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 第9章 第 9 章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兰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2-02-07 12:41:15 来源:文学城

听儿子说起板栗沟,江有粮也忍不住流露出了一丝羡慕的表情,“板栗沟那边我也听说了,说是他们隔壁村有个女大学生回来创业,还拉了好些大老板过去搞投资,带着附近几个村都跟着发大财了。他们村的山荣老村长我还跟他喝过酒呢,是个有福气的啊!”

“听说山荣家现在几个大人加起来,每年光工资就有三十来万,再加上村里的分红,那可真是发了啊!”

“你要想去,也不用找别人,等咱们把学校的洋芋给收了,我跟你一起跑一趟板栗沟!”

“你山荣大伯喜欢喝咱们这边的野茶,回头给他挑两斤好的!”

“行!不过咱们这穷乡僻壤的,估计投资商也不愿意来砸钱,咱们自己慢慢干,少赚点,也总比在城里打工强。”说到这里,江小满不好意思地看了他爸一眼,“那个,爸啊,我说个事儿你别上火。”

“说吧!这世上还有比穷更叫人上火的?”江有粮信心满满地看着儿子。

江小满最怕看到他爹这幅盲目自信的样子,可这事儿瞒是瞒不住的,他们郎山虽然偏,但电视手机也一样不少,电视里那帮闲着没事的专家也在一天到晚的分析哪些专业就业困难之类的,他爸不聋不瞎,早晚能看到。

想到这里,江小满吞了吞口水,把心一横——

“爸,我学的这个对外贸易,现在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啦!”

穷有什么可怕的?

穷的时候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那才可怕呢。

“啥?!”江有粮脸色一白,今天最后一根香烟,掉到火盆子里去了。

愿不愿意回乡创业,那是儿子的自由。

可因为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才不得不回乡创业,那就不一样了。

那就是没有退路了啊!

在江有粮看来,儿子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就算回乡创业失败,以后回城里起码也能找个工作养活自己,总归比他有出息。

可现在咋回事?那个什么对外贸易他也听不懂,他只知道,这个专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了,他儿子这四年大学不是白上了?

哎哎,也不算白上,小满大一下学期就没找家里拿过学费了,说是国家有贫困生补贴,每年还能赚几千块钱回家,要不怎么说上大学才能学到真本事呢?

只是,这一毕业就失业,实在是让没什么文化的江有粮备受打击,整个人在微弱的灯光下更加佝偻了。

江小满暗暗叹息一声,走过去搂住了老爹瘦骨嶙峋的肩膀:“好啦爸,你儿子的本事你还不知道?上大学那会儿,我一天上六节课还能挤出时间赚钱呢,以后毕业了,我有大把的时间琢磨怎么挣钱。”

“实在不行,我就回城里收废品去!你可别看不起那些收废品的,这一行做好了,一年挣几百万轻轻松松的,就算没有几百万,我一年挣个几十万,咱们父子俩也能过上好日子。”

唉,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为了争取到每年的奖学金,期末的时候累成狗,大学四年别说谈恋爱了,他连同班同学都没怎么混熟,没想到折腾了四年,到头来却还是要去收废品……早知道他高中毕业就去收废品算了。

不过,就算重头再来,江小满还是会坚持去上大学的,他爸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有句话说得对,上过大学的,跟没上大学的,真的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就在江小满跟他爹为了就业的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刚才发到个人页面上的那条短视频,浏览量突然暴增。

其实这几年各种乡村短视频已经开始泛滥了,网友们从一开始的津津有味,到现在的索然乏味,有时候甚至看了第一眼就刷过去了,江小满想要靠拍短视频,再向几年前那边爆火,其实希望不大。

但谁让江小满在卖手工花布鞋的老阿嬷摊子上呆的时间太长呢,其实一开始他只是想多拍点产品细节,到时候拿去找同学帮忙推销一下,他虽然不混汉服圈子,但也知道能玩儿得起汉服的基本都是富婆,他也没想宰客,就想卖点土特产给他爸多买几斤肉吃。

结果就因为在这个摊子上耽搁太久了,后面好多素材都没拍到,编辑视频的时候,不自觉就用了很多手工花布鞋的素材。

一开始是关注他的几个女同学,看到她们念念不忘的手工花布鞋重出江湖,喜出望外,艾特了同袍们来围观,再后来,同袍们也辨认不出这是什么年代的,又艾特了汉服圈子里的几个大佬。

结果居然还真有大佬回复了,这位大佬非常耿直,只回复了几个字:认不出,想买!

大佬的粉丝们哈哈大笑,激情点赞,把大佬的回复顶到了第一位,后面还有一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喊着想买,让江小满赶紧上小黄车。

江小满哪有小黄车给她们?

