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小心喂养了未来奸相 > 第3章 第三章

不小心喂养了未来奸相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蓝色的鲲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18:23:58 来源:文学城

京都窄巷顾家。

门口一左一右,列着两队官兵。

过路人不明所以,却目不斜视,心照不宣地加快离开的步伐。

凌乱狭小的房间内,顾佑蜷缩着身体躺在草堆上,眉心紧拧。俊美冷厉的容颜苍白如纸,随着时间的流逝,视线越来越难以聚焦。

腹中饥饿绞痛,喉咙火烧般,干得快裂开。左臂被官兵砍的刀伤用一条破麻布裹着,几日不见好,或许早已溃烂。

床上,母亲吴氏的呼吸声越来越浅,她年老体弱,在这场未知的饥饿中,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顾佑忆起自己这一生,他最亏欠的人便是母亲。

父亲早逝,世道不平静,顾佑跟随母亲颠沛流离,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为了他念书、赶考,母亲熬坏了一双眼睛,洗粗了一双手。他十三岁中举,名震州郡,别人都艳羡他的仕途平坦时,惟有母亲教育他要谨记初心,做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顾佑一刻都未曾忘。

然而他得到了什么?秋闱落榜,他暗中查探,才发现是被权贵之子顶了名字。心有不甘状告到大理寺,不仅被乱棍打出,还失了姓名,半死不活地躺了数月,母亲的眼泪都流干了。为了保命他只得改名换姓。

他认清了险恶世道,权贵官僚蝇营狗苟,沆瀣一气。

对朝廷心灰意冷时,他结实了素有贤名的定王,做了王府的幕僚。自此为定王出谋划策成就大业,而对方也承诺会给百姓一个清明盛世。

一个月前,定王谋反败露,在大殿上被皇帝当场拆穿。

众臣哗然,定王毫无悔意,当场以他的贤德之名倒逼皇帝禅位,煽动平日同他交好的大臣死谏。

内官擅权,皇帝亲奸远忠,个别大臣早已不满皇帝做法许久。愚直的臣子们跪了一地,谏言不断,及至晌午大殿内血流成河。

最终定王用先皇的遗旨保全了性命,他的同党被指成主谋顶了罪,斩的斩,下狱的下狱。

因官兵没有找到顾佑这个幕僚直接的罪证,但不能消除嫌疑,被以查案的名义困在家中。

母亲饿得精神恍惚,还相信官府会还他们清白,其实他们是想将他们困死。

说到底,权贵们轻轻一动手,便足以让他们家破人亡。

顾佑强撑着起身,将家里最后半碗水喂给母亲吴氏,眼前一黑,身体歪到家里的米缸上。

是他眼花了么。

他看过无数次空荡荡的米缸,怎地有红枣?

顾佑断定自己眼花,瞪着眼,想看看幻象何时消失。

幻象竟越看越真。

顾佑盯着红彤彤的枣子,口舌生津。

莫不是时辰到了,阎王给他的断头饭。

奸人弄权逍遥,仁义之辈却入阿鼻地狱,世道不公如此。

夫子言“天道无情,常与善人”原是诓人之论么。

顾佑头涌起强烈的恨意与无力感,用尽最后的求生欲朝缸中捞去。

本以为会抓空的手,竟握住了实感。

真是红枣!

顾佑塞进嘴里,几口吞下,囫囵之际,连枣核都忘吐出。自唇舌弥漫的清甜同样真实。

连吃下三个,顾佑才确定他是真吃到了红枣。

没心思细想空空的米缸如何会出现食物,捧着红枣跪在吴氏床边。

“母亲,有吃食了,你睁睁眼!

谢文萱回到家,直接把背篓拿回了自家屋,好巧不巧让二房的看到了。

“萱姐儿,一家人,你还要私藏?”谢老二开玩笑的口吻,手上动作却毫不犹豫,一把夺走谢文萱的背篓。

谢冬和谢雨两兄妹倒吸了一口吸,小脸掩不住紧张。

他们可是清楚背篓里有何物!

尽管阿姐把野菜放在背篓顶层,但二伯也不是傻子,伸手一摸不就知晓了。

谢文萱脸色淡然,任谢老二在背篓里摸索。

“家中何曾短过你们吃喝,一整天竟挖这些不值钱的野菜!萱姐儿,你若太闲,便同你母亲一道做绣活,省得整日白吃白喝。”谢老二把背篓还给谢文萱。

谢老二给县里的老爷做着庄子的管事,有两个在县里读书颇成器的儿子,有谢老夫妇偏疼着,在家中简直横着走。

今年收成不好,二房的生活质量比往年差上一些,他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其他房好吃懒做,缺了中公。看到大房三房任何人闲着便浑身难受。

谢文萱指了指背篓:“二伯如此关心别人做了多少活,不如同阿爷阿奶说,这个家你来管吧。”

“而且爹娘交的中公,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远超过五口人的口粮。这些年,二伯何时交过中公?”

几日不见,谢老二没想到平时木讷寡言的丫头竟变得伶牙俐齿,待他想到回击之语,谢文萱已牵着弟弟妹妹回屋了。

二人说话,大房母子就在门口看着,谢老二感到颜面受损,气得跳脚。

关了门,兄妹两人赶紧接过背篓,劫后余生般长舒了口气。

这时,谢文萱已经将暂放在空间里的东西放回了背篓,谢冬小手扒拉两下,就看到了藏在野菜下的枣子等物。

谢冬不知其中关窍,小脸纳闷:“就在这里,二伯为何竟未发现。”

谢雨颇老成为兄解惑:“还能为何,二伯太笨了呗!”

