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陛下何日退休搞C > 第19章 【江山之外】

陛下何日退休搞C 第19章 【江山之外】

作者:Fitaww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02:38:03 来源:文学城

江山之外,人见风帆沙鸟。

前人如此言,仿佛也是江湖一隐士。

无名帮派,无尘主人,歌寄少年,诗寄锦时。

却说苏陆二人历经山洪突变,与帮主相见,陆二郎泥流中乍见世交,亲亲热热,仍是一派赤子情性,而云卿公子苏雁风霜不改,也有识人的女郎偏心他几分。

通信到京中宫里,连王女官也记挂他们,紫宸殿中总先翻找他们的消息,一见有信和礼物,先捧着给女帝去。

“郑侍郎出宫了,白尚书又等着。——属下可插个队,陆小公子给陛下报讯儿来了。”

王女官笑着递上。

“这下陛下可放心啦。”

“有那家伙不惜驱奔千里、熬了几夜去捞他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也不知道玩得好不好……”女帝接过信,嘴上说着不在意,手上拆得一点不慢,她也挺好奇如今江湖那里有些什么有趣的玩法。

“怎样,小公子果然很受照顾?”

王女官和女帝亲近,虽然不看信,但也敢打趣。

却见她家陛下看着看着露出微妙笑容:“很受照顾……云卿把侍卫跟班分派到各处帮忙去,他们自己洗衣做饭呢,哈哈哈,陆美说他哥很没有自知之明,哈哈,”女帝看向王女官,奇道,“苏云卿不是一向深沉稳重得很,怎么我们的云卿公子出了京就变得想事情简单了。”

分派侍卫到人家那里,亏他想得出来,也幸亏是咱们无尘,不会疑心他。

“真是一点看不出来人家点评他们的……‘陆小美正直敢言,苏云卿谨慎周全’。”

这点评出自帮主之前的通信,他们一行人这一路上已多见闻,兄弟二人到了江城,更被安置在帮主辖下产业历练,不经意间,总见识许多市井百态、是非黑白,喝茶遇到有心调戏的,逛街遇到不慎撞马的,于是英雄救美,英雄陆小美正直敢言,居中调停,居中苏云卿谨慎周全,忽忽然便几旬过去,这翩翩佳公子们也在帮里有了名声。

陆郎君,人人知道他,跳脱顽皮,三脚猫功夫,然而天真纯善,听闻他除了楚州京城,竟然没有去过什么别的地方,各位婶婶叔叔于是纷纷推荐他试一试当地风物,一群群抢着显摆卖弄,又送他烘鱼、烤虾、锅炉烧出的苔菜饼吃,又带他学本地土话。

苏郎君,这却也是个稀奇人物,长身玉立,又生得美貌,一看就是好出身。众人虽没有帮主的眼力,看不出他“远看青竹挺秀、近观弱柳扶风”这外美内软的气度,却也常见他捧着书,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抱负地闲逛度日。“缓慢慵懒,得体温和”,这八个字评他正好。

兄弟凑一起,真是江湖一道好风光。

-

锦衣儿郎将车上负载的芦料搬下,拍拍肩上沾上的白絮,他向一旁的蔡姓小哥笑道:“今日这车帮忙送到,应该没有旁的了吧。”

只通观风不通人情的蔡工看了看单子,点头应他:“嗯,你要划船去吗,葛堂主不在家。”

