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别动我的尸体[三国] > 第27章 长安(二十三)

别动我的尸体[三国] 第27章 长安(二十三)

作者:钮祜禄淮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3 23:32:14 来源:文学城

张辽素来知道高顺为人,吕喜君若真的是一往情深的话,那只怕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情。

他觉得自己该劝劝吕喜君,“喜君,你我也算是朋友,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文远但说无妨。”吕喜君看着一脸纠结的张辽,有些莫名,莫非对方是有求于她但又碍于开口?

“汝才智过人,无论家世、样貌均无可挑剔,天下好男儿多矣,何必执着于一人?”

张辽一番话把她给弄糊涂了,她执着谁了?“文远何出此言?”

张辽干脆挑明,“伯平虽是英雄,然志不在儿女情长,与汝绝非良配。与其苦苦纠缠,不如趁早脱身。”

男人最了解男人,张辽与高顺同僚多年,相互知根知底,这么多年有多少媒人前来说媒,都被他一一回绝,一心只在功业上。吕喜君若再固执,只会受伤。

话说到如此份上,吕喜君也算是明白了。感情那天自己说的话不仅高顺听见了,张辽也听见了。多么戏剧性的一幕,竟然就这么发生在她的身上。

这下她算是切实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关键此事还是她自己造自己的谣,半点怨不得旁人。

她发誓,以后再也不乱说话了。

“文远误会了,我与高将军只有同僚情谊,并无半点男女之情。”怕张辽不信,她又继续解释,

“上次皆是戏言而已,如今我也正是为澄清此事才来找文远帮忙。”

她于是又将上次的情况一五一十告知了张辽,这才澄清了误会。

得知全是误会的张辽总算是松了口气,“既是如此,辽定当相助。”

其实这几日高顺哪也没去,就在自己的营帐内,只不过吩咐过帐外帐外站岗的士兵,若是吕喜君来找他一律说他不在。他还吩咐过等吕喜君离开后告知他,如此一来,就算两人同在一个军营,愣是一个照面都没打。

这些吕喜君不知道,所以张辽带着她又回到高顺营地的时候她是有些无语的。心里只暗骂高顺真苟。

士兵来报的时候,高顺虽然纳闷张辽为何又来找他,但还是让人进来了。当看到紧跟着张辽身后一同进来的吕喜君时,他十分不自在。

一时间只有三个人的营帐似乎显得有些拥挤,既然是他们两人澄清误会,张辽觉得自己现在不适合再待在这里。

正准备告辞去营帐外,高顺立刻开口拦住了他,死活不让他走。

吕喜君:“......”自己这是有多不招高顺喜欢啊。

为了打破这着实尴尬的氛围,吕喜君准备先行开口,但高顺先抢在了前头: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汝平日跟我学习剑术,也算是我徒弟。今日正好文远做个见证,我正式收汝为徒。”

吕喜君:“。”她万般言语被堵在嘴里,感情我把你当同僚,你却想做我爹?

张辽也吃惊于高顺竟然做事如此决绝,为了掐灭吕喜君对他的幻想,抬出了如师如父的理论。不过他又不得不佩服,真亏他想得出来。

高顺也是没办法,若是其他女子,他大可以看门见山直接言明。可吕喜君同他是同僚,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若是直接说明那以后两人如何相处,同僚间又该如何提论吕喜君?

思前想后,他才想出了这样一个委婉且果断的拒绝方法。

不过想想,这似乎还是她占便宜,高顺可是从来不收徒的,如今为了撇清干系愿意收自己为徒,感觉还不错?

话说严师出高徒,若她成了高顺的徒弟,那岂不是自己也能成为高手?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吕喜君上前一步跪在高顺面前,随即又磕了个头。

话说是不是还缺点什么?拜师好像还要给师父敬茶是吧?可看着空空如也的桌案,这也没茶......

在吕喜君磕头后,高顺总算是松了口气,“徒儿请起。”他也不扶,就直挺挺站在那,任由吕喜君自己起来。

张辽:“......”好像哪里不太对,不是来解释误会的吗?如何就变成了拜师大会?

如今成了师父,那高顺自然得有做师父的样子,于是如长辈般训诫道,

“如今汝为吾徒,自当勤勉,切不可荒废学业,汝可知晓?”

吕喜君听着高顺这师父般的语气还有些不太习惯,“师父教诲,徒儿谨记于心?”

