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做大冤种 > 第18章 第 18 章

不做大冤种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李禾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1:49:20 来源:文学城

一听见富贵这个名字,安永兴就气不打一处来:“好好的一匹马,你偏要给它取个名叫富贵,多难听。”

安永兴的赤兔马因有一身红色皮毛,所以他取名叫做红云。

安嘉乐只是笑。

已经坐进轿子里的杜秋容,闻言探出头来,道:“你爹说得对。为什么要给马取个小厮的名字?”

安永兴转过头,看向杜秋容:“你还不知道呢,他当初还想叫马儿也跟着姓安。”

“胡闹。”杜秋容轻轻瞪了儿子一眼,然后催促道,“还走不走?再拖下去就晚了。”

安永兴不怎么着急,看向安嘉乐,笑骂道:“亏你还是个读书人,我原以为你会给它取个极雅致的名,万万没想到,竟然如此粗俗。”

“大俗即大雅。我的马儿,我爱叫什么就叫什么。”马儿对安嘉乐来说,就是他的宠物。宠物叫什么名,自然看主人的意愿。宠物跟着主人姓,也是很常见的事。

安嘉乐见他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便偷偷冲清风摆了摆手,示意他赶紧去牵马。

清风没动,而是看向老爷,见老爷没有反对的意思,这才一路小跑着去牵马了。

“先说好,一会儿跟着我慢慢走,不许跑,街上人多,要是撞着了谁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安永兴叮嘱道,“城外也不许跑,我们就慢慢走,反正也不着急。”

富贵被牵来了,安永兴亲自看着他上马,又叮嘱了一大堆,仿佛儿子骑的不是马,而是炸|弹。

安嘉乐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慢慢骑,绝对不跑。

因着过年,曹师傅也有几日假,回去陪家人了,这次出门便只有清风和明月守在安嘉乐身边。

安永兴嫌人不够,又多叫了几个下人跟着出门,再加上杜秋容的两个丫头,浩浩荡荡一行十几人就出发了。

出了城门,往左走就是通往玉皇庙的大道,安嘉乐的视线却落在右边。

远远的,他看见右边约摸一里开外的地方,有一大片整齐的屋子。那里已经被圈起来了,还有持刀官兵在把守。

安永兴注意到他的视线,跟着看了一眼,道:“那里就是考场,闲杂人等不许进入。等回来时,我陪你过去在外边仔细瞧瞧。”

“不用,这么远远地看一眼也就够了。”安嘉乐笑了笑。

迎着清早的阳光,安嘉乐笑容爽朗,又生得眉清目秀,一脸朝气蓬勃。

看着这样出色的儿子,况且他还年轻,未来拥有无限可能,安永兴心底既欣慰又自豪,只觉得胸口都有些激荡起来。

“驾!”安嘉乐一拍马屁|股,嗖一下就跑远了。

“孽子!”安永兴心中的欣慰瞬间褪去,眼睛瞪得像铜铃,“你答应过不跑的!”

“哈哈哈!”安嘉乐跑出去了一段距离,然后才慢慢收紧缰绳,呆在原地等待。

等安永兴夫妻俩赶上来后,自然免不了齐齐说了他一顿。接下来,安嘉乐很安分,跟在安永兴身后,由着马儿慢慢走。

终于到了玉皇庙,庙门高大,门前有一棵参天古树,约有几人合抱那么粗,冠如华盖。

因着是年初一,这里十分热闹,来上香拜神祈福的人很多,还没进去,已经能闻见浓郁的香火味。

安嘉乐没出生前,安永兴夫妻俩为了求子,四处拜神求佛,洒了许多银钱。安嘉乐出生后,为了保佑他一生顺遂平安,夫妻俩也没停止做善事。光是玉皇庙这里,安永兴就陆陆续续捐了好几百两,俨然是主持张道长心目中排得上号的财神爷。

因此,安家人一来到,眼尖的小道童立刻飞奔进去告诉道长。

安嘉乐下了马,把马交给小厮,立刻去轿前扶杜秋容。

张道长一听说安老爷来了,赶紧出来迎接,满脸热切,仿佛见到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似的。

“原来是安老爷来了,难怪一大早屋外的喜鹊就叫个不停。快请进,快请进。”说着,施一个大大的礼,一面吩咐小道童去泡最好的茶,一面又要把人请去偏殿坐坐。

“不急不急,先不坐,等拜了神再说。”安永兴还礼,笑着摆摆手。

张道长这时才看见一旁的安嘉乐,略一愣神,问道:“这位就是令郎吧?”

安嘉乐施礼,微笑道:“见过道长。”

“好一表人才!”张道长还了一礼,然后用接待小财神的语气,把安嘉乐使劲夸了一通,又说他将来一定前程似锦,光宗耀祖。

安永兴夫妻俩听得心花怒放。安永兴甚至觉得他准备的五十两香油钱太少了,必须加到一百两!

