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才女为妻[红楼] > 第2章 第2章

才女为妻[红楼] 第2章 第2章

作者:惜花怕折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19:18:20 来源:文学城

黛玉一呆。

却见面前这少年面露羞愤,举袖掩面,不禁偷笑了下。

郑妃走下来携了黛玉的手,不敢看儿子,生怕笑出来,惹得他再恼了,只作不觉道:“今儿留下,就在我这儿吃饭,想吃什么告诉我。”

又对儿子说:“你这会子也没什么事,吃了饭再回去。”

徒英低低应了一声,踱步到小书房去,装作看书。

黛玉别过脸去。

熙凤唬的忙起身道:“娘娘,这怎么使得!”

“不必说了,就听我的吧,往后咱们亲近的日子还有呢。”郑妃摆手道,“我这里许久不曾待客了,有不周全的地方,别嫌怠慢。”

话说到这份儿上,熙凤只得应了,求道:“求娘娘打发个人出去,往家里说一声。”

“这是应该的。”郑妃这里立即吩咐下去,又随口道,“叫两个人往凤藻宫走一趟,就说,我留下她们家的姑娘奶奶说话呢。贾妃若有空,也请来见一面。”

这里刚排列开宴席,那去凤藻宫的宫人便回来复命了:“贾妃娘娘进两菜、两果、两点心。说是身上有些不好,改日再来陪娘娘说话。”

郑妃有些失望,对熙凤道:“你们家大姑娘行事最规矩,这是她的好处。”

熙凤陪笑道:“这会子晚了,想是怕惊扰了娘娘。”

自打贾妃得封,她也进宫过几次,吃过赐膳,不过都是另外吃的,还没有和皇家人同桌而食过。

谁知郑妃这里竟是直接摆了一张大梅花桌,规矩松散不少,另是一样。

郑妃笑着点头:“你们府上的家教是好的。”

她看了儿子一眼,见他垂目敛息,难得规规矩矩的,心里很满意。

宫人将贾妃献的果菜摆上来,郑妃也只看了一眼,并没动一点,一时饭毕,便撤下去赏人了。

饭后,大家坐着喝茶,郑妃只拉着熙凤说话,命徒英在榻上坐着,给一双小儿女留□□谈的空间。

黛玉坐在另一张榻上,只是低着头拨弄荷包上的穗子。

徒英心想,她是个女孩子,年纪又小,必得我先开口,她才好说话。便问黛玉可曾上过学,读过什么书。

黛玉方答道:“上过几年学,只读了四书。”

那也是了不得的了,徒英暗想,看她不过十来岁的模样,言谈又谨慎,既然敢说读过,必然是精熟的。

和她差不多大的男孩子,也未必能通读四书呢。

“我七妹也好读书,等有机会,我给你们引见。”徒英斟酌着说。

黛玉心里有些奇怪,暗道,他怎么好似怕我似的,又有些恼,谁要他引见什么人了。

不过转念一想,那薛家姐姐当日上京待选,原是预备做公主郡主伴读的,不想落了选,今日却是自己得了这个机缘,若叫她知道了,心里还不定怎么生闷气呢。

——那位薛姑娘,却是她二舅母的外甥女,如今随母兄寄居贾府。因薛姑娘要大几岁,处事更周全些,都是亲戚家的姑娘,府内一干人等不免拿她和黛玉比较,多有说黛玉不及的。

黛玉毕竟是个半大孩子,听了不免心里烦闷,只是这烦闷却不好告诉人,能有个地方隐隐压过一头,哪怕没人知道,也觉得意。

这样一想,就又高兴起来,笑着点了点头。

秋翡在旁边服侍,看两个孩子这样拘束,有意调和,笑道:“林姑娘还会作诗呢!现就在那省亲碑文上刻着,娘娘命人抄录了一份来。娘娘说了,几家女孩子里,荣国府的最好,荣国府里,又属林姑娘最好。”

日前皇家开恩,特许家有别院的外戚家中上表,奏请嫔妃出宫省亲,贾府也接了贾妃回去。归宫后,又特许将各家进献的省亲诗文刻石以记。

郑家原籍江南,只有做官的几房在京,财力不足,便没有接驾。不过郑妃素好文墨,早早命人将石刻上的文字抄了一份。

若非如此,郑妃也不会注意到林黛玉这样一位闺阁小姐。

徒英正愁不知道再说什么,闻言大为惊喜,忙道:“果然这么好,我倒要瞧瞧,烦姑姑去取来。”

转问黛玉道:“你平日在家就作诗吗?”

黛玉琢磨了一下,点点头,小声道:“我喜欢写诗。”

“你最爱谁的诗?”徒英身体前倾,不觉凑近了些。

“那可多了。”黛玉说了几个名字,又侧头问他,“你呢?”

徒英道:“我最爱元微之的诗,李长吉有些诗写得也好。”瞟了郑妃一眼,小声道,”不过我母妃不喜欢李长吉,说他用词过于奇诡。”

黛玉正要开个玩笑,才说了“若是”两个字,想起这不是在家里,忙住了口。

徒英不解地追问:“若是什么?”

