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高大,还一脸的大胡子,可吓人了。”
现在回想起当时情况,她依然有些心有余悸。
姜远晏道:“已经让陈衙役帮忙留意了,有了消息就通知咱们。”
“可惜当时我没看太清那人长相,就记得眼型长得还挺不错,主要是一脸大胡子快把脸都给挡住了。”前日官差来时,她已经将这人外形特征描述了一番,但现在画像逼真度不高,若是拐子有意遮掩,去了胡子怕是根本叫人认不出来。
映春忙点头,“姑娘说的是,婢子也只看到一脸胡子,连眼都没看到,那人长得可高了,比公子还要高出那么半头呢。”
自家公子身量在男子间已经算是倾长,那拐子更高。
映春身高不及姜沅宁,当时又惊恐慌乱,只看到那么一个满脸胡须的高大男子堵在路上,哪里还顾得去看更多。
便是姜沅宁说那人也是拐子,跟那老婆子老汉穿一样衣裳,也是她事后才回想起来的。
姜远晏不知是不是该感叹一句,那等时候居然还能留意到拐子的眼睛长得好看,“这拐子外形特征倒是很明显,就算有画像……”
“也没用,”姜沅宁道,“那人就是胡子特征明显,可要是剃掉,就很难认出来了。还有眼型我也只看到个大概,没法作为依据。”
相似眼型的多了去了,怎么找?
京兆府那边也知道那拐子身量高,姜远晏本还想往陈衙役那递个消息,如此一说只能作罢。
……
二月二十五,长安城花朝节。
这一日,不论是富贵官宦世家,或是寻常市井小民,皆外出踏青游玩、品尝时鲜,更有花朝集会、祭祀、庙会等各种庆祝活动,满城锦绣。
这样热闹盛大的节日,姜沅宁却只能望而兴叹。
拐子未落网,这种人流量大的热闹,危险性更大。闫早早和崔瑶华来帖子约她同行出游,她也只能推了。
幸而,家中时令春花已开,更有自家暖棚养育的早春海棠花有的半开来,有的打了花骨朵,聊以慰藉不能外出的遗憾。
姜沅宁不宜外出,其他人也没出去踏青游玩,一家人上午在院子里赏花游戏,午食直接在园子敞厅里丰盛地吃了一顿,特意买了新鲜鲤鱼做了鱼生来食。
谁想,到得下午时分,京兆府那边忽然递来了消息,道是那让他们家顾忌的胡须拐子抓到了。
姜远晏和姜父在外院见了来递信的差役,打点了些好处后,叫管事将人送到府门外,父子二人高兴地折返回青松堂,跟家人讲此好消息。
“据说是捕班接到百姓来报,发现一小伙人贩子,一个妇人两个男人,其中一个男人很像官府通缉的胡须拐子男,虽然那男的将大胡子剪去一些,但身量高大,颇为相符。衙役带着人过去时,那三人不知是不是察觉被人发现,可能是逃走的时候分赃不均闹起内讧,互相残杀,不知是哪个拐子放了火,三人都被烧死在里面。有差役在这三人住处发现了秘药、刀棍、绳子等作案的工具和一些首饰银钱,明显不是正经来路得来。三人被烧,但其中一人的身量很是符合那个大胡子拐子,最重要的是差役从一个房间里找出来一套衣裳,跟那两个老拐子的一样质地,应该就是阿宁和映春之前遇到的那个拐子的。”
姜父说完这些后,又道:“原本若是人活着,可能会叫阿宁和映春前去指认,不过如今这样,就算了,反正京兆府那边确认是那个拐子,以后咱们也就少了这个担心了。”
那拐子便是没被烧,就是人死了,他也不能让女儿去认的,免得吓到。
肖氏和云氏都松了口气,云氏愤愤道,“这种拐卖人的恶人,死了才好,拐子最可恨了。”
若不是她家阿宁机敏,又有福气,还不知会如何?只一想,她都恨不得全天下的拐子都被烧死了才好。
怎么会有这种恶毒之人,去拐卖人家儿女为营生,简直是畜生不如。
姜沅宁也放下心来,谁也不想有个炸弹似的危险人物在暗中可能窥视着,“看来祖母和阿娘给我求得平安符有效,这才几天,那拐子就没了,这样我出门就不用提心吊胆的了。”
虽然错过了今日的花朝节,有点遗憾,但是有家人陪着,比什么都强。
这花朝节也不是只一天就完全过去,春景花卉皆在,等明儿个的,她去赶个花朝节的尾巴。
然,计划不如变化快。
第二天凌晨,天空便飘起细雨,等吃过早食,外面雨幕已经成水帘。
姜老爷子跟姜父依然早起,已各自去上值。姜老爷子官位高些,今日且还是大朝会,如他这等五品下的官员,大朝会是进不得殿内的,位高点尚在廊庑下,正七品下更往外站。
姜沅宁看着外面,担心道:“这时候也不知道大朝会散了没有,不然祖父会不会淋雨了?”