见到香油钱,张道长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亲自陪他们进去上香拜神。

正殿里供奉着玉皇大帝的神像,巍峨庄严,神情肃穆,双目微阖,静静地注视着人世间的一切。

安家一家三口齐齐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给玉皇大帝的神像磕了三个头。

不用猜,安嘉乐也知道爹娘许愿的对象是自己。于是,他许的愿望只有一个,保佑爹娘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拜完了,张道长极力邀请安家人去偏殿的厢房坐着喝茶,安嘉乐坐不住,跟爹娘说了一声,带着小厮在庙里四处闲逛。

大抵是新年的缘故,来拜神祈福的香客都喜气洋洋的。偶尔有一两个面容愁苦的,但也在拜过之后仿佛得到了某种承诺和安慰,恢复了笑颜。

庙门前有很多摆摊的,精明勤劳的人们过年也不休息,趁着香客云集,能赚一笔是一笔。

安嘉乐挨个逛过去,买了很多小玩意儿,收获满满。

玉皇庙的斋饭挺出名的,尤其是那道山水豆腐,据说是专门从后山取的泉水做成的。安永兴付了银子,要了一席上等斋菜。

杜秋容吃得很开心,安嘉乐更是心满意足,虽然全是素的,但烧菜师傅的手艺十分不错,做得色香味俱全。

从玉皇庙出来,回家途中,路过城里有名的点心铺子,有小伙计正在店门口大声向路人介绍店里刚出的新品,状元糕。

二月十六就是童试的日子,距离下场也没多少天了,很多商家已经开始售卖各种带着好意头的东西,比如状元糕、桂花糕、魁星点斗笔、登科箱、及第箱,后两个是考箱,特意用榉木做的,榉和举同音,意喻中举。

这两款考箱卖得尤其火爆,安永兴不差钱,一听说出了好东西,立刻将两款都买下。

明月听着小伙计热情的吆喝声,忍不住问安嘉乐:“少爷,在卖状元糕呢!要不我们也去买上几盒?”

清风点头,跟着道:“味道好不好倒不要紧,只是这份好意头,咱们少爷也应该有。”

安嘉乐骑在马上,位置高,看得更清楚。

伙计手边的桂花糕上面多了蟾宫折桂四个字,而所谓的状元糕,则是一种用面粉做出来的普通糕点,又用模具刻印着诸如金榜提名、旗开得胜、一举夺魁等等吉利的字。

走过路过的,但凡家中有考生,都会买上一两盒,图个吉利。

“吃了就有用?那遍地都是秀才举人了,况且我也不爱吃这个。”安嘉乐摇摇头,他还是更喜欢萝卜糕。

这时,杜秋容掀开轿帘,看也不看儿子,直接吩咐小厮赶紧去买。

安嘉乐:“……”

杜秋容在这方面是有她自己的想法的,并不以儿子的意志为转移。

回到家,杜秋容并没有因为买到状元糕就觉得万事大吉,相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包几个粽子。

粽子也是有说法的,名叫笔粽,是指粽子的形状像一只笔,意为必中。

杜秋容亲自动手,马姨娘在一旁帮着打下手,很快就包好了六个笔粽,只剩下最后系上绳子这一道工序。

安嘉乐正在屋里练字,明月小跑进来,笑嘻嘻道:“少爷,太太马上就要过来了,说是要你亲手包粽子呢!”

“包粽子?”安嘉乐眉头一皱,这时候也不是吃粽子的时节啊。

放下笔,站起身,正打算出去看看,只见杜秋容已经进来了,身后跟着马姨娘。马姨娘手里端着一个托盘,里面端端正正地放着六只细细长长的粽子。

“你总是在用功,也该歇一歇。”杜秋容径直走到饭桌旁,冲着安嘉乐招招手,笑眯眯道,“快过来,最后的绳子得由你来系,心诚则灵,娘特意留给你的。不难,也不费什么功夫,只需用绳子把粽子绑紧就行了。”

安嘉乐慢慢走过来,看着细长的粽子,微微挑眉。

杜秋容见状,赶紧将笔粽的美好意义描述了一番。她甚至担心儿子不会系绳子,手把手教他。

安嘉乐没奈何,只好依她,挨个将六个粽子绑得结结实实。

“这下好了!”杜秋容喜得直拍巴掌,仿佛安嘉乐完成了什么伟大的壮举似的,“晚上就煮出来给你吃。吃了它,你这次必中!”

说完,才想起这话虽然吉利,但万一儿子为了必中,越发用功,甚至连觉都不肯睡了,那可怎么办?

她赶紧又道:“中不中的,我和你爹都不在意,咱们顺其自然就好。”

“好了,我不耽误你了,你且歇歇,不要总是在看书写字。”杜秋容站起身,吩咐两个小厮,“你们看着点少爷,不许他过分用功,陪他到园子里转转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