与他说话的锦衣郎正是陆美,他兄弟二人自携随从到了江城,玩了几日,就被众人瓜分了拉去各处帮手。

他也觉得新鲜,自恃身强体壮,打马游花小身板不错,自告奋勇去帮忙备冬。

冬有什么好备,补一补墙面屋顶罢了,这些他又不在行,于是被拉到南城搬芦苇。

小郎君记事起,二十年没做过这样的体力活。

他又拍了拍腰腿,把衣摆上的细枝末杆震落,自从他自己洗过两回衣服,这爱清洁的习惯是一日更胜一日。

从前那种院子里飞扑打滚,衣摆拖地的时光,仿佛一去不复返了。

活泼好动陆二郎:说起心中俱是泪也——

江城这里又爱下雨,衣服总晾不干,好容易秋高气爽半天,傍晚又落雨下来。真是一日白晒、半日白洗。

陆小公子摸着腰间金荷包,打算再去买几件漂亮衣裳换洗。只管买够,不信没有穿的,不燥就不燥吧——本地土话,将晾干称为晾燥。

他和负责工事的蔡小哥道别:“师姐留了只小船给我,我午后找史姑娘划去。”

蔡小哥面色严肃:“史姑娘已经定亲了。”

“我知道,我知道,你怎么比我还不像江湖人,我们帮里谁管这些。”

说着挥手跑路。

这里生机盎然,帮派生机盎然,城池生机盎然,女子男子生机盎然。

连陆美这样富有生机的人,都仿佛扑入洋溢青葱水汽的温泉,察觉到比他更富有生命力的气息,舒展的,活跃的。

蔡工说的不在家的葛堂主,正是那位漂亮师姐葛长韵。她是堂主,陆美还好奇是个什么堂。

他曾好奇询问,问的还是帮主,此前他们见过风堂,于是他猜这帮派的堂口,是按“风花雪月”排的,还是按“风火雷电”排的,江湖说书总是这些堂号。

饭桌上众人对视一眼,连自家姓名都无所谓的帮主哈哈笑开,道:“都不是,我们也念过一点书,是——‘风帆沙鸟’。”

正是那一句,江山之外,人见风帆沙鸟。

她只说风帆沙鸟,飘然江山之外。仿佛是云树之间,朝堂远处,几多渺渺隐逸情志。

她没有说——

风,是疾不留痕的江上风。

帆,是越海寻洲的舶里帆。

沙,是不足外道的暗门刀斧。

鸟,是雀语鹰鸣的讯息流转。

更有工事民务、商贸马队,还有零零总总附归帮派,并不归在四堂之下,何论地头上听她吩咐的千万万周官衙差。

陆美摇着衣摆闲晃跑路,他要划船去,这夏荷秋菱、河蟹塘虾,样样有趣。细竹一杆,棉线绑点荤腥,就能去茭白地里钓虾,钓了也不吃,换个大湖泛舟,撑船打竿,叫几位姐姐教他。——主要是姨母派人防他掉下水啦。

他兄长苏云卿,虽然不比他结实,也在帮主座下帮忙。

做的,是个幼儿头子,正是那桩书局里儿童工读做事的分派。

这却也为难苏大公子了,他只在读闲书上勤勉,好容易逃开京里的日日点卯,哪里有工夫天天招呼小孩子。

云卿公子所在的书局,正是当时给那小丫鬟纸团里提及的一系,越城只一所,江城有好几所,他被分到的是最大一处。

这书局开办,也不为什么,只是女郎动脑子清楚一件事,让小姑娘们知道,赤手就足够杀人。

她说这话时正带人参观,伸手瞧着自己的手,目光看着虚空像看着什么人。

世间生灵本能不受压迫。虎豹牛羊、雉兔虫蚁,同一生灵间既没有繁育的隔阂,力量绞杀同类,也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书局前店后院,房开几间,两个厅堂,里里外外挂着几只铁锅,有一面大的,转面看原来底下有三足——是个铛,铛旁边还挂着只铜钟。

苏云卿与陆美这段时间闲逛游玩,发现江城几处帮派产业,都有这样的铁锅、铁板垂挂,他瞧不出是个什么风俗,猜大约和有些地方悬艾挂镜一样,就是江城这儿质朴无华,有几个一看就是厨房用剩下的,底都锈漏了,锅柄上还缠着防烫的绑带。

听说帮主爱书,在店里还设了起居小间,偶尔去住几日,如今匀半间给苏云卿看书休憩用。

陆美也去看过半眼,乍舌瞠目得出结论:

——啊哈,养小孩简直是桩人人熟视无睹的难事。

事事精心,生怕儿童稚嫩,磕着碰着;烦杂吵闹,又要言传身教,以免养歪。

洗扫育养,从前人仿佛理所应当一般,担着这样的差事,殊为不易。

难道是明命的么?

