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表哥今天娶公主了吗 > 第71章 第 71 章

表哥今天娶公主了吗 第71章 第 71 章

作者:千岁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19 21:37:48 来源:文学城

第71章

端阳节过后,便是出发去别院的日子。

围炉院的一众学生带着各自的家长或监护人,一大早便来到纪府集合。

围炉院的学生本就是纪氏宗族的孩子,家家户户大都沾亲带故,学堂里还有十几岁的少年喊七八岁的孩童小叔祖,是以对彼此的家庭情况也不陌生。

等待间隙,众人纷纷交谈起来。

“三叔,您说,今年这学院怎么变化这么大?往年也不曾带学生去歇夏,怎么今年就要去了呢?”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有些疑惑道。

被称作三叔的是一位中年男人,穿着打扮也挺简朴。

这些学生里,带父母出行的基本都是寒门,家里穷请不起下人,就只能父母跟着一起来。

那些家庭富裕的学生,带的便大都是小厮、丫鬟之类的了。

“谁知道呢?不过族叔愿意带孩子去别院,也是咱们的福气,咱们该感激才是。”三叔说。

“话是这个理儿,只是我跟去了,家里干活的人就少了一个……”妇人面色窘迫。

三叔听明白了,想想妇人家里条件的确不大好,只有两口劳力,却生养了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住在城外的村里,还有个老娘年老体衰,做不得事。

每日里只靠妇人缝补衣裳,织布卖钱赚点吃喝,家里的几亩薄田男人在打理,但产出的粮食最多只能填个温饱,大多还得充公交税,日子过得颇为艰难。

“要不你别去了?”三叔提出建议。

妇人摇头:“我家娃儿连衣裳都没洗过,哪里能独自生活?”顿了顿,又道:“况且我不去,其他学生家里人都去了,旁人岂不是要笑话他?”

说到这里,妇人下意识伸手抚了抚衣袖。

她也知道自家情况,今日她可是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身衣裳,就是为了不叫儿子被人瞧不起。

“嘶……这就难办了,不然你与族叔说,叫娃儿也别去了,在家自己学?”

妇人还没听完,就把头摇成拨浪鼓:“这不成!绝对不成!娃儿读书的事,可不能这样轻慢!”

她的儿子纪长冬学问很好,村人都说纪长冬以后能考上功名呢!她全家就指望着儿子未来能鱼跃龙门,要是这时候回家,那真是愚不可及了。

三叔闻言也没法了。

三叔自己是不用担心这种事的,因为他在给族里一位富户当护院,那富户便是纪彰家。三叔与他家是一支,虽然关系远了,但也能靠着亲戚身份谋个差事,他妻子也在给纪彰家当厨娘管事。

平日里三叔都喊纪彰少爷,这次听说他要跟去别院照顾儿子,夫人张氏很好说话地同意了。只是叮嘱他,叫他去了别院也照顾着点纪彰。

想到这里,纪三叔便将目光投向了院中的广场。

两个大人聊天时,各自的孩子早就跑没了影。

孩子们可懒得掺和大人的话题,一众家长们拘谨地坐在学堂里,畏于纪逢礼的名声不敢随意走动时,学生们却早已在围炉院里撒欢起来。

这一大清早的,能做的事也就只有一件,那便是照顾他们的田地菜苗。

“纪彰,你看你地里是不是有虫子?我这边捉到了一只菜青虫。”

“什么?我看看!”

大家的田地都不大,基本都靠在一起,一般一个人的地里长了虫,旁边的左邻右舍也都会冒出虫子。

“可恶的虫子!天天捉也捉不干净!还有蜗牛!最爱吃我的菜叶子!”

“我发现了,只有白菜才爱长虫,辣椒就不怎么长。”纪长冬说。

纪彰:“所以我喜欢辣椒!”

纪长冬喃喃自语:“为什么辣椒就不长虫呢?”

“也许它就不爱长虫。”

纪长冬摇摇头,伸手去辣椒苗上轻轻掐了一片叶子下来,放进嘴里嚼了嚼。

纪彰傻愣愣看着他:“纪长冬,你在干嘛?”

“看看辣椒跟白菜有什么不同。”

纪彰依旧傻愣愣的:“那你尝出什么不同了吗?”