二伯常说他们兄妹笨,今日这么好找寻的东西他都没有看到,岂非是笨中之笨。

谢雨吃着甜枣,为着自己的聪慧笑弯眼睛。

晚间,孙秀才带着儿子登门,因谢霖的指认,他不能再扭曲事实。

谢霖有错在先,但孙家兄弟二人将谢文萱推入水中同样有错处。

谢霖白日受了皮肉之苦,看到谢文萱时,尽管努力忍着怨恨,她还是瞧出来了。

升米恩斗米仇。谢文萱心中冷笑,为原主感到不值。

谢老爷子虽是被流放至此,但毕竟是京官,且犯事不大,在落霞镇这个常年出不了一个名家大儒的地方,仍是颇受尊敬的。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孙秀才则多少分走了些村人对谢老爷子的尊敬,两人常年暗中较劲。

不难看出,谢老爷子愿为谢文萱讨公道,更多是为了给自己找场子。

两人你来我往,辞带机锋。

谢文萱坐在一旁,喝着冷茶,想念着屋子里甜津津的大枣。

意料之中,孙秀才同样是个视面子大过天的,不愿在此事落人口舌,掏出一两银子,说是当做谢文萱的补身钱。

说这个,她可就不困了啊。

谢文萱盯着桌上的银子。

那边,谢老爷子还在和孙秀才走推让的流程,两人伸展推拉,终于客套完毕。

谢老爷子送走孙秀才,回到屋便看到谢文萱将银子全握在手里,瞪眼呵斥:“萱娘儿,放下!家中的银钱何时要经你手了!”

“这不是孙秀才给我的补身钱么。”

“你不是已好了么,要什么补身钱!”

“我头还有些晕,要吃些补品。”

谢文萱没有放手的意思,谢老爷子气道:“头晕躺一晚就好了,大补伤身。”

“家中的银钱都要交到中公,你爹娘怎地教你如此忤逆长辈!”

谢文萱面色发冷:“我病时,阿爷未曾为我花一分钱,还是娘变卖了嫁妆请郎中诊断。如今有旁人补了缺,却要三房冲入中公,这是何道理?孙秀才应当也未走远,要么我将他请回来问问,这补钱他到底是给阿爷,还是给三房。”

谢老爷子抄起门口的扫帚就要动手,谢文萱可没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大孝孙女的好品德,灵巧一晃,谢老爷子扑了空,差点摔成狗啃屎。

谢文萱扭身朝大门口跑去,大喊:“救命呀,阿爷打人啦!”

谢老爷子顾不得形象,又急又气:“回来!补、补,你想怎么补怎么补!”

这事确实他理亏,若真任由谢文萱捅出去,以后扫地不用扫帚,用他的老脸就够了。

谢老爷子在谢文萱身上吃的瘪,少不得要在三房夫妇俩身上找回来。

郑氏低着头,讷讷听着公婆的训斥。却在听到公婆指责谢文萱自私,把补钱全握在手里后,心头感到一阵宽慰。她的女儿终是比她硬气。

她跛着一边腿,走路还是一深一浅,回去的背影却比任何一次都挺直。

回屋后,谢老三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谢文萱买些自己喜欢的吃食。

“爹,娘,眼下只是一时,我会尽快让你们脱离目前的处境。”谢文萱承诺。

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已经有了初步规划。

显然,夫妻俩只当做宽慰之言,反劝她别多想,万事有爹娘担着。

谢文萱眼眶发热,点点头。

她六亲缘薄,从小没见过爸妈,奶奶将她抚养长大。一年前,奶奶去世后,她便孤零零一人,竟在陌生的古代,找到家的感觉。

未来不管怎样,他们一家人必须要在一起的。

谢文萱没打算买零嘴,这笔钱她另有用处。

睡觉前,她照例去灵泉空间巡视一番,清点存粮。

不对……她小半缸红枣怎么不见了?

难道她压根没有放在里面?记错了?

越查越不对劲,她装进来不少,怎么可能就剩仓库里的几捧!

谢文萱往缸里丢了把野菜。

白光闪过,缸底空空一片。

谢文萱:不是,你空间黑洞啊?

她用盆接水往里面灌。不弄明白这口缸,她今晚是睡不安稳了。

顾佑和吴氏靠着大枣短暂续了命,及至傍晚,肚子又感到饿。

那口缸再次干净见底,彷佛那些枣是顾佑濒临死亡的幻想。

从未尝过的脆甜口感却记忆犹新,顾佑发誓,这是他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枣子,不止是因为饿。

好饿好渴,若是还能吃到白日那般鲜嫩的枣就好了。

咕噜……咕噜……

米缸的方向传来动静。像水流的声音。

顾佑翻身起床,鞋都没穿好,忙不迭朝缸跑去。

皎洁的月光下,缸面折射出诱人的粼粼波光,银月倒悬。

水,真是水。

甘甜,可口,他从未喝过这般好喝的水。

幸好白天吃过东西,顾佑此时才克制住头埋进缸里狂饮的冲动。

活过来了。

暂缓过神,顾佑忙打一瓢水端到吴氏嘴边。

吴氏大喘着气,一口轻一口重。

她身子骨不好,先天带着弱症,年纪上来后,时时需药吊着。被饿了数日,底子越发垮掉,状况比顾佑差太多。

顾佑喂了半晌,一瓢水只喝进半小瓢,其余的洇湿了衣襟。

“娘,多少喝点。”心性再坚韧淡然,此时的顾佑毕竟还是个少年,父亲离世,母亲危在旦夕,他冷冽的眸布满焦灼。

吴氏半睁着眼,虚弱道:“佑哥儿,娘怕是不行了……”

“娘,你不会有事。”

绝望之际,顾佑看向角落的缸。或许,母亲还有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