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陛下今天火葬场了吗 > 第8章 种合欢

陛下今天火葬场了吗 第8章 种合欢

作者:杳杳云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3 23:23:45 来源:文学城

008

次日清晨,芊芊是被鸟鸣声吵醒的,头不痛了,身子也清爽了许多。

大抵是鬼门关走了一遭,她如今心思静得厉害,不再像从前那般纷乱消沉。

躺在榻上,视线忽然被一只停在窗台上的鸟儿吸引。

金黄色的羽,红红的喙,歪着脑袋有点呆呆地看着她,绿豆大小的眼珠子闪闪发光。

芊芊心中一动,不禁问道:“是你吗?”

“是你回来了……吗。”

“小主人在同谁说话呢?”翠羽一进来便听到芊芊在呢喃自语,一边问,一边端了药给她。

芊芊接过去,一饮而尽,毫不拖泥带水。

不再如年少时那般,没有蜜饯便不肯喝。她喝完药,仍旧望着那只小鸟,唇角碾过清浅的笑。

“你说是不是她回来了,来看看我?”

翠羽看着小鸟,忽然想起南照的传说,若是孩子夭折后,身边飞来了蝴蝶、鸟儿,那便是夭折的孩子的化身,来看她的母亲最后一眼。

最后一瞥这个阳世,看一看世上最爱的人,灵魂便能安心踏上轮回的路。

芊芊自言自语道:

“如果真是卿好……我一定要好好的,开开心心的才行。莫要让她瞧见我不好,不肯放心离去。”

卿好,那孩子随了母姓。早早便起好的那个,被她舍弃了。

祝卿好。

祝你来生,一切都好。

“就是这儿了?”

突然,屋外响起脚步声。

支摘窗开着,一眼就能望见外边的情形,庭院里,秋风凛冽,落木萧萧。

两株桃花树缠抱,却已枯死大半,翠羽记得这两株桃花树,是从宫外移植进来的。

当初谢家郎君与小主人夫妻二人,并肩手植了这对桃花,后来生长在一起,成了一处世所罕见的自然景观。

小主人带进宫的东西不多。

一些故国之物,金银细软,还有,便是这连理桃花了。

只是,人挪活树挪死,这两棵树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忽然,翠羽瞳孔骤然一缩。

只见数名太监涌进庭院,为首二人竟拿着斧头,朝着那桃花树步步逼近。

锋利的刃口在日光下闪烁寒光。

“该死的。小主人还在这,他们就敢这般无法无天!当着您的面、损毁您院子里的东西!”

衣袖却被人拉住。

芊芊眼神冷静:“翠羽,不要冲动。”

她散着长发,赤足走到窗前:

“咱们静观其变。”

长门宫古树参天,挡住了支摘窗。

一时间,没人看见窗后默立的蓝裙女子。

但以芊芊的视角,却可将之尽收眼底。

其中一个太监,看上去懒懒散散的没什么干劲儿,走到桃花树旁,踹了一脚树干,满脸嫌恶:

“真不想来这晦气的地方。”

另一个太监接话:

“上头的命令,不来不行。”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先是郑娘子落了水,后有太皇太后旧疾发作。再就是陛下执意灭佛,据说那日在大觉寺,众多僧人自发跪在蒲团之前,诵经祷告,而那宝相庄严的金佛,居然流下两行血泪!”

“怪哉怪哉。”

“你发觉没有,我觉着是自打那……南蛮女来了以后,才出了这样多的乱子。不说别的,就说御马监的钱守之。多谨慎的人啊,从没叫人抓住过小辫子。偏就在戚妃进宫那天犯了糊涂,当众调戏宫妃,挡了天子车架,死得那叫一个惨啊……尸体被扔到乱葬岗,叫野狗啃得手脚都烂光了。听说,每到午夜时分,还有人看到他的魂儿在御道上游荡……不是那女人邪门,能是什么。”

“你说的,在理。”

“今儿早朝,陛下着钦天监算了一卦。卦象说,宫廷有祟,祟藏于木。问及方位,却在东南。这东南方位的宫殿,不正是——长门宫么?”

