓是万中无一。

这些纵横当世的强者,不是一派宗匠,就是各方豪雄,其中东南的“玉森罗”祝元放,“书剑双绝”丹青仙和“九头龙隐”敖延钦便赫然在列。

他们是当世英雄,邪道巨枭,是站在武林顶点的强者。

就连横行东南,号称势盖江津,霸道鹿河的潜龙帮九龙之流也未臻化境。当今要找到两名宗师级强者已殊为不易,何况还要现在?就在此时此地,这个条件更是天方夜谭。

众人悬心吊胆的那道气还未舒缓下去,闻他此言,倏觉巨石压顶,一时沉重难当。

洛清依心中颤颤,胸脯苦闷,不禁柳眉紧蹙着,病弱苍白的容色显出三分惶惶忧虑来。心系风剑心的安危,素来自持冷静的洛清依此时也顾不得许多,目光倏然坚定,正要拔剑入阵。

一只纤手探来,若无其事按住她的剑首,将问情归鞘,雁妃晚轻声笑道:“大师姐,你又忘啦?稍安勿躁……”

玲珑神态自若,眼神清透明丽,并没有惶惶之色。

“三师妹,你莫要拦我,小师妹她……”

洛清依坚持拔剑,不意雁妃晚仿佛漫不经心的一按,一股柔劲却似附在剑首,随退而进,随放而收,这力量如影随形,亦刚亦柔,问情一时竟不能出鞘。

洛清依长剑无法出鞘,心中即生沮丧,暗道:三师妹武功之高竟还在我意料之上,在她面前我连拔剑出鞘也办不到,又何况是相助心儿对付那三个老魔?

轻轻叹息,双肩微塌,终是卸去劲力,雁妃晚见她放弃,遂退开半步,对她说道:“关心则乱,小师妹一时之间还不会败北,何况……”

玲珑在心中暗道:天衣的本事恐怕还远不止如此……

雁妃晚问于恕道:“将军身经百战,见多识广,可知道这世间存在一门阵法,能让结阵之人功力大涨,无论内力和身法俱都判若两人?”

于恕稍一思索,随即迟疑着回道:“本朝尚武,军中兵士多为州府征调的军户,或是山野从军入伍的壮士,习武之人确是不少,可惜纵有一身拳脚功夫,多数也不过略通皮毛而已。其中修习内功,小有所成者寥寥可数,如此的豪勇,在军中俱是精锐之士。”他讪讪笑道:“末将孤陋寡闻,从未听说有军中将士身在阵中便生出无穷神勇的阵法。据某所知,战阵之法,在于兵种搭配,攻防调度,行军错位,以强击弱,虽有巧妙之处,对士兵本身而言却并无增益。小军师若知晓如此妙法,末将还要向您请教一二。”

雁妃晚面对他的打趣,含笑回道:“世上确有此阵……”

她双眸含星,一言落地,众人骤然而惊,齐齐望向她。但见玲珑眼神淡然的扫过众人,说道:“有这么一门势力,不但声名显赫,天下皆知,更与剑宗比邻而居。诸位岂不闻江湖传言:一山两仪分峙水,十方斗阵竟无言。七星纵横乾坤颠,苍穹绝顶第一剑?”

群豪恍然醒悟,皆失声惊道:“是南疆的苍山剑派?”

当今世上,若论剑法,当以剑宗为天下武林最高,但若论剑阵的造诣,则首推苍山剑派。

苍山地处西南边陲,占峙水之北为据,与南疆仅有一河之隔,遥遥相望。南疆之地虽称大齐御下,实则朝廷暗弱,边境势微,至此,法令条条无从下布,王命昭昭不能告宣,虽称王土,却受九族九部分权共治。

边野荒夷之民,不受礼仪教化,不尊仁义道德,南疆民风彪悍,好勇斗狠,犹以九部部众与药师城毒师为甚。这些悍民擅驱毒虫猛兽,精通蛊灵恶法,百年以来渡河北犯,劫杀掳掠,侵扰边宁,恶行罄竹难书。

苍山剑派在西南险恶之地开宗立派,传业教化已有五百载春秋,追本溯源,苍山创派的历史可谓是渊远流长,或许仅在佛道二宗之下,远胜当今一众声势浩荡的名门大宗。

其位于南疆边夷,各方势力交错倾轧,在群狼虎视之中,苍山剑派竟还能巍然不倒,五百春秋之后,至今仍能名录正道十二宗之列,屹立于中原武林之巅,所为倚仗者,正是其精绝玄妙的护山剑阵。

