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汴京梦话 > 第10章 第 10 章

汴京梦话 第10章 第 10 章

作者:骑鹤下扬州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11 22:42:50 来源:文学城

年节活动从正月一日持续至七日,按照欧阳芾预计,本该在第三四日客流达到顶峰后,逐渐趋于平和稳定,然随着第二日晚狄青到此一游之事传开,宣传效果比任何文臣题诗都要好上数倍,一时坊间百姓争相前来观游,整整七日,彩棚前络绎不绝。

而令百姓争相观游的源头,正是狄青当日射箭留下的那张箭靶。

话说当日狄青一行人走后,温仪本欲吩咐仆役将靶物归原位,未料欧阳芾盯着上面插得稳稳当当的三支箭,甚觉赏心悦目之余,想到:

“不如我们将它立在此处,旁人见之,便说这是狄青将军射过的靶子。大家往日对狄将军便十分好奇,这样说不定能招揽更多人观赏。”

当真是吸引了相当多的人。

第四日晚,冯京至。他见着欧阳芾时,着实神色诧异了一番。

“听闻两日前狄枢相于此留下三支箭,到现在还是京城士庶间议论的焦点,友人谈起时,还曾言‘是哪家的商贾如此会做生意’,未料竟是二娘的主意。”他听罢事情经过,不由笑道。

“当时全出于意外,后来也只恰巧想到这招,谁知大家这么热情,纷纷跑来看,还问狄将军再来否,我们也不好说不来,也不能说还会再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欧阳芾颇不好意思道,“四娘还说要将靶一直留着,做成景点......”

听她所言,冯京笑意更盛:“狄枢相乃当世豪杰,不但忠义智勇,且为人谦谨淳厚,堪称武将楷模,人敬爱之,亦在情理中。”

欧阳芾兴奋道:“对呀,狄将军真的好威风,你没见他前日射箭的样子,好多小娘子都在尖叫,尤其连中三靶时,整个人似在发光......”

她眼里闪着光芒,滔滔不绝,冯京微愣过后,却是渐渐沉默了。

“怎么了?”欧阳芾停下来。

冯京道:“二娘......亦喜爱狄青吗?”

“......”欧阳芾忽然不会说话了,“我就,像大家喜欢他那样喜欢他......敬爱,是敬爱。”犯了错一般小下声去,为突如其来的心虚。

冯京垂首,忽地笑了:“我在问什么......”再抬首,他微笑道:“狄枢相应是二娘的长辈了。”

欧阳芾连忙点头,迅速点头。

“只有一事,京不明白,”冯京道,“二娘既办年节活动,为何不提前告知我,这样我也便携亲朋来为二娘捧场。”

“已经有许多人来捧场啦,”欧阳芾心满意足道,“我本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想若是门面冷清,就不必叫你来了,免得让你看笑话。”

冯京摇头:“我怎会笑话二娘。”

“不说这个,你要不要去参加文人专场,有奖竞答?”欧阳芾指着那一片挂满的红绳,提议道。

不出意料,冯京果然顺利至最后一关,他也看了看旁人留下的诗句,而后自己作诗一首。

“冯学士觉得自己能赢吗?”欧阳芾发觉自己虽不会写诗,却极爱观赏文坛大佬比拼。

冯京笑而不言,沉吟稍许,却道:“欧阳公有章句言,‘醉翁之意不在酒’,京之心......亦然。”

“什么意思?”欧阳芾没太懂,再问时,冯京已不复再言。

送走了冯京,欧阳芾坐下来歇息。一旁穆知瑾问她道:“方才的是冯当世?”

“是。”

穆知瑾觉得奇怪:“据闻冯当世乃三科状元,经义文章皆应一流,为何你之前未找他帮你出题?”

欧阳芾想了想,说实话道:“其一是因为人手够了,其二,我当时想若他出了题,便无法参与最终竞选,那他便失去了可能获得叔父字画的机会。”

穆知瑾笑她:“你这么确信他能到达最后一关?”

