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召之臣 > 第66章 释权

不召之臣 第66章 释权

作者:札姬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3 19:28:35 来源:文学城

钱汝秉冷汗直冒,此时的他终于反应过来,这分明就是一场鸿门宴!母子反目成仇,新帝欲借此局拿掉太后一党,而自己则成了这局中的弃子,当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他恨自己一时糊涂收了太后的好处,如今也只能听天由命。

褚元恕靠在龙椅上看戏,好半晌才开口:“五弟这是做什么呢?刀剑无眼,小心吓到母后。”说罢又看向李氏,“好好的宴席突生变故,让母后受惊了。这里便交由儿子处理,请母后先回去歇息吧。”

李氏的手掌搭在桌案上,神情复杂,她明白这是褚元恕给她的台阶,兄弟俩人不知何时站到了一条绳上,今夜势必要拿她李家开刀。褚元恕许她离开,无非是要告诉她:今日之事不会波及到她的头上,但同时,她也不能再借着“听政”之名干预任何事情。有得必有舍,她须得拎清。

李氏笑了笑,“好,那哀家就先回去了。”

李鸿潜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妹妹,“太后不替臣做主吗?!”

“朕替你做主,如何?”褚元恕高声说道:“若简方舟是恶意中伤,朕定会替你做主,可若不是——”

“臣以身家性命发誓,绝无中伤他人之意!”简方舟跪在地上,快速回话,“臣有一个不成器的亲戚,在宗人府的天牢里做苦役,太傅一事便是他告诉臣的。既然钱大人也在,那臣便要问问了,臣之所言,可有半句假话?”

钱汝秉大气也不敢喘,毕竟还有一把刀实实在在地架在自己脖子上,他闭了闭眼,认命般说道:“太傅……确实被关在宗人府。”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眼瞅着太后已经离席,众人也不再顾忌什么,干脆大方地与邻座同僚交谈起来。褚元恕故意等到话声渐息才开口,他看向李鸿潜,厉声问道:“这是不是京都营办得好事?!朕且问你,玉玺在哪?”

“陛下这话问得真是好笑,臣怎么会知道玉玺在哪?即便太傅真的被关在宗人府,又能说明什么?难道能说明玉玺在臣身上吗?”李鸿潜转头盯着钱汝秉,“好你个姓钱的墙头草,你我同为五姓中人,本应相互扶持,如今却这般构陷我!你安的什么心?”

钱汝秉抬起头,他没敢看李鸿潜,哆嗦着嘴唇说道:“老臣知无不言,太傅确实被关在宗人府,其他的老臣也不知道了,还请陛下圣裁。”

褚元恕垂着眼,神情难辨,“你们一个要求做主,一个请朕圣裁,既然如此,朕就依了你们。来人!传朕口谕,着羽林卫指挥使协同京都府尹彻查此案,即刻前往李府,搜寻玉玺下落!”

“陛下要搜臣的府邸?”李鸿潜突然大笑起来,“好啊!好!臣明崇年间便入朝为官,当日金吾卫叛变,是臣一路舍身护卫先帝,先帝驾崩未留只言片语,也是臣护着你登上这皇位!臣乃国舅!如今为着几个不忠不义的小人,你竟要大义灭亲搜查臣的府邸?!即便是卸磨杀驴,也未免太急了些!”

“说到这里。”褚元恕转了转手里的酒盏,“你派京都营驻守大内,究竟是为了你口中的‘护驾’,还是想效仿曹贼‘挟令诸侯’,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好嘛,反咬一口!”李鸿潜一脚踹翻了桌案。若是在平时,这府邸查也就查了,可眼下却万万不行,如今李家门前车马盈门,大小孝敬已经堆满了库房,单是这些孝敬呈到御前,都够有心之人参他一本,对方显然是有备而来,存心使了一套连环计。

褚元恕看向李鸿潜,沉声说道:“是不是‘反咬一口’,一查便知。朕这么做,也是为了李氏满门清誉,只要你的府中干干净净,朕自会还你一个公道。”

李鸿潜闭了闭眼,终于明白这是一局“鸿门宴”。新帝登基,李氏被尊为太后,京都便有了“不拜皇帝拜李家”的谣言,起初他也懂得收敛,可各地官员的拜帖越递越多,但瞧着褚元恕并无遏制之意,他这才放宽了手脚。如今想来,褚元恕是有意放任那些谣言,只怪自己太招摇,竟是要自食恶果。

“府中确有各地官员呈上来的孝敬,但这孝敬嘛,就如那冰敬、炭敬一样,试问哪位京官没有收过?陛下若执意拿此事说事,臣大可呈上李家的账本,看看其中有没有陛下要找的‘玉玺’。”李鸿潜抬起头,与褚元恕对视,“臣不怕。”

说话间,一个侍从跑了进来,是惯常跟在李鸿潜跟前的人。那人跑的急,径直来到李鸿潜身边,也不知他耳语了什么,却见李鸿潜倏地瞪圆了眼,指尖发抖地指着席间众人,颤身说道:“好啊,好啊!各位都来听听,都给臣评评理!今夜,我李鸿潜奉旨前来赴宴,不曾想,羽林卫竟趁此围了臣的府邸!臣的妻儿尚在府中,臣的犬子只有十岁,羽林卫这是要做什么?又是领了谁的令!”

