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心机权臣盯上后(重生) > 第10章 枇杷案

被心机权臣盯上后(重生) 第10章 枇杷案

作者:经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09:04:34 来源:文学城

回家。

过去的记忆汹涌浮现,姜回站在长街之中,身影慢慢与当初狼狈不堪的自己重叠,纤细羸弱的面孔却在同一场水雨中积蓄漼折成一把扭曲的灵魂。

火焰燃的正烈,浓烟弥漫在通陵县的上空,北朝见火不救皆为罪,何况还是县衙,一时间,家家出动,越传越多,最后大半个通陵县人齐齐都赶赴衙门。

“快!撞开大门!救县令大人!”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在喧哗中却似落在耳畔,救火的百姓被点醒,数十人合力撞击紧闭的漆红大门,纵使在坚固的门也经不起这样撞碰。

不多时,门,开了。

姜回站在人群之后,唇角微勾,眼里却没有半点情绪,仿佛意料之中。

明昭眼中闪着兴味,忽然开始好奇她下一步要做什么。

“你方才说要帮我?”姜回目光移向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侧的明昭,突然出声。

明昭先是一愣,折扇轻摇,笑意慢慢绽开,如春光醉人:“你自己不是说用不着么,怎么,该不会意识到本公子仪表不凡,德才兼备,所以后悔了?”

“是。”姜回斩钉截铁,在明昭怀疑不定的打量中,虚伪的恭维:“公子心善堪比圣人,能否帮帮小女子?”

“先说来听听。”明昭毫不客气的受下,矜持的开口。

“看见那个鼓没有?”

“看见了,如何?”县衙闻鼓,摆在那谁会瞧不见?

“你去敲响它。”

“你当我傻?平民敲鼓可是要受刑的。”

平民敲鼓,不管所诉为何,按北朝律法,皆要受二十杀威棒。

“可,”姜回眸色深深:“你是吗?”

明昭唇边笑意不改,“我当然是,所以这我可帮不了你。”

他此行有要事在身,断然不能在此时大张旗鼓的暴露身份。

“也无需公子亮明身份,只需要足够令县令畏惧的把柄,如此,公子可否相助?”

明昭笑意微收,盯着她看了一会,姜回坦然与之对视。

“你怎么猜到的?”

裴元俭位高权重,这个人能在他面前说为她求情,自然也绝非平凡之人,要么家世煊赫,要么,为朝中重臣,想来,应当是前者。

不过,眼下她与裴元俭素不相识,自然是不能说的。

姜回垂眼,落在他腰间偃月佩:“玉佩虽然简洁,用的也不是顶尖的料子,难得的是白玉生髓,恍若皎皎月光流动,此玉天下难寻,绝非寻常人所有。”

巧的是,这枚玉佩她曾捡到一个同样的,却是一位姑娘所有。仔细看来,这枚佩玉结缀的罗缨,更与那位姑娘珍藏之玉,如出一辙。

明昭目光落在玉佩,眼中光芒更为灿烂,更仿佛,多了一些温柔,半晌,不舍的摘下来,小心翼翼的放入锦囊中。

做完这一切,他才静静道:“你是在威胁我?”

“威胁?”姜回摇摇头,语气温柔:“怎么会呢?我怎么敢?”

你这分明是敢的很!

明昭冷静道:“我不帮你,你也有办法的不是吗?”虽是疑问,却含着笃定。

“是啊。”姜回道,“但,能少些麻烦不是吗?”

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好!我应了!”

明昭话还未落定,那边喧闹声响起:“县令大人出来了!”

一行衙役出来粗暴的驱赶出一条路来,一把雕花木椅放在正中,县令身着圆领花鸟青袖长袍束革带官服并乌皮靴从门内走出来,语带威严:

“是谁在县衙外纵火闹事!”

“是”明昭正想出声自己扛下,却听得身侧人扬声道:“是我。”

明昭诧异侧眸,姜回面色平静,百姓如潮水让出一条路,姜回一步步走上前,纤细脏污的赤足踏上漆门。

“来人,此人火烧县衙,罪无可恕,拉下去处死!”

衙役立刻便要将姜回押下去,谁知,祸到临头,女子竟然陡然笑出了声,县令的威严被挑衅,登时怒火燃烧,女子唇边笑容骤停,淡淡道:“杀我?”

“你,敢么?”

“本官有何不敢!”县令一拍扶手,立即就要命人去,却没注意到身旁衙役变换的面色。

姜回饶有兴致的开口:“我劝县令大人不如先问问你旁边的这位衙役,再行决定。”

县令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正看见王顺闪烁的眼神,断眉深蹙:“什么事?”

“还不照实说!”

难不成这女子竟真的有什么身份不成?

王顺闭眼附耳道:“大人,她是从宫里被流放出来的那位。”

县令登时瞪大眼,身子往后一跌,即便是落魄的公主,封号未除,杀她便是祸连全家的杀头之罪!

“怎样,大人还要动手吗?”