“应当能吧?”

“还有,你只顾替他想着有没有机会参加竞选,怎么不为其他出题人想想,若他们也想得到欧阳公的诗作,你这不是误了人家?”

欧阳芾大吃一惊:“会吗......他们也会想要?”

“为何不会,曾先生,王先生,还有那些太学生,你想过人家吗?”

“......完了,”半晌,欧阳芾颓然坐倒在凳上,面浮悔色,“我做人真不应该。”

穆知瑾掩唇笑道:“是你真不应该做人。”

欧阳芾指着她:“你骂我。”

穆知瑾打掉她的手,笑道:“小傻瓜,快点帮忙干活吧。”

欧阳芾本以为自己偶尔毒舌一两句,然而她发现,穆知瑾才是真毒舌。

*

第六日时,彩棚前停下一架豪丽考究的马车。

车内年轻女子掀开一角帐帘,望灯烛遍地,乐声喧天,回身对母亲道:“外面真热闹。”

“年年都这么热闹。”晏氏不禁笑她少见多怪。

“前面有卖字画的,”女子望见温家画楼前搭的彩棚,道,“娘,我想下去走走。”

“有什么好看的,还能比得上家里的画不成,”虽这样说,晏氏却未想真拘着她,遂向坐在车前的婢女唤道,“采儿,你陪着清殊一块去吧。”

富清殊踱至彩棚下,见有人正手拿不大不小的竹圈,往空地中间的诸多摆饰上套。“那是什么?”她问。

“那个是套圈,套中任意数目者皆有礼品相赠。”欧阳芾站在她身边,解释道,“娘子要玩玩吗?”

富清殊摇了摇头。见周遭众人皆盯着套圈者的动作,她虽有些兴趣,却也害怕被那样盯着看。

欧阳芾察觉出来,道:“娘子何不试试那头的灯谜,猜出了一样有奖。”

她带着富清殊来到灯谜底下。本以为这样颇似大家闺秀的姑娘,应对猜谜这类游戏较为拿手,谁知对方竟远远超乎欧阳芾的预料。

“好厉害!”欧阳芾对着连过三关的富清殊发出由自内心的赞叹,“娘子如此才华,不如留下首诗,参与评选,以娘子的文才,没准真能得到欧阳公的字画。”

富清殊微微笑道:“还是罢了,我虽有心,但女子闺阁内的文字,还是不宜流于外界,展露人前。谢谢你。”

欧阳芾被她婉丽笑容摄到,一时附和道:“......娘子说得是。”

富清殊在摊前徘徊良久,最终买了只绘着花鸟的纨扇,拿在手里,路过彩棚时,又不禁朝套圈那处望了眼。

“娘子想玩吗?若是想玩,我可以和娘子一块玩。”欧阳芾观察道。

富清殊奇道:“你与我一块玩?”

“但我套得不是很好,正常发挥下一个也套不着,娘子别笑我就好。”欧阳芾力图拉低她的心理预期。

富清殊喜悦道:“不会,我也是头次玩,也不一定投得好,怎会笑你。”

“那我们试试?”“好呀。”

这把欧阳芾投得乱七八糟,竹圈斜飞,一个数目也未套中,富清殊倒是套得一个香囊,套中时,周围有捧场叫好的人,富清殊被采儿拉着胳膊夸赞,脸上笑容洋溢。

温仪瞧了眼默默走回她身边的欧阳芾,轻飘飘道:“对漂亮姑娘很好哦。”

欧阳芾挽住她手臂,羞涩道:“所以我对四娘最好呀。”

温仪在她下巴一勾:“小嘴倒甜。”