“这这这……还真是,桩桩都应验了!”

“行了,先干活吧!”

斧头朝着树身砍去,刀口每加深一次,树便震动一下,仿佛一声恸极的呜咽。

枝叶颤颤而落。

“这……这怎么有个,”突然,有人抖着声儿开口,“这是坟?”

看着树后那个隆起的土包,众人不寒而栗。

宫中严禁私祭,更何况这般公然设坟?

在那土包旁,还有一个竹篓。

里边装着小孩用的围涎、花帽、绣鞋,图案鲜艳的泥塑,竹子编的草虫。

最惹人注目的,是那蜡染的布偶娃娃。

娃娃做的很逼真,戴苗银头冠,穿红色织锦,衣上绣鱼、鸟、蛙、蝶等等趣意横生的图案。娃娃的颈间,挂一枚花丝莲纹银锁,银锁下悬了几颗精致小巧的铃铛……

太监怪叫:“陛下都说了,宫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异族之物。敢将东西堂而皇之放在此处的人,看来只能是那个没规矩的南蛮女了……”

“要不把这个坟也给挖了吧?”

“动手动手。”

他们扬起铲子,就要往那坟上挖去。

看到这里,翠羽再也忍不住:“住手!”

她冲出去,厉声道:

“什么祟什么鬼的,少在这里胡说八道了!我和小主人在此住了多日,什么事也没有,你们随意散播谣言,安的什么心!”

那太监擦了擦汗,无奈道:“姑娘,小的也是奉命办差。陛下下旨,要我等将宫里的桃花树全部砍去,种上郑娘子喜爱的花木。旨意上说,要将这些桃花连根挖去,不能给半点复生之机。”

“连根……挖去?”

便是翠羽都傻了眼。

“当真,当真是陛下的命令么?”

她心忽然提到嗓子眼,转过头,紧张地去看身后人,“小主人,谢郎君可是小小主人的生父啊……”

“他当真,会这么残忍么?”

众人这才看清婢女后方那身形窈窕的女子。太监们对视一眼,岂不怪钱守之鬼迷心窍,这戚妃果真好颜色。

安静地伫立在秋日晨光中,一头长长的黑发披散下来,掩映着那张绝色倾城的脸。

女子乌发蓝裙,衣服上缀着素雅的银饰,一阵风吹来,她长发和裙裾随风轻曳,纯银打造的饰品绕着她的衣裙和鬓发折射出光,闪闪发亮,远远一看,错觉瑶池仙子误落人间。

芊芊凝视着桃花树后的那个土堆,正如他们猜测的那样,那是一个坟冢。

是她为夭折的女儿立的衣冠冢。

按照南照的习俗,放一根桑枝于胞衣上,再埋进树根底下,便是一个简单的衣冠冢。

胞衣是孩子的生命之源。

将其与作为树木生命之基的树根埋在一起,便能早日抵达彼岸,来生便能如树一般,扎根稳固,沐浴阳光,不畏风霜雨雪,好好地、完整地长大。

直到长成这参天的大树。

可怜吾女这一世,原该有恩爱的父母,有幸福圆满的人生。

此生不能以身相陪,便以桃花树替代。

这两株桃花树遮天蔽日,枝枝相覆,又是当年她与谢不归共同栽下,就仿佛是卿好的爹娘,在陪着她。

她把她能给的,力所能及地给了女儿。

生前不能护持,死后也要周全。

“当真是陛下之令么。”芊芊问。

“不敢欺瞒娘娘,”小太监似有些不忍,声音都小了许多,“正是陛下金口玉言。”

霎那间,芊芊藏在袖口下的十根手指,死死地攥紧在一起,泛起强烈的痛意,

“杀人不过头点地。”翠羽惊呼,“陛下这……这是诛心啊!”