同僚变长辈,还是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长辈,她还真有些不习惯。

不过高顺可太习惯了,“既如此,今日事毕,就且回去吧。”丝毫不给她说其他话的机会。

吕喜君愣愣点头,就和张辽出了营帐。

出了营帐后她才回过味儿来,重要的事情还没讲,误会还没澄清!

她想再回去却被张辽拦住,“如今回去还有何用,还是以后再解释吧。”张辽笑着说道。

吕喜君想想也是,便也不再纠结,翻身上了马,随后回了府,张辽则回了军营。

刚回到府里,吕玲就着急忙慌来问她解释得如何,她只好如实相告。

听到高顺收她为徒后,吕玲是有点酸的,但听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后,她突然就不酸了,甚至还有点高兴。高伯平,真不愧是你能干出来的事。

等等,吕玲好似意识到了什么,这该不会是高顺死活不收她为徒的原因?吕玲心跳突然加速,难道自己并非是单相思?

吕喜君看着面前嘴角不断上扬的某人感到有些莫名,乐啥呢?有什么好笑的?

她是这么想的,同样也是这样问的。

而回答她的只有一句苍白的“我只是突然想到了一个笑话”。

吕喜君:“......”

行吧,不说就不说吧,八成是在笑她呢,无所谓了。

之后日子又过得十分平静,吕喜君每天的事情就是到军营里面学习剑术。

当了师父的高顺变得十分不一样,训练她比训练士兵还要猛。

之前她是和吕玲对打,如今换高顺自己上场陪练。

与其说是陪练,倒不如说是她单方面被完虐,高顺是真的一点都不手下留情。几天下来,她从来没在他手下过过十招。

不仅如此,每次她被打得起不来,高顺不但不停手,还拿剑指着她,冷冰冰说“起来”。要不是她有金手指,早就含笑九泉了。

这天结束训练的她撑着最后一口气回到房间,将剑随手一扔,整个人直接瘫倒在床上。真的不行了,她得躺会儿。

每天都是这样,白天练得腰酸背痛,然后晚上身体又自行修复,如此周而复始折磨人。

刚躺下外面就有人敲门。

“谁啊?”吕喜君提着最后一口气问道。

“是我,阿蓉。”门外班蓉软软的声音响起。

“进来吧。”听到是班蓉,吕喜君好不容易提起的一口气又散了,像摊烂泥一样摊在床上。

班蓉手中拿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几个瓶瓶罐罐。

“阿姊,这是我做的跌打损伤药膏,我帮你敷上些。”

吕喜君没有拒绝,任由班蓉在自己后背捣鼓。

“阿蓉还会做跌打损伤药膏?”这倒是让她很是新奇,这小姑娘年纪小小的,懂得倒还挺多。

班蓉笑得十分腼腆,“这是家中的方子,我记得的,就拖阿玲姊姊帮忙去配的药。”她家书香门第,别的没有,就是书多。她从小就耳濡目染,没事就翻书玩,知道的自然就比别人多点。

只不过让人遗憾的是她家被抄了,她九死一生跑了出来,也不知道家中那些藏书如何了。有很多都是绝世孤本,若就此丢失,甚是可惜啊。

不知何时才能再回雒阳,若有朝一日能回去的话,她定是要回家看看那些书籍的。

“不错,我们家小阿蓉真厉害。”吕喜君带着宠溺的语气夸赞道。她是打心底佩服班蓉的,小小年纪博闻广识。若是家中未遭祸事,将来或许能成为班昭一般的人物也未可知。

吕喜君对班蓉的具体遭遇是一概不知的,不知道为何她家就遭了祸事。但班蓉不说,她就不问,两人就这样保持着微妙的关系。

被吕喜君这么一夸,班蓉十分不好意思,小脸都有些红了,只默默低头专注给她上药。

真别说班蓉这药方真是管用,抹在肌肤上冰冰凉凉的,然后感觉渗透皮肤,直达痛处,不多时她酸痛的背就得到缓解。

上完药后吕喜君就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班蓉见状也轻手轻脚离开。

不知道睡了多久,吕喜君朦胧间又听见有人敲门,她心里有些烦躁,有完没完,还能不能让人睡个安稳觉了?

“谁?”

“吕先生,温侯请您即刻过去。”门外的婢女回答道。

“知道了,马上过去。”吕喜君也没了睡意,这个时候吕布找她能因为点什么事呢?