对欧阳芾来说,这仅是一小小插曲,要得等到年中富弼回朝,婶婶薛氏带她赴富府家宴时,她方能知晓,这位同她有过“套圈之谊”的女子,乃是当朝宰相之女。

然对目前的她而言,有另一事更值得她发愁——

正月初一,曾家三兄弟于彩棚下各题诗一首。

初二,御史官吕景初题诗一首。

初三,知制诰刘敞、其弟刘攽各题诗一首;文彦博之子,凤翔府佥判文恭祖、尚书都官员外郎文贻庆各题诗一首。

初四,前宰相梁适之子,屯田郎中梁彦回、国子博士梁彦开题诗。

初五,前宰相庞藉之子,庞元英、庞元常题诗。

其后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欧阳芾望着满目诗篇,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给叔父出了难题。

整整七日,收集诗作一百九十二首,欧阳芾与温仪等商量后,不得不将宣布胜者之日推迟至一月以后,不然她担忧自己叔父纵熬夜赶工也来不及在元宵前看完这么多诗。

至公榜之日,温家画楼前赏诗传抄者甚众,一度到达堵塞道路的情形,倒真遂了温仪的愿,“赶得上勾栏瓦子过节时热闹”。

其后数年,皆有后人模仿此般活动,乃至变换花样,繁多名目,各家争奇斗艳,夺人眼球。然而那时欧阳芾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上面了。

*

正月十三,天朗气清,风疏云淡。一连在家歇了六日的欧阳芾终于再次走出家门。

她是日晡时出的门,转过条街,去了王安石的家。

开门的是位仆妇,言家主尚未归来。欧阳芾稍感意外,这个时候寻常官员应当归家了才是。

门后探出颗小脑袋,王文筠一身素净粉袄,望着她道:“姐姐?”

“哥哥公事并不忙,但他每回喜爱多留一会儿,看完书再归。”

王安石家素淡简朴,几无装点,一颗庭梧在此季节已叶片尽落,露出高大遒劲的枝干,在天空映衬下略泛着白。

“姐姐可以在这儿等一会儿,哥哥应该很快便回来。”王文筠道。

欧阳芾坐在前厅,好奇道:“和甫也不在家吗?”

“七哥和别人出去了,晚些才归。”

“那就只有文筠一人在家?”

“是我和关婆两个人。”她口中的关婆指的是方才为欧阳芾开门的老妪,其早年便服侍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王益逝世后,如今又跟随他的儿子一同来到京师。

欧阳芾道:“你方才说七哥,那你的其他哥哥们不住在京城吗?”

一问才知,王安石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早逝,而三个年纪稍长的弟弟目下正同祖母、母亲安居江宁,两个妹妹也已嫁人,最小的弟弟和甫还有尚未及笄的文筠被王安石带在身边。

文筠说:“父亲早年宦游各地,也是这样带着三哥,所以三哥如今也这般带着七哥。”

欧阳芾有些明白,为何王安礼之前会说,他很敬佩兄长。

“介甫先生待弟弟妹妹,想来必定如兄如父。”她微笑道。

虽为名义上的三哥,实际却担负着长兄和长子的责任。

但欧阳芾亦有不解:“文筠为何不与母亲住在江宁,而跟介甫先生来此?”

“母亲有四哥五哥还有六哥陪着,但介甫哥哥只有一个人,和甫哥哥开春后要去读国子学,平日里也不在家,家里就会只剩下三哥。”

“文筠是怕他孤独吗?”

王文筠摇摇头:“我是怕他照顾不好自己。”

欧阳芾噗嗤笑出来,又问:“可是介甫哥哥白日都在外面办公,文筠一个人在家不孤单吗?”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王文筠小脸认真道,“我会把家里收拾好,和关婆一起做饭等哥哥回来吃。”

听她说着这些,欧阳芾温柔地望着她道:“以后我经常来找文筠玩好不好?”

王文筠惊讶:“真的吗?”

“真的呀。”

日渐西斜,王安石回到家中,听关婆言道有位姓欧阳的娘子来找自己,步至厅外,便见到欧阳芾握着王文筠的手在纸上勾勒的模样。

“竹节的地方稍微错开一点,像这样——是不是很形象?”