芊芊闭上眼,眼睫颤动不止。

谢不归,谢不归,

你怎么能。

当着一个母亲的面,再杀她的孩子一次。

那小太监不敢再耽搁,说了句“得罪”,便一铲子朝着坟堆挖去。

忽然之间,一股狂风席卷,乌云霎时间于头顶密布。

仿佛连天也感到了这份悲怆,一同低垂,与大地共鸣。

树木摇曳,枝叶婆娑,似有谁在其中哭泣,其声凄切,草木皆为之动容。

铺天盖地的枯叶纷飞,如同一张张哀悼的纸钱,被猛烈的狂风吹向那瘦而薄的身影。

落在她的发、肩、衣裙之间,女子步伐一动,突然朝着坟墓冲了过来。

有人想拦,却又顾及她的身份,只能退开。

芊芊于土堆前缓缓跪下,黑发散落全身,跪在那隆起的黄土包前,不顾脏污,脸贴向坟堆表面,似在感受那孩子的体温。

她声音轻柔,像是在给孩子唱哄睡的摇篮曲:

“是你吗?”

“卿好,是你在哭吗?”

是你在撕心裂肺地哭泣,想让娘亲最后再保护你一次吗?

她太用力,手指深深陷入了泥土,尚未愈合的伤口开裂,留下道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瘆人至极。

“这戚妃……”

“莫不是疯了?”

“快。快把她拉开!”

翠羽尖叫一声:“不许!不许动小主人。滚开,都滚开!”

争执间,锋利的斧头差点割伤她的喉咙,拿着斧头的小太监吓得脸都白了。

另一名年长的太监被她吵得烦透了,使力一推,翠羽整个人跌倒在地,头磕在石头上。

“翠羽!”

看到这一幕,芊芊突然从情绪中强行抽离,她撕心裂肺地喊着,几乎是跪爬着爬向那瘦小的身子。

“翠羽,不要。”

……

“……翠羽?”翠羽苍白的脸上全都是血,闭着眼,好久都没有声息。

芊芊大脑一片空白。

她的双手颤抖着,探到翠羽鼻下,一缕气息尚存,喜极而泣:

“你别怕,你别怕,我会救你的,我一定会救你的。”

翠羽费力地睁开眼,虚弱地笑:

“小主人,小主人别哭。翠羽不疼,翠羽还要保护小主人,跟小主人回家……王上等着小主人,等着翠羽呢。”

那太监慌了神,他也不想闹出人命:“戚妃娘娘,快些将人送去太医院吧……”

-

太医院

她来得不巧,太皇太后病情反复,大半个太医院的人都被请去了。剩一个心宽体胖的太医,正在誊写方子。

上面人吩咐过了,小打小闹的都不用管,只要人不死就成。

满屋子血腥味,他却眼皮都没抬。

“伤的不轻,得先止血。”

他语气冷漠,“但按照娘娘的份例……只怕用不起这般名贵的药材。”

一阵银饰哗啦声响起。

“这些,这些,这些够不够?”

芊芊把银钗、银簪,就连绣鞋上那一对儿银蝶全部都拆下,一股脑地推向那胖太医。

都是纯银,份量不少。

芊芊来得匆忙,值钱的东西带得不多,忐忑地望着太医,忽然想到那锦囊。

若是那锦囊还在,还在就好了。

自己的手艺是什么水平再清楚不过。

那一个锦囊,不说用料,单是那南照传承了千年的绣艺,都是无价之宝。

光那一个锦囊,就足以买下大几车名贵的药材。

芊芊从未有此刻这般的感受,落到如此局面,跟谢不归有脱不开的关系。

他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痛恨?还是怨愤……当务之急,是救翠羽的命。

她只屏着呼吸,低声说:

“我可不可以先赊着。我绣工极好,什么绣法我都会,失传的双面绣我也会。您转手出去能卖不少钱。”

太医犹豫起来,一咬牙,说:

“罢了,罢了,瞧你也怪可怜的,方子在这,自己抓吧。”

那太医拿起药箱匆匆起身,把银饰统统收归怀中,朝她随意拱手,“郑娘子平安脉还没请,微臣便先告辞了。”

