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做大冤种 > 第23章 第 23 章

不做大冤种 第23章 第 23 章

作者:李禾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49:20 来源:文学城

安永兴对于儿子能参加县令大人举办的庆功宴,感到非常自豪。

做为本县的大商户之一,安永兴也曾得到过县令的笑脸。每当有天灾时,县令就会号召本地士绅富商捐钱捐粮,安永兴义不容辞,该捐就捐,从不推诿退缩,自然能得到县令的笑脸和夸奖。

可这次不一样,他的儿子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了县案首,将来很有可能会跟县令同朝为官,在县令心里的地位自然不一样。

安永兴非常重视这件事,光是替儿子挑选赴宴要穿的衣服就犹豫了好久,最后实在决定不下,只好让安嘉乐自己选。

安嘉乐挨个看了看,全都是上等好料子,绣工精湛,花色鲜艳,不论哪一套都显得极富贵。

他有些哭笑不得:“爹,这些都太张扬了,换一身素雅些的吧。”

“哪里张扬了?”安永兴很不赞同,“这样的好料子,旁人想穿还没有呢。我本本分分做生意,挣来的银子难道不能花?我又不曾触犯律法。”

“爹,我只是担心穿得太花俏会抢了县令大人的风头。”

“这倒也是。”儿子的话提醒了他,安永兴不再执着,和杜秋容一起又重新帮着选了一套素雅的。

接下来就是选各种配饰,安嘉乐没再发表意见,由着爹娘安排。

正忙着,小厮进来禀报,说顾家的管家来了,带了厚厚的礼,以及顾开诚的一张贴子。

自从榜单贴出来,城里很多人都知道了,安永兴生意场上的那些朋友,个个都上门送礼贺喜,一时间门庭若市。

他们还想请新鲜出炉的案首出来见见,全都被安永兴给挡回去了,理由是儿子要专心准备接下来的府试。

这个理由非常合理,众人都表示理解,不再追着说要当面向安嘉乐道喜的话了。

听见顾家来人,安嘉乐顿时眉头一皱。

安永兴夫妻俩都深知儿子最不喜欢顾家,杜秋容忙道:“人家好意上门送礼,总不能把人打出去。我去瞧瞧,你放心,他们送礼,我会备一份回礼,总之不会占他家的便宜,也不叫人说嘴挑理。”

生意人都讲究和气生财,尽量不与人结仇结怨。

安永兴接过贴子看了,对安嘉乐说道:“他叫了好几个人,约我去吉祥楼吃酒。”

安永兴仍然记得当年顾玲珑把儿子脑袋砸破的事,心里有些芥蒂。他随手将贴子扔到桌上,嗤笑一声:“还算他识趣,知道你要准备下一场,没说要你一起去。也罢,我去应付他们,你安心在家呆着。”

安嘉乐表示理解,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心里不喜欢,面上却还要应付周旋。虽然他不喜欢顾家,但也不会对安永兴生意场上的事指手画脚,安永兴自有一套他的为人处世法。

晚上,安永兴吃完酒回来,对着杜秋容唠叨了许久。

杜秋容听他言语间似乎对顾老爷大为改观,顾兄长顾兄短的,心里一紧,忙问:“他这是说了多少好话,你都不怨恨他家了。他不会趁着你酒醉,哄得你答应了两家的亲事吧?”

安嘉乐刚中了县案首,这几天明里暗里想来结亲的人可太多了,全都被她以儿子年纪还小给婉拒了。

安永兴先灌下一碗醒酒汤,然后端正神色,道:“我是醉了,但还没醉到糊涂。儿子成亲这样的大事,怎可轻易答应?”

席间,顾开诚确实说了许多好话,句句都在捧着安永兴,哪怕安嘉乐不在跟前,顾开诚也没忘了他,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谁不爱听好话?安永兴被吹捧得身心舒畅,只觉得心里之前留下的那点芥蒂也烟消云散了。但他到底是个老练的生意人,不会因别人几句吹捧就忘乎所以,不该答应的事一律装傻装醉不答理。

杜秋容这才放下心来,又喂他喝了一盏浓茶,然后洗漱歇下。

次日,安嘉乐听说了这件事,再次提醒爹娘:“我现在年纪还小,以读书为要,不管谁来提亲,都不可答应,尤其顾家。”

安永兴夫妻俩连连点头,安永兴道:“将来你的亲事,我和你娘绝不擅自做主,总要跟你商量过后再做决定的。”

安嘉乐这才放心。

这天也是庆功宴的日子,看看时辰快到了,安嘉乐换了一身素雅的衣服,前去赴宴。

席间,知县对他格外关注,把他夸了一番,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席散,回到家,安嘉乐继续按照自己的步调用功读书。