“本宫的令。”褚元祯这时才将钢刀从钱汝秉的颈间拿下来,他转过身子,看向李鸿潜,“百官宴前地方官员进京,不见上官,不觐天子,独独登你李家的门,这般不知收敛,羽林卫早就盯上了,何须趁着今夜发难?方才陛下口谕,命本宫协同京都府尹搜查李府,可本宫人还在这儿呢,羽林卫亦无过激之举,兵马皆未动,李大人,您在怕什么?”

“是你们逼我的。”李鸿潜一咬牙,抽出腰间佩剑,吼道:“京都营!”

只听席间响起齐唰唰的拔刀声。

褚元祯也架起刀身,“你敢犯上作乱?”

“我是被逼上梁山。”李鸿潜道:“羽林卫围了我的府邸,难道我还能坐以待毙?”

“你若动了手,那便是数罪并犯。”褚元祯严肃起来,“京都营本是守城驻军,如今却直入大内,越俎代庖,此乃一罪;身为兵部尚书无调兵之权,而你却能号令京都营为己所用,擅自为谋,此乃二罪;地方官员如今个个本末倒置,大批‘孝敬’流入李府,私下受贿,此乃三罪。三罪并犯已是不可赦,你当真还要罪上加罪?”

“有何不可?”李鸿潜大笑出声,“死亡如风,常伴吾身,韩信背水一战尚能大破赵军,我为何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因为你没有机会。”褚元祯看着他,“这宴便是为你而设的,若无十成把握,怎能逼得你图穷匕见?你以为陛下身边只有禁军吗?太行关的两万边军早已动身,眼下就在城外!我们不妨来打个赌,看看谁的脚程更快,是你的京都营,还是严绰率领的边军将士?”

京都营对边军,傻子也知谁胜谁负。

李鸿潜此时仿佛被人架在了火架上,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竟是踌躇了。

“子宁。”褚元恕突然出声,“边军怎会离开太行关,还到了城外,是你的安排?”

“是臣弟的安排。”褚元祯回过身,行了一礼,“京都营人数众多,非禁军能敌,故臣弟传信于严将军,特请他率兵勤王。”

“此话实属言重了。”褚元恕笑了一笑,与李鸿潜对视,“朕相信舅舅的为人,犯上作乱这等恶事,绝不会做。”

席间寂静无声,谁也没料到昔日冰炭不同器的俩兄弟竟会联手,还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生生将李鸿潜架到了台上。

“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李鸿潜倒吸一口气,“陛下叫臣一声‘舅舅’,是还顾着与李家的情义?”

“情义嘛,自然是要顾得。”褚元恕面上带着笑,忽而话锋一转,“但为了李氏一门的清誉,朕须得给朝野上下一个交代。我大洺素以‘明净’二字治国,总不好叫那些个文官联名上奏,拿今日之事做文章,再治朕一个‘徇私舞弊’之罪。”

李鸿潜咬着牙,“陛下想要如何?”

“舅舅年纪大了。”褚元恕垂下眼眸,“朕为舅舅购置良田与美宅,许李氏子孙蒙荫余生富足,从此,君臣之间,再无猜疑,可好?”

李鸿潜的唇角动了一下,他艰难地将剑收回鞘中,良久才道:“臣……愿交出李家账本,所受钱财银两,自愿捐入国库。”

*

晨曦微露,褚元祯迈入奉天殿一侧的偏殿,建元帝昔日最爱在这召见重臣,如今这里成了褚元恕的藏书阁。

“查完了。”褚元恕从桌案后抬起头,用的是陈述的语调。

褚元祯没应,他将两本账簿一左一右分别呈上,才道:“用的是京官们常用的手段,一本用来同户部对账,另一本才是真的账簿。”

“嗯,也不算新鲜事。”褚元恕的心思似乎不在这个上面,他看向桌案一角的镶金囊匣,里面装得是如假包换的传国玉玺,“朕没想到,舅舅竟会束手就擒。本打算让你带着玉玺潜入李府,再在搜府时佯装搜出,如今看来,根本无需这般麻烦。”

“他为官多年,自然懂得‘审时度势’这个道理。”褚元祯附和着,“识时务者,方为俊杰。”

“不必说他,你也是一样的。”褚元恕眉间含笑,“同为皇子时,唯有你处处与朕为敌,如今却甘愿做朕的刀,是什么令你变得识时务了?”

“刀嘛,好用就行,何须多思。”褚元祯也笑,他伸出手臂,“陛下答应的,老师的诏赦,是时候给臣弟了。”

“瞧你这般着急,都不愿意与朕多说两句。”褚元恕佯装怪罪道:“如今朕也算看明白了,在你的心里,还是老师更重要一些。”

一旁的鹦鹉突然叫起来,打断了兄弟二人的谈话。褚元祯趁机换了副神情,露出一个吊儿郎当的笑,“说到此处,臣弟心里确实装着一件要紧事,忙了一晚,肚里饿得咕咕直叫,若陛下肯留臣弟用膳,那臣弟也就不着急了。”

褚元恕“哈哈”大笑两声,这才拿出了诏书,“行了,宫里的厨子哪里入得了你的眼。诏赦在这里,老师那边朕不好出面,你就代朕照拂一下吧。”

褚元祯双手接了诏书,面上神色不变,“既为学生,这些都是分内之事,臣弟定会事必躬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