县令脸色难看,挥挥手起身,姜回的声音在他起身的刹那同时响起,阻止了他的动作:

“大人,我是来告状的。”姜回缓缓从袖中拿出一张卷着的金粟笺纸举在身前:

“大人不接状纸吗?”

“去去去,把她弄走。”乔喆文给衙役使了个眼色,不耐的驱赶。

“大人,刚才我敲了闻鼓。”姜回不急不缓的扔下一句,看见乔喆文无比难看的脸,继续道:“大人若不接状纸,当着我北朝百姓,不守北朝律法,大人有何颜面为父母官?”

乔喆文转头,果然看见百姓在窃窃私语,暗地里对着他指指点点,心中不由得对姜回升起怨恨,他虽然不惧这些无知蠢民,却不能不顾自己的官声,咬着牙道:“你要状告何人?”

“我要状告,我的丫鬟,偷窃。”

姜回侧眸看向人群另一边被牢牢牵制住的六儿,轻讽:“不过不必劳烦大人押解过堂了,瞧,已经有大人衙役的知己好友代为操劳。”

这怎么回事?大人衙役的知己好友帮忙抓了偷窃的奴婢,这不是好事吗?怎么县令大人的脸色如此难看。

人群看似小声议论,却因此刻太过安静,便都清清楚楚传进在场每个人的耳中。

“大人在审案前,我还有一事,方才堂鼓敲响大人却迟迟不出,想必是为了躲火,换言之,正堂应已成一片残桓,大人不若,就地审案?”

姜回言辞轻柔,一步步却都暗藏机锋,逼他退无可退。

明明敲鼓在前,纵火在后,可他此刻却不能承认,不然便是当朝县令疏忽职守,置百姓冤情而不顾,这么多人,悠悠众口。

这一切她都是算好的!

乔喆文猛地抬头,正对上姜回波澜不惊的一双眼,那是怎样的一双眼?

冰冷,漆黑,如同漩涡,看似平静,实则杀气凛然。

先前和苏大树交谈的衙役忽然凑过去道:“大人您不要被她误导,先前我们说的可是处置纵火之人。”

对,光天化日之下纵火烧县衙,即便是公主,也要担责!

乔喆文忽然有了底气:“县衙纵火是大事,方才你说纵火之人是你?”

姜回讶然:“怎么会呢,大人?”

“我明明是先发现火情然后便及时找人救火。”

“不然,大人可以问问诸位乡邻。”

在长街上呼喊救火的就是这位姑娘,北街上的大娘道。

对!是她!当时她吓得脸色惨白,鞋子都跑丢了!我亲眼瞧见的!

这位姑娘走路一瘸一拐的,走在我们最后面,纵火之人怎么会是她呢?

而且,那分明是箭,她一个女子况还这么瘦弱怎么拎得起沉重的牛角弓。

百姓纷纷道,明昭眼角抽动,她拎不拎的动牛角弓他不知道,但是,细弓可是使的熟练轻松的很!若他没有亲眼瞧见,只怕也信了。

但是他不会站出来,押解那个丫头的那些人也不敢在此时说出来,毕竟他们是帮王顺的“友人”,怎么会反过来替“受害者”作反证?追根究底的话,不敢说的是他们。

一步步,她都算无遗策。

乔喆文越听面色越阴沉:“这么说,你还有功了。”

姜回道:“大人既有意赏赐,我自然不敢不受。”

“好啊,好的很。”乔喆文咬牙切齿,“来人,就地审案。”

“大人!”王顺急呼一声。

却被乔喆文挥手屏退,王顺不甘的退下,却悄悄往后退去,走出了人群。

姜回看着这一幕,却没有说话。

“你状告你的丫鬟偷窃,可有人证,物证?”

“当然。”姜回迈步走到六儿右侧,撸起她的衣袖露出一道浅色疤痕:“这丫鬟名叫六儿,是水云庄的家生子,半月前,偷了庄子里树上结的枇杷,人赃并获。”

“庄子里王婆子亲手打了鞭子。”

“此刻,伤痕还未淡去,王婆子便是证人,这伤痕自然就是物证。”

“既已惩戒,你缘何还要敲响闻鼓?你可知,无故敲响闻鼓亦是大罪!”

姜回微微笑了,言带肯劝:“大人审案怎可听我一面之词,这可不好。”

明昭差点忍不住笑,瞧见姜回眸光若有似无看过来,忙忍住了。

“大人,我要告她,为显公堂之上,法理昭昭,自然也得容许她反告不是吗?”

乌云褪去,一瞬间拨云见雾,晴空万里,昏黄日光衬得晚霞轻柔如缎。

阳光割裂般笼在大地,女子秀丽的脸庞一半置于光明,一半融在暗中,嗓音幽幽:“毕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啊。”

“这里是公堂,岂容你随意玩笑!”乔喆文惊堂木狠狠拍在案牍,霎时,衙役敲击地面的节奏声响起。

“难道我说的不对?”姜回淡然反问,没有半点惶恐惧怕之意。

“休要花言巧语扰乱公堂,本官念你年纪尚幼,饶你这次,此案到此结束。”

“大人。”

再次被叫住,乔喆文只觉得晦气,头也不回继续走。

谁知,下一瞬,那人便出现在他面前,“我劝大人考虑好再做决定。”

明昭手中令牌一晃而过,乔喆文惶恐不定的道:“你,你是?”

