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现在看来,李铃兰也并未让白谨川失望。
四年间,大小战役不断,元威朗那几个老将对她心服口服,更不用说李铃兰亲手提拔的一干人等...
她的势力,竟已慢慢的变得牢不可破。
最要紧的是这四年间她再未与司政见面,所行之事也皆利于汤国,白谨川从未在任何细微之处发现她有一丝一毫偏向燕国之心,哪怕是在与燕国划分土地归属之时也依旧不肯退让。
白谨川怀疑过,他让人在燕国暗中调查国内是否有传出司政有个儿子的消息,得到的结果却是否定的。
说实话,白谨川不知道李铃兰到底是怎么想的,她把孩子养在行宫,居然让自己去做孩子的启蒙老师,竟也不担心他去刻意引导孩子明白自己的真实身份。
孩子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如果李铃兰打算鱼目混珠,将孩子父亲的名头安在北堂敛倸身上,那么当初那种情况,说不定整个汤国稀里糊涂的也就认下了。
如果李铃兰打算让孩子回到燕国,也早该将他送到司政身边...
可是,她没有。
她就这么把他养大了。
白谨川见到最多的场景就是她坐在地上陪着孩子玩耍而已。
那日,屋外大雪,整个屋子里被烘得极热,孩子咯咯的笑声十分热闹,李铃兰坐在那儿,把布娃娃,小木剑,铃鼓一个一个的塞进孩子的手里时白谨川真是没忍住,开口问她:你是打算让他一辈子都住在行宫里吗?
烛火的光亮印在李铃兰的脸上,只听她幽幽的应道:白大人不必担忧,我们不会一辈子都在这儿的。
她言下之意是自己会把汤国的江山还给北堂家,可是只有白谨川自己知道当时的他并不是这个意思。
曾几何时,他就是那个不得已被人藏起来的孩子,流离辗转,身旁没有一个亲人,夜半醒来的时候他也会泪流满面的寻找着父亲母亲。
后来,祖父的手下终于寻到了一处将他安置,白谨川记得那间屋子的前面有一颗很粗壮的柳树,他们让他独自等在柳树下暂时不要进屋,当时的他也不过就是五六岁,他怕极了,怕自己就这么被人抛弃在这里,于是他悄悄地跟在他们身后进入了那间屋子,没多久,屋子里就传来女人凄厉的尖叫声。
屋子里乱成一团,那些试图逃走的奴仆被一个一个的抓了回来,然后挨个被刀抹了脖子,最后只剩下了个年轻的丫头,她浑身颤抖的缩在廊下的台阶旁,一个劲儿的祈求着祖父的手下饶她性命。
再后来...
那个年轻的丫头就成了白谨川幼年时唯一一个亲人。
她是白郢外室的婢女,祖父的手下们处理了所有的尸体,将白谨川交给那个婢女后全部离开了,婢女按照他们的吩咐去寻人给远在降署的大相府传了信儿,告诉白郢山匪下山杀光了府中的所有人,独剩下了她与小公子。
这只是一场骗局,那个孩子的尸体是白谨川亲眼看着他们带走的,至此,北堂潆在世上消失,活下来的只有白谨川。
婢女待他十分疏远,白谨川能从她的眼中看见恐惧,在等待大相府来人接他们回去的那段时间,是婢女小心翼翼地照顾着他,穿衣,吃饭,沐浴,睡觉,她从来都是低着脑袋....
后来他们被一同接到了大相府,白郢担心他住的不习惯,又把这个婢女安排在了他的院子里。
当时大相夫人还活着,她对白谨川这个外室所生的儿子心存怨恨,平时不仅对他动辄打骂,连带着对他院子里的人都十分严厉。
白谨川记得有一次白郢连续半个月没有回府,大相夫人就以他未及时来请安为由,罚他三天不许吃饭,还让人把他关在了黑黢黢的柴房里,到了晚上,幼年的恐惧又重新回来了,白谨川只能抱着胳膊缩在柴堆边,整夜都无法入睡。
第二日,是婢女悄悄带着食物来给他吃,却一下子就被大相夫人发现了,她杖打了婢女,连带着也打了白谨川。
就在那间柴房,婢女将仅有的一点药全涂在了他的身上,一边涂着一边喃喃自语:我们小公子生得这样好看,身上怎么能留疤呢...若是将来让你的母亲看见,岂非心疼坏了...
那好像是白谨川十岁以后第一次红了眼睛。
他垂着眼,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母亲,多么遥远的词语...
白谨川第一次见到北堂婉的时候早已过了需要母亲的年纪,然而再回想起来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连燕国王宫的模样都没有记住...
她或许也有些激动,只是激动过后并没有和他有多么亲密,口中说的,心中想的只有她的另一个儿子,司政..
北堂婉握着白谨川的手对他说:潆儿,你与政儿是亲兄弟,无论如何你们都不能自相残杀,政儿那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性子难免任性些,若是将来你与他能好好合作,母亲也就放心了,你是哥哥,总是要想着多帮扶一些弟弟的...好吗。
白谨川笑着点了点头。
他想,身为母亲,总是要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几分的,直至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从未有过母亲。
北堂婉想要他替司政去拿天下,却早就忘了汤国本该属于他。
现在李铃兰的儿子能拥有汤国,也能拥有燕国,她却只让他住在这小小的行宫之中。
白谨川真是无法理解。
他很想一探究竟。
想看看这世上的母亲是否真的不一样,所以他答应了李铃兰来做她儿子的老师,可事实是...她好像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国之主。
她不怕吗?
不怕孩子长大后会责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