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北宋县令庶女 > 第10章 暗示

北宋县令庶女 第10章 暗示

作者:苏西坡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20:02:51 来源:文学城

丹桂是姚小娘前不久新指来服饰许兰舒的。

许玉颜对着许栀和说不上话……她心底知道,原先父亲是属意她的,后来母亲为了保住她,这才推了许栀和出来。

她虽然并未觉得自己做错,但是面对许栀和,终究还是多了一丝隐隐约约的愧疚。这份愧疚让她觉得身处在西屋很不舒服。

听到许兰舒的话,许玉颜讽刺了回去,“三姐姐自然不像你小娘那般有本事,什么好东西都能弄到。”

话音一落,原先懒洋洋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许栀和都不禁睁圆了眼睛。

从未想过有生之年,还能听见许玉颜为了她怼别人一句。

平日里许玉颜也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只有她居高临下望别人的份,哪有替人出头的时候?

许兰舒当即黑了脸,还是被丹桂拽着,才没有冲上前挠花她的脸。

许应樟和许应松还在,这些事情不好叫他们瞧见,许栀和身为这里的“三姐姐”,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对许应樟道:“应樟,带着应松回去吧。记得帮姐姐向杜小娘问声好。”

许应樟微微俯身,又跟许玉颜打了声招呼,牵着还在状况外的许应松离开了。

他们走了,丹桂望着自家姑娘,也道:“既然三姑娘没事,我们小娘一颗心也好放回肚子里。我们姑娘不打扰三姑娘休息了。”

说完,微微俯身,把气鼓鼓的许兰舒拽回去。

许兰舒被人拽着,却还一直回头,低声抱怨着,“你拦着我做什么?上次她诬陷我的事情我还没有说,她今日又乱讲话!”

丹桂知道姚小娘的手段,也知道上个贴身服饰丫鬟银杏的下场,她心中绷着根弦,听到许兰舒的话,轻声安抚着,“姑娘,且忍耐一时吧。娘子自然会为姑娘出气。”

许兰舒脸上便又舒展开来,笑着道:“娘亲会帮我?我就知道娘亲对我最好。好丹桂,我们快些回去。”

丹桂望着许兰舒又变得无忧无虑的笑脸,心底泛上一丝愁绪。

人差不多散了干净,许玉颜也不好独自留着,况且和许栀和待在一处实在别扭。

她有话想说,可真对上许栀和那一双清澈见底、如小石潭一样的眸子,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只道:“……三姐姐好生休息,我先走了。”

她离开后,坐在帘子后面绣花的汤昭云才出来,像是说笑一般轻声道:“县令官不大,子嗣却不少。”

许栀和也觉得许县令太过能娶能生,但是许县令毕竟是她亲生父亲,仁宗皇帝又以仁孝治天下,这话汤娘子说得,她却说不得。

于是朝着汤昭云笑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汤昭云便将绣花的绣棚随手搁置在床榻边,细细打量着许栀和的眉眼,同时心底在暗暗盘算,自己娘家那边可有适合妥帖的人选。

今日许栀和的那些弟弟妹妹们前来问安,是五哥儿许应樟最先到的。

虽然是亲生姐弟,但是许栀和还是让方梨站在廊外留他一留,等四姑娘和六姑娘到齐了,才让人一道进来。

许应樟已经满了十四岁,许栀和这样做,自然没有做错。

同时不免想到,怪不得许县令动了心思……栀和,确实到了该出阁的年纪……

汤昭云一半疼惜许栀和,另一半又免不得担忧,现在她和张弗庸在这里看着,许县令自然不会说什么。可是他们毕竟不能一直久住,昨夜晚上,张弗庸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明日就走。

她和张弗庸一离开,许栀和的婚事,还不是许县令和吕氏说了算。

汤昭云心底着急,盼着张弗庸能先开这个口,毕竟她只是舅母,到底隔了一层。可张弗庸就不一样了,他是栀和的亲小舅,过问一声婚事,再合理不过。

可是张弗庸是个憨傻的,晓得外甥女不能给人当妾,不能受委屈,却不晓得后宅里的弯弯绕绕,不晓得许栀和未来会面临的困境。

张家简单,张家大郎和二郎面朝黄土背朝天,只娶了一房娘子,日子过得和美,他自然想不到官宦人家后院的事。

她保持着分寸不去主动过问,现在看来,却是错了。

张弗庸拿她当自家人,半点事都不瞒她。她身为栀和的小舅母,她小舅不懂,她懂,自然要提醒一句。

汤昭云在心底拿定主意——今晚等张弗庸回来,便由她来开这个口。

这般想着,她心中轻松许多,伸手摸了摸许栀和柔顺的长发,轻笑着道:“好孩子!”

