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奔袭 > 第10章 第九章

奔袭 第10章 第九章

作者:奔驰G6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1:36:33 来源:文学城

【第九章】

大军刚出定襄,萧峣便来到了柳枫的营帐,坚定地请命道:“末将愿率所部八百精骑先行,自觅战机。”

柳枫闻言一愣,坐直了身子,目光锐利地打量着萧峣。

营帐内的气氛随着萧峣的请命而变得紧张起来。童晖等将领们交头接耳,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既惊讶又略带担忧的神色。

区区八百骑兵,若是远离大部,会不会遭遇当年高祖的命运?天下无人不知,高祖七年冬天,陈枞天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出晋阳迎击匈奴,便是因骑兵行进过快,主力步兵未能跟上,被乌耶单于围困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七夜,几乎葬送了刚刚打下的大汉江山。

如今萧峣竟然只带八百骑先行,难道他不知道什么是前车之鉴吗?

柳枫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萧峣,似乎想要看透这位年轻将领的决心和策略。

“萧峣,你可知此战非同小可?”柳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出的。

萧峣抬起头,迎着柳枫的目光,丝毫不退让:“末将深知此行凶险,但战机稍纵即逝。若我军能够迅速找到突破口,便能为大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不成功便成仁。”

柳枫若有所思地看着萧峣,许久后,缓缓说道:“说说你的理由。”

萧峣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计划和对匈奴骑兵的分析细细解释了一遍,“数月前,大将军带十万大军出定襄,兵分四路寻找匈奴主力,却因偶遇匈奴小队而暴露了大军的位置和意图,最终无法完成长途奔袭的战略目标。”

“而此次,我提议仅带八百精骑先行,有着几个明显的优势。首先,长途奔袭的速度更快,能够迅速穿越草原,深入敌后;其次,八百精骑数量少,更有利于隐蔽行动,不易被匈奴侦察兵发现;最后,精锐骑兵的战斗力强大,一旦找到匈奴主力,便能够出其不意地发动袭击,给敌人造成重大打击。”

柳枫听后,沉思了片刻,缓缓点头:“萧校尉,你的计划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八百精骑孤军深入,风险极大,你可有充分准备?”

萧峣恭敬地回答:“大将军,末将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我们将通过减轻粮草负重来提高行军速度,因为只有轻装上阵,才能保证速度。至于粮草补给方面,我们准备沿着水源丰茂之处一路北上,匈奴人喜欢逐水草而居,所以我们的粮草补给可采取‘因粮于敌’的策略,从匈奴人那里抢吃的,走到哪里就打到哪里,攻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我们也会选择最适合的路线,尽量避开匈奴的侦察范围,尽量保持隐蔽;同时,我们也会加强侦察和警戒,一旦发现匈奴主力,便立即发动袭击,匈奴骑兵远距离骑射技艺了得,但是近身对战远不如我们。至于战略战术,便是以快取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长途奔袭,速战速决,得胜即归。”

柳枫听后,眉头微微舒展,缓缓点头:“萧校尉,你的计划不仅周密,而且具有创新性。八百精骑孤军深入,风险虽大,但若是能如你所言,充分发挥轻骑的优势,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关于粮草补给,你提到的‘因粮于敌’策略十分关键。这样不仅能减轻负重,还能有效打击匈奴的补给线,可谓一举两得。但切记,深入敌后,一切行动无比小心谨慎,确保自身安全。”

萧峣坚定地回答:“大将军放心,末将必将谨记您的教诲。此次行动,我们将充分发挥轻骑的优势,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匈奴主力并发动袭击,带领精骑英勇杀敌,为朝廷、为百姓立下战功!”

柳枫略一沉思,他深知此行凶险,对萧峣点头说道:“战事凶险,多加小心!”