纪长冬说:“白菜吃起来很清甜,生吃也好吃,所以虫子喜欢。辣椒不好吃,有点发苦。岁岁说这个叫辣椒,那以后长出来的果实应该会很辣……”

纪彰听着听着,便忍不住佩服道:“纪长冬,你真厉害。”

至于哪里厉害,他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感觉纪长冬哪怕种菜也格外认真的样子,看起来就很不一般,跟他这种随便玩玩的一点都不一样。

学堂内,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的三叔与妇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那位是……”

三叔默默点头:“正是主家的小少爷。”

妇人略微有些吃惊:“竟是小少爷,长冬怎么跟小少爷关系这么好了。”

相比起这位三叔,她家跟纪璋家的关系更远了,门路是攀不上的,只能逢年过节去上门拜会一下,领一笔赏钱罢了。

自己的儿子竟然跟主家少爷走得这么近,似乎关系还很不错的样子,妇人原本忐忑不安害怕丢人的心情,不知不觉就放松了下来,仿佛落下了一块大石。

她心底隐隐还有那么一分复杂。

来之前,妇人还想着自己穿着这么简朴,会不会被人嘲笑,是否会害得儿子被人小看。

纪长冬刚来围炉院上学的那一年,妇人送他过来,当时就因为穿着寒酸而听到了一些奚落的声音。

因此这回过来时,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然而事实告诉她,一切似乎是她多想了。

没人看不起纪长冬,甚至纪长冬还与小少爷纪璋玩在一起,两人家庭条件天差地别,小少爷却十分听从长冬的话,神情间对长冬颇为信服。

妇人心中一时为儿子感到骄傲,一时又觉得自己之前那一番心思,实在是有些小人之腹了。

三叔心头却又是一番想法。

他目光梭巡,四处去找自己的儿子,一边恨铁不成钢。之前在家他多次跟儿子耳提面命,让他好好巴结小少爷,这样哪怕读书读不起来,以后也能跟在小少爷身边谋一份差事,当小少爷的左膀右臂,也短不了吃喝。

别怪他市侩,成年人就是如此,懂得了世道的艰难,便什么清高都抛弃了,只想着好好活下去,若能活得好一点便再好不过。

结果纪璋跟纪长冬玩在一起,他那个混小子呢?

三叔找了一会,终于在另一处找到了自家儿子,不过他一看就发现,自家儿子这会正跟纪瑢凑在一起呢!

纪瑢他也认得,是纪华庭的儿子,那也是一个富贵人家,有钱得很,比纪璋家也差不到哪里去。

三叔的心情顿时回升,一时又纳闷起来。

纪华庭那一支跟他们家可离得远了,除了过年几乎没有往来,怎么儿子跟纪瑢玩到一起去了?

定睛一瞧,三叔看出些许端倪来。

“你瞧见没有,他们在合力种菜呢。咱们两家的娃儿会种,就教那些小少爷,兴许这样就相识了。”

三叔对妇人说。

妇人认真看了看,发现确实如此。

事实上,妇人对学堂里让自家孩子种菜这回事,心里一直是颇有微词的。她自己就是穷苦农人,天天在家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就盼着儿子长冬能有出息,走出这黄土地。结果把儿子送去学堂,学堂里竟然让儿子种地?

即便是在自己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她都没让长冬下过一次地,沾过一点泥。

儿子只管读书就好了,种地这种事,最好一点都不要沾手,就怕他以后也脱离不了种地了。

只是她人微言轻,怕这话一说,纪逢礼以为自己对他有意见,不让长冬再去读书了,只好将那些意见闷在肚子里。而且她也问过了,得知原有的课程是不变的,最多就是占用一些课余时间罢了,这才没说什么。

不过纪长冬大概也察觉到母亲对种地的不赞同,很少在家里说起这事,因此妇人都不知晓,他竟因为种地与纪璋小少爷有了往来。

“呵呵,这种地倒也有趣……”妇人尴尬地笑了笑,因为自己之前对种地的不屑,而脸颊发起热来。

三叔没察觉妇人的异常,附合道:“小少爷们没见过,自然新奇得很。”

妇人干笑道:“是呢……”

正在这时,有位学生从外面跑进来,拉起坐在自己位置上的母亲:“娘亲,您快来看我种的地呀!我跟您说,我养的菜可好了!”

