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竹马强娶豪夺后 > 第1章 太后崩逝

被竹马强娶豪夺后 第1章 太后崩逝

作者:沂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02:50:30 来源:文学城

景和三十六年,冬月二十一,冬至。

白雪皑皑,如絮飞舞。

阵夹着霜雪的冷风透窗而入,女子披着明绿绒毛披风,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被吹起一角,整个人似乎浮在一团绿朦朦的雾气之中,微一侧头,步摇上玉色小珠坠子轻轻摇动,在烛火下闪烁着微光。

沈灼华坐在窗前,抬眸望着外面。把手探出窗外,接住一片漂在空中的雪花,手心微凉。

外头风雪肆意,内里寂静非常。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来人端着楠木托盘,走到沈灼华面前,见窗户大开,嗔怪道:“姑娘如今越发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说罢将药递给沈灼华,去把窗户关好,又唤人往熏笼里加了炭。

沈灼华拂袖端起药碗,轻轻吹了吹冒着热气的药,才慢条斯理地喝完。

隔了许久,桃夭心事重重地开口:“姑娘,这药一直喝下去当真没问题吗?”

沈灼华偏过头看着她笑了笑,说:“哪有万全的法子。”

“去主殿抄写佛经吧。”

寒风萧瑟,在夜色中,整座皇宫都好似蒙了一层灰。

暗淡,阴沉,不复往日的富丽堂皇。

慈宁宫内,不见喜迎佳节的各色装饰,气氛却一片肃穆,隐约有风雨欲来之势。

本是宫中最奢华的一间宫殿,此时却有一半的烛火与地灯都灭着,多数宫女内侍都被遣散至偏殿,殿内为数不多的几名宫装美人皆深色凝重,太医更是脸色惨白,像是吓得不轻。

阖宫上下都充斥着不可言说的哀愁。

宫人们疾行的脚步声格外响,每一步发出的声响都与沈灼华紊乱的心跳重合,她铺纸握笔为太后抄写佛经祈福,始终静不下心来,以至于只能麻木地重复抄写一段经文。

终于,一个梳着高髻,穿着宫装的女人推门而入,“姑娘!太后娘娘不成了!”

是丹翠,慈宁宫的掌事宫女。

太久没说话,再开口时沈灼华的嗓音带了几分嘶哑,“太后娘娘给我的那个木盒子呢?拿过来。”

她话音甫落,立在身侧的桃夭随即上前,给她送上紫檀木盒。

在看见里面有一片写满了字的绸片时,心凉了半截,慌忙展开,不出所料,这是一份遗诏。

字数不多,言简意赅:

“吾今疾笃难起,将辞人世,唯心系一事。沈氏女灼华贤淑温良,吾甚怜爱,英王德才兼备堪为良配,特赐婚于二人。吾今遗诏,望诸臣遵行,不得有违。”

丹翠的神情在看见沈灼华的反应时停凝一瞬:“姑娘,太后娘娘宣您觐见。”

此时最不能自乱阵脚。

沈灼华忍住手抖,将绸片藏入宽大的衣袖中,然后站起身。

“东西准备好了吗?”说话间,沈灼华已经将衣服上的褶子抚平,脸上是惯常的平静。

丹翠点头,“都已妥当。”

沈灼华一双漆黑的眼眸盯着她:“事成,我做你的东风,助你扶摇直上。”

丹翠又郑重朝沈灼华作揖,算是回应。

厚厚的垂帘被人从内屋掀起,丹翠屏退其余人,随沈灼华一同走了进去。

床踏上,太后费力睁开沉重的眼皮,清醒过来。

她面容苍老,透着一股濒死之人才有的苍白,一双眼睛如同死水,在看见沈灼华时才起了波澜。

看着塌边的沈灼华,太后干涸的嘴唇微张。

“灼丫头我……命不久矣,你当高兴才是。”她艰难开口,“遗诏我心已决,你不必来求我了,这于你而言何尝不是一个好归宿?”

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到最后已是气若游丝。

沈灼华的眼底越来越红,垂眸看着这个面如枯槁的太后,冷声道:“你的遗诏不作数。”

太后已经没有力气摇头,唇动了动,继续道:“这遗诏在我死后还会送至皇帝手中……你莫要小孩子心性……”

话尾,声音几乎不可闻,却依旧强撑着与沈灼华对视。

沈灼华笑了笑,眼中还有讥讽挑衅之意,“您让我插手慈宁宫事务时,就该想到,我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

“现如今,慈宁宫中半数尽是我的人。”沈灼华顿了顿,“您猜,另一份遗诏有没有送出去呢?”

“你……”太后当即面上变色,忽地吐出一大口污血,“你怎么敢!你这是……大逆不道!”

