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好,好好..咳咳..”殷颂侧卧于榻上,高烧已烧得他满脸通红,却还是一边咳嗽一边咬牙对白谨川说:“这个女人..真是...真是小看她了...我们前脚,前脚放出风声,她后脚,后脚便杜撰出遇刺一事,好,真是好啊!不愧是北堂婧..那个毒妇选出来的世子妃!”
白谨川敛着眉眼,额前阴影一片。
殷颂见儿子不说话,眉头一皱朝他看来,“潆儿?难道..难道是真的?!你,你想杀她?!”
白谨川当时那刻的确想亲手掐死她,可其目的与殷颂所想却截然不同,尤其是当他回去后才反应过来李铃兰居然用了他的法子来激他,白谨川是真后悔为什么松开了手。
他的确是小看了李铃兰。
她的心性,眼界,包括学习能力,都让白谨川感到意外,他本以为要控制李铃兰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只要在合适的时候将她推出去承担罪责,他就能自然而然的掌控汤国。
谁知,李铃兰所行之事,桩桩件件都在他的意料之外,她对自己的了解比他想得还要深,所以李铃兰也知道那日之后他们必定会有所行动,只等着“嫡系世子”的谣言四起,用一条“王后遇刺”的消息便引得世人怀疑。
估摸着连她的医卷也是故意让人放出来的。
好一个王后娘娘!
她不仅想要利用谣言来压制谣言,她更知道“王后遇刺”一事只要传到司政耳朵里,燕国也不会善罢甘休,只要司政心里有她,一旦查清楚是白谨川想要亲手杀了李铃兰的话,恐怕接下来他和殷颂的处境都会变得极其危险。
她在逼迫他。
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包括利用她的男人!
难怪当时李铃兰无论如何都不肯出兵,现在看来极大的可能她就是想要燕国顺利拿下南夏,只要燕国强于汤国,白谨川就绝不能轻易从她手中夺走政权,因为他与司政之间的关系微妙,倘若开战,定是不死不休,而现在的汤国根本不是燕国的对手,那么唯有李铃兰继续执政,方才得已和平共处。
这两则传闻是他们自己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如果现在无法让“北堂潆”出现在众人面前,机会错失也就永无可能了,试问三番五次传出同样的传闻又还会有谁相信呢...
李铃兰什么都不用做,她只要安静的等着就好,白谨川不用想都知道一旦他的身份曝光,她定然马上出来告诉所有人就是他要杀了她。
没有诏书,就没有证据,而到了今日,恐怕即便有诏书,只要汤国的王后娘娘咬死不认,那些忠心于她的人也不会信的。
是真是假,早已没了意义。
连殷颂咳嗽了半晌都反应过来。
“糊涂,糊涂啊!想不到竟让一个小小的女子给耍弄了!早,早知今日,当初北堂婧一死我们就该将她和北堂敛倸一起杀了!”
是啊,早该将她杀了..
白谨川紧紧抿着嘴,手背上青筋凸起,骨节攥得发白,可见心中已是忍耐到了极限..
眼前,是李铃兰那张明艳娇媚的脸庞,还有那双斜着他,轻蔑不屑的眼睛。
仿佛在对他说:你能杀了我吗?你敢杀了我吗?白谨川,我就是要你一世都只能生活在阴暗之中,无人知晓,无人可怜,他日史书工笔,更不会有你一丝一毫的痕迹。
是孽,还是恨,早已无关紧要。
*
*
*
云霄宫。
“廖先生,多年未见了。”李铃兰微微一笑,抬手道:“赐座。”
廖庭抚了抚胡须,一边坐下一边也冲李铃兰点了点头,“想不到老夫今生还得幸再与王后娘娘相见,王后娘娘将老夫千里迢迢招来,莫不是心中又有惑而不解?”
“非也,不知先生是否还记得当年在澜州之时告诉本宫的那个传说故事?”
“自然。”
李铃兰颔首,“本宫受先生启发,想让先生带着‘同样的传说故事’走一趟西原国。”
廖庭抬眼,沉吟着又抚过胡须,余光似乎在李铃兰脸上转了一圈,才缓缓道:“西原如今混乱,若王后娘娘想要将其吞并,恐怕...还是出兵,要简单些。”
“先生的意思是....”
“王后娘娘,信仰的建立非一日之间,老夫年事已高,怕是有心无力。”
李铃兰挑了挑眉,“廖先生这是不愿?”
“不敢...只不过...”廖庭看向李铃兰,“老夫不太明白王后娘娘为何要用这舍近求远的法子?”
李铃兰歪了歪头,“南夏已灭,燕国独大,若没了西原...先生觉得下一个是谁?”
廖庭眼中微沉,“王后娘娘是担忧那晋国?”
李铃兰不置可否,只道:“西原与南夏接壤,又阻隔着汤国与晋国,留着它可比灭了它要有利许多。”
“...可如今西原之混乱已让其政权摇摇欲坠,王后娘娘就不怕让燕国捷足先登吗?”
李铃兰勾嘴,“他们用如此短暂的时间打下了南夏已是勉强,先生放心,他们决不会再轻易起兵的。”
廖庭沉默不语,看似是在心中思索着李铃兰那话中的意思,实则是在悄悄掂量着李铃兰与白谨川之间的权力和地位..
原本廖庭以为北堂敛倸死后用不了几年,这位年轻的王后娘娘就会被白谨川彻底掌控,可是现在看来,白谨川不仅无法拿捏她,甚至连大相之位的权利也被一点一滴的削弱。
她用一个“庶子”就将西原搅得一团混乱,却不想将其立刻吞并。
一个中间国?几乎能替汤国挡下未来数年的隐患,若这个中间国再变成她手上的傀儡,那么汤国在数年战争中所损失的一切将会得到更快的恢复。
用信仰去控制西原,远比一场战争带来的收益更为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