这是一句本地话。“明命”一词,他头回听见就是在一位姨姨口中,在土话里,是“理所应当、天生合该如此”的意思。

买汰烧事,宁有种乎?——但凡心里还有点公平正义,便该为此鸣不平。

小公子在成衣铺里买下两身极好打理、极好浣洗的衣物,心下道,衣服是不能叫姑娘帮忙洗的,自己也不能日日得闲,不如买几件好晾晒的,给白羽省些工事。

“白羽啊白羽,看少爷我多疼你!”

丝帛的容易皱、棉麻的会发臭,这回少爷花大价钱买天衣一般的总好做事了。

这几日他已和城里各家店铺混熟,任谁看到带着金荷包的公子进门,都会很乐意做生意。

各家裁缝如遇知己,搓手接待:亲自上门的小少爷,使钱又豪气。

不仅自己买,还会带几套同款不同色的,这生意做得,比那些上门来挑衣服送姑娘的不差。

“波光粼粼的,好看得很。”陆真果然欢欢喜喜包下两件,又替他哥也带一身,思量着要不要给史七葛长韵她们带个礼物。

送衣服?……太怪太怪。

从京里带来的礼物丢在山洪里,帮主这里又要送什么好呢。

“小公子看上哪套?”店家看他难得往女成衣那里看,上前揽生意。

陆美想了想,还是摇头道:“罢了,还是给大哥再选两件,他明儿做客游玩也该穿身新衣服——掌柜的,这镂金薄云纱还有几个颜色,你这里怎么才三款青碧。”

陆小公子对衣裳的在行,堪比胭脂铺老板对绯红的分辨。

“这还是素了,有没有朱樱茜色?你有几个绛色。”

陆美拿着累金线绣云赤锦,倒是知道太艳。

兄长大概不敢穿,小郎君丢开又投向最初那套闪亮亮的浮光叠衫,“还有几个纹样?……腰身太宽,这里要收一收……”

大包小包的陆美满意离店。

不愧是丝绸鱼米之水乡江南,这衣这衫轻薄柔软,样样好看。

把衣服往门房一搁,揣着两手的小少爷奔去找史七玩。

西院里,灶膛柴红,锹棍够炭。

汤罐里扑着热气,左边大锅上木盖厚重严实,右边灶头是空的,露出膛里舔着盈盈火舌的柴炭。一侧台面上,蒸笼竹筐隔层冒香。

帮主叠着腿倚靠门框上,空手抱胸,安静观看世家大族的公子下厨。

——这灶头大锅挪走,留个圆洞,里头的柴火借了对穿风的势,呼噜噜往上拉出来。

帮主悄没声丢个暗器砸过去,把最热闹那块柴砸坍。

蹭饭这种事,果然翻墙也要来,防备她隔壁院子被人点了。

云卿束了袖,在厨后拿竹筅帚清洗右边那只大锅,端着倒出水,又换清水。如是再三,才将锅端进来放入位置,水汽哧声蒸腾,冒着白泡又迅速消失。他从备好的碟子里拣起鸡皮扔下熬油,又择了青菜,一根一根数着放进去。

十分优雅细致。

下一瞬油珠爆裂,哧声沸天,优雅细致的公子哥儿手忙脚乱拿锅铲翻菜。

观望的帮主看了看他备菜盘子上放着的鱼——前几日隔壁院子送来的菜好吃是好吃,不过,似乎和这生疏手法并不系出同门啊。

苏云卿捞起一旁的盖子挡在身前,做面小盾,铲铲锅里菜发现不曾糊底,于是索性下手将锅闷盖住。

一时间油珠炸裂声都闷去天边,现世安稳,拿惯笔墨的手又从容起来。

帮主忍笑,苏云卿咳了一声,不好意思地回头转身。

女郎抱臂点评:“是我这里少备了一个锅盖。”

