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才子情隐本事 > 第25章 第二五回 姚侍郎筵宴发论议 诸才俊辩答献谋猷

话说仁宗皇帝居安思危,寄布新重任与姚安甫;君臣二人数年相得,素有隆兴政教之愿,这姚侍郎受了君命,焉有不宵衣旰食之理?当下要事,是须得吸集那些肯匡辅政事、革新吏治的英才贤人。姚安甫思想三番,除却与自己志向相近、性端品正的几位老臣以外,便大多是品秩中下的新晋之人——这些人志在作为,既饱受教化,又未及染上尸位素餐的恶习,多见不惯怠政疲民之事,最易笼取。

因是这日姚府以春日宴集为由,召来多位才俊;沈、谢、徐、崔四人亦列名其中。设筵于花园平湖东畔水榭之中,其上匾题“惠风和畅”;迎面凉风,湘帘簌簌,案前绿酒,浓香沉沉。姚侍郎稳坐主位,其侧分坐御史中丞武淳与中书舍人赵希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姚安甫在上道:“皇都风水养人:自蒙陛下擢拔,从外郡入京,并赐此宅,某虽年益高,精神却愈发好了。”武中丞年纪虽是在座中最大,却是个直率性子,随即朗笑道:“这哪里是风水缘故,分明是因为陛下赏识,得偿夙愿。”姚安甫道:“先帝时,某不得志,辗转外放二十年;幸陛下不弃,以为肱股,皇恩浩荡,无以为报,唯肝脑涂地而后止。”武中丞微微叹了口气,道:“我尚记得师常①年青时才名四播,谁知外放半生——唉,当年佞人壅塞天听……”赵舍人连忙止住他,道:“中丞扯远了。”武中丞赧道:“是、是,请姚侍郎言。”

姚安甫道:“陛下德济四海,勤政爱民,是大宁之福。然——”他故意顿了顿,继而道:“然多有旷官②悍吏,疲民息奸;某昔二十年不曾少见,见则除,除而不尽。有官如此,使天下人碌碌然不得休息,是大违陛下之心哉!细论之,其本性如此乎?抑欲侵利熏而失义乎?若因欲利之故,入仕皆满口忠廉礼义,何不克终?岂非监察不力耶?若性恶,更何得入官,为民父母?岂非选拔不严耶?”口气甚重,面容甚肃。

沈元鹤在下坐着,心中已了然:这春宴不过是个由头,姚侍郎是在招揽同道之人;这莫非是圣人旨意?他不觉去瞧对面谢灏神色,却见谢灏突然起身拱手道:“侍郎所言极是。下官虽承祖荫,然从不敢恃势;可确实又有许多所谓官宦子弟,胸无点墨,短见薄识,却得以身居清要,这与寒门庶族出身的读书人十数年甚或数十年的苦学相较,诚是不公。”元鹤向堂上望,谢灏的上官武中丞似对他的表态十分满意,正点头拈须微笑。只听谢灏又道:“如此见得,科举尚不完备;不过,朝中亦有寒庶贤人,可为楷模,譬如嘉治二十年的榜眼沈员外郎。”

于是众人目光都落在沈元鹤身上。而这也正是姚安甫所期望的;他缓缓道:“沈员外郎有甚么想言说的么?”元鹤起身深揖道:“方才闻侍郎所言,深有所感。下官早丧考妣,居贫处困,唯好读书求道而已;嘉治二十年天子钦点,方入朝廷。若无科试之制,恐下官出人难矣。”他稍稍侧头看向谢灏那边,道:“但确如谢侍御史所云,科举虽非草创,却未臻善;既为选官之法,更需万分郑重。英才出于天下人,而非出于一家;百官为天下人,而非为一族。谏官之事亦是,不顾一己之私,为陛下、为百姓执言,勿因在朝而畏葸,勿复因处地方而偷惰。”言毕,宴中诸人多是拊掌赞许;谢灏眼神尤是灼灼,元鹤瞥见便是一笑。

