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两条街来到位县城西边的曲水街上,曲水因临阳河而得名,“曲水”同“取水”,这里以前是百姓们取水浇地的地方,后来朝庭在这里修建了码头,做中转之用,征役的征夫,来附近抗货挣钱的卸货人,人聚多了也就渐渐成了县。
平遥县作为两大府城之间的中转站,河上来往的船只很多,有的停在码头上,有的还在河面上,有的则正要进码头,码头上有许多纤夫,碰到吃水重的船就需要纤夫拉船进来。人来人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像。
码头往南一点,酒肆、瓦舍、作坊并各种杂货铺子,南来北往的货郎行商们,还有街边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构成一幅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画卷。
江秀莹要去的仁心药铺便在这条街上,是县城中比较平价的药铺,当初为了卖蒲草,可磨了药铺的杜掌柜的不少时间。刚踏进药铺。
“掌柜的,江姑娘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厮喊道,
“四娘,你来了”“快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墨蓝长袍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
“上次的蒲草效果极好,现在县里妇人来买蒲草做成的香包给孩子,让杜掌柜大赚了一笔,杜掌柜看了看成色后便给过称结了账。
蒲草二十七斤并三四斤普通的青蒿草,这玩意药铺也收,两文钱一斤,且收的不多,村人看到也不会觉得奇怪。蒲草二十文一斤,共五百四十文,加上青蒿,江秀莹一共拿到了五百五十文。
谢过杜掌柜,江秀莹便装好钱直奔粮店,等从粮店出来后就剩下三百五十文了,背蒌中则多了三斤小米,二十斤糙米了,小米这东西本地不产格外贵,要三十五文一斤,,又到瓦市肉铺张屠那,花了二十文买了一些那碎骨碎肉掺一块的没人要的杂碎,又去油坊打了油并各色调料,零零碎碎下来,五百文便只剩一百五十文了,想到家里的妹妹,又咬咬牙买了三个肉包子,往城门口走去。
林英兄妹己经在等着了,
“小英,林大哥,你们卖完东西了”
“ 今天去正赶上李大户宴客,全包了,你呢”
“真是太好了,我的草药也都卖掉了”
“对了,莹莹,小蕙刚才来过了,说今晚住伯父家,明天再回村”
三人边说边开始赶路,看着跟妹妹轻声细语说话的江秀莹,林家大哥暗暗欢喜:“章成钧那家伙终于走了,自己今天特意穿上新做的衣服,结果章成钧那家伙打扮的跟颗绿葱似的招摇,秀莹怎么可能肤浅”。
到了村口,从牛车上下来后林大哥要帮忙,江秀莹婉拒了,毕竟年纪大了,要有男女大防,看着被拒绝后闷闷不乐的大哥,林英闷笑,决定回去跟娘好好说说。
其实不说林大哥,这四平村的小伙子有哪个不喜欢江秀莹呢,温柔美丽,别说村里,就是在县里也是顶顶的美人,更别说知书达理,聪慧能干了,要是及笙了,恐怕媒婆要踏破门槛了!
回到家把两个肉包子和一百文交给江奶奶,被江奶奶给骂了一顿乱花钱,江秀莹并不生气。
江奶奶其实也是个可怜人,丈夫早亡,为了生孙子偌大的家业也败了,到老了该儿女孝敬的时候反而在操劳。
江奶奶骂完回房了,朝江五妹和江六妹招了招手,
“你们吃了吗?”
“吃了,吃的玉米糊糊”
“奶奶好小气呀,一人才半碗”
“去吃了吧!”
“肉包子,好香!”
“姐,你吃了吗?”
“鬼灵精,姐吃了,你们三个吃吧!”
“去灶房,嗯嗯!”看着一个肉包子就高兴成这样的妹妹,很是心疼。换了身旧衣,江秀莹就去了后山,天还早,还能再去采些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