“这……我们能出去吗?”那位母亲踌躇着问。

“当然可以了,纪院长现在不在!就算在也不会骂我们的,岁岁来了之后,他就很少骂人啦……”

母亲随着儿子出了门,有了第一个人,很快又有人走了出去,三叔与妇人对视一眼,也都跟了上去。

没一会儿,屋子里的大人们,便都走了出来,看院子中央那块种满了菜的地。

“这种的是什么菜?怎么从未见过?”有家长提问道。

三叔与妇人也仔细看了看,只见那地里一垄一垄的菜畦上,种着两种植物。一种生长着绿油油的大叶子的叶子菜,是还未抱心的大白菜。另一种是长着茎叶的类似小灌木的植物,都未曾开花,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品种。

这么多家长,不乏种地的好手,竟然一个都认不出来。

有学生回答:“这是岁岁舅舅专程从西域带回来的菜种呢!”

“嚯!西域品种?”妇人惊呼一声。

“没错,岁岁说了,等这些菜成熟了,我们还可以拿回家自己吃!到时候咱们就是第一个吃到西域菜的人!”

妇人不可置信地问:“这些菜还能自己带回家?”

此时此刻,妇人的心神已经飞到了几个月后。

专程从西域带来的蔬菜种子,绝对不是一般的东西,到时她岂不是可以留一些种子在家里自己种,等到来年就能种菜卖菜,这从外地来的菜市面上不多见,买的人肯定很多,家里不就又多了一样进项?

这哪里是种地,分明是给他们这些穷苦人好处啊!

此时此刻,对于学堂里教儿子种地这件事,妇人再也没有了半分意见,只剩下心服口服。

至于孩子们口中的那位岁岁,妇人也是听闻过的,知晓那是纪逢礼的亲孙女,听说是一位很会读书的神童。

没错,岁岁的神童早就已经随着学生的口,传到了各自的家长耳中。

家长们对岁岁来学堂里读书倒没什么意见,就和几位夫子的想法一样,反正是纪逢礼的书院,他想怎么做难道他们还能置喙不成?

只要不影响自家孩子学习,随便来几个人都无所谓。

这时也没女儿家不能读书的言论,男女大防又不是很严重,因此穗宁来上学这回事,还真没几个人阻止,就连妇人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反而心头忍不住艳羡。

这就是官家的小姐,这么小年纪就能上学了,真是好命啊,据说还会读书,可惜是个女娃儿当不了官……

至于岁岁的神童之名,妇人对此倒是没什么实感。

到底是个女娃儿罢了,再聪明又有什么用呢?

三叔听着也是一脸惊容,这时他儿子纪沐跑过来,指着自己的地说:“爹,您来瞧瞧我这菜种的怎么样,有哪里不对吗?”

儿子难得请教自己,三叔跟着纪沐去到地里,仔细查看了一番,顺便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旁的纪瑢也听得聚精会神,三叔沐浴在两个孩子专注的目光中,仿佛自己是那位教书育人的师长,不禁都有点飘飘然起来了。

其他学生也都有样学样,去向各自的家长们或是炫耀或是请教种地的方法。

三叔却注意到一个格格不入的人。

那是一位身着青衫的沧桑男子,三四十岁的模样,浑身透着一股忧国忧民的气质,一看就与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不同。

大家都在交谈议论的时候,男人一人独自立在栏杆边,凭栏而望,身上散发着拒人千里的气息。

这是一张生面孔,以三叔对族人的了解,可以确定自己没见过他。

“那是谁?”三叔问。

纪瑢转头看了男子一眼,道:“那是我家夫子,这次跟我一起去别院。”

“夫子?”三叔神色间掩不住好奇。

纪瑢说:“夫子喜欢岁岁,所以就一起跟来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岁岁这个名字了,光是这一天,三叔就听到了好几回。

他还知道让学生种地是岁岁提倡的,西域的种子也是岁岁带来的,岁岁读书很厉害,是个小神童。很多人都喜欢岁岁,就连他家的那个混小子,也经常在家里提起岁岁,对岁岁这个小女娃赞不绝口。

要不是得知岁岁才五岁,他恐怕还要担心纪沐看上了她。

听得越多,他对这位岁岁就越好奇。

什么样的孩子,竟让这么多人喜欢?

