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才子情隐本事 > 第97章 第九七回 远庙堂厄难遭几多 被恩典轩驾催如许

话说绍庆七年中,敬宗加冠,太皇太后渐渐放权还政,少问朝事。这敬宗年纪虽少,却自有主意,既对先帝草草沦弊①的新政颇有微词,亦不喜欢祖母囿于成见、手段强硬;他深知党争之贻害,并无甚么新旧之见,更何况臣子间彼此牵制,为人君者才能安心。这年间敬宗召还了数位嘉治党人,徐弼正在其列,却不曾有谢灏的名;沈仲鸿因受了其兄的福荫,亦升调京中。听闻仲弟入京,沈元鹤与妹妹妹婿齐到城外相迎,几家人哭作一团;又见当年尚在襁褓的侄女,转瞬已值破瓜之年②,出落得袅袅婷婷,又是一番欷歔不已。

敬宗恩令广施,教元鹤心怀期望,以为谢灏不久也将还归,遂频频提笔寄书与他,满纸欢欣雀跃之辞。而谢灏对此却颇冷淡:他自知与他人不同,但要太皇太后在一日,他便不可能做甚么洗雪昭忠的美梦,更无论与父兄、严真团聚了;而且他今添了一身旧伤新病,心境萧索,不觉间已生出些得过且过的情绪——然他究竟不忍拂了元鹤的欢心,总道日后回京与他再游瑶苑、同编诗集,望一弥补多年隔绝之憾。

元鹤也知他从来是报喜不报忧,除却是极大的坏事,瞒不住也不想瞒,才向他寻求一点慰藉之语。譬若绍庆十三年春某日,鹿奴在河边玩耍,失足跌落水中,幸而被人救起,整整高烧三日,方从鬼门关拉扯回来;谢灏无妻无妾,膝下只这一个养女,视作掌上明珠,百般宠爱,这一回横祸真教他急得发狂,日夜守在鹿奴床前,也三日不曾合眼。女儿终于悠悠醒转以后,他一下子泄了精神,竟也大病一场;这可苦了同书及李娘子一干人,同时照顾一大一小,忙得脚不点地。元鹤问听此事,亦是焦心,几回传书,并附了几方调养的药去,以示挂怀;谢灏感激复书,每次都道身体见好,元鹤读来反倒愈发愁闷,生怕是他不肯表露实情:记得最后见他时,他就已大不如从前康健,这几年更是病了又病,哪能像他信中所说的恁般无事呢?

其间种种故事,略去不提。但说绍庆十四年九月,太皇太后薨,次年敬宗改元宣隆,诏还谢灏,复其右谏议大夫之职;元鹤喜难自禁,屈指算着日头,眼盼盼望着故人重逢。谢灏沦落多年,而今守得云开见月明,自然也是眼开眉展,却因笑得太开怀,牵动旧伤,连连咳嗽起来;同书急忙端了水来,道:“阿郎慢些;这固然是天大的好事,但郎中嘱咐过大喜大悲不利将养,莫总思量这些了罢。”他饮了一口,低声道:“我与严真远隔南北,十年不见,眼见这病躯日渐衰残,每每只怕此生再无相见日,今忽得此恩典,又怎能不教人触怀呢?”复怅然道:“也不知家中大人身体还矍铄否?十五六载不得在身前侍奉,实在愧为人子!”同书劝慰道:“阿郎且放心,家中万事都好,只待您回去同叙天伦呢;反倒是阿郎该先照理好自身,这多年竟消瘦得这样,教大人见了岂不伤心!现下春寒料峭,才染了风寒,还没好全,千万勿要再在窗下受风了。”

他笑道:“你这些年倒是唠噪③起来了。”话音未落就又咳了起来;同书赶紧扶他进了内间,坐在榻上,苦笑道:“若非阿郎总宵旰操劳,不顾惜身体,我也就不唠噪了。”他道:“你跟着我受了罪了。”同书摇头道:“阿郎说这话太见外;说句逾矩的,同书心里一直将阿郎视作兄长——兄弟患难同当,哪来得甚么受不受罪的说法呢?”他携了同书的手,拍了拍他肩头,微笑道:“我也将你当作弟弟的;去罢,不必守着我,收拾一下行李,过两日我们便上京。”

弘州江河交通,便先行水路:谢灏与同书及两个小仆乘一舟,李娘子则揽着鹿奴,与婵儿等人乘另一舟;入了关中,便弃船登陆,租了两驾马车,往历京而去。自弘州至京师,路程并不算极遥远,一干人却已走了月余,原都因同书不放心主人身体,唯恐旅途劳顿使他病情更重。谢灏过了秦岭,见着这魂梦中熟悉的山川风物,心底不由生出一股近乡情怯之感;但他却再按捺不下急切的**,往往催促,恨不能背上生翅飞入历京——他与严真已蹉跎了恁多年,有满腹的话儿要与他言讲,岂能在最后一刻迟滞徘徊?三春苦短,他还要与严真到瑶苑赏芍药呢……

经月赶程,他的身子早已支撑不住,只是他自己为着早日还京,并不肯承认;李娘子见他沉疴复起,苦苦相劝道:“谏议莫要如此折磨身体,教谁个瞧了不是锥心的疼?左右不差这几日,慢慢行走,赏一赏春景不好么?”他却固执道:“我这病我自己知道,我只怕时候晚了就再也没有……”言语未毕就猛地好一阵呛咳;李娘子含泪道:“何苦呀!苍天怎地就忍心教这样的好人受这等困苦!”在一旁直是悲泣个不住。

众人拗不过谢灏,只好又快行了两日;可到了京畿上广县城,谢灏病情甚笃,再行不得了,只好先在官廨④中歇下。想起这曾是元鹤所治之县,他便是一阵感慨欢喜,县令为他搬出当时沈氏所录案牒簿册,一一指明;他轻轻抚摸那一页泛黄的字纸,看着元鹤一刻一划的工整字迹,仿佛又见着了元鹤年轻而温柔的眉眼,回到了二人尚且青春的年华。他低头凝视自己枯槁如僵木的手,青筋大凸,虚弱无力,忽地惊恐道:“取铜镜来!”鹿奴乖巧地把铜镜高举在脸前,正好端端正正地照着了他那颓暮的面孔:眼瞳昏浊,如江蒙雾瘴;鬓发斑白,似风卷秋蓬,半分不见昔年的好颜色。他悲呼道:“吾老矣!吾老矣!一朝卧病无相识⑤,谁复怜此白头翁哉!”便是一口鲜血喷出,点点斑斑,粉碎了镜中的苍颜。

① 败落。

② 旧称女子十六岁。

③ 谓喜欢多言,说话絮絮不休。

④ 官署,官吏办公的房舍。

⑤ 引自[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7章 第九七回 远庙堂厄难遭几多 被恩典轩驾催如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