芊芊没理会他,抓起方子。

上边字迹潦草,好在凭着从前在南照自学的草药知识,也勉强认得几个。

那几味止血、去腐生肌的草药,恰是最需要的。

室内昏暗,芊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翻找着。

一排排高大的药柜,每个柜子上都刻有药材的名字。

拉开抽屉,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瓷瓶或是纸包,上边贴有字笺,密密麻麻看得人头昏。

要在这浩如烟海的药材中找齐需要的几种药材,无疑是一件非常考验体力、意志力的事。

女子头发凌乱,衣衫不整,面容却专注而沉静,有条不紊。

直到将药材全都找齐,后背也已湿透,就在她合上柜子的一瞬间——

一个颜色比其他都深的檀木柜,吸引了她的注意。

柜子表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莲花纹,配有一把精细的锁具。

刻着药材名字的地方,明晃晃两个字,如针一般刺进她眼底。

“却死”

……

在水阁

白露脆生生地说:“堂前屋后都种上娘子最喜欢的兰花,可好?君子兰,牡丹,都是长寿吉祥的花,尤其是这合欢,象征着夫妻和睦,琴瑟和鸣……陛下对娘子真真儿是上了心的呢!”

郑兰漪若有所思:“桃花不吉吗。”

“桃花又称短命花,自然是很不吉利的,当然要早早地除去了才好。”

闻言,郑兰漪端起一盏茶,看向身畔之人。

她的手纤细而修长,肤如凝脂,腕间佩戴的玉镯,是空灵碧透的春水绿,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

白露看着只觉养眼,心道陛下定然也是喜欢极了的。

“陛下请用茶。”郑兰漪声音婉婉。

谢不归视线落在她的玉镯上,眼前却浮现出另一只手腕来。

每到秋天,那只手便格外的苍白而细,似世间最后一朵莲,纵使纯洁慈悲,也再留不住上一个夏天。

未戴饰品的腕,伶仃素净到寡淡,连往日最爱的银铃钏,都尽除了去。

唯有洁白的纱布缠绕。层层叠叠,如冬日未融的雪。鲜血渗出,似那雪里红梅,无尽空白里落一片鲜红。

他的心脏忽然一抽。

郑兰漪还在那等着,谢不归身子微动,修长白皙的手从描着金线的袖袍中伸出,那盏茶,终究是被他接了过去。

她略松了口气,眼角余光带过,白露即刻意会,跪地道:

“陛下怜惜娘子,不知可愿成全娘子的相思之苦?”

郑兰漪掩口,咳嗽起来,“陛下面前胡说什么。住口。”

“娘子!您为何不与陛下明说。您思念世子,时常夜不能寐,半夜哭醒……”

“是么,”他喝一口茶,淡敛的眸没有情绪。

郑兰漪:“就快要到那孩子的百日了,不知陛下可否开恩,让妾身见一见孩子?”

男人沉默着。

正当郑兰漪以为他会拒绝时,“既是大哥的孩子,朕自当视若己出,便接进宫来陪你吧。”

他缓缓道:“时候不早,朕还有政务,便不多留了。你身子不好,早些歇息。”

“奴婢恭送陛下。”

谢不归起身离开后,郑兰漪盯着那一盆一盆娇艳的花,手搁在膝盖上,如云袖纱被风吹得扬起,本该光洁白皙的皮肤,竟不知何时,涌现出大片大片的红疹。

细微的刺痛和瘙痒传来,她猛地拉过衣袖,盖住了那痕迹。

郑兰漪忍耐着这份不适,视线不经意地掠过窗台上,郁郁葱葱的君子兰,脑海中突然掠过一幅画面。

那女子,坐在方才谢不归坐过的位置。一张脸笼在秋光里,苍白,却依旧生动嫣然。

蓝的裙,黑的发,干净的眸。

突然,郑兰漪的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说的,强烈的厌恶。

她低声说:

“白露,去,把所有花都给我扔出去。”

“所有?”白露惊讶。

“我说的话,你听不懂么?”

