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汴京梦蘅芜 > 第9章 不踏红尘见牡丹

汴京梦蘅芜 第9章 不踏红尘见牡丹

作者:芳意潜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7 23:43:51 来源:文学城

薛蟠看着莺儿旁边的公子,见人长得极像贾府的那个宝玉,不觉惊异,然而话未说完,才发觉竟是他亲妹子,不禁惊讶道:“妹妹怎么打扮成这副样子!”

“我……”宝钗低着头,眼底里闪着晦暗不明的光,她很快想了个理由,刚要开口,抬头突然发现她那表哥意味深长地看看她。

那种目光,纵她冰雪聪明,一时也不能明白,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王霈尘听了,似笑非笑道:“原来是薛表弟的妹妹。”宝钗听闻他的话,不知为何,心中莫名感到有些气恼,心想他不是一早就知道嘛。

跟薛蟠一块来的晏弦思瞅着宝钗笑了笑,他是被薛蟠拉上马的。宝钗见了他的笑,正欲扬起的笑容忽然淡了,忙撇过头,转而跟莺儿说话。

王霈尘看着晏弦思,眸间闪着诧异,声音带了一丝严肃,他向薛蟠笑道:“你怎么把他带出来了?他才多大,晏老爷怎么允许你带他的?”

“他一个人也无聊,没人陪他玩,晏老爷顾不着他,就让他跟着我了。”薛蟠没有思索,脱口而出,语气稍微透着无奈。

王霈尘了然,低头看着晏弦思的手,眉眼间带着些深沉,旋即微笑道:“纵然是同胞的亲兄弟,虽相貌长得一模一样,他们的手掌的纹理和手指的长短也是不同的,性格也大不相同……我素日只当这是真理,可知竟是我自误了。”

莺儿露出吃惊的表情。

薛蟠没听懂他的意思,晏弦思默默站在那里,似是没听见他的话一般。

宝钗疑惑地看着王霈尘,他俯下身子凑到她耳边道:“过会儿给你解释。”

王霈尘向众人笑道:“晏小兄弟的眉眼才真真和贾府的宝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顺势揽住宝钗,又故作疑惑地看她,微微一笑道:“这样相比起来,表妹和宝玉倒一点也不像。”

自然是表妹比他好看得多。

宝钗点头轻笑道:“表哥又在开玩笑了。”一面说,一面不动声色地推他的手。

莺儿在一旁笑,薛蟠忙点头称是,又对晏弦思介绍道:“他就是我常跟你说的,王家远近闻名的才子,小名叫霈尘,况你们是同乡,祖籍俱在抚州临川,晏小兄弟可认得他?”

金鞭美少年,去跃金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晏弦思生的面目清秀,配着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只是身量不足,年龄尚小,就像是在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子,他此时面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竟显得极为成熟,隐约流露着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

他看看王霈尘,挑剔地上下打量了一番衣着,又自顾自摇摇头,对他什么话也没说,又看看旁边的宝钗,眼神亮了亮,转而张口就对薛蟠调侃道:“薛大哥,原来她就是你妹妹,长得真怪俊的。”一面说,一面向薛蟠笑着伸伸舌头。

王霈尘闻此言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秉持着救人救到底的原则忙把宝钗护在身后,那薛蟠是个直性子,一听这话立马急了,气势汹汹地欲跟晏弦思打一架,可一想到他不过五六岁,便无奈地叹了口气。

不过是童言无忌。

宝钗抚弄着裙摆,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晏弦思反不好意思起来,连忙打恭作揖赔不是,正欲开口说些安慰的话,只听宝钗轻轻笑了,她的声音犹如清脆的冰铃在风中叩响。

“你倒比先越发出挑了,倒像我的儿子。”她歪着头,眨了眨眼睛。

晏弦思涨红了脸,愕然道:“宝姐姐,你满嘴里说的都是什么?”他看形势不对,也顾不着什么,一溜烟就去了。

薛蟠听说,不免呆住了,连忙笑道:“妹妹这话从哪里说起来的,倒叫他愧的连立足之地都没了。妹妹从来不是这样多心说歪话的人。”

宝钗不答,薛蟠一面说,一面望了望跑远了的晏弦思,眼里闪过一丝惊异,命人跟着随他去了。薛蟠又岔开话题,忙问道:“表哥怎么会跟我妹妹在一块?”

王霈尘正欲解释,忽然觉自己的衣袖被人拉住,他低眉一看,正好与宝钗对了视线。

宝钗蹙着眉,悄悄向他摇了摇头,她的表情十分平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王霈尘对于宝钗落水的事只字未提,而是编造了一段子虚乌有的故事去说明来由。

既然由他来编故事,宝钗只得听着,可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劲。只听故事中的她行为嚣张跋扈,任性妄为,都是被爹娘宠溺惯了,私穿男装,不拘礼法,又冲撞了他。

听王霈尘侃侃而谈,宝钗微微吃惊,却不好表露,在她故作娇憨之状的面上,那双杏仁眼并不安分,既任性又生气勃勃,跟她的端庄举止明显不同。

真真好一番添油加醋!