他站在那里,未有动作,只看着二人垂首写画。

“你来试试。”欧阳芾松开手,笑着举目,忽然望见立在门口一身绯袍的王安石,“介甫先生?”

王文筠抬头:“哥哥!”

王文筠搁下笔,奔去同兄长打招呼,王安石牵着她至一旁,让关婆打了盆水。“洗洗手吧,”他道,又朝欧阳芾道,“你也是。”

欧阳芾瞅了眼自己脏兮兮的爪子:“好嘞。”

“之前说过要答谢先生,所以今日是特意来给先生送一份礼物的。”欧阳芾笑嘻嘻道。

王文筠在旁边小椅上继续涂抹画作,欧阳芾将一幅画卷摊开,展于桌案:“介甫老师猜猜,画中人是谁?”

这是一幅清雅素淡的山水画,背景是寒山峭壁,远近松石若隐若现,近处有道溪流,岸上有一亭,坐落于松树旁。亭中独立一人,只见长袍背影,不见正面姿容。整幅画宁静而萧落,正如画中伫立之人。

欧阳芾见他思索不言,提示道:“是介甫老师喜欢的人哦。”

王安石不禁看她一眼,后者仍是笑嘻嘻的模样。

他沉吟半晌,道:“......不知。”

“是杜甫,杜甫呀,”欧阳芾歪头去瞧他的脸色,“我画得不像吗?”

王安石心中微动,再观那画和画中意境,确有七八分相似之意,然而他问:“为何是杜甫?”

“因为介甫先生之前不是作过首《杜甫画像》,先生还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我想先生必定是极喜欢杜甫的,于是我又一想,有题杜甫的诗,怎能没有画杜甫的画,虽然我画得一般,但却是我的一片心意,希望介甫老师能喜欢。”欧阳芾像背作文一样哗啦啦倒出大堆话。

“而且我画了整整七日。”盼望能够借此向王安石传递出自己用心之真挚,欧阳芾小心问道,“......介甫老师喜欢吗?”

王安石观着画,忆起与她初次见面时,她对自己道读过他的文章,原以为只是客套。

“喜欢。”

“真的吗?”

王安石将目光从画中抬起,道:“真的。”他甚至极浅淡地笑了。

欧阳芾受到肯定,开心不已,趁他将画收起前又道:“还有一事,介甫老师看看,这幅画和我之前画的画有何区别?”

王安石顺她的话望去,在图画上方一角找到异样。

“你的押字。”他道。

“好看吗?”

“嗯。”

欧阳芾于是更开心了,指着花押道:“这是冯学士帮我设计的,就是冯当世先生,介甫老师还记得他吗?去年立冬你们见过,我原不会草书,是他教我写的......”

她未注意到身旁人顿住的动作,只管介绍那处花押要写好看多么困难,让她练了好久。

“......介甫老师?”她觉得王安石脸色好像变了,“我是不是不该押字?”

“没有,你押的字很好。”王安石道,将画收起,“作画也好,落笔简练精当,在我之上。这份礼物我会收藏,多谢。”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的欧阳芾:“......先生喜欢便好。”

*

欧阳芾走后,王文筠见自家兄长将画仔细收在盒中,问道:“哥哥是不是不喜欢姐姐的画?”

“不是。”王安石朝她望去,语调温和。

“那就是不喜欢姐姐的花押。”在一旁听完全程的王文筠敏锐觉察到什么,“我去和姐姐说,让姐姐以后不要押字了。”

王安石走近,摸了摸她的头:“不必。她喜欢押字,押了便是。”

“可是哥哥不喜欢,为何还要将姐姐的画收藏?”

“......”

“哥哥言不由衷。”王文筠道。

走在路上的欧阳芾打了个喷嚏,觉得自己该加衣裳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 1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