“岁岁来了!”

忽然一道响亮的话语声传来,落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顿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动了,那位神色忧郁的夫子也转过了头。

“岁岁,早上好!”

从院门那边开始,便不断有学生向走进来的那个小女娃打招呼。

小女娃穿着一袭小小的襦裙,上衫与前襟是橙黄色,下裙是鲜嫩的桃粉色,一见她就仿佛见到了色彩鲜妍的春天。

她头上梳着双丫髻,发髻上一边束着一朵粉色的绒花,绒花下面还垂着五彩的丝带。她有一张白净可爱的小脸,肌肤雪白无暇,脸颊上有着一点小小的婴儿肥,最吸引人的便是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咕噜噜转动时满是灵动的光芒。

真是个得人疼的小女娃,简直就像是观音坐下的小仙童一般。

只一眼,三叔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娃儿。

他完全能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个小女娃了,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儿,谁能不喜欢呢?

“大家早上好呀!”穗宁奶声奶气道,一边挥舞着自己的小手,那架势就跟领导人见手下一样。

学生们也毫不在意这位领导人的年幼,相当热情地凑上前。

“岁岁,昨天端阳节,我做了一条五彩绳,送给你!”纪璋第一个走上去,送上了自己辛辛苦苦费了一天劲儿编好的歪七扭八的五彩绳。

“诶?送我的吗?”穗宁瞪大了眼。

她跟纪璋好像也没多熟吧?怎么会送她五彩绳?

出乎意料的是,接下来很多穗宁原本以为不算太熟的同学,全都给她送了五彩绳。

穗宁傻愣着眼,再次收获了一大把五彩绳。

最后一个送她五彩绳的,是周夫子。

穗宁之所以过来,也是为了来见周夫子,毕竟是黄色果嘛!要表达一定的重视,所以出发前来见一见,顺便她还给大家带了奶茶。

周夫子送她的五彩绳很漂亮,与其他学生自己做的歪歪扭扭的样子截然不同,它精致又美丽,甚至打了细小的花朵一样的绳结,手环的长短都经过调整,正好是她能戴的长度。

看着躺在男人掌心里的小小五彩绳手环,穗宁呆了一呆。

还没等她回神,周夫子便温和地问:“要给你戴上吗?”

小女娃眨眨眼,伸出了一只小手。

“好呀!”

昨天收到的那些五彩绳都被穗宁放进匣子里去了,因为数量太多,她两只手肯定是戴不下的,只好都收藏起来。

现在她一只手上戴了太婆婆送的五彩绳,然后就是玉佩上小表哥的,其他人送的一个都没戴,也是一种另类的端水大师了。

周夫子垂着眸,微微弯着腰,细致地将五彩手环戴在了小女娃白嫩嫩的手腕上。

穗宁仰头望着男人的神情,莫名感觉到,他好像在怀念着什么呢?

想到上回私下问纪瑢,从他口中得知的周夫子妻女的事情,小女娃忍不住抿了抿小嘴。

她伸手将斜挎在腰间的布包提起,拿出里面的竹筒,举高到男人面前。

“夫子,这个给您喝。”

周夫子问:“是奶茶?”

“对的,路途太远,怕您无聊,可以喝喝奶茶看看风景。”

穗宁一本正经地说着,随后又叫身后的几个小厮将搬来的竹筐里的奶茶一一分给众人。

周夫子打开盖子喝了一口,是他喜欢的口味,上次在铺子里他就最偏爱这个味道,没想到岁岁竟然一直记得。

男人看向小女娃的眼神,一时变得更加柔和起来。

三叔与妇人也都各自分到了一杯奶茶,都有点受宠若惊。

两人也听说过邹家奶茶的名声,最近县城里很是流行这东西,时不时看见有人捧着竹杯走在街头,尤其是那些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最是爱这一口奶茶。

可惜二人囊中羞涩,三叔还尝过一次味儿,妇人却是完全没喝过了。

此时一喝,立刻惊为天人。

“这奶茶可真好喝!”

