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彪悍红楼 > 第18章 第十八章

彪悍红楼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未名月下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16 21:11:29 来源:文学城

两方人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贾敏和袁夫人只简单介绍过自家便不再多言,收拾完残局后车队再次启程,这次张绘也不在外面骑马了,钻进车里依在贾敏身边躲羞。

贾敏忍着笑,派小厮快马加鞭回城去通知丈夫和表兄这个好消息,得在天黑之前跟官媒约好明天上门提亲的时辰,唯恐迟了会害袁姑娘失了颜面。

正因干旱忙碌的林海和二表兄接到消息时都愣住了,没想到出城祈个福还能结个亲事出来,也算是一桩奇事了。

在场的另外三位师爷都向林海和张免道喜,看向同僚的目光中忍不住带上一丢丢小嫉妒。

这家伙有个当知府的表弟也就算了,又找了个官家小姐当儿媳妇,这运气也没谁了。

林海对袁通判还算了解,他出身寒微家中父母俱无,是在岳父的资助下才一路考出来的。

考中三甲后也没辜负糟糠之妻和岳家,三女两子俱是嫡妻所出,又接岳父岳母回家奉养,听说侄子的结亲对象是袁通判,林海比张免还满意。

他让表兄赶紧去找官媒,再回家跟二嫂准备提亲礼去,不要耽误正事。

以张免的身份,在济南府找官媒不过一句话的事,跟媒婆订好提亲的时间,他才回家找媳妇说明事情经过。

这会儿黛玉正跟师傅和二婶准备晚膳,天气炎热让全家都没啥胃口,父母又在外面奔波一天,黛玉就想着做些清爽开胃的东西。

思来想去就记起小时候吃的西瓜皮馅饺子,便让厨娘把包饺子的家伙事儿都搬到偏厅,她要亲手给爹娘做晚膳。

孩子要孝敬父母在哪里都是被人支持的,操作起来又不用黛玉亲自上手,她只出张嘴就行了。

林嬷嬷听说黛玉要包饺子,也过来凑热闹,有两大镇宅神兽在这里,厨房的人忙得滴溜转,生怕慢上一步就要吃顿排头。

黛玉让厨娘先挑几个皮厚的西瓜,把红瓤切掉先用冰镇上,再把瓜皮削掉留下青色瓜瓤。

把青瓤切碎再撒薄盐杀出水分,剁些虾肉蓉提鲜,鸡肉蓉增加口感又能让馅料成团,还要加些炒熟的鸡蛋碎。

调味只用姜粉花椒粉,盐和酱油,再加一点点麻油增加香味又不会油腻,做饺子皮的面也让厨娘揉了又揉,让口感变得更加筋道。

二叔回来时正好赶上第一锅饺子煮好,皮薄馅大的饺子配上香醋和蒜蓉,咬一口鸡肉弹牙虾肉鲜甜,还有青瓜瓤的甘脆清爽,让人胃口大开。

见丈夫走得满头大汗,二婶笑着夹给丈夫一只饺子,“快尝尝,这是黛玉想出的新馅料,爽口又开胃,最适合苦夏的时候吃了。”

张免听说是黛玉想出来的立时来了兴趣,坐下来吃得连连称赞,又把给张绘结亲的过程说了一遍。

二婶听说未来的儿媳妇是官家小姐,喜得一个劲的傻笑。

黛玉没想到斯斯文文的张绘小帅哥竟如此勇猛,她语带赞扬的开口,“三哥哥都会自己扑媳妇了,真是厉害啊。”

几个长辈差点把嘴里的饺子喷出去,全都伏在桌子上笑到岔气。

二婶抹掉笑出的眼泪又开始发愁,张绘是她的长子,上门提亲这还是头一次,一时也不知如何准备才好。

二叔也是没有主意才跑回来跟媳妇商量的,黛玉见他们夫妻都麻在那里,便笑着提醒,“有林嬷嬷在呢,你们有不知道的请教就完了,发什么怔。”

二叔两口子立即对林嬷嬷作揖求教,林嬷嬷笑着受了两个孩子的礼,她是林海奶娘,从祖辈就在林家当差,多大的风浪没经过,上门提亲这点小事分半只手出来就处理了。

林嬷嬷带张免夫妻去忙了,林海和贾敏回家享受女儿孝敬的晚膳,两人的口味都很清淡,西瓜皮馅的饺子正合他们的脾胃,再加上是女儿的一片孝心,吃起来就更加对味了。

林海自天旱以来第一次吃得有些撑了,他让厨房明天再接着包,午休时要请同僚们一起尝尝,还写信把烹制方法告诉舅舅,向所有人嘚瑟女儿的一片孝心。

贾敏刮着黛玉的小鼻头,“养只小馋猫也是有好处的,在吃上头可不亏嘴。”

黛玉皱着鼻子哼了一声,不亏嘴算什么本事,她是遇到任何事都不会吃亏的女汉子,以后就等着看瞧了。

她缠着娘亲讲一下张绘小帅哥英雄救美的过程,听到袁通判夫妻都出身长安府,女儿叫玉哥,她觉得耳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

