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病美人权臣谋反失败以后 > 第4章 前朝风流

病美人权臣谋反失败以后 第4章 前朝风流

作者:殷寒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19:23:35 来源:文学城

一队骑兵策马行驶在黑水城的街道上。

黑水城位于关中,京城以北约五百里外,乃是前朝修建,因为城北有一条河,是名“黑水”。

因为气候寒冷,周围又以山地居多,黑水城并不繁华,较少有商旅往来。

然而,此地却是由京城通往北方军事要冲,玄铁关外的必经之路,修建之初,便是准备做行军之用,因此主干道宽阔,足以容纳四匹马并行。

——不过,也仅限于由南城门,至北城门的这一条路。

“殿下。”

骑兵队伍中,跟在为首将军身边的一位随从,忍不住问道:

“按照殿下的计划,我等和‘天罗’一同设伏,将那十一名高手的尸体悬挂在北城门,‘天罗’的仇将军,也在北门,如果要抓捕黎青,也应该是在北门,为何我们却要往南而去?”

这一队骑兵战马健硕,甲衣以黑色为主,人人手持长枪,马鞍旁悬有刀、盾、弓、弩——正是以冲锋和移动迅捷著称的,轻骑兵的常见装配。

这本该是一支塞外的军队。

率领着这样的精兵,为首的将军看起来却极为年轻,大约二十岁年纪,穿着与普通军士相比并不华丽,在北方阴沉的天空下,甲衣反射出冷肃的银光。

他未戴头盔,更显得身姿挺拔,相貌里有一种介于少年意气和成熟之间的英俊。

——正是刚刚由辽州千里行军,赶来黑水城,负责追捕黎青一行的,先皇帝长子,陆焕。

骑兵行进的马蹄声之中,陆焕侧耳倾听了一会儿,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你可知道,先生为什么要来黑水城?”

随从是陆焕一手培养的亲信,对于朝中大事,行军打仗,多少都有些了解,这个问题倒是会,当下回答:

“属下猜测,黎王是想由黑水城北上,出玄铁关,与镇国大将军梁项会合。梁将军在塞外驻防,手中有二十万兵马,一旦南下,包围京城,则天下重新落入黎王手中,我们这些旧人,也都要完蛋啦。”

顿了顿,他又道:

“——殿下在辽州收到消息之后,马不停蹄,千里奔袭赶来,也是为了这个吧?”

陆焕是五天前,在辽州接到的“天罗”传讯。

其时,黎青本人已经离开京城,往北出逃。

然而,京城以北,乃是本朝军事防务重地,一路关卡重重,又有“天罗”阻截,加上黎青此人一身病骨,旧伤难愈,速度如何快得起来?

最后还是在黑水城,被后发先至的辽州铁骑截下。

陆焕却道:“说得不错。只是有一点,梁将军驻兵塞外,是为了防御北蛮,收复河间之地,没有圣旨,不得进入长城以南。先生要怎么调动这支军马?”

随从笑道:“殿下是在考校我吗?写一张圣旨,对黎王来说还不简单?况且——”

他说到这里,却笑不出来了,狠狠地咬住了牙。

“——况且,以黎王和梁将军的交情,就算没有圣旨,梁将军也很乐意跟着他一起入关造反罢!哼,一回生二回熟,反正造反这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梁项和黎青,都是当年一起追随先皇帝,不堪忍受前朝王室贵族欺压,揭竿而起,逐鹿中原,问鼎江山,一同创下本朝万世基业的开国功臣。

如今,当年那批老人,死的死,退的退,获罪的获罪。

还在掌权的,也就剩下这两个。

“——梁将军为人忠厚,也未必就会跟着先生一起谋逆。”

陆焕说:“不过,我确实是为了此事才回来的,二十万兵马入关,且不说京城如何,关中沿路,必定生灵涂炭。边塞空虚,北蛮也会趁虚而入,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可不防。”

随从又哼了一声。

“梁将军也就罢了,黎王那个人,他什么时候在乎过生灵涂炭?至于北蛮,先帝驾崩之时,北蛮就在边境蠢蠢欲动,黎王为了掌权,竟然……”

他摇了摇头,不再说下去了。

这些年,他们这些陆焕的亲信,私下里议论时也说,如果大殿下能学到他那位老师一半的狠毒,只怕现在早就已经当上皇帝了。

“不说这个了。黎王胆子太大,如今落得什么样的下场,都是他咎由自取——”

随从不再谈起这些朝中的旧事,转而说道:

“倒是殿下,可曾为自己做过打算?”