黛玉摇头道:“没有什么。”又低下头去弄荷包。

郑妃一直暗暗关注着这边,心想着差不多了,便出言赶儿子:“茶也吃了,我就不留你了。”

徒英心里有些不舍,起身道:“母妃有了人陪,就撵起我来了。”

“对,你不稀罕了。”郑妃玩笑道,又嘱咐一句,“回去早些睡觉,别和那两个小子胡闹。”

徒英系上斗篷,应了一声去了。

郑妃这里着人安排卧房,安置客人睡觉不提。

次日用过早饭,郑妃命人送熙凤两个出宫,拉着黛玉的手依依不舍:“改日再请你们来说话。”

安排了一辆七宝香车,将两人送出宫去。

回了宫,琢磨了一回儿子的事,还未到午时,就听一双小太监来传话,“万岁即刻就到,请娘娘预备接驾。”

郑妃对镜看了一回,见衣妆得当,便迎出殿来,见御驾行来,于驾前下拜,早被天子一手扶起。

崇宣帝是位太平天子,人到中年,生得清癯儒雅,他细看郑妃脸上,眉眼舒展,喜气盈腮,不由笑问道:“出了什么好事?”

郑妃与他携手入殿,笑道:“是咱们英儿的事,总算有个姑娘能叫他点头了。”

“哦?是谁家的孩子?”崇宣帝好奇。

徒英脾气霸道,偏他和郑妃都是柔和的性子,一旦孩子打定主意不肯,还真扭他不过。

何况他心里还存着一个念头,终身大事,不能太委屈孩子,总要他自己点头才好。

所以一贯由着郑妃张罗,自己并不干涉。

郑妃道:“是贾妃的表妹,已故御史林海的女儿。”

崇宣帝有些意外,沉吟道:“既是亲戚,又出身清白,倒是个不错的。”又问,“那姑娘有什么好处,叫咱们这霸王看上眼了?”

郑妃亲手给他倒茶,一时被问住了,想了想,方笑道:“我还没有问他呢——就是问他,想来他也说不上来,左不过是合了缘法。退一步说,都是小孩子,能懂什么。”

崇宣帝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她的说法。

郑妃趁机请旨道:“请万岁允准,依照旧例,把这林姑娘接进宫中教养。”

崇宣帝自然依允了。

郑妃请旨不过几日,消息已经传得宫里宫外皆知,就像一块石头砸进了水里,溅起水花三尺。

崇宣帝子嗣不多,徒英已经是储位的有力竞争者。

只是崇宣帝春秋正盛,徒英又还没入朝办事,所以明面上看不出多少波澜罢了。

荣国府内,贾母看着心爱的孙女出去了,才和熙凤叹道:“当日郑娘娘召她入宫,我心里就觉得不好,果然把我的玉儿弄去了!”

说完,忍不住擦起泪来。

熙凤忙道:“老祖宗这可就想偏了!往后啊,您不光有外孙女儿,还多了一个好荣耀的外孙女婿呢!”

宫里的旨意下来,熙凤是最高兴的一个,当日可是她陪着去的!因此这几日都觉脸上有光。

只是背着人忍不住想,得了这福气的,怎么就不是贾家的姑娘呢。

林姑娘虽好,到底隔了一层。

“这倒罢了,”贾母道,“皇家媳妇岂是好做的。”

她活到这把岁数,见过许多风浪,听过许多秘闻轶事,早就明白富贵无常的道理。

熙凤收了笑容,小心探问道:“老祖宗是担心……林妹妹身子弱,宫里要知道了,会怪罪?”

贾母拍拍她的手,慈爱地说:“怕什么,是天家择中了你妹妹,又不是咱们上赶着去的。若有什么不好,大不了依旧把你妹妹送回来,咱们依旧抚养就是了。”

“老祖宗说的是。”熙凤心下稍安。

贾母想起什么,忙吩咐道:“鸳鸯,你亲自去,把紫鹃叫来,我有几句话嘱咐她。”

这紫鹃便是黛玉的贴身丫头,一家子都是荣府的世仆。

按例,姑娘进宫,可以带一个自己的人。贾母斟酌着,问过黛玉的意思,便择定了紫鹃。

鸳鸯答应着去了。

黛玉房里,紫鹃正看着小丫头们收拾器具,一回头,就见黛玉倚在窗前,怔怔的出神,连膝上的书滑落到地上都不知道。

她上前拾起书,放回桌上,笑道:“姑娘,你想什么呢?”

黛玉回神,抚着胸口道:“怎么走路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吓了我一跳!”

“谁走路没有声音了,是你不知在想什么,想得入神了,什么声音都听不见。”紫鹃不认这话。

她半揽住黛玉的肩膀,追问道:“姑娘还没告诉我呢,你刚才想的是什么?”

黛玉还没开口,脸上就微微泛红,推她道:“做你的事去,别胡乱打听。”

“我知道了,”紫鹃笑道,“姑娘是想起那个人了。”

黛玉啐道:“什么这个人那个人的,你嘴里的怪话,越发叫人听不懂了。”

说着便背过身去。

紫鹃自己笑了一阵子,悄声道:“姑娘,那到底是个什么人?二奶奶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听着像神像仙,就是不像真人。”

她偏头瞧着黛玉,一双眼睛睁得圆圆的。

黛玉支吾了一下,竟然说:“就是凤姐姐说的那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2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