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不二臣 > 第16章 晏初

不二臣 第16章 晏初

作者:张参差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7 09:21:18 来源:文学城

景平已经换了孙伯给他备下新衣服,头发洗过,带着潮气,拿带子松散地绑在背后。他见李爻开门,难得露齿一笑,端托盘进门:“太师叔,刚才我错了,你不想说的事,我不该追着问,但你不吃早饭不行的。”

他说着,盛粥放在李爻面前,再把小凉菜和红糖糕摆好,最后勺子筷子递进李爻手里:“好歹垫一口。”

李爻被景平的低姿大度撞了个跟头——这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他喝了一口粥。

那粥是小砂锅慢熬的,带着股很淡的植物清甜味。

李爻第一个念头是孙伯弄了新花样,再转念心就明镜儿似的了:大约是他把款桑花放进去了,怕碍自己的眼,端来之前又全捞了出去。

此等用心良苦,李爻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心怀歉意地把稀饭都喝了。

整顿饭吃完,俩人谁也没再提刚刚的事。

李爻把嘴一抹,想了想:“我咳嗽是胎里带的弱症,适度温补就行,不需要刻意医治。”

景平低声念叨:“……但你的脉象不像。”

李爻敛下眼睛笑了:“像不像的我都不至于即刻就吹灯拔蜡,刚才被这缠疾闹得心烦,不是冲你,别往心里去。”

景平话少,不代表他是块木头。往往,这样性子的人是比大大咧咧、侃天说地的货色心思更敏感的。

他总觉得李爻那句“不值得”背后,藏着口苦水。

心思满怀,景平没说话。

屋里飘过一阵寂静的尴尬。

李爻觉得别扭,战术性换话题:“对了,让你回师门看看,到底见到你太师父没有?”

景平摇头:“两年去了三次,太师父都在闭关,日常事务是师伯打理的,我就没再多叨扰。”

意料之中。

李爻的掌门师兄今年八十多了,向来孤僻避世,闭关是常态。

“唔,对了,你师父最近忙得很,也许要过两天才得见。”

景平奇道:“出什么事了?”他顿时想起官道上连夜赶路的板车,“我看到很多送草药的车,拉车的似是战马,要打仗了吗?”

现在的情形虽然暂不至于打仗,也已经在防备周边游族趁乱挑事。

景平看见几辆药草车,能猜到事态发展方向,实属难得。

“而且……”他又道,“我心中有个担忧。”

两年前,李爻就见景平看史书,只是二人从没聊过与政务有关的话题,景平骤然提起,李爻来了兴致,问:“什么担忧?你说说。”

“我这次出去,路过许多羯、汉邻居的地方,现在两族在修和,当然各自休养生息不会生乱,但若往后还是要打……只粗略一数,就发现咱们两城共夹一块粮田的城池十有五六。倘若羯人在排兵布阵上稍加算计,隔田困城,咱们的强兵又支援不及,城内很快就会乱的。”

景平的设想过于极端,但以他这样的年纪,只走一趟就看出确实存在的隐忧,实在难得。

李爻静静听他说完,继续引导着问:“那依你看,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显然,景平是想过才与李爻说的:“咱们应该做个圈套圈,尤其是重要城池,必得城防在外,中夹粮田,城心居百姓。现在两城共农是前朝农耕力和兵力都不足留存的遗患,所以咱们最要紧的是鼓励百姓和官军一起种田,纳农为兵,纳农于民,若真有打起来那天,咱们的人扔下锄头有粮吃,也有抗衡之力。”

李爻听他讲完,对他刮目相看,问道:“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景平摇头:“也不全是,在书上见过类似的事情,觉得不完善,我又填补了些。”

话说到这,孙伯敲门进屋:“东家,花长史来了。”

李爻听了便笑:“你师父跟你心有灵犀,插上翅膀飞来看你了。”

“呃……”孙伯沉吟,破了自己东家一瓢冷水,“花大人不是自己来的,还带来两位,您还是去前院看看吧。”

花信风能带谁来?

李爻莫名,提衣袍往前院去,听见院里有人操琴。

说到音律,也是李爻闲来打发时光的一个爱好,他会但技艺平平,听得多,弹得少,曲谱懒得背,弹错了音也无所谓。而且他还不爱下功夫练,热乎劲上来摆弄几下,坚持不到三天,就寻别的乐子去了。

他那把琴,挂在正堂墙上大半年没动过了。

现在倒是好马遇伯乐,那操琴人极通音律,几下把琴正了音,弹奏起来。

弹得是个叫《长相思》的古曲小调,没有繁复指法,李爻也会。

他听了两耳朵,已知来人是谁,步子一顿,在月洞门后站定,没往前走。

前院,操琴人合着乐声轻吟:“客满庭,酒满觥,故断危弦声不成,侯门空复情。山层层,水泠泠,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

嗓音低沉,悠悠然念白带着些忧愁,让人听着惆怅,心里发紧。

扰得李爻从头到脚,没一个地方安生。

李爻听他唱完,深吸一口气,两步跨出月洞门。

操琴人正好落下最后一音,双手在琴弦上轻按,止住余音,不待李爻说话,先笑了:“晏初,经年不见,愚兄来接你回家。”