“下这般大的雨,你祖父他们就往廊庑下挤挤躲雨了,”以前大朝会也遇到过下雨时,云氏知道,若雨下大,圣上也不能任由低阶官员淋雨。
姜老爷子他们这样的文官身子骨更禁不住淋雨,尤其今日这般大雨,落雨更是带寒凉。
“不必担心,若是没大事,这等天气,大朝会就早散了,等到了衙署,也有姜汤供给。”
“那还好,”以前姜沅宁从不关心这些,如今不同,也常向姜老爷子和姜父打听些朝堂之事,更关心他们在上值时的情况。
最开始,姜老爷子和姜父是疼爱她,简单与她说说,后来发现她竟有些见地看法,对比下姜远晏,两人不免有种孙女(女儿)生作女儿身的可惜。
这孩子虽不善心计,于政事竟颇有些天分。
姜沅宁却自个知自个,明显是因觉醒了现代那一世记忆的缘故,有后人总结历史的各种精粹,当年的历史不是白学的,加之教育见识比时下女子宽阔太多,如何不能堪比时下男儿?
便是掉书袋子,纸上谈兵,她如今也能叫人刮目相看,只是,她的经历太异于常人,当谨慎。
都是家人疼爱她,竟不觉着她自重生以来的言行所为为异类。
只是云氏预料错了,这次大朝会完全没有因为天降大雨而早散朝,等姜老爷子下午下值返家时,说话已带了鼻音。
“这是淋雨了?还是衣裳穿的少着凉了?”云氏摸了摸姜老爷子的衣裳,“也不单薄,你淋着雨了?”
“今日风大,潲到身上一些,”听孙女在一旁说要找郎中来看,姜老爷子摆摆手,“不必,在衙署已经叫太医看过了,只是受了些风寒,喝几贴汤药就好,这是方子。”
一听是太医,云氏等都放心了。
外面郎中医术自然比不得太医们,肖氏当下就叫人拿着方子去抓了药来熬上。这会儿已经是吃晚食得时间,快些熬上正好晚食后喝。
“既是潲了雨,怎不快些换干净的衣裳,我记得给你备了衣衫的,”云氏知道自家夫君体质没那么壮实,是以他出府都不忘给他准备两套衣衫,衙署里更是常年放一套备用,四季及时替换。
姜老爷子脚边放了炭盆,手里捧着热茶熏着,好使鼻子通畅些,“今日大朝会时间太长,许是衣裳打湿后穿的时间久了些,会衙署换了衣裳还是凉到了,可有不少人跟我一般,是以上官才特意请了太医院的人来给我们诊脉,开了方子。”
“那祖父在家休息两天吧?”姜沅宁摸摸老爷子的手,凉凉的,“您没发热吧?手冰冷。”
姜老爷子朝她笑了下,“没发热,祖父一般不发大热,请了三天的假。”他看向姜父,“最近朝堂越发不平稳了,你在大理寺虽然官职小,但也别疏忽,多注意着些。”
“是,阿爹,今日大朝会时间长,可是出了什么事?”便是父亲不叮嘱,姜父上值时也很留意,少与人牵扯是非,遇着不对付的同僚也多忍让,不与其计较。
他这大理寺评事看似官微,但因与姜侍郎府分宗一事,近来常有人向他暗示投三皇子,明显是看着他与姜侍郎不睦分宗,算是与太子派系对立。虽他官微,但三皇子若是拿他攻讦太子,还是有些利用价值。
除了直接说到明面上的,这些三皇子派系的人来说,都被他装糊涂岔开了。有那直接明言的,他也以一副胆小怕事模样推了。
虽然太子平庸无能,但三皇子行事阴毒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家才跳出一个火坑,脑子有疾才会掺和进另一个。
“太子跟三皇子的人互相指责对方陷害,太子的人说三皇子故意做局陷害文国公世孙杀人,更是使人毒杀了杨六,三皇子的人不认,指责太子派系一些人尸位素餐,强占民田等,吵得不可开交。”
姜老爷子说着,习惯性地捋了捋颌下美髯,动作优雅。
姜沅宁在侧面瞧着,心道,亏得她家祖父生的清俊儒雅,好整洁,不然这留胡须……她是真不喜欢男人留胡子,总觉着吃饭喝水碍事,掉个渣渣都粘胡子上了。
自从觉醒现代记忆后,更觉着不留胡须才清爽。
但时下兴留胡须,留的形状优美的美其名曰美髯,更是男人成熟稳重的一种象征,有句话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说的便是此。不少男子将胡须看的比眉毛还重,眉毛可以不修,胡须是一定要修整好看,掉一根也心疼的。
各位看文的小可爱们新年快乐,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4章 第 94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