“是,奴婢这就照做,”一向温婉的娘子,从未有过如此情绪,白露小心翼翼问:

“可是娘子,这、这里里外外光秃秃的,也不好看呀?”

郑兰漪情绪慢慢缓和下来,抚摸着手镯,那唇畔的冷笑一闪而逝:

“那便种上蒹葭。”

秋水伊人,隔着茫茫的蒹葭,可望而不可即。

这蒹葭,一向都象征着,男女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

陛下只略坐坐就走了。

莫非娘子是在向陛下……表达内心的不满?

白露回想娘子跟陛下在一起时的画面,十分养眼,两个神仙模样儿的人,天生就该在一起,却不知为何,陛下迟迟不碰娘子的身子。

宫里嬷嬷都说,似陛下这般血气方刚的年纪,不可能忍得住不亲近心爱女子的。

或许,陛下打从心底里便尊重娘子,爱护娘子。

想等着昭告天下,给娘子一个位分,再让娘子侍寝也说不一定?

-

长门宫

翠微额头包着纱布,声音嘶哑:“娘娘您要是有什么吩咐,就喊奴婢。”

芊芊摸摸她的脸:“别说话了,快睡吧。”

“翠羽怕娘娘叫人欺负了去。”

“我有手有脚,做什么不成,况且宫中谁都当我这是阴邪之地,人人避之不及,又有谁会特地来找我麻烦呢?”

芊芊说这话时并无落寞,完全是以淡淡陈述的口吻,说着一个事实。

翠羽见她面容无恙,这才放下心来。

“我的全副身家可都花干净了,你可要快些好起来,”芊芊笑道。

“知道啦,奴婢定会好起来,到时候咱们给院子里那几个坑填上,奴婢去采买些种子,也不让院子里坑坑洼洼的难看。小主人你说种点什么好,是花呢还是竹子?”

“种些萝卜白菜吧。”

毕竟她现在是两袖清风,穷得很。

宫里又都是见人下菜碟的货色,一日三餐见到点荤腥都难。出宫的密道还没找到,如果活活饿死在冷宫里,那可就真成了笑话。

翠羽也笑起来:“小主人,您不伤心啦?”

“逝者已矣,”芊芊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装着却死虫的陶罐。她抬眼,温言宽慰:

“我已经看开了,你放心。”

翠羽这才放心地闭上眼:“只要小主人不再念着,不再恸着,不再将所有情绪压在心底,还能有笑出来的能力……奴婢便是豁出这条性命……也值得的。”

-

宫中御道,一座龙辇缓慢前行,仿佛一座古老庄重的神龛。

高居其上的人金质玉相,气质脱俗,却像是被供奉起来的神祇,与外界隔绝,透着一股难以接近的孤高。

景福随侍一侧,暗暗一窥,看到帝王手里,正握着什么在缓缓地摩挲。

玉白的手衬得那抹红愈发鲜亮,蝴蝶花鸟环绕其上,在他五指之中,如把握着一颗血管缠绕、怦怦跳动的心脏。

景福心中一惊,忙垂下头去。

脑海中掠过数个时辰前,含章殿,那争执的一幕。

大殿之中,帝王高居主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礼部侍郎率先跪地,高呼:

“陛下!佛门倡导慈悲为怀,劝人向善,对于稳定民心、教化百姓意义重大,若是骤然灭佛,恐会引发动荡和不安,甚至激起民变,

还望陛下三思!”

帝王白衣金冠,面沉如水。低垂的视线像是在俯瞰寰宇,又像是在回避着什么、那双冷漠的眼睛里不见芸芸众生,也不见一分半点的人情冷暖,

“朕自践祚以来,江山动荡,风雨飘摇。前朝留下的弊病,当权者大型佛教,朝廷**丛生,权贵多与僧侣勾结,败坏朝纲,滥用权力建造佛像宝塔,役使民众数万,采集木材石料于江河山岭之间,耗资万亿,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此风不刹,国将不国。”

