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薛家这一缘故,皇室便降下隆恩,官家崇诗尚礼,征采才能,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送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的入学伴读,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薛蟠平素因闻得都中汴京,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宝钗待选,二为参加科举,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此薛蟠打点下行装细软,正择日起身,临行之际,同宝钗上街来买些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
莺儿眼见角落里有个小女孩儿,她眉间有一颗米粒大小的胭脂计,便对宝钗道:“你瞧那姑娘,好好的蹲在那儿做什么呢?”
宝钗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果真见到那姑娘,在斗蟋蟀玩,旁边并无一人。
她从一个小竹筒里掏出了一只青蟋蟀,然后将青蟋蟀放在了几块石头圈成的圆形场地里。
只要将两只蟋蟀放在里面,具备领地意识的蟋蟀就会互相争斗,显然,两只蟋蟀在鼓翅激鸣,斗的你死我活。
她将一只方头健腿、威风凛凛的黑蟋蟀放进去,黑蟋蟀便猛地一蹬腿,很快与青蟋蟀战到了一块,向着青蟋蟀进攻而去。
青蟋蟀向后退了两步,似乎很畏惧眼前这个高大的对手。
黑蟋蟀并没有给青蟋蟀喘息的机会,下一秒,黑蟋蟀便又冲了上去。
它将青蟋蟀逼到墙角,青蟋蟀退无可退。
终于,黑蟋蟀像咬住猎物一样咬住青蟋蟀,青蟋蟀蹬腿挣扎着,黑蟋蟀却用双足压住青蟋蟀,青蟋蟀使不上力气,一会儿就被咬断气了。
“我太喜欢你了,我要和你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宝钗高兴地道,说着就向她走去。
薛蟠一怔,看向宝钗,看着她靠近,越过,蹲下,对那女孩儿笑,他自己反而在原地呆了许久。
英莲掏出了一个小小的锦缎荷包,先前的笑容立马淡了,反愁眉深锁起来。小荷包上用丝线绣了一朵雪白的并蒂莲,旁边还缀着圆润的小玉珠。
虽然做工精美,但一看就知道,用料很便宜,而且很旧了。
薛蟠心内着实疑惑,待要上前去问,又怕唐突了姑娘。
谁知没过多久,从巷子里来了一位浓妆艳抹的妇人,她粗暴地拽起地上的女孩儿,英莲的面上闪过一丝慌乱,几滴豆大的泪珠儿登时滑落下来。
宝钗吃了一惊,忙携住英莲的手,薛蟠已上前几步,挡在那妇人面前,冷声道:“你想做什么?”
那妇人听闻此言,面色平常,语气却隐隐带着愠怒,扬声道:“我教训我的孩子,关你什么事?”
英莲含泪悄悄向宝钗摇头,宝钗冷笑道:“你就是这样对你的孩子的?”她拉过女孩儿,方才那妇人拉扯英莲时,宝钗看到她雪白胳膊上青紫的痕迹,那分明是被打出来的。
那姑娘干干瘦瘦的,身子薄的像一层纸,薛蟠一听,面上立即带了些恼怒,又猛然回想起爹爹和舅舅所说的话,只是察言观色。
妇人冷笑几声,见眼前姑娘生的是天然妙目,正大仙容,穿的是宫样盛装,衣裙华丽,面上顿时换上了一副可掬笑容,对着宝钗道:“这位小娘子,你是哪家的?姐姐看你年纪尚小,不适合来这唱曲儿的勾栏瓦舍,奉劝你还是离了这里罢。”
莺儿大惊失色,对宝钗道:“姑娘,我们走罢!”
英莲正欲开口,听了这番,一时语塞,面上充满自卑,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要把她买下来,要多少银子?”薛蟠忽开口问道。
他的声音平静,不带温度,英莲充满希冀地望着他。
叶九娘低头弄着指甲,伸了个懒腰,她想着英莲的模样儿好,还是末则,为人行事,温柔安静,更比别的女孩儿不同。
英莲看似柔弱,骨子里倒很倔强,差不多的主子也比不上她,因此只叫好生养着。
何况几日前已收了天价,将这丫头卖给别家,叶九娘懒怠解释,只摆手道:“不卖。”
宝钗忙问道:“这是为何?”
薛蟠又道:“我们要带她走,多少银子都使得。”他想着逛了这半日,母亲心里必悬挂着,也不愿多停留。
叶九娘转了转眼珠,似是变了主意,笑道:“那好,我是个做生意的人,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宝钗笑道:“一锭黄金,不知你收不收得了。”
叶九娘面上大喜,收了交子,取来卖身契,看了一眼英莲,陪笑道:“既如此,这丫头就卖与姑娘了。”
她的头发乌黑,绾了个流云髻,髻上簪着一支翡翠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金银的流苏,脸孔白白净净,嘴唇薄薄的,嘴角微向上弯,带着点薄薄的笑意。
整个面庞精致清丽,不带一丝人间烟火味,此时端正站在那里,更显文静优雅。
她第一次见甄英莲时,便觉得不凡。
叶九娘看着那群丫头被带上来,她们的腰上都绑着麻绳,粗重的麻绳连在一起,防止逃跑。
她们或低声哭泣,或瑟瑟发抖,被人推搡着,成一排站在她面前。
叶九娘没有说话,目光扫过姑娘们。
她忖度着,从左数的两个必定认识,她们贴的很近,年长者将年幼者护在身后,大概是姐妹,都是黄口之年的年纪。
姐妹都是穿着破衣,肤色黝黑,她们面容粗糙,蓬头垢面,从干瘦的身材便能看出她们出身穷苦。
叶九娘看向她们时,姐姐虽害怕,但仍强装出勇气回瞪她,妹妹则是目光躲闪,不敢看她。
大概姐姐想保护妹妹,把她看成了敌人。
而第三个姑娘却不同,虽穿着破衣,身形瘦小,皮肤却白皙了不少。
她害怕地低着头,不敢说话,但从她端正的站姿,能感受到她的出身不一般。
叶九娘冷笑一声,对人牙子道:“左边那俩是买的,她是你拐来的?”
她斩钉截铁地说出自己的判断。
“哟!九娘眼力真准,实不相瞒,确实如此啊!”
那人一脸讪笑,忙道:“她们是姐妹,是附近穷山沟的,如今各处闹饥荒,她家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便把女儿卖了,给小儿子换粮吃……”
他缓缓说道,叶九娘观察着她们的反应,小点的妹妹仍懵懂地站着,而大点的姐姐,眼中的泪光已多了几分,一副欲哭的模样儿。
看来,说的是真的。
“至于这个,确实是我们拐来的。”
叶九娘问道:“拐的能安全吗?”
“肯定安全,不安全我哪敢往外送啊!”
“拐来的就不可能安全,况且她看着就像良家的!”
叶九娘沉下声音,冷冷地道。
人牙子尴尬地笑了笑,那群姑娘一听,早已红了眼眶,低头啜泣。
她揪住其中一个姑娘的衣领,冷冷道:“哭什么!”
运气好,被人看上了,可能会被当作女儿收养。
哪怕运气不好,为奴为婢,也比她要强罢。
她真的做了一件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