相传百余年前,天下正邪两道剑豪名家曾约在西南无妄山论剑斗阵,剑宗以无上剑意和高绝的剑法技压群雄,无可争议的拔得剑术一项的头筹,是当之无愧的剑法天下第一。

而苍山则摆出两仪、三才、四象、五行、**、七星共六座剑阵。阵中每加入一名高手,则威力更要强一倍,直到摆出七星剑阵时,已令天下群雄束手无策,尽皆叹为观止,无不敬服。更遑论在七星剑阵之上,还有八卦、九宫二阵,众人虽未亲眼目睹,但以七星剑阵之威推定,皆以为,若此二阵一出,必是惊天地、泣鬼神,纵是先天之境的绝世强者恐怕也不能破。

至于传说之中,被称为苍山无上秘法的十方剑阵,一旦祭出,则见魔斩魔,遇神诛神,威力之巨确然深不可测。

一时天下武林极力推崇,苍山和剑宗平分秋色,同立剑道之巅,因此故有:“一山两仪分峙水,十方斗阵竟无言。七星纵横乾坤颠,苍穹绝顶第一剑”之言。剑宗剑术纵横天下,独步武林,苍山则有:一剑斗狼,二剑擒虎,三剑搏熊,四剑下海可屠龙的称道美誉,虽有夸大其词之说,然而当苍山剑派结伴而行时,江湖中,无人胆敢轻觑。

无奈后来风玉现世,天下群豪,武林巨枭逐之若狂,中原混战一触即发,随后沧海东渡,与正邪两派爆发三道大战,从此烽火燎原,世间生灵涂炭。

当时真是骨积如山,血流成河,天下为之哀鸣,以致江山有易主之祸,生灵有倒悬之危。这场旷世之战,后世邪道称其为“夺玉之争”,正道则称之为“靖武卫道”,天下则谓之曰:“百年浩劫”。

经此大战,苍山剑派的镇山强者几乎尽殁此役,七者存一。八卦、九宫二阵从此残篇,而传说中的镇山至宝,“无上十方剑阵”更是就此遗失,沦为无人一见的绝响。

苍山剑派元气大伤,退居深山韬光养晦,从此日薄西山,人才凋敝,百年之后,虽仍可名录正道十二宗之列,名声威望已然大不如前。至今唯有百年传说流传,世人不知其传承渊源者,多半以为苍山伐功矜能,名不符实。

及至此代,苍山剑派就仅有掌门安士凡、于慧中夫妇和一位护山长老堪堪能够达到出神入化之境。若非镇派的两仪、三才剑阵之利,六大剑阵有护山之功,苍山剑派如今恐怕早就被药师城的萧无策所灭,岂能存续至今,屹立峙河一方?

仅凭剑阵之玄,就能矗立中原武林五百年不倒,苍山剑派名震江湖,其剑阵之威,由此可见一斑。

于恕听她述言,不禁敬叹,暗道天下竟真有这般神奇的剑阵,倘若能化为己用,虎台兵士得以修习如此精绝的战阵,假以时日,谙熟阵法之后,冲锋陷阵岂非所向披靡?上阵杀敌时岂不是人人都能以一当十?

虎台得此助力,正是如虎添翼!

心中如此思绪,将此念暗暗记下,以期他日幸逢苍山剑士,必要请教一二。

年轻的怀化郎将心中这番私心暗念,此刻自然不能与人言,他思索道:“小军师这时提起此事,莫非这西陵三个老贼居然和苍山剑派有所牵连不成?难道是这三个老魔巧取豪夺了苍山的阵图?”

他这声虽然不小,但龙母殷凤身在阵中,正与天衣生死鏖战,居然还能分心旁顾,听到他这话,不由阴阴冷笑:“哼!你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鼠目寸光的东西——”

声动虹谷,音传四方,内力所至,声音极是宏亮远阔,由此可知,龙母虽在搏战之际,仍还游刃有余。

雁妃晚闻言摇首哂笑,轻轻叹息,还未给出回应,金虞站出来,对于恕道:“于将军所言差矣,以在下浅见,这西陵三凶所布之阵,恐怕正是令东南群雄闻风丧胆、束手无策的,乾转坤移两极阵!”

众人转过目来,惊疑不已,皆奇道:“‘乾转坤移两极阵’?”