陆焕皱眉,问道:“什么意思?”

随从策马前驱,靠近了陆焕,像是密谋着什么机密事宜似的,小声说:

“抓到黎王之后,殿下有没有考虑过自己要怎么办?黎王一党被打为谋逆,此事自不必多说。只不过,先帝驾崩后,那一道传位于当今圣上的旨意,乃是由黎王之手发出;他成了乱臣贼子,圣旨自然也是矫诏。殿下若是还想重返京城……”

陆焕一时没有说话。

所谓“重返京城”,当然不是回京的意思。

——而是入主皇宫,坐上玄极殿中,那一张九五至尊的龙椅。

随从说到这里,忽然倾身过来,一把抓住陆焕的缰绳。

“属下说句不该说的话,那个位置,本来就该是给殿下的。长幼排序,殿下是长,况且,先皇帝也属意殿下。先帝让殿下拜黎青为师,朝中上下,谁看不出来,这就是要立太子的意思!”

黎青此人,并非饱读诗书之士,也不是当世鸿儒,反而精于权谋,曾经追随先皇帝,一步一步地夺得天下,对于兵法、治国之策,也都有所建树。

更重要的是,他是先皇帝,一手培养出来的。

黎青与先皇帝的关系,说好听点,是“家臣”;说难听些,那就是“家奴”。

先皇帝本姓陆,自号沉舟,民间也称“沉舟皇帝”,乃是雄才伟略,一代圣主。

沉舟皇帝年轻时,家中是当地的乡绅大族,有着一切纨绔子弟的毛病,不读书,不考功名,反而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高谈阔论,挥金如土。

而他花销最大的一笔钱,就是黎青。

这事过去已有二十余年,中间几度江山破碎,京城易主,朝代更迭,谁也说不清当年声名初显,传闻中以姿容绝色、唱腔婉丽名扬江南的戏伶黎青,到底身价几何——

总之,对于沉舟皇帝来说,那应该是很大的一笔钱。

他把黎青买了回来。

前朝时有“贱籍”一说,梨园、乐伎,勾栏倡馆,富贵人家中的奴婢,多半都属于贱籍,黎青亦是如此。

贱籍记录在主家名下,不得科举入仕,没有主家允许,禁止擅自出行、婚配,不享有私人财产,就算是赚到了钱,也全部属于主家,一切皆由主家定夺。

秦楼楚馆,烟花之地,便是凭着这一条,赚得盆满钵满。

就算是打死了贱籍者,按前朝律法,也不用偿命,只需要向主家赔一笔钱就可以结案。

如果动手打人的就是主家,那么连这一笔钱都可以省了。

——在那个时代里,若是不幸落入贱籍,就连人都算不上了,只能算是主家的私产,和牛马牲畜也没什么两样。

然而沉舟皇帝对黎青以礼相待。

他允许黎青读书、习武,跟着家中的私学旁听,甚至是向自己的先生请教。及至后来,天下纷乱,沉舟皇帝高举反旗,黎青也随之加入军中,官位、封赏,也是与众将士等同,从不以他的出身为意。

而黎青聪明机警,也为沉舟皇帝立下过汗马功劳,传为一段美谈。

八年前,天下初定,沉舟皇帝在京城登基,定国号为“夏”。

前朝的许多律法、制度随之废止,贱籍也在其中。

黎青改籍贯到京城,为开国勋贵。

而沉舟皇帝对黎青的信任依然不减。夏朝定鼎第二年,沉舟皇帝组建特务机构“天罗”之时,又是第一个想起黎青。

黎青执掌天罗之后,提拔刑吏,监视百官,手段狠辣酷烈,朝中众臣对此颇有微词,沉舟皇帝也从来不管。

谁都看得出来,黎青的所作所为,正是出于皇帝本人授意。

那时的黎青还没有封王,官职不算大,爵位也没有现在高,却掌握着生杀予夺、直达天听的特权,毫无疑问地,是沉舟皇帝最倚重的心腹。

他手里的天罗,就是皇帝最锋利的爪牙。

——不效忠大夏,不效忠朝廷,只效忠沉舟皇帝一人,只听皇帝一个人的命令,是名副其实的“鹰犬”。

也是在同一年,皇长子陆焕拜黎青为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前朝风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