偏薛蟠信了这一番鬼话,然而他一头雾水,才反应过来,忙说道我这个妹妹,最是罕言寡语、藏愚守拙,怎么可能如何如何,怎么会就像表哥说的那样。

“表哥这话说的不对!我妹子哪里是跋扈自恣的人,那些所谓任性妄为的,大多又尖酸,又刻薄,多半得理不饶人,最可恶的,便是生造了歪理,仍作出理直气壮的样子。若我妹妹也沾了这种坏习气,我早就不理她了。”薛蟠一脸嫌恶,忙摆手道。

王霈尘置之一笑,未曾辩解,又说宝钗其实是个口齿伶俐、天真烂漫的姑娘,所谓的沉默稳重都是装出来的假象。

宝钗回头看了他一眼,心道这词看似是个好词,实则不然。

口齿伶俐,是暗示她嘴巴利害,天真烂漫,是在说她不懂礼数。

宝钗自小同表哥相处时间并未长久,堪堪一日之雅,后来他就同舅舅四处游历,自己又同爹娘回了金陵,好几年未曾相见。

她用眼神质问王霈尘,她还没有跟他说过多少话吧,然而王霈尘气定神闲,面上心里压根不心虚。

宝钗不禁有些懊恼,未曾想他竟和娘亲一般,没朝她这里看一眼,薛蟠天生心思单纯,又是真性情,自然并未听出弦外之音,还乐呵呵地同这位表哥道谢。

方才那溜走的爱打趣人的晏弦思也是个罕见的痴人,纵使人辜负他千倍万倍,也从不心生怨恨,信人不疑人。若是他在,自然也听不出话外之意。

在场的,只有他们二人心知肚明。

薛家兄妹与王霈尘等人告别,众人纷纷散了,宝钗跟薛蟠一起,沿着碎石小径,穿过后院园子,赴未完的宴会。

庭院因常常差人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王雪柳亲手栽种的。可若要栽种花草,并不是一件易事,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花易凋零,而杂草却容易蔓延生长。

小径两侧生长着不同于这个时令的绿牡丹,其中还有几株珍贵的如雪般白的白牡丹花,此时虽未花开,也是含苞待放。

淡极始知花更艳。

宝钗忽然想起娘亲曾跟她讲过焦骨牡丹的典故,娘亲最钟爱的就是这牡丹花。可牡丹在世人眼中是雍容华贵的代表,于是更有一干自诩清高的读书人笑嫌牡丹俗,甚至因独爱莲花而讽刺牡丹富贵庸俗,是人人趋之若鹜的花。

花本无性,花草树木的美好品质都是世人一厢情愿赋予的。反过头来,去赞扬这个、贬抑那个,岂不是很可笑吗?

真爱花者恨不得百花争艳,而假爱花者则是想借机标榜自己,往往笔下不见花的本相,反而意淫各种虚假的品格来牵强附会。

纵是按他们的道理来说,真正世俗之人又怎知牡丹的风骨。

娘亲说过,写牡丹的诗只有一句好,那就是刘禹锡的那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薛蟠看着满园的牡丹,叹了一口气,心道:“牡丹虽美,只一处不好,也并非因其本身,总爱招老鼠沾惹,怪道自古红颜多薄命,连花也逃不过这般命运。”

宝钗跟着薛蟠缓步沿着小径,路上穿过一座座亭台楼阁,其中有一亭子,名曰醉芳亭。

亭子里坐着两个人,宝琴和薛蝌正在里面品尝宫中时兴的玫瑰露,琴妹妹旁边还陪侍着一个名叫春香的贴身丫头。

宝琴远远地就看见了薛蟠和宝钗两个,笑吟吟地向他们打招呼,忙道:“蟠哥哥,宝姐姐。”

她手里正拿着两个玻璃小瓶,小瓶有三寸大小,上面盖着螺丝银盖,一个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另一个上写着“玫瑰清露”。

宝琴忙笑道:“我特给哥哥姐姐们留了两瓶,不曾想在这儿碰见了哥哥姐姐,快把这个拿两瓶子去罢。一碗水里只用挑一茶匙儿,就香的了不得呢!”

薛蟠见宝琴拿着两个三寸来高的小玻璃瓶,莺儿走过来提着小灯笼迎亮照看,只见其中一个的里面装着小半瓶红如胭脂一般的汁子。

仔细看了看,上面原来写的是“玫瑰清露”,薛蟠称赞道:“我略略一看还以为是西洋葡萄酒,原来是这个,用这么个小瓶子装着,真真好精致。”

宝钗方想婉言拒绝,心里忖度道:“她既实意送我,想来我也实意要收的。与其半推半就,耽搁工夫,不如从实收了,倒也爽快。”不愿拂了宝琴的好意,忽闻着那露珠儿实在清香,不由的拿起来观摩,忙笑道:“那就谢谢妹妹了。”

二人又与薛蝌宝琴闲话了一番,兄妹俩这才回到了薛家宴会上。

宝钗本作为这场宴会的主角,却将这风光全让给了别家姑娘。若说她是某本故事中的主角,也易被人当作无足轻重的配角,毕竟她本身就似是记录人间俗世的旁观者。

被人错认或是误解,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是她的话,也不会在意这些小事。

任凭她们红蕊争芳,她却独不迎人观赏,宝钗回房重新换了身素雅的月白色长裙,头上挽两支坠珠流苏钗,又去拜见了爹爹娘亲,才回到席上,选了个角落里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