金虞道:“四十年前,龙母熊屠这对雌雄巨盗,横空出世,祸乱中原!二贼凶名昭著,东南苦其久矣,天下群雄同仇敌忾,人人得而诛之!后来正逢殷凤和熊百魁反目,西陵风云突变,又传熊屠重创,元气大伤,趁此良机,意气盟联合问道贤居共八大高手攻入西陵三星道。”

话到此处,微顿,金虞不禁叹息,向众人道:“岂料这两个魔头不仅武功高强,更身藏着一门秘传的阵法,名为‘乾转坤移两极阵’,这二贼摆出此阵,与群雄相抗,在两派八大高手围攻之下竟久战不败,殊为惊异。后来,那食婴鬼从呼来山来援,三人居然就此全身而退,群豪当时无不饮恨叹悔……”

一时计短,错失除魔的良机,问道贤居自此引以为戒,而阵门的前辈更是将这乾转坤移两极阵记录堪载,纳为门下弟子的必修课验,常年演练精研,以求勘破此阵奥妙,求出破解之法。

金虞在千机峡时,曾多次见过阵门的师兄师姐画地研修这门阵法,耳濡目染之下,也算是略知一二。

说到这,他目光微沉,道:“据众位同门推演,这‘乾转坤移阵法’与‘苍山两仪阵’相类,然而运转功法与行走方位却是完全逆反,西陵龙母熊屠师出同门,内力一宗同源,二人施阵,则内力生生不息,威力无穷无尽,相互助益,功力之高要强上一倍不止!故而,正道八大高手围攻之下,竟也对他们莫可奈何。”

众人暗暗惊叹:这“乾转坤移两极阵”对摆阵之人本身的功力果然大有增益,也难怪以天衣风剑心绝顶窥真的境界,和这三魔相斗居然还占不到半点便宜。

龙婆将他们说的来龙去脉听的分明,至此不禁桀桀长啸,轩轩甚得,“嘿嘿嘿嘿——问道贤居不愧是天下的耳目,虽是老身的手下败将,这小子倒还算有两分见识,居然能认得老身这‘乾转坤移两极阵’?哈哈哈哈,但我西陵的无上阵法,岂是苍山小儿那等耍戏可比?”

洛清依心忧小师妹,不理她言,忙向金虞问道:“师兄既知此阵,可有破解之法?”

她道,西陵三凶的诡阵纵然再精妙绝伦,问道贤居的先贤前辈也绝非泛泛之人,四十年的推演精研难道还破不掉她这阵法?

谁知金虞却幽幽叹道:“先不说愚兄略知其阵,不知破阵法门,如今纵然身怀破阵之术,恐怕也是无功……”

“这是为何?”

洛清依关心则乱,一时没领会他的深意。但听殷凤老魔苍劲的声音浑然而出,嘶哑尖锐又阴刻,“嘿嘿……这‘乾转坤移两极阵’是我天绝门不传之秘,阵理玄妙精深,威力无穷,世间岂有破阵之法?嘿嘿嘿……何况,比起四十年前的两极阵,如今老身所布的这‘天凶地恶三绝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怜你问道贤居穷阵门四十载之力求索勘研,到头来不过白费功夫。”

众人恍然醒悟,才知金虞刚刚为何会面露难色,叹息不已。

龙母熊屠四十年前横绝江湖,她二人的两极阵施展出来已是精深奥妙,威力无穷,正道八大高手束手无策,如今四十年春秋已过,西陵又增添食婴鬼这一大助力,那乾转坤移两极阵还更进一层,创出这天凶地恶三绝阵来。贤居阵门纵然能勘破两极阵的法门破绽,恐怕对上这三绝阵也是望洋兴叹!

龙母刻薄锐利的凤眼掠过众人的脸庞,见群豪如芒在背,面色惶惶,那张枯如老树的面皮笑逐颜开,不由得意起来。

“别露出这种惊恐惧怕的样子来啊,说实话,老身也是出乎意料的吓一大跳,这天凶地恶三绝阵的威力远在老身想象之上,它竟然能强到杀死一位先天境界的大高手,却也不枉我耗费十载查经阅典,呕心沥血的精研推演,最终补完阵法残篇,才让此阵重现江湖。也算是物有所值……你说对吗?”