来人正是当今圣上赵晟。他身着微服,身后没有大批护卫,只花信风和一个中年汉子。

话里的信息太多,李爻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只站在门边看他,片语没有。

倒是赵晟,两步抢过来,见李爻一头纯白,动容、意外和悲伤同时泛在眼睛里,抬手敛起他襟前一缕碎发:“你……你怎么……”

话未完,声音先哽了。

李爻退后一步,那缕头发便在对方指尖滑脱了。

他撩袍跪下,一个头磕在地上,依旧不说话。不知该说什么,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南晋甚至前朝自持是儒仪之邦,君臣之间行叉手礼,没有天塌了的事情是不跪拜的。晋朝定都不久,司礼监为了讨好先帝,曾经提出上朝时为彰显君尊臣卑,臣子们应对君主行跪拜大礼。事一提出,被朝臣群起而攻,嗤之以鼻,说司礼监是一群每根的东西,才提得出这样折辱文栋武梁骨气的馊主意。

后来先帝更是把提此倡议的大监一撸到底,打发去扫院子才算完事。罪名是以番蛮恶习侵蚀祖制。

赵晟见李爻跪下,脸色变了,斥道:“男儿膝下有黄金,你下跪做什么,快起来!”

李爻不动,大有一副在地上生根发芽的架势。

花信风站在皇上身后看着,为他捏了把汗。

赵晟垂视片刻,重重叹了口气,上前两步双手把李爻扶起来:“愚兄……朕,知道你心里委屈,旧事是场误会,”他从怀里摸出那用金子镶好的竹报平安玉佩,“这是当年朕送你的腰佩,你……请辞那日,把它在御案上磕碎了,朕又重新敛来镶好了,若是有心,碎玉可重合,你同朕回家去,朕补偿你。”

他先称“愚兄”再称“朕”,是放下身位拉近关系,后又敲打李爻记得他到底是谁。

李爻当然明白,他没接玉佩,只笑了下:“草民身体太差,难堪大用,有颗已经死了的心一直不大舒服,陛下若是要草民去做什么尽管下旨,若只论回家,这里就是草民的家了。” 他脸色很白,嘴唇无色,说话时声音在颤,这不长的句子说完,身子难以控制地往后栽歪。

赵晟一惊,要去扶他,被景平从斜向里揉身过来,先行把人稳稳扶住了。

景平不知因果,他从没见李爻这样过。这富贵公子是昨夜在客栈见过的那位,竟然是皇上。

但那又如何呢?

他只在乎李爻现在不舒服、不高兴、不想回去。

景平的面具辨识度太高,赵晟认出他了,淡淡看他一眼没理,又对李爻道:“言笑晏晏,初法明道。晏初,还记得郑老师吗,半月前,他到出使胡哈,至今未归,朕怀疑对方扣押来使,意在试探……若是寻常时候,派边邑驻军直接出兵要人便罢了,可如今半个营的兵将染病,此事若被对方试探出来,边关必乱,朕是来稳定军心的,可胡哈若是押老师来攻,朕只得仰仗你……”

“晏初”这称呼,李爻已经五年多不曾听见了。这是他十四岁时,老师郑铮给取的字。

他入庙堂极早,本身也有作为,关系远的称他小李大人、小李将军,关系近的不好再直呼其名,所以他取字早了好多年。

老师郑铮知道他不喜欢“爻”字,用晏初二字来弥补,意在愿他不被变数所扰,安定如初。

只是可惜,现在看来这取字的威力还是敌不过一个“爻”字。

李爻刚才说话声音打颤,现在全身都在发抖。

景平只得把虚扶在对方腰上的手臂紧了紧,稳稳撑着他。他一直在咳嗽,声音不大,却让景平听得心疼。

自相识以来,李爻身体不好也从未让景平觉得他“脆弱”。现在,他真真切切在景平怀里,年轻人倒有种错觉——只怕来一阵风,怀里的人就要给吹散了去。

景平心底破出种冲动,想把李爻抱起来就走,带他到天涯海角去,不理这丧门星似的狗皇帝。幸好尚有理智存在,提醒着他冒失的义气只是裹乱,于事无益。

年轻人眉头拧成一团,声音偏温和极了:“太师叔,你若不喜欢,咱们就离开这里,天下事是别人的事,只要你愿意,我自然能带你寻方寸安宁。”

公然跟皇上叫板,脑袋岌岌可危。花信风和皇上身后的汉子同要上前喝止,皇上一摆手,问道:“小兄弟,昨日初见,未多叙话,你知道我是谁吗?”

景平面具后一双眼睛冷若寒星,定然看着赵晟,面无表情道:“自然知道,陛下过河拆桥的手艺想必是祖传的,才能这般精进。”他瞥一眼对方拿在手里的玉佩,“玉碎能合终有瑕的道理,陛下竟不懂吗?”

这话出口,连李爻都惊了,低喝一声:“不得无礼!”来不及再说什么又是接连不断的咳嗽。

“不妨事,本来也是朕对你不住,”他拦了李爻,又向景平问道,“你来说说,朕怎么过河拆桥了,朕悉数听着,当给你太师叔出气。”

景平的话大不敬,但李爻知道,皇上暂时不会计较。并且他也好奇,他跟皇家的纠葛景平不知情,这句“过河拆桥”是从何骂起呢?

※《长相思》的各种词被我撮一起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晏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