这时纪开峻却起身拜道:“侍郎在上,下官斗胆想表说几句。”姚安甫点头道:“纪给事中但说无妨。”自翔留县回朝,纪氏便升任门下省给事中,品秩在诸士人之上,几与赵舍人同阶,只是资历不深耳。却听他道:“便如侍郎、沈员外郎与谢侍御史所言,科举甄选人才,益处无数;但为何还是有层出不穷之恶吏?选官法自然可再作完善,可如此便真能解此难题么?人虑有尽,难成至善至美之制,卒有阙;况人非圣贤,如今亦不是三代,人已中下,何谈‘忠廉礼义’?”

元鹤虽不同意纪氏观点,但却不得不承认他也确有几分道理;更是敬佩其敢违逆上官的勇气。倒是徐弼禁不住冲动,猛地起身揖道:“给事中此言差矣。法随世移,正因不是三代,才更要变易,更要施以教化——生则中下,教则中上,甚或成贤成圣:此乃教化之功。若依给事中所言,不肯一试,岂不是有山横于前,未尝登攀而生畏么?”他已迁右拾遗,掌建言讽谏,言辞难免激烈。

纪开峻朝他一欠身,以示回礼,却并未与他多言;而是继续向堂上道:“谢侍御史说许多贵豪少年只知玩乐,辜负皇恩,却不见多少官宦子弟文才卓异,治务圆通,能执钧轴③;而贫儿尚要疲于饱腹,能识读文字已是极幸,哪里懂得孔孟之道、政务之理?”他转身又向元鹤施礼道:“无意冒犯员外郎;员外郎才智通达,风姿特秀,是万里出一人物——只是天下能有几个沈枕琴呢?”还不待元鹤应声,徐弼先抢道:“富贵者雅,贫贱者鄙,不公之事了然;若教贫儿有师可从,有书可读,未必在公卿绅宦下。给事中门庭亦寥落,竟何无悯贫济困之心?”纪开峻则道:“徐拾遗混淆了,出于宦门未必不爱民。至于我纪氏,今虽中落,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吾自幼承蒙家学……”姚安甫一直垂眼抚须,此时极轻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两位都坐下罢,莫伤了和气。”

席间一时寂静。赵舍人转而道:“内弊日显,外患亦萌。五十年前击退西北诸胡,如今见我兵师意懈力弛,便起侵扰之意,亦不可不严视之。可惜秦将军年事已高,兵中竟后继乏人了。”在座都是文人,只得面面相觑,叹息声四起。

姚安甫抬手道:“诸君还记得嘉治二十年殿试论题罢?‘论中兴之本’。大宁中兴之望,都寄予吾侪,万望诸君殚智竭力,负任蒙劳,毋负陛下期勖④。”众人齐声拜道:“谨记侍郎教诲。”

筵席散了,众人揖别姚侍郎。出了姚府,沈元鹤对谢灏道:“今日姚侍郎是何意你看得出罢?”谢灏道:“自然;不久你我当有作为。”元鹤又道:“只是纪给事中……”谢灏道:“或许他只是一时迷了心窍,以后能好的;若真是不能……唉,那便可惜了如此大才啊。”二人议论频频,畅想新政,都是精神奋振。

正是:

还忆新交识,秋晴趁半酲。

寄诗怜月小,携手看灯明。

知己浑相悦,衷心渐已倾。

同归行直道,勤勉致清平。

「卷一·完」

① 姚安甫的字。

② 空居官位,指不称职。

③ 钧以制陶,轴以转车,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④ 寄希望、勉励。

——————

第一卷可算是写完了!后面的分卷安排相较原先预想的有所变动,但还不成熟,走一步看一步吧;而且还要涉及到一点朝堂线,作者不太擅长,会尽量边充电边更新的~

PS:呜呜呜什么时候才会有可爱的读者来讨论一下剧情哇!虽然知道自己写得也就那样,但是一个人也没有真地好伤心好寂寞/(ㄒo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五回 姚侍郎筵宴**议 诸才俊辩答献谋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