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庭山。
山路荒草丛生,冷风如刃,虽是盛夏,却森寒袭人。沿途枯枝腐木横陈,仿若鬼手从迷雾中伸出,扭曲交缠。
云华信步行至山路转角,忽觉山风带来一丝异样的腥甜之气,竟似血气浓重。
她眉头微蹙,止步凝神。放眼望去,只见路旁杂草间横陈着一具尸体,皮肉剥离,筋骨暴露,触目惊心。
“好狠毒的手段!”云华眼中寒光一闪,心中却已迅速推算死者遇害的时间与凶手所用手法。尸体未曾腐烂,死不过三日,伤口齐整,分明是利刃所为,绝非妖魔之祸。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少年不知何时跟了上来。云华心中一叹,此地不善,不如劝他尽早离去。
她缓步至少年身侧,将袖中药瓶掏出,递了过去。少年微微一愣,低头看着那药瓶,眼中透出几分疑惑:“这是何物?”
“此地凶险,你重伤未愈……待在这儿无异于自投虎口。”云华将药瓶塞进他手里,又轻咳两声道:“这清琼丹能护住你的灵力,助你早日恢复,取了便速速离开,莫要跟着添乱!”
清琼丹是昆仑山灵芝所炼,百年方得一株,云华心中颇为不舍,但为了将这人打发走,只得忍痛割爱。
少年闻言,嘴角微扬,漫不经心地接过药瓶,拇指转了转瓶身,仍旧站得稳稳当当,岿然不动,活像棵赖在原地的老松树。
云华自顾前行,回首间却见那人仍一路跟随,不由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他。
五方双手背负,抬头仰望青天,装作不觉。被云华盯了半晌,他方才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神医虽医术惊人,然孤身一人,恐难保周全,何况……”他语气一顿,嘴角微扬,“神医救我一命,家中父母曾言,有恩不报王八蛋,我自是不愿做这王八,此恩必报之!”
云华静静盯了他半晌,直到把他看的发毛,方咬牙切齿道:“把药还我。”
五方朗声一笑,“送出之物岂有要回之理?神医实在小气。”
云华当下翻了个白眼,又知此人巧舌如簧,颜之厚矣,非凡人可及,亦不再多费口舌,转身而去,衣袖翻飞如云,而那少年紧随其后,似一柄尚未出鞘的利剑,锋芒难掩。
半月前,昆仑山落了场新雪。
云华将将向天帝递上辞呈,心中快意无比,拎着竹筐在昆仑漫山遍野地瞎晃悠。
薄冰厚雪之下藏了一味世间罕见的灵药——初霁灵芝。这药虽不能活死人、肉白骨,也不能增进灵力,然则有个妙用:炼制吐真丸。
云华修医之余,常炼制些稀奇古怪的丹药。银月草可制净皂丹,食之体蕴淡香,半月无需沐浴;幻灵丹能幻化万物,草木禽兽,随心而变;碧水丹则让不通水性之人亦能畅游无阻。
……提及这些,她便双眸熠熠生辉,神采飞扬,扒雪的动作也就更快上几分。
然初霁灵芝未寻到,却刨出一只翠鸟。
那鸟卧于雪地之中,奄奄一息。羽毛冻得僵硬,身上落满了新雪,周身却隐约萦绕着淡青色灵气。
她原以为是只上等灵兽,想着带回去驯养,却不料这灵兽竟能化作人形,不仅狡猾、挑剔……还死赖着不走。
云华无奈地摸了摸鼻尖,脚步不停,向前走去。雾气渐散,天地间豁然开朗。眼前之景竟如世外桃源,但见梅子金黄,杏子肥硕,又弥漫着阵阵浓郁的茉莉香,芬芳得近乎妖异。
她不禁步伐微顿,目光淡淡扫视一圈。
深山中竟暗藏村落,且多为客栈。或高挂红绸,或悬灯挑彩,门前繁花似锦,极尽招摇。
五方挑眉,慢悠悠地环视一圈,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这地儿倒比我想象的……更'热闹'。”
话音刚落,破风声骤起,一物自空中疾驰而来。五方眼疾手快,扯住云华衣袖,将她拽至身侧,铜壶重重地砸在他们方才立足之地。
云华尚未立稳,便见瓷碗、铁盆、石块接二连三地飞来。
她一怔,愕然而立,摸了摸鼻子,讪讪道:“这地方……倒真是热情好客。”
五方冷笑一声,抬声喝道:“什么人躲在暗处,使这等偷袭伎俩!”
一人自屋后扑窜而出。他衣衫褴褛,面容苍白,皮肤干瘪且紧贴骨架,一头乱发如枯草垂于额前,双目猩红,状若疯癫。
这疯子嘶声喊道:“滚!快滚!离开这里!”
正嘶吼间,一老者领着一伙人匆匆赶来。为首的老者满面怒容,厉声喝道:“疯子!还不快回你的草屋去!”
身旁之人忙上前将疯子擒住,老者这才压低嗓音斥道:“不是说好生看着么,怎的又放他出来闹事!快快带走!”
疯子被押走时仍一步三回头地高声叫喊着:“快走!它们会吃人!人被吃了就会死……哈……哈哈哈……”
老者充耳不闻,转身满面堆笑,向云华二人作揖道:“二位莫怪,老朽是此地管事。这人是村中猎户,妻子病故后便疯疯癫癫。村人见他可怜,常施以援手,尽心帮扶,方才存活至今。往年尚可,今年不知怎的……疯得越发厉害。嘴里尽是胡话,时常惹出乱子。方才多有惊扰,老朽在此赔罪。您二位,见谅,见谅。”
五方颔首,未置一词,只转首看向那疯子被押走的方向。
云华心中觉得古怪,面上却是波澜不惊,拱手笑道:“管事客气了,在下却有一事不解。我师父数年前曾游历至此,只说此地荒凉僻静,寸草不生,如今为何竟如此热闹,开了这许多客栈?”
