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负冬见 > 第2章 起点

不负冬见 第2章 起点

作者:深林见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0 12:20:32 来源:文学城

那个夏天,俞见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漫无目的地消磨在了屏幕前。窗外的蝉鸣与阳光仿佛隔绝了他的世界,他沉浸在剧中与书中的情感旋涡里,试图从虚拟的故事中寻找到一丝慰藉。

白天,他反复刷着《最好的我们》和《你好,旧时光》,在那些似曾相识的片段里感受着属于青春的共鸣。晚上,他又拿起《天才基本法》和《去见年少的你》,在天才少年的成长与救赎中寻找着不确定的答案。那些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着他对自我价值的探寻,同时却又依旧对那模糊不清的未来感到畏惧。

情感的共鸣终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缺。几天后,俞见隐约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些更实际的改变。

“我们身在井隅,却心向璀璨。”

“物理给了我在黑暗中思考的能力,而她给了我光明。”

本就对文学感兴趣的俞见被这几句话深深折服,其中一个极为罕见的关键词也突然落入他的生命中,“物理”。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这一天,或许这辈子他都不会跟这个词有多大的交集。

俞见曾经写过情诗、情书,现代文和古风的都写过。甚至如果现在让他回想起几句,他依然可以信手拈来:

“这一刻你褪尽锦绣繁华,归来故里落满霜花,惟愿与她厮守天涯,只有故里和她,无念、无华。”

可是俞见却被这几句对白深深的震撼住了,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蔓延到了全身。他第一次破天荒的在凌晨三点打开了台灯,敲击早已落灰的键盘查询着李惟在文中提到的那几个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他羡慕李惟能够拥有张蔓,物理学家听起来是一个无比高深莫测的职业,或许会受到很多女孩的追捧。真是够肤浅的,也有点丢人,但是对于当时的俞见来说,这是最直白的理由。后面的几部电视剧仿佛也印证了他的想法,余淮埋头准备物理竞赛,林扬在物理竞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了,俞见还是更羡慕暗恋了余淮三年的耿耿,还有一直陪伴余周周的林扬……

看着林扬陪着余周周的时候手里捧的一本书,很厚,上面是群蚁排衙的小字和规整的示意图,镜头一转,俞见看清了那本书的名字。他鬼使神差地暂停了视频,在搜索框中输入了“程稼夫力学”。

“咔……”回车——俞见的心里仿佛升起一阵莫名的悸动。他隐隐觉得,物理竞赛或许就是那一盏灯。

从那一天开始,俞见就下定决心要尝试物理竞赛这个陌生的领域。他开始在网上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搜索框几乎被他敲下的关键词填满:“物理竞赛入门书籍”、“高中课内知识提前学习”、“程力讲义”、“小绿皮推荐”……屏幕的光亮映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但他却感到内心前所未有的清醒。

第二天,他下单了几本大部分人推荐的入门书籍。当快递送到家时,俞见看到这些沉甸甸的包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仿佛自己又离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近了一些。

然而,兴奋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一次翻开程力,他就被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解搞得头昏脑涨。看了一上午,连第一章的核心内容都没能彻底弄懂。他尝试着自己做后面的习题,结果全军覆没。

这突如其来的挫败感让他有些动摇,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学物理。他试着按照章节逐页学习,却总是被复杂的方法和抽象的推导过程绊住脚步。力学的概念看似简单,但背后的逻辑却远比他想象中要深奥得多。

一个深夜,他在浏览物理竞赛网课时,偶然点开了一个热门视频,评论区的讨论异常活跃。他也鼓起勇气留了一条评论:“初学者刚开始入门应该怎么做,感觉好复杂啊?”

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条评论引来了许多回复。其中一个昵称为“一条余弦cos”的用户显得既友善又不乏对萌新的热情。几句交谈过后,他不仅肯定了俞见的能力,还主动加了他的好友,并邀请他加入一个物理竞赛交流群。

加入群聊后,俞见第一次感受到了“群佬”的存在。来自各省高校的佼佼者们乃至于各路天才正在群里聊得不亦乐乎,分享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玩笑话题,有时还会讲解那些复杂的竞赛题目。面对他们的娴熟与自信,俞见既感到羡慕,又暗暗立下目标。他不想永远只做一个群聊里的旁观者。

此时,“一条余弦cos”也成为了俞见学习上的重要伙伴,后来得知他叫罗哲译,是A省一名刚刚保送到重点高中的初三毕业生,与俞见年龄相仿。尽管初中甚至高中物理都学的游刃有余,可惜家长并不支持他参加物理竞赛,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只能仅仅凭借兴趣驱动自学,从这个角度上,倒也是跟俞见半斤八两。他不仅利用假期时间耐心地给俞见讲解力学的基础题型,还介绍了许多适合初学者的学习方法和几本更为基础的冷门竞赛教程。在罗哲译的帮助下,那些模糊的理论知识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起初让俞见感到望而却步的《程力》,也终于不再显得那么冰冷陌生。

随着学习的深入,俞见的信心一点点增长。他开始尝试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也渐渐开始在群里与其他成员互动。不知不觉中,他的生活似乎因为这场竞赛的介入而开始变得充实起来。

俞见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学习物理竞赛的节奏。他每天坚持早起复习前一天的知识点,晚上则专注于攻克当天的难题。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会在群里请教罗哲译或其他成员,偶尔还会收到来自陌生大佬的详细解答。渐渐地,他不再是那个总在群里问问题的“小萌新”,偶尔还能主动帮助一些比他更晚加入的初学者。

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金红色,俞见盯着面前的一道力学题,眉头紧锁。他拿起笔,试图推导,却又一次陷入僵局。这时,罗哲译发来了一条消息,是回复的前面让俞见毫无头绪的截图:

“卡住了?”

俞见忍不住苦笑了一下,回复道:“是啊,这题好像要用能量守恒,但我算出来的结果总是对不上。”

几分钟后,罗哲译发来了一段语音,声音里带着些许笑意:

“看题目条件,用能量守恒没问题,但你漏了一个关键的外力做功部分,别忘了。”

俞见恍然大悟,连忙重新推导,终于得出了正确答案。他松了一口气,低声自言自语:“原来就差这一点。”

随之发过去一个感谢的表情包。

罗哲译的消息又弹了出来:“别灰心,这种失误挺常见的。其实,物理竞赛倒也没你想得那么复杂,就是勤思考,多做题,细心一点,唯手熟尔~”

俞见看着屏幕,心里一阵暖意。他感到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陪他一起并肩前行。

一段时间过去了,俞见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他开始能够独立完成许多曾经让他一筹莫展的难题,甚至在群里的讨论中偶尔提出的观点也会引发大佬们的赞赏。

然而,一次群里发起的在线模拟赛中,俞见因为没有办法在规定时间完成全部题目,最终被众多群友远远落在后面。他盯着屏幕上的excel成绩单,眼里满是失落,这种突如其来的落差感就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的胸口,让他有点喘不上气来。

晚上,罗哲译发来了消息:“别太在意。我们都走过这样的路。”

俞见回过去一个无奈的表情:“我总觉得,自己还是差了一大截。”

对方的回复却带着一贯的轻松:“那就追上来呗。你不是已经在追了吗?”

简单的一句话,却像是一根火柴点燃了俞见心中的倔强。他关掉了聊天框,重新打开那道错题的解析,仔细琢磨每一个细节,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

窗外的蝉鸣仍然此起彼伏,夏天仿佛没有尽头。而俞见,却是在这漫长的夏夜中,悄然蜕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