从平时寥寥几百个点击量,一下子飙升到好几万,江小满激动的有些睡不着,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一晚上过去了,他这个剪辑堪称粗糙的视频非但没有凉了,热度反而越来越高,早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二十万了。

看着评论区里一排排求上架的新粉丝,江小满觉得,自己应该找时间去一趟江弯村了。

因为心里存着事儿,早饭江小满就随便做了点,昨晚炖的大骨头汤,煮沸之后做了一大锅面疙瘩,又从坛子里拿了一把酸芋头杆出来切段炒熟,简单吃了点,就急匆匆下山了。

学校经费有限,他自己也不富裕,没办法天天请孩子们吃肉,所以今天的中午饭就只有一大盆辣椒炒洋芋片、一盆清炒卷心菜,外加一个牛皮菜蛋花汤,看着小家伙们失望的眼神,江小满心里挺难受的,但也没办法,学校里养的鸡都是留着下蛋的,不能说学生们馋了就杀几只,这样以后别说肉了,连鸡蛋都吃不上了。

不过,昨天熬猪油的时候江小满留了半盆猪油渣,炒洋芋片和卷心菜的时候放了两勺进去,原本寡淡无味的蔬菜,立刻变得油汪汪的,孩子们吃的头也不抬,连菜汤都舀起来拌饭吃掉了。

这些菜如果放在城里的学校,家委会看了都要打电话报警了,怀疑学校是不是贪墨了学生的伙食费。可在他们郎山乡小学,这已经是他们日常能给孩子们提供的最好的伙食了。

中午江小满特意多做了点菜让江百川他们留着晚上吃,又跟他说下午要去一趟江湾村找人,听说他是去找那个做花布鞋的老阿嬷,江百川倒是笑了——

“二年级的江盼就是江湾村的,你要去他们村找人,直接找他妈妈陈姐,那是个热心肠的。”

这可真是巧了!江小满赶紧拿出手机,点开了上次加的陈嫂的微信,江百川一看,俩人居然连微信都加上了,顿时也乐了:“你去忙你的吧,明天有事的话就别来学校帮忙了,我去村里叫个人来帮忙做顿饭好了。”

这就是学校在村里的好处了,乡下人情味浓,平时学校有个什么事情,大家都会来搭把手。

其实他们郎山乡小学所在的这个郎山村,才是建国初期郎山乡的行政核心,后来因为这一片实在没有地方可以扩建了,而且修路过来成本实在太高,县里就根据上面的意见,把整个郎山乡搬迁到了现在乡政府所在的盟山镇,把他们这里变成了郎山村。不过因为这里实在太偏了,所以学校就留了下来,用的还是郎山乡小学的牌子。

所以尴尬的事情来了,郎山乡真正的乡镇小学其实是现在的盟山中心小学,而郎山乡小学,实际上却是一个早就该被撤并淘汰的村小。

之所以没有撤并,是因为这大山深处,有太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让孩子去镇上住校上学、还有来回交通的费用……

虽然村小师资力量有限,但江百川也在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的给予了这帮孩子最好的,村里人也一样,学校有事叫一声,基本上都会来搭把手。

“明天我还来帮忙,过几天可能要跟我爸去一趟板栗沟走亲戚。对了,我爸让我跟你说,学校的洋芋你放着别动,等我家的收完了他来帮你收。”江小满突然想起这件事,忙叮嘱他道。

“就那么两亩地的洋芋,还用得着你爸下来帮忙?放心吧,学校也有劳动课的,我都给他们安排好了。”江百川笑得跟个家里有一百个长工的土财主似得,“周四周五两天的劳动课,我叫他们把地里的洋芋都收上来,再把地耕一下,粪肥撒一撒,回头种两亩小黄姜,卖了钱给小家伙们买肉吃!”

江小满一脸黑线地看着他叔:“他们不会还要负责开学的时候给操场拔草吧?”

江小满至今还记得,以前他在郎山乡小学上学的时候,每年暑假返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家一起去操场拔草,然后回教室打扫卫生,开学第一课,永恒的劳动课!

“你懂什么?这才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江百川得意洋洋地显摆着他的学生综合素质,那真是进可上学退可搬砖,扔到社会上也绝对不会饿死。

江小满:“……”

厉害了我的江校长!

说起劳动课,我们八零后太惨了,小时候开学要打扫卫生,现在有了娃,要去学校给孩子打扫卫生,就离谱!感觉全中国都在逮着八零后这一代在薅羊毛,据说马上等着咱们的还有房产税和延迟退休,行了,直接毁灭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