莫非是......王允那边又有动静了?

想到这她突然来了精神,随意穿戴好就匆匆出了门。

到了前厅,吕喜君到了时候发现吕布所有参与董卓之事的亲信无一不在场。

一看这架势,她心里有了计较,多半该动手了。

吕布将信件递给了吕喜君,这是王允昨天连夜送来的。

信上说董卓已经带着貂蝉去了郿坞,现在进宫,事不宜迟。

“不如我这就带人进宫。”吕布说道。他为了这一天可是等了好几个月,如今机会可算是来了,等拿到了诏书下一步就送董卓归天,想想就让人兴奋。

“不可。”吕喜君敢保证,若照着吕布的来,人是上午进的宫,董卓是下午回的长安,他们一众人是晚上见的阎王。

盖勋带着吕布一同进宫,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组合......

“那何人可去?”吕布又问道。

“我。”吕喜君是这一群人里面最适合去的人了,到时候她装扮成盖勋的侍女。一个是风烛残年不问世事的老人,一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侍女,这才不会让人起疑。

“这......”吕布一时拿不定主意,“你们以为如何?”他问着屋内的其他人。

张辽率先起身回答,“将军,末将以为可行。”

屋内其他人交头接耳,最后也和张辽是一样的意见。

“好,那便按吕先生的意思做。”吕布最后做了定论。

*

九月十三,董卓已经离开长安半月有余。吕喜君穿着侍女的衣服低眉顺眼跟在盖勋身后,努力扮演好侍女的角色。

这是吕喜君第一次进宫,和她想象的宫殿截然不同。她印象里的宫殿,应该是金碧辉煌,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应该彰显帝王的威严。

然而她看到的确是一片灰败,脚底下的地砖早已长满了青苔,过道两旁的宫墙也早已褪色。整座皇宫就像如今的大汉一样摇摇欲坠。

刚进来时西凉兵自然会阻拦,但盖勋总会搬出董卓,之后的一路上畅通无阻,最后两人在未央宫见到了如今的皇帝刘协。

如今的刘协只有十一岁,长时间在董卓手底下讨生活的他见到谁都如同惊弓之鸟。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除了能在朝堂上见到大臣,其余时间只能见到董卓。因此他在见到盖勋时是十分害怕的,以为是董卓的人。

去年董卓先后毒死了他兄长刘辩和何太后,这给刘协年幼的小心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每天都活得担惊受怕,生怕董卓哪天不高兴就把他送去地下见家人了。

看着堂堂大汉天子沦落至此,盖勋和吕喜君心里都不好受。

尤其是盖勋,他是三朝元老,如今却让皇帝落到如此地步,心中深感愧对先帝皇恩,不禁泪眼朦胧。

“微臣盖勋,拜见陛下。”盖勋跪在地上,老泪纵横。

“臣女吕喜君,拜见陛下。”吕喜君跟在盖勋身后,跪在地上向皇上行礼。

刘协看到这里怎么会不明白,这两人还是大汉忠臣!

“盖公快快请起!”刘协匆忙起身来到盖勋身前,将人扶了起来,随后又将身后的吕喜君也扶了起来。

“让陛下受苦,是臣之罪也!”盖勋又要跪下谢罪,却被刘协拦住。

一时间,君臣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抱头痛哭起来。

被晾在一旁的吕喜君:“......”她能体会他们现在的心情,但是咱们能不能先说正事?

“咳咳。”吕喜君咳嗽了两声,这对哭得忘我的君臣这才想起旁边还站着个人,一时间两人都有些尴尬。

“这位是?”刘协背着两人擦干了眼泪后又转过身指着吕喜君问道。

“启禀陛下,此女是温侯从女,名喜君。此次臣能见到陛下皆是此女谋划。”盖勋开始给刘协介绍起吕喜君。

一开始听到她是吕布侄女时,刘协是崩溃的,谁不知道吕布是董卓干儿子,和董卓是一伙的,但听到又是她带盖勋来见他时,他迷茫了,怎么个事?

“陛下,臣女此次前来面见陛下,是为一件事而来,此事非陛下帮忙不可。”吕喜君说道。

“何事?”

“臣女请求陛下下诏书,诛灭董卓!”

这句话刘协听在耳朵里,却在他心里翻起滔天大浪。他们,要杀董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长安(二十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