萧峣慨然应允,纵马远去。

他身后的八百精骑紧随其后,马蹄声震天动地,卷起滚滚烟尘,遮将北方的天空都染得灰蒙蒙一片。

随着距离越来越远,他们逐渐深入了广袤无垠的旷野,眼前是辽阔的天际和苍茫的大地。

远离了大军的喧嚣,萧峣只觉心中豁然开朗。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和野草的清香。

抬头仰望,风云变幻的万里长空让萧峣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想象着自己就像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在这片自由的天地之间,不受任何束缚,追求着属于自己的荣耀和梦想。

萧峣深谙行军作战的精髓,他明白在离开大部队、粮草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水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确实,无论是在什么年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都是一条铁律。这条原则不仅强调了粮草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更突出了后勤保障对于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影响。

在后勤保障中,军队的供水补给和饮水的卫生健康更是重中之重。士兵们一旦缺水,其战斗力将大打折扣。而饮水卫生问题一旦引发疾病,对全军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萧峣在寻找水源时,以匈奴兵为倚仗,他深知匈奴兵熟悉当地地形和水源分布,因此借助他们的力量可以更有效地找到可靠的水源。同时,他也根据水源分布的情况制定行军路线,以确保军队在行军过程中能够及时找到匈奴人的聚居地,持续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

萧峣带领着八百轻骑从清晨的曙光中出发,一路疾驰,直到日落后才在一处背风的山坳处扎营。

营帐简易,勉强能够遮挡住两面来风,却足以让士兵们得到短暂的休息。

萧峣召集了几个都尉和军侯到自己营中,其中一大半都是经验丰富的匈奴人。他们坐在简陋的营帐内,火光映照着他们坚毅的脸庞。

“各位将士,今日我们共疾驰多少里,可有人计算过?”萧峣的话语坚定有力,目光依次扫过将领们。

一名高大壮实的都尉站起身来,他面容憨厚老实,却眉头紧锁,显然对于今天的行军路程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回答道:“回校尉,一般情况下,战马长途行军一个时辰跑四十里,今日我们跑了五个时辰,因路况多变,速度时快时慢,一共大概一百三十里路。”

萧峣点了点头,对都尉车成的估算表示认可。他深知,这样的行军速度远远达不到长途奔驰突袭匈奴军的目的。他们不得不加快步伐,以及时找到匈奴主力军。

“很好,各位将士辛苦了。”萧峣继续说道,“然而,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形势,加快行军速度是我们达成突袭目的的关键。敌人可能已经预料到我们的行动,所以时间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现在,我需要听听大家的建议,看看有什么良策可以提高行军速度。”

话音刚落,一名匈奴军侯站了起来,他说道:“校尉,我们可以轮流骑行,让战马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让士兵们在行军过程中进行轮换,这样既能节省体力,又能保持较快的行进速度。”

另一位都尉也补充道:“校尉,我们还可以选择更平坦、阻力较小的路线行进,以减少战马的体力消耗。同时,我们可以减轻携带的装备,只携带必要的武器和补给,进一步降低行军负担。匈奴骑兵没有汉军这样繁重的盔甲,所以行军速度更快。”

萧峣仔细听着他们的建议,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他思考片刻后说道:“你们的建议都很好,我们可以结合实施。首先,我们从明日起选择更平坦的路线行进,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其次,我们将重甲卸下,在此地找一隐匿处藏好,只穿戴头盔和护胸甲即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将领,继续说道:“此外,我还需要提醒大家,虽然我们正在加快行军速度,但绝不能忽视警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在行军过程中,斥候要密切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我报告。”

将领们纷纷点头称“诺”,对这位年少的校尉又多了一分敬佩。

匈奴人确实更习惯于在草原上露宿,他们从小就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驰骋,对于自然的亲近和适应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大部分匈奴士兵早早就扎好了营帐,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他们的什长则负责安排各自管辖的十个士兵的餐食,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和能量。

相比之下,汉人士兵则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他们一般和匈奴人混编在一起,进入萧峣轻骑营的也是经过层层选拔的精英,全都是上过战场的将士。然而,现在他们要和匈奴降兵融合到一起行军打仗,这种跨文化的合作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就在萧峣召集将领们商议战略之际,营地中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声。他眉头紧锁,意识到可能是发生了什么紧急状况,立刻命令身旁的程莳去了解情况。

不久,程莳匆忙回来,气喘吁吁地报告:“校尉,不好了,营地里发生了一场争斗。起初是一名汉人士兵和一名匈奴降兵因为一件小事打了起来,现在情况已经升级到了汉人和匈奴人种族矛盾的层面,恐怕要发生群体械斗事件。”

萧峣的眉头更加锁紧了,他深知在行军打仗的关键时刻,营地内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任何内部的矛盾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队伍的士气和战斗力。他立刻站起身,对将领们说道:“各位,我们现在面临一个紧急情况。营地内发生了争斗,我必须亲自去处理。请大家随我一同前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