听到此话,沈灼华缓缓合上眼,唇边带着几分释然的笑意。

“大逆不道?今日我便做一回大逆不道之人。”

沈灼华一抬手,丹翠便从袖口里拿出另一份遗诏,上面的字迹分明就是一人所出。

“这份遗诏,我亲自拟的。”沈灼华在太后跟前展开绸片。

太后撑着一口气,把头往前探了探,才辨别出上面的字。

“吾今疾笃难起,将辞人世,唯心系一事。沈氏女灼华贤淑温良,吾甚怜爱,望善待之,切勿强求,今遗诏,盼吾儿遵行,不得有违。”

这哪里是什么遗诏,分明是一张保命符!一张日后可以救沈灼华命的保命符!

沈灼华早就料到她命不久矣,于是亲自伪造了遗诏。

自小就在宫闱中,旁人不知,可沈灼华却知晓当今皇帝先天不足,旧病难医,幼时不知太后用了什么法子,让他的身子养好了,甚至继承皇位,可最近两年,皇帝旧疾复发,已是强弩之弓。

如今太子未定,唯独幼子英王尚未婚配,这是太后一脉唯一有望登基人选,而沈氏,百年世家,是助力英王的最好选择。

群雄逐鹿,花落谁家尚未可知,皇帝软弱无能却又愚孝,空有仁心而无雄才大略,皇后膝下又未曾有嫡子,沈灼华但凡有点脑子,都能猜到太后会留下什么样的遗诏。

太后想大声唤外面的人进来,却早已没有力气,只能无力的张开双唇,发出极为细微的嘶哑声,直到双目涣散也没能说出话。

她侧躺在榻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面前这个养了多年的孩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她也未能走出这三寸红墙,飞不出这四四方方的天,斗了一辈子,本以为是赢家,最后却给他人做了嫁衣。

沈灼华盯着太后未闭上的双眸,淡然用手合上。

慈宁宫厚重的宫门被人从内打开,宦官刺耳的声音划破皇城的宁静,“太后娘娘薨了!”

宫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被人大力推开,寒气灌入,一行人就这样浩浩荡荡地走进来,宫女们跪了一地。

入冬后天骤然变冷,连降大雪,整座皇城都被染上一层素白,太后的病就如同那屋檐上的积雪,不过半月便缠绵病榻,太医也曾对着帝后交过底,太后熬不过这个冬日,只是谁也未曾想,太后的死讯来的这么突然,连春节都没贺,便撒手人寰。

太后的丧仪是由皇后一手主理的,太后年岁已高,算是寿终正寝,但阖宫上下依旧是一片肃穆的景象。

红墙覆雪,每向前步,威压似乎便重一分。以至于前行的路静寂非常,旁的声音都听不着,只余短靴踩在薄雪上发出的轻微咯吱声响和风声。

沈灼华着一身深灰色长袍,衣料并不打眼,仅在衣领和袖口处镶着宅宅的黑色绲边,下面的黑色裙摆如墨般深沉,发间别着的几朵白色绢花被寒风微微吹拂着,每一步都沉重而缓慢。

太后生前希望丧仪一切从简,帝后孝顺,便遂了太后的愿。灵堂之中,白色幔帐低垂,灵柩前跪了一地皇室宗亲。

沈灼华虽在太后跟前长大,可到底是外臣女,所以只在角落里进行跪拜。

帝后祭祀后,便遣散众人,只留下嫡系血亲在堂前守灵,皇后劝着重病的皇帝爱惜身子,好说歹说才将这位以孝顺出名的陛下劝回去休息。

饶是当今皇帝碌碌无为,但这位皇后却是个人人称赞的。朝野上下素有贤名,最是温顺贤良。

皇后见沈灼华哭得厉害,又念着她身子骨弱,不忍她继续跪下去,主动去扶她。

“好孩子,我知你心意。”皇后拉着她的手,满脸慈爱,“可千万别哭伤了身子,若叫太后她老人家知道,可又该心疼坏了。”

沈灼华神色凝重,双眼微红,眉梢间的悲戚藏也藏不住,点头时恰到好处地落了一滴泪。

“谢娘娘垂怜。”沈灼华声音略带哽咽却坚定有力:“还望娘娘成全,许灼华为太后抄写佛经。”

太后信佛,沈灼华此举,无疑是对太后最大的哀思。

皇后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叹了口气,轻轻拍了拍沈灼华的手背,“你这孩子,真是有心了。”

沈灼华走出灵堂,寒风迎面扑来,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抬头望向天空。

天色阴沉,雪花依旧纷纷扬扬,似乎在为太后的离去而哀悼。

沈灼华轻轻拭去眼角的泪,问丹翠:“哭得真吗?”

丹翠点头,“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那便再好不过。”沈灼华畏寒,忍不住地打寒颤,却依旧做足了礼数,在灵堂外又站了半个时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