那老者神情微微一滞,眼中闪过一丝异样,随即恢复了笑意,答道:“姑娘有所不知,此地盛产一种灵石,名为‘水玉’,据说得此宝玉者可获无上神力,纵使烈火焚身亦无损分毫。传闻上古雨师赤松子便是服此水玉,方能随风雨自由往来。此等奇物流传开后,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寻宝。”
“水玉?”云华闻言眉头微蹙,心下疑云更盛。传说中的灵石竟会在凡间“盛产”?她眼底掠过一丝冷意,面上却不露分毫,又笑道:“劳问管事,可曾见过一位七旬老妪?半月前她曾来此地采药,却迟迟未归。此人是我家中亲眷,此番我二人也是特来寻她。”
老者面色如常,笑答道:“姑娘说的这等人物,老朽也记不真切。姑娘不妨去村中‘云来客栈’探问一二,那里的老板娘素来好客,消息灵通,或许能帮上什么忙。”
云华微微颔首,嘴角含笑,眼中却闪过几分寒光。她暗自思量:此地恐怕另有玄机,眼前这管事似乎颇想将他们引入村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罢,不如将计就计,见招拆招。她又瞥了眼身后少年,数日来他只作静修,韬光养晦不露分毫,如今看来伤势竟已好了**分,一味的装柔弱罢了。
五方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看,不由轻轻一笑,低声道:“我脸上可有花草?姑娘竟看的这般入神。”
云华一笑,“花草未见,只是想起前人一句笑语……”说罢,停住不言。
五方心下好奇,虽知不会是什么好话,仍忍不住问道:“何语?”
云华抚掌一笑,“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黄鼠尚有皮,人怎么会这般不要脸?人若是不要脸,不如死了算了!
五方哑然失笑,知女子伶俐不好招惹,却总是忍不住逗她一笑,竟当真将她惹恼了。于是从袖中将那瓶灵药掏出,含笑归还了去,“物归原主。”
他手中又变出个香囊,花纹繁琐,颇为精巧,一同递了过去,“赔礼。”
云华毫不客气地接过,又嗅了嗅香囊,眼中瞬时闪过三分惊喜,七分诧异,这香囊中的灵草,竟是左桂秋!
此药极难寻得,在凡间更是价值千金,佩之可避蚊虫,亦可驱逐邪祟,最重要的是,它能炼作幻影香!
云华当下转嗔为喜,与少年不由亲近了几分,扯了扯他的衣袖:“你还有甚珍奇之物,何不与我共赏之?”
五方但笑不语,将袖子扯了回来。
云华咋了咋舌,这人似乎不太喜欢别人触碰他?但她也没在意,继续信步前行。
沿路野花开得正盛,她不禁唱起了歌谣,那调子极欢快,听得人心情也不由地好上几分。
二人顺着主道走了一阵,很快便来到了管事口中的“云来客栈”。这客栈外挂着几串风铃,风吹过时叮当作响,看上去颇为古朴。
两人对视一眼,皆觉此地不同寻常。
五方低声道:“小心行事。”云华轻轻颔首,迈步进了客栈。
客栈里生意兴隆,三五修士围坐一桌,有人谈笑风生,有人低声交谈,还有人闭目打坐,似在养神。一名年轻的伙计见有新客忙迎了上来:“二位客官里面请!打尖还是住店?我们这儿还有特制的灵膳,补气养神,乃修仙之人的首选!”
云华先是笑问道:“贵店的老板娘可在?想找她打听点事。”
伙计笑道:“哎哟!那可真是不巧了,今日老板娘出门采购,不知何时才归,客官是要打听点什么?”
云华环视四周,确实不见女子身影。她这才问道:“小哥可曾见过一七旬老妪?是来此地采药的。”
伙计摇了摇头,“还真没见过。您要不先稍作歇息,尝尝本店的灵膳?”
云华抬眼一笑,“好,那便来两份。”
伙计弯腰点头,将他们引到角落的一张木桌边,熟练地擦了擦桌子,又倒上两杯清茶,“二位稍等,灵膳马上就来!”
五方掀开茶杯盖,扫了一眼茶水,动作利落地盖了回去。
云华凑过去细看片刻,又掏出银针试了试,并无异常。她挑眉问道:“有毒?”
五方手指轻叩桌面,微微一笑:“此茶甚劣。”
云华一口茶显些喷出,斜眼望去,少年着一袭水色长衫,侧脸如玉,看着确似什么王孙贵胄。
她将手中茶水一饮而尽,又意犹未尽地咂了咂舌,“解渴足矣。山野粗茶,别有一番风味。”
五方挑眉,含笑将手边茶盏推向云华,道:“这杯也给你。”
云华却之不恭,又“咕嘟咕嘟”地饮完。
不多时,灵膳被端上了桌。碗里是一片碧绿的羹汤,汤底沉着几颗肉丸子,乍看之下十分诱人。
五方瞥了一眼,并没有急着动筷。
云华倒是拿起汤勺轻轻搅动了几下,才笑着问伙计,“这灵膳看着倒是不错,不知这灵草是从何处采得?”
伙计亦笑着回道:“姑娘好眼力,这些可都是咱们客栈附近独有的灵草,经老板娘亲手调制,口味独特,能增强灵力呢!”
云华抬手将汤勺轻轻送到嘴边,似乎是准备尝上一口。但手腕又微微一顿,低头嗅了嗅汤的气味。
“这汤的味道闻起来不错,只是……”她语气一转,看向伙计,目光并不怎么客气,“为何加了血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