她转过狞恶的脸庞,厉眼望向那名风姿清绝的少女,一抹血气爬过她的眼睛。

不知什么时候,兵锋暂止。西陵三凶呈鼎立之势,与天衣相距六丈,剑拔弩张,蓄势待发。

风剑心容色淡然,甚至连呼吸都没有乱过分毫。她看着龙母殷凤,清冷端静,仿如千年万载的月光,轻言细语似乎一道风,她疑惑:“你说的,能杀死一位先天境界的大高手。你们要杀死的那个人,难道是在说我吗?”

龙母只道她是愚蠢而不自知,“哈哈哈哈……没错。倒也不用妄自菲薄,你虽是黄口小儿,也算当今武林最年少有为的奇才,出山之战,拿你血祭,却也不算埋没老娘娘的名声。”

风剑心忽然像是微不可闻的,莫名其妙的感叹,“那么,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我应该是你们遇到的第一个达到先天境界的人吧?”

龙婆得意的晃动身体,“那又怎么样?难道,你还没有感觉到吗?这阵法的威力还远远不止如此,一旦我等全力施为,顷刻之间就能叫你灰飞烟灭!什么佛道二宗,什么沧海昆仑,老娘娘出山之后,就要叫天下人知道,唯有西陵三凶方能统御江湖,独霸武林!管他什么霸佛剑圣、魔君暗尊,真龙不出,蛇鼠为王。不过都是些像你这样徒有虚名的沽名钓誉之辈,实在不值一提!哈哈哈哈……”

风剑心只是看着她,听着她狂妄的叫嚣,深邃的眼睛里,居然浮现出悲悯之色,那并非是对敌人的慈悲,而是对愚者的怜悯。

“原来是这样,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难道因为你的对手是我?所以你理所当然的认为其他人也很好对付?所以,你才会有凭藉这种邪门外道的功夫就能打败四绝,撼动三大宗门的错觉?”

如果是那样的话,她还真有些抱歉。

龙婆枯黄衰败的斑眉颤抖着,狭长的凤眼睨成一条缝,蔑然傲慢的说道:“你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其实还远远没有达到先天境界?还是说,虽然同样是先天境,比起你,四绝他们要强得多,对吗?”

“不。”

风剑心轻揺螓首,诚恳真挚道:“我的意思是,你对先天境界的判断是错误的,而且,是大错特错的……换句话说,现在开始,你才会真正的见识到,什么是先天境……”

“哈哈哈哈……”

一听她这话,龙母不由纵声长笑,道:“天衣、玲珑果然师出同门,一脉相承。这虚张声势,大放厥词的模样简直如出一辙!也罢,你既然这么说,就让老身了断你,让你这张嘴再也放不出大话来!”

一声落地,西陵三凶异体一心,同时双足立地,弯膝沉肩,面目倏正。他们双掌抬起提运体内真气,心随意动,气随意走,聚于丹田,散于百骸。不过瞬息,已运行过一小周天,但见三凶睁开眼睛,目光威昂如神。面色灿如金纸,脚似立地,身若通天,躯体都仿佛覆盖着暗光,气势威凛,非比寻常。

众军群豪望见,不禁啧啧惊叹。

这是内力发出体外,化为真气缠绕身躯,逸而不散的迹象,是出神入化境界方能驱使的一门玄妙,名为真气缚身。

天下武学之道,究其本源在于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人体之气为真气,真气凝聚为内力,内力一旦透出体外,瞬间化为真气,消散无形。

如何纯熟持久的掌握这种玄妙,需要勤修苦练,而境界的差异也会让各人对真气的运用天差地别。

登峰造极者能将本身内力击发出去,形成掌风拳劲,附着在兵刃上,则为刀芒剑气,虽然时间极短,威力和寻常的□□凡兵却已经犹如天渊之别。

修成出神入化者,内力运御体外形成护体的真气,如同披坚执锐。攻则无坚不破,守则金刚不毁,攻防的强弱在于本身内力的深浅,真气的强弱。总之,到达化境者,与登峰造极已然不可相提并论。

西陵三凶未尽全力之说恐怕所言非虚。

三凶此刻祭出这等杀招,声势和威压登时与先前天差地别起来。众军群豪远在阵外,凛凛杀气侵袭而至,皆感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众人中体魄稍弱者,只觉双臂发软无力,几乎不能执器,两股战战,竟然险些跪地而降!

群豪不禁暗暗惊道:这三个老魔就抖抖威风,气势已如此骇人,称霸武林,一统江湖之说,恐怕也并非全是在虚张声势吧?

西陵三妖武功如此高强,当世何人与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