三叔也喝了一口,咂了下嘴,道:“好喝吧?据说就是那位岁岁小姐想出来的方子。”

妇人仍在回味奶茶那股香甜的口感,闻言不免惊诧:“那么小的娃儿,她想出来的?”

三叔说:“不然人家怎么叫神童呢?”

直到这一刻,妇人才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位小神童似乎有点不一般。

穗宁没在学堂里待多久,分发完奶茶,很快便离开了。

这次出行府中上上下下几乎所有人都出动了,有老有少,光是车架就安排了十多辆,家里当然没这么多车,大都是去车马店雇的,一辆一辆马车将纪府门外的街道都给堵塞了。

穗宁坐上了自家院子的车,因为人多,一辆车满满当当挤了五个人,娘亲邹汀兰、哥哥纪明繁还有她,以及青杏、红枣两位丫鬟,纪明繁的小厮润笔在前头驾车,旁边还坐了一位嬷嬷。

后面还跟了一辆车,专门用来装行李。

小女娃上去后,便将脑袋探出窗外,与站在车边的爹爹道别。

所有人都能歇夏避暑,唯独纪经天不可以。他是县官,无事不可离任,所以这一次的出行只有他在家里留守。

不过城外别院离县城也不远,快马只要一个多时辰就能到,若是家里有急事,或是想念妻儿了,他也能趁着休沐日赶去别院与家人团聚。

等大家都坐上车,车马便缓缓行驶起来。

府中也留了一些下人看家护院,围炉院的学生们坐在车里,一个个探头向下人们叮嘱,一定要好好照顾他们的菜苗。

“少爷们就放心吧,二小姐早就嘱咐过了,咱们一定好好看着!”

“等收获了,咱们就叫人给你们送去别院里去。”

“二小姐吩咐的事,没人敢怠慢,保证给你们照顾得好好的。”

一众丫鬟小厮们拍着胸脯打包票。

车里与自家孩子坐一起的家长们将一切看在眼里,也悄声议论起来:“那位岁岁小姐,看来在府中蛮有威信……”

这一列车马行驶在路上,浩浩荡荡的,引来不少路人围观。

经过一处地段时,众人听到一阵响亮的鞭炮声,不少人探头张望起来,翠山院这辆车的车窗里,也探出两颗小脑袋,正是穗宁与纪明繁兄妹俩。

“外面在放鞭炮!是不是有人成亲了?”纪明繁问。

穗宁摇摇头,“成亲一般是下午吧?应该没这么早。”

邹汀兰出声说:“前面就是县学,估计是县学建好了。”

县学建到现在快两个月,也是时候完工了。当初纪经天下乡只用了大半个月,主要是去各乡镇传递消息,并不需要看着那些义塾建成,不然得几个月回不来。

过了一会,车队渐渐靠近了鞭炮声区域,最前头的车马忽然停了下来。

接着便有下人从前往后来报信,说是朝廷来人了,正在传天子口谕。

车马之所以停下来,便是因为前头有差役敲锣,令街道肃静,行人规避。

原本热闹的街头渐渐变得落针可闻,马车里的众人全都悄悄观望着那栋崭新建立的县学,竖起耳朵听天子有什么旨意下来。

稍顷,一道响亮的声音传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使者念一声,便有唱喏着高声重复一遍,即便离得较远,大家也听到了那道口谕。

片刻后,唱喏声消失,众人一时皆是神色各异。

天子口谕竟是说:让以后县学里上学的学子们,都要穿统一规则的制服,此谓之“校服”!

与此同时,纪经天送走家人后便赶往县衙当差,一并带走了父亲递交给他的书信。

这些书信都是要送去给纪逢礼各地友人的,因纪逢礼曾为官,纪经天现在也在县衙当官,便都是将书信托付给驿差传递,而不必自己耗费人力传送。

官差送信更快更稳健,不用担心书信遗失。

随着驿差骑上马,一封封书信也飞速传向四面八方,为这个世界带来新的变化。

来啦,本章二合一哦!因为是过渡,就两章合并一下。

下一章!别院生活开启!全是吃喝玩乐日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1章 第 7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