许栀和察觉到汤昭云的喜悦,心底跟着悄摸松了一口气。

暗示不好做的太过明显,但也不能做的太过隐晦。她也是耐下性子等待,才有了今日的机会。

好在意思传递出去了,今日见了他们四个一遭,也不算白费。

……只是,还是要难为小舅母替她出面。

许栀和回抱着汤昭云的胳膊,用脑袋轻轻蹭着她的手腕,软声唤道:“小舅母……”

她心中自觉有些对不住汤昭云,却并不后悔。现在在许府中她人微言轻,说什么都不作数,自然无从谈起报答,只有等她独立了出去,立了门户,才有日后可言。

古代讲求“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她没法选择出生,亦自觉无法依靠自己想法和存在了上千年的思想对抗,便将嫁人视作自己独立门户的一种手段。

她脑海中不禁想起了那一日日光下微微怔神的少年,心底微微一叹。

但愿陈允渡,别让她失望。

*

杜小娘的院子中。

许应樟和许应松回来后,杜小娘连忙伸手让人端了热热的姜汤参茶,递给满身霜冷的两人。

“西屋冷得像个冰窖,要不是大娘子派人来传话,还是少去为妙!倘若西屋当真是个好地方,她怎地不让大郎跟着一道去看看妹妹?”杜小娘一脸心疼地看着许应松,伸手将他搂在怀中,“瞧瞧,这小嘴都白了。”

许应樟望着杜小娘,声音和缓道:“娘。”

杜小娘见长子站在门口,有些奇怪,“你今日功课做完了?耽误这大半天,还不尽早补上?”

平日里,许应樟勤勉好学,不需要杜小娘催促,就会自行回到屋里念书。

许应樟目光坦荡,直直迎上杜小娘的双目,淡道:“娘,以后三姐姐房中的份例,便不要从中作梗了吧。”

杜小娘脸上尴尬之色一闪而过,立刻否认道:“我何时动过三丫头的份例,你这孩子,惯会说笑!”

许应樟没有接过她的话茬,只默默看她,不说话。

杜小娘脸上有意缓解紧张气氛的笑也收敛住了,抱着怀中的许应松摇了摇,低头道:“娘家中是贫农出身,家中无父兄帮持,还有远方叔公侵占家产田亩,娘是没有娘家人撑腰的……大娘子,大娘子和姚小娘,你也是知道的。后来得了你和阿松,却没什么补给给你们,娘心底也痛……”

说到悲伤处,杜小娘忍不住带上哽咽语气。

她又不是泼妇,心底也不想搜刮三姑娘的月例。可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官人对她不上心,她却不能不看顾好两个儿子。

大娘子是正妻,她碰不得,姚小娘是宠妾,有官人撑腰,她也动不得。

选择许栀和,实在是无人再可剥削。

怀中的许应松白嫩的脸上沾了一滴杜小娘流下的眼泪,他伸出手,似乎想要去够杜小娘的脸庞,声音稚嫩,“娘,不哭。”

杜小娘搂紧了他,“好孩子,娘不哭。”

许应樟知道杜小娘这么多年为了他,为了这个小院付出了多少——数九寒冬,屋内温暖如春,餐食水饮,更是从无懈怠;就连县学拜见先生,束脩也从不比旁人少些,落了面子。

他望着娘亲和弟弟,缓缓吐出喉咙中一口浊气,“娘,三姐姐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若是谈下亲事,明年秋日……顶多后年春日,便要嫁人了。纵使娘亲还能伸手,也伸不了多久了。”

杜小娘心中更悲切了几分。

许应樟上前,伸手将娘亲和幼弟揽在自己的怀中,语气坚定道:“娘亲若是信我,等我金榜题名,就由我来照顾你们,不会再叫你们受丁点委屈。”

杜小娘望着不知不觉已经高大起来的长子,心中一酸,伸手描摹着他的眉眼,“好孩子,娘当然信你。既然你开了这个口,娘自然什么都听你的。”

她心中酸楚,许县令已经两三年不与她亲近,没了官人的补助,且名下没有铺子田亩,只能靠月例过活。不过好在她也还算年轻,一双眼睛还能看得清绣花图样,闲暇时日做些针线卖钱……总归有她在,总不会亏待了两个孩子。

说着说着,她释怀地笑了。长子五岁开蒙,读书差不多十载,见识道理都比她一个闺阁妇人懂得多些,既然长子做了决定,她只消照做就是了。

“不过一些银钱,我儿前程远大,是娘拘泥于眼前的苟且了。”她慈爱地摸着许应樟和许应松的脸,“只要你们好好的,我便别无所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暗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