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才子情隐本事 > 第44章 第四四回 姚右相改科举遗制 纪给事进诤谏直言

话说自新政施行以来,虽有圣意总领,又有姚相等人管辖,但朝中仍旧有不少人对此不满,道是国祚百年余,尽袭高祖之法,不可妄动;就连一向疼爱皇帝的太后也不喜他如此,以为任性,然毕竟还政与他,不便再干政。这诸般种种,教仁宗颇觉掣肘,有意擢拔新士,襄助新政,遂起了改科举之意。

姚安甫受了圣人旨意,集召诸相及几位近臣商议此事。他稳居首席,道:“隋唐开科举、设进士科,士人英才,多有职分,然某犹慊然①。何也?以其诗赋取士而无益于社稷也。诗赋乃吟咏情性之辞,官仕为经纬邦国之略;学问经济,原是两道,其倒置本末,实可笑矣。今圣人有意变贡举之制,某以为应以去诗赋、增经义、考策对为要,且时务问以新政诸题,以遴选明政通理、有志革新之士。”

此言一出,诸人皆议论纷纷。门下侍郎汪曜出言道:“姚相,这恐怕不妥:朝官疆吏事于上,焉可有不通辞令、口不能吟者乎?诗文一途,亦是士人所务,庶人爱诗亦蔚然成风;且文为心声,尤能见其人气质,文辞鄙俚则人庸猥,诗赋清旷则人雅澹,故考其诗亦是见其人也。”姚安甫不以为然,道:“汪侍郎此言差矣。‘文’为何意?纹也,雕饰也。潘安仁作《闲居赋》,何等高情雅趣,却是个谄事贾谧、望尘下拜的逐利小人②;宋之问‘不敢恨长沙’③之句,乍读莫不生怜悯之情,然其因诗杀甥、卖友求荣,实乃恶贯满盈,如何敢自比贾长沙④?若科举选得这般人来,汪侍郎可担得起责任么?”他驳得不留情面,教汪侍郎十分无措,一时众人都畏不敢前;聂侍郎坐在一侧,暗暗攒起眉头,捻起胡须,望向姚氏,终究甚么也没讲。

还是中书舍人赵希延道:“中书令,下官以为考核诗赋自有其好处,便是不易速成、不易作伪。策论杂文,重在其旨,而文字多是朴直一道,少有其他;而诗赋辞章,或高旷,或秀丽,或豪壮,或悲凄,一旦定型,便难以更易模仿——所谓摹拟,不过是画虎类犬耳。”赵舍人虽是在姚氏属下,致力新政,然对其削去诗赋一条忧心不已;又知姚氏听不得那些文人空论,便想出这一段话来,倒果真切中肯綮,使姚安甫默然,俄而点头道:“舍人所言确然有理,或许须得留下两道诗赋。”众人这才各自舒了一口气。

这时纪开峻上前几步,拜道:“姚相,下官微有顾虑。若时务问以新政,则天下学子莫不追逐,以求得中,中间必杂有卑俗者邀宠以媚上,故作慨然正气文章,而非由衷拥戴新政;且此等做法不免受制于君相威权,使万人一口,视若不睹新政得失,又何人能谏?何人敢谏?新政又何得完备?”给事中事权甚重,但因其品阶不高,一直立在外侧;在场众人见他又是这样直言,虽则心中敬佩,却不敢相助。姚安甫凝看他一晌,道:“给事中所言,某亦想过的,此乃不得以而为之;新政初行尚不期年,自是亟待英才入彀⑤之时,若只顾虑一时之失,岂不是鼠目寸光么?”他顿了顿,又道:“而且陛下也是应允了的。”纪开峻听此,便再拜道:“既然圣人有谕,下官恭领即是。”听见姚氏将仁宗皇帝搬了出来,大多官员已经心生怯意,故而其后的所谓商议就顺利得多了。

姚安甫又道:“诸公悉知,西北戎狄这数十年休养生息,多少已恢复元气,为我大宁之患。其虽不敢贸然进犯,可时有骚扰试探之举;而我兵师久不征战,多有怠惰,故我奏曰重开武举,诸公以为何如?”宁代非不重武,然更为重文爱诗,其人民往往喜好养成一种优容态度;加之仁宗朝已二十余年,尚未开过武举,只是征兵役,而缺乏大将贤帅,若是与之战,恐力有不逮。众人听此都点头同意,以为必要。姚氏又道:“其事急迫,无须同文举一般繁琐;凡良家子皆可应举,各州县稍作拣选,即举荐入京,由兵部统一考核。”

兵部侍郎郭震信拜领了,又道:“旧时武举所出魁杰,往往就任于皇城京都之中,是人所艳羡的美差;而今却为的是选拔边将,关塞恶劣,恐多有人不愿去呢。”姚安甫道:“这却不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某向陛下请赐便是。”

纪开峻恭听了一会子,不见姚相讲至武举内容,便又上前揖道:“下官忽有一法,以助武举选才。”姚安甫这时却先慢慢饮了一口茶,才道:“纪给事中请讲。”他便道:“武举须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⑥,谋略不合格者不得入武试;盖全军存亡攸关于其身,非能逞一人之勇也。”姚氏想了想,觉得有理,但还是道:“给事中所言虽好,然武举既根之于武,某以为还应先之以武艺,次之以谋略,否则不就成了谋士了么?”虽然他面容平静、语气温善,纪开峻却生出不遇之感来,有话想表,却咽了回去,转而道:“姚相所想,急时世所急,下官不及。”退回来时,正巧与聂侍郎目光相触,都是淡淡苦笑。

待众人散了时,聂侍郎故意落后,欲留下来与姚安甫谈说一番;他劝道:“中书令虽然品阶高出某许多,某却长君十余岁,今便忝然以长辈自居,劝师常⑦两句。今日堂上所言,诸如去诗赋之类,诚是急进了些,新政根基尚浅,本不宜行这些,得罪了人,幸好赵舍人挽回来些;再者你那些话又确然严厉了些,且不说门下侍中与尚书令皆同坐,即便是对低品秩的纪给事中也不应如此,教人谤议姚师常倚仗天子亲幸,以势压人。”聂侍郎辅佐两朝,姚安甫一向尊敬,这时却不敢苟同其所言,起身蹙眉摇头道:“侍郎不必再说;谁不知人言之可畏?然若是惧畏人言,只知自身保全,却实在做不得新政的。陛下幸安甫,教某引领新政,某若如此,岂非辜负圣心、辜负万民哉!”又叹道:“或力不能至,但求无悔而已。⑧”聂侍郎抬首看他,仿佛望见二十年前的自己,百般感慨,不再多言,告辞归去了。

① 不满足貌。

② 化用[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六)》:“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潘安仁,即潘岳,字安仁。

③ 引自[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④ 指贾谊。

⑤ 比喻人才入其掌握,被笼络网罗。亦指应进士考试。

⑥ 引自[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

⑦ 姚安甫的字。

⑧ 化用[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第四四回 姚右相改科举遗制 纪给事进诤谏直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