苏云卿闻言又转头去看,原来他一时情急捞的锅盖是饭锅家的。江南打灶,左右各有一个,一个煮饭,一个炒菜,缝隙里留个汤管的位置用来顺便烧水。

如今左边的饭锅锅盖被调用,晶白米粒噗噗吐沫,尚未煮透。苏云卿忙把挪用的盖子送回去,还安慰似的拍了拍盖柄。

“哈哈哈,”帮主侧头笑开,“饭镬掀开过,怕是有点难熟了。”

油锅的热闹又盈满厨房,青菜香气里帮主热心分享“生米熟饭”的经验。

她十岁时摸出的道理,生米煮成熟饭需一气呵成,如果半途中断再续,那僵米再如何煮,也并不会软,正所谓一鼓作气。

被灶上热气熏得面庞微红的云卿公子闻言叹一口气:“看天意吧。”

帮主笑了笑,同他一起看着青菜瘪下去,菜这个东西很是有趣,一大把菜放锅里,多得似乎要满出锅沿,烧着烧着菜叶瘪下,烧下来也只一个锅底。于是还不如云卿这样,本来就是一个锅底,烧瘪后还是一个锅底,丝毫不亏。

苏云卿有条不紊地往里面扔调味佐料,看得出他不是很清楚放的时机,也略有些犹豫放的轻重,但佐料都事先在小碟备好,所以很是淡然从容。

菜梗上的水被熬出,炸裂声也消下去,苏云卿缓缓洗了一个盘子,将熟透的菜拣出,铺陈摆盘成一幅好图景,又铲上一些汤汁浇稠上色。

帮主看去,成品尤其能唬人,一点想不到过程是这么波澜曲折。

“鱼还烧吗?”

“……烧。”

世家公子决心挑战。

油脂遇到洗锅的热水,冒出一股腥膻之气。

云卿对光观察水面油花。

帮主看得一乐,难怪技术生疏仍有厨神给饭吃,原来精益求精的地方他端出了浑天观星的架势。

女郎背着手走近同观,问道:“先炒菜,再烧鱼,也是特地排的先后吗?”

低头改刀的云卿抿唇笑:“倒是没有,这可是有讲究?”

“蒸煮过的锅,如果不先炒个菜过一遍油,煎鱼是会粘鱼皮的。”

“原来如此。”云卿公子一脸受教的神色,与帮主对视一眼,两人静默片刻,不由同时直身笑开。

在那盘子青菜凉掉前,鱼总算顺利出锅,名满天下的云卿公子与名满天下的无尘帮主二人围着桌子欣然落座。

饭生不生尚未揭晓,帮主掏出路上带来的一叠炊饼:“——先见之明。”

她四下转头:“小长楚呢?”

“约了姑娘划船,今晚是不用等他吃饭了。”

“了不得,不愧是传闻要娶歌姬的小友。”

云卿替她摆菜,笑道:“舍弟胡闹,帮主这里居然也有所闻。”

“江湖上消息走得比人快。”帮主舍了大饼,先选送到面前的红豆蒸米糕,脆碧箬叶垫底,苏云卿替她剪断箬叶,连叶子一起捧住一块放在她盘子上。红豆香甜,白米软糯,青底葱翠,帮主接过轻轻一掰,内里的豆沙馅儿便流淌出来。

“再说还有许多说书场,胡说八道些市面上的人物,明儿不是一起去玩,正好带你去听。”女郎低头看着米糕面上花月云烟的花纹,又觉得这线条似乎有些奇怪,不由捧起细看,疑惑问,“这模子是从哪里来的。”她的厨房里还有这样工具?