他声线清冷,每一个字都遥远得像是从天边传来,回荡在空旷的殿堂之中。

话音落下,一绛红衣袍的青年,举芴板出列。

此人名为项微与,乃是大魏钦天监,同时也是一位道教徒。

项微与年轻挺拔,面容俊秀,举手投足似有纤云绕袖,道骨仙风。一颗醒目的朱砂红痣居于他眉上正中,宛若丹霞映日:

“前朝重佛,律法中更规定,寺庙僧人不纳税不服役,且多占良田美宅,与百姓争利。若能推行,便能减轻百姓负担,是造福社稷之举。”

“前几日,在大觉寺抓获了数名前朝余孽。佛门之势力,与前朝之基业,相依为命,犹若两木交柯,根脉相连。欲除其一,必先连根拔起,方能绝其再生之机。”

“灭佛杀僧,势在必行。陛下之令,微臣愿效犬马之劳,身先士卒,帮助陛下成此千秋伟业。愿随陛下共济时艰,以图社稷之安,天下之治!”

窃窃私语声响起。

唯一没有开口的,是户部尚书。

他在心中飞快地算了一笔账。

前几日底下的人呈上了名单,全大魏无敕额之寺院大约有三万余所,若能收购佛像铸钱,必然能大大减轻国库的负担,陛下决策中,愿意还俗的僧侣免死,服兵役,以增加国家兵源,对抗虎视眈眈的北凉。

陛下的这一步棋,是一步险棋,可若一旦做成,那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功绩!

想到这里,户部尚书手微微发起抖来,激动和兴奋溢于言表,脸都红了。

礼部侍郎仍有异议:“佛法之善,岂能因少数人之恶便全盘否定?佛寺中仍有许多清修之人,他们都是无辜的性命,还请陛下三思。或许会有更温和的手段达到目的!”

“此举决非长久之计,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信仰一旦被摧毁,将难以复原,后代史书又该如何评说?”

一旦屠杀寺院,逼死僧尼,必在史书上,留下那残忍、暴虐之名。

君臣争执不下,如同两股激流碰撞,殿中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良久,帝王冰冷的声音响起,如同刺骨寒风,刮过每一个人的心底:

“后史如何评说,朕并不在意。爱卿须知,菩萨低眉也有金刚怒目。非常时期唯有以非常手段,才能快速达到目的。朕为大魏长治久安,必然采取铁血手腕,不容异议。”

“退朝。”

帝王语罢,拂袖而去。

“融佛焚经,驱僧破塔……”散朝后,景福听见两名臣子窃窃私语,

“陛下锐意变法,雷厉风行,我等感佩。然为求变法,竟大义灭亲。大觉寺中,陛下的生父还在其间修行。待至亲亦不徇私,此等决断,实令人惊诧不已。”

他口中的当今天子生父,便是谢家前任家主,谢明觉。亦是身死南照的谢晋将军的嫡出长子。

“虽说一入佛门,尘缘尽断,名利亲缘皆可抛。但为人子,能将屠刀挥向父亲。此等冷心冷清,还是叫人不寒而栗……”

“二位大人,慎言。”

景福出声提醒,那臣子见到是他,知他一团和气,又简在帝心,便试探道:

“公公,容在下多嘴一问。陛下此举,莫非真如传言……有郑娘子的缘故?听闻前些日子这位娘子落发为尼,引得陛下震怒……才有了今时今日这一出。”

郑兰漪已为人妇,众人却以娘子相称,要知道她的夫君,早已被追封为穆王。

其中深意,不言而明。

景福却不肯定,也不否认,只低低一叹:

“圣心难测。”

-

思绪回归,景福不自禁地抬头,看向陛下在月光下的面容,他小心翼翼斟酌着问:

“陛下,今晚是歇在书房还是……”

男人微合了目,如水月光洒下,根根分明的眼睫在面部投下浓长的阴影。

景福了然。

他提高了嗓,唱喏道:

“摆驾长门宫——!”

每到秋天,那只手便格外的苍白而细,似世间最后一朵莲,纵使纯洁慈悲,也再留不住上一个夏天。化用自余光中的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种合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