这次县试,李夫子的学生里只有三个人通过,人数虽然少,但安嘉乐考了头名,李夫子脸上有光,多招了好些学生。

此时的安嘉乐已经不需要日日去学堂了,但李夫子对他们三个还要再次下场的学生并没有撒手不管,要他们每天都写一篇文章,每隔几日,拿去学堂给李夫子点评。

时光如梭,很快便进了四月。

四月十六就是府试的日子,月初就有一部分考生已经到了府城,忙着找客栈,熟悉周边环境以及考场。

安家在府城也有房子,因此安嘉乐不慌不忙,直到初五这日才打算动身。

安永兴一脸得意,向妻儿邀功道:“多亏我未雨绸缪,早在乐哥儿刚启蒙那年,我就琢磨着要在府城买房了。慢慢寻了几年,终于买到一处合适的。等你们去了就知道,那房子买得特别值。”

这次出门,杜秋容主动提出要跟着一起去。

安永兴一共安排了三辆马车,虽然走的是大道,但为了以防万一,他仍然带齐了人手,挑了好些健壮的小厮随行。曹运这位武师傅则骑着马,守护在一旁。

府城距离清江县有两百多公里,坐马车需要四五个时辰。安家一家人天刚亮就出发,赶在日头落山前进了城。

安永兴提前买下的这处宅子虽然没有县城的大,但也极宽敞了,住下这些人绰绰有余。

因为提前安排了人过来打扫,因此主子一到,立刻就能安顿下来,只需将行李整理一番即可。

杜秋容顾不上自己,带着两个丫头和婆子来到小院,替儿子收拾。

清风和明月正忙得团团乱转,来了几个帮手,事情一下子就变得简单起来,仅一炷香的功夫,就都收拾好了。

安嘉乐也没闲着,书桌和考箱的整理都是他亲自来。

杜秋容在小院里四处看了看,确认处处都妥当了,这才对安嘉乐说:“厨房烧了热水,叫小厮打水来给你沐浴,然后歇一会儿,等饭好了我使人来叫你。”

安嘉乐看着杜秋容。

杜秋容已年过四十,虽然在马车上颠簸了一天,但她的精神却看着很好,一点也不萎靡,甚至因为能陪着儿子应考而感到兴奋。

安嘉乐扶着她的胳膊,一起往外走:“娘别只记挂着我,你也歇一歇,行李太多,一时整理不完,就先放着,不必急于一时。”

“我知道,我也不累,你回去歇着吧。”杜秋容笑着拍了拍安嘉乐的手,吩咐小厮们好好伺候少爷,然后带着人走了。

府城的热闹程度远超县城,安嘉乐只在次日出门逛了逛,熟悉了一下考场周围的环境,然后就回家去了。

另外两位同窗比他更早出发,借住在其中一位同窗的亲戚家。得知安嘉乐已经到了,便约他出去。

安嘉乐赴约,三人在酒楼闲聊。安嘉乐做东,请他们吃了一顿饭。席间,两位同窗说起城里各处的文会,神情跃跃欲试,邀请安嘉乐一起参加。

安嘉乐对这种聚会不感兴趣,婉言拒绝,之后就一直呆在家里专心温书。

很快就到了下场的日子,依然是子时起床,在家吃了饭就要出发了。

府城很大,下场的人数也更多,这次安嘉乐没再要求走路去,而是选择坐马车。

四月的天正好不冷不热,这次不用再穿光秃秃的皮衣,安嘉乐穿了件月白圆领袍,是杜秋容亲手做的,领口处绣了一圈祥云纹,袍角处则绣着喜鹊登枝的花样,最妙的是喜鹊站着的那根树枝上还绣了三个圆圆的铜钱。

圆即元,这是铜钱版的连中三元。

安嘉乐得了县案首,这给了安永兴夫妻俩极大的信心。做这件袍子时,杜秋容本来想绣莲花,在花朵上面加上荔枝、桂圆、枇杷,寓意连中三元。

她跟马姨娘商量花样时,被安永兴听见了,当即提出了他的意见。

安永兴是个商人,天生就喜欢铜钱。既然只要是圆圆的图案就行,那为何不绣铜钱?

杜秋容觉得不太好。这世上有很多读书人,别管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在外表现出来的却是不喜欢沾染上铜臭味,认为不够高雅。

夫妻俩意见不一致,最后只好叫安嘉乐来做决定。

安嘉乐听完后笑了。

安永兴直勾勾地盯着儿子。但凡儿子说个不字,就表示他内心是瞧不起自己商人的身份,那他可就要伤心了。

万幸,安嘉乐听完后笑了,然后表示两件都要。

上了马车,借着油灯的光亮,安永兴看着儿子身上的新袍子,笑道:“我就说这花样更好。等到院试时,你还穿这一件。”

安嘉乐点点头,笑着问:“那娘喜欢的那件莲花样式的,什么时候穿呢?”

安永兴:“等到乡试时再穿,又不是没机会,怕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