苏云卿顿了顿,侧头咳嗽一声:“……噢,街上看到个新镇纸,我就买了。”

“……”

拿镇纸石刻的花样当糕点模具?

好有文化的一块米糕。

致敬,抱拳。

难怪阳刻阴刻的,图案印得这么别致。

江湖女郎只道她自己已经算是够恣意潇洒的了,不料对面这位也不全然板正——有意思。

这便放心舍了食不言的说法,两人饭桌上说三两句闲话。

“油烟还是大了点,烟囱灶台打扫起来麻烦。”

“……有理。”

“往前推十年,还有人说什么‘君子远庖厨’。”

好好的一句人心思辨妙语,被愚人作讹误了解。

苏云卿闻言也笑:“他们胡乱附会,说什么君子不能下厨,哪里管它本是‘见其生’的不忍之心。”

“正是。”

二人说到不忍之心,不由同时想到那‘忍心’的心法,这吃饭的档口,又默契地都没有提起。

帮主拿刀一人分了一面鱼,刀法远胜解牛庖丁,银光划过,鱼肉整齐平移脱下,取过自己一半搁到盘子,将另一半推给云卿。

“帮主这里,是不是吃鱼也不能翻面?”

“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划船靠的是自己的道理。”

苏云卿点头,果然是离经叛道、只服自己的人物。他想起还有一盘小点心,端过蒸笼取出下面一屉,原来是一碟糖汁蜜藕,放凉之后,糖色更为黏稠。四五片蜜色小藕,错落有致堆叠在盘碟中,最顶上那片斜斜搭靠,桂花糖汁淋在上面,还洒有几朵金瓣点缀。

十分精致。

色泽、格局、留白,都像画一样。

一人两片。

不能再多了。

给陆美剩一片,二人分食,果然香甜得正好,秋日桂花也应季应景。

两位风雅人物,就着院子里的风景闲闲用饭。——虽然并没有饭。

“藕也难洗。”

“……不错。”

抬箸的二人相视而笑,不由在浣濯之事上引为知己。苏云卿更想起这几日汲水、沥水、滤水、观水的光景。

这水乡之地虽然水多,却不是直接能拿来饮用洗漱的。

烧饭是烧饭吗,非也。

就像吃饭也不是吃饭。

这生米熟饭,——也不是生米熟饭。

所谓烧饭,乃是滤水、洗锅、洗铲、洗盘、洗菜、洗刀、洗砧板、洗手、洗菜、洗盆、洗锅、洗菜、洗手、洗盘、洗灶台……

就像洗衣是洗衣吗,也不,是洗晾杆、洗地、洗台、洗舀水的勺存水的桶、洗盆、洗衣架、洗竹夹……又扔掉遇水发霉的竹夹。

……嗐。

素来没多少耐心的帮主看着桌上的饭勺菜盘竹蒸笼。

“也有好洗的材质,明朝有空带你去隔壁县,那里的特产是瓷器跟琉璃,我们顺着江过去,坐车回来,一日也尽够了。”

苏云卿想了想,应下,又忽然冒出一句:“那明天我们是听书,还是买瓷?。”

帮主一怔:“?”

帮主无语:“……”

嘿,眉清目秀一脸真诚的,要不是你眼底促狭没藏着,我就真信你面无表情很实在了。

此人仿佛被他淘气弟弟带坏,竟还会开玩笑。

——江城这里,“明朝”二字,有“次日”的意思,也有“往后某日”的意思,并不特指明天这个第二日,苏云卿来此已经多日,早学到这个用法。譬如商家或者路人见面,打过招呼,道别时总热情客气一句,“明朝来噢”,是有空就来玩的意思,不是确切地约明天来做客的行程,如果听见的人第二天真去上门拜访,也未免太老实了。

所以帮主说的是以后有空带他买瓷器去,苏云卿偏正儿八经当第二天的行程。

女郎乐得笑眼弯弯,筷子一顿,戳走最后一个藕片。好冷。

“都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