明昭点头,摆了个手势阻止他未出口的话。

明昭眼神示意姜回,乔喆文连连应是,折身返回:“咳,继续审案。”

“你方才说的反告,是何意?”

“大人不若先宣证人王婆子上堂。”

“宣。”

乔喆文看向一旁站着的明昭,只能应允,最后一丝晚霞在天际消失,县衙外挂上两盏羊皮灯笼,莹莹光影透出来,映出一地洁白。

一个时辰后,王婆子被衙役带了回来,身后却还跟着个约莫三十余岁的男子,着,低着头看不清长相,走路间步伐不似寻常男子大步朝天,反而略几分缓,便显得小心谨慎。

王婆子慌慌张张的左右看了看,衙役威呵一吓,立即蒙头跪下:“民妇人王氏叩见青天大老爷。”

“小人王贵参见县令大人。”王贵也跪下来,却不似王婆子慌乱滑稽,反而极规矩沉稳,手下不着痕迹的扶对了王婆子的方向。

姜回眼神一凛,看到这个人的第一眼她便觉得蹊跷,心底莫名冒出一股寒意,似乎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却并不是她的,而是“姜回”。

若说她中毒身亡借姜回的苏醒,那么,原来的姜回又是因何而死?

这个困惑她多日的答案,似乎在今日终于窥到真相的一角。

寒食节夜里尚存着寒气,虽微不可查,却削似附骨之蚁蚀骨镂深,让人从心底发渗。

羊皮灯笼被风吹动,零零碎碎的光打在女子脸上,衬得女子白皙的脸庞如温润清月,可月光如碧湖清镜,经年冷意深藏。

看来,有些事,要迟些办了。

“王氏,本官问你,水云庄丫鬟六儿偷窃,是否属实?”

“是,六儿这个死丫头经常偷东西,不是果子就是厨司里的小食,可恼至极。”王婆子说起这个,便全然不见方才的胆怯,一字一句说的愤恨切齿。

“六儿身上的疤痕可是你所为?”

“是,不是。”王婆子点头,又摇头。

“大胆!公堂之上还敢欺瞒?从实招来!”

“民妇不敢,是,是……”见王贵犹豫片刻略微点头,才定神道:“是!”

“民妇只是训诫,对,训诫!”

“启禀大人,六儿偷窃庄子上人人皆知,当日偷窃奇葩亦不止小人娘一人所见,同行者亦有杨婆子、刘婆子二人,小人不才添居管事之位,小人娘也是替小人分担。”王贵恭敬的双手伏地,三两句话

“你还有何话说?”

“王婆子替儿子管教奴婢合情合理。”姜回眼神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漂亮的眼眸带着天真:“但不知王管事是在替谁管理庄子呢?”

“自然是。”王贵刚说半句,自然是不对。

是陛下,是皇族,是她。

是她!北朝的长公主。

姜回。

乔喆文自然也不是傻子,到了这一步,也看清了姜回的意图,她这是要逼他们承认她的身份!

“在大人眼中,王贵的娘替儿子管教奴婢合情合理,我状告六儿偷窃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呢?”

“哦,我忘了。”姜回唇角漾起细细的弧度:“大人为何不让我下跪呢?”

“若无功名在身,北朝百姓皆要下跪。”女子的声音很轻,在夜色里如同深不见底的树林中传来一阵寂静的婆娑声,敲击在灵魂深处。

“我,为什么不呢?”

“不如大人,我跪下陈情吧?”

她敢跪,他如何敢受?纵使陛下再厌弃,也绝不会容许自己的天威遭到挑衅!

怕是她此刻下跪,不到明日,消息传至盛京,他项上人头不保不说,更会被陛下疑心有不臣之心,至祸连九族。

乔喆文瞳孔猛缩,惊的悍然站起,走了一两步,瞧见满含不解的百姓,忽而闭了闭眼,脚步沉重的走到姜回一步之遥。

恭敬叩首。

“下官,乔喆文,参见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明昭手中折扇差点惊断,她是长公主?

怪不得她非要他帮忙,恐怕是怕乔喆文如先前那般草草结案,更担心百姓被强势驱赶,她只单力薄恐怕一切还未说便被囚禁再也说不出口了。

所以,她先以六儿这桩小事提出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警惕心,而传召王婆子更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让他们觉得她不过是一个任性妄为,只知争辩对错的蠢笨人,再在最后,借王贵的手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逼他们不得不认下。

过去,百姓只知皇庄,从今之后,所有人都知道,皇庄有一位长公主。

人言可畏,但若能利用,便是一把利剑。果真,聪慧。

“参见长公主殿下,公主殿下万安。”

百姓乌泱泱跪了一片,在人群之中的女子面色仍旧淡然,道了起身,在离去之时忽而回头,精致瓷白的小脸沐在澄净灯光中,巧笑嫣兮的提醒道:

“天干物燥,大人千万记得。”

“小心火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