袁夫人回到家正好赶上袁通判下衙,先让仆妇送姑娘回房休息,她就跟丈夫说起今天发生的事。

袁通判先是被吓得心惊肉跳,听说要跟知府结成姻亲,喜得跳起来在屋子里走了好几圈。

他出身长安府,家中父母在十二岁时就意外过世了,幸好岳家并非嫌贫爱富之人,把他当亲儿子一样教导培养,才有了金榜题名的一天。

因出身寒门又只中了三甲,之前十多年只在七品上晃悠,先头的二子二女也没找到多好的亲事。

现今升到六品,身边就只剩玉哥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他既舍不得女儿低嫁,又碍于前面两个女儿嫁得普通,不好打破长幼有序的传统。

张家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张老大人在文人中的声望不低,跟山东府尹还是同科老友。

张免又是清流魁首林海的表兄,本身亦是山东名流,既不是官身又有强大靠山,张绘那孩子能舍身救人可见其本性纯良,这样难得的亲事打着灯笼只怕都难找第二个了。

张袁两家顺利议定了亲事,张小哥儿英雄救美,又抱得美人归的好事让济南府很是津津乐道了一阵子。

到了八月上旬,老天终于肯实实在在下几场透雨了,让人和庄稼都能喘口气。

济南府因林海准备充足,并未出现明显的减产现象,山东的其他地方就没这么幸运了,经过几个月曝晒粮食至少得减产三成,已经有佃户放弃田地离家流浪乞讨了。

为了保护庄稼不被流民破坏,各乡各庄的百姓齐上阵,日夜看守自家田地。

林海更不得闲,除了要保住济南府今年的收成,还得跟山东其他知府商议请朝廷免税救灾的事。

老爹忙起来几天不回家,黛玉拖着娘亲练五禽戏打太极拳,读书之余都陪在贾敏身边。

赶在中秋节之前,三姨母托林家下人带回来的节礼也到家了,黛玉翻看礼单,上头虽然都是些当地特产和针线织物,也能看出是用心准备的。

贾敏看着礼单叹气,“三个姐姐中我跟你三姨母接触得最多,她是个好面子的人,要不是过得着实艰难,也不会用这些寻常之物当节礼。”

黛玉不甚在意的笑笑,“寻常东西才实用啊,三姨母所在的福建省比我们这里热多了,那边送来的布料肯定凉快。”

贾敏闻言也笑了,她抚着黛玉的头顶,“我家黛玉日后必定是个有福的人。”

单凭女儿乐观豁达的性子,她的日子绝对差不了。

黛玉没把娘亲的夸奖当回事,又拿过三姨母的信来读,信上的字她认得七八成,联系上下文也能读得通了。

看写信的口吻就知三姨母是泼辣的性子,对自身的处境也不隐瞒。

因她没生出男丁,丈夫死后夫家族里就收回了分给她家的田产,后来又有族里人贪图她的嫁妆,联合族人打算逼她改嫁。

就在她不知如何是好时,贾敏派来送节礼的下人到了,族里人听说是当官太太的妹妹还认她这个庶姐,立即偃旗息鼓,再不敢打她的主意了。

三姨母对贾敏的帮助感激万分,在信的末尾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贾敏看得心酸不已,哽咽道,“她可感激我什么呢,要不是我母亲的缘故,她跟大姐二姐本也不必如此的,国公府家的庶小姐同样出身显赫,嫁到谁家不比现在过得好。”

黛玉抱着母亲安慰,心中给福建那家人记了一笔,要不是自家的节礼送去的及时,说不定三姨母就要被一群混账逼死了。

贾敏伤心过后又跟黛玉商量继续给三姐送节礼的事,中秋过后就是重阳,之后还有寒衣冬至,想给三姐充门面还怕找不着借口么。

进了八月份山东省又变得风调雨顺起来,各地都在抢种秋粮,挑那长得快又耐寒的作物种上,总好过一点收成也没有。

林海也没那么忙了,有关系亲近的官员乡绅家里做寿或婚宴,也会带着贾敏登门祝贺。

中秋节的前一天府尹的长孙大婚,林海贾敏,二叔二婶带着张绘张绎兄弟去参加婚宴,黛玉不耐烦见人,便跟师傅一起看家。

孔观主观察黛玉许久,发现她的手臂有力,写字时对笔划的控制极稳,很适合学习注重线条美感的工笔画,便从收藏中拿出一幅她画的工笔红梅图给她讲解。

黛玉也有意往琴棋书画方面发展,书香世家出身的大家闺秀,总要有一项拿得出手才不会给父母丢脸,见师傅会画工笔,乐不得不用另找老师了。

师徒两正说得高兴,就见林嬷嬷手中抓着信,以不符合年纪的速度奔进小院。

孔观主生怕老人家摔出个好歹来,纵身过去把人扶住。

林嬷嬷顾不上平缓气息,先把手中的信递给黛玉,再一口气把来意说清楚,

“大姐儿,族里来人说二房大老爷的儿子重病,派人来求一株老参救人。”

新一周加油,求个收藏,拜托拜托^_^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