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 第8章 第 8 章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嘻嘻99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16 01:20:01 来源:文学城

陆衍之比王家一行人要晚上半个月才离开京城。

他们其实是早就得知顺王准备谋逆的了,只是彼时,他父亲陆云因受先帝猜疑被罢黜,他们家的实力大减。

到了他这里,才总算是有了些起色。

但这点起色和顺王那样家大业大的人是不能比的。

所以纵使知道顺王谋逆,京城会大乱,他也暂时不想掺与到这些纷争里面。

顺王密令让他们这些皇室子弟进宫后,他为了不让顺王借此做文章,也是想看看京城的局势,便让人扮作他的模样按照原定行程坐马车,走水路进京。

他自己则快马加鞭先行到了京城,在京城各处打探了一番消息后,他判断出顺王登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既然知道事情已成定局,那他接下来也就知道该如何行事了。

他在京城搜集完自己想要的消息后,便又回去与原队伍汇合。

不过在临走前,他得知了王珩的事情。

一开始,他只觉得王珩可能是个有些迂腐的人。

既然局势已不可改变,为何要为着那点子名声和胜者对着做呢。这不是拿鸡蛋去碰石头吗?

那时的陆衍之对王珩是有些嗤之以鼻的。

直到那日晚间,他要去见一个极为重要的人,为了不引人注目,回来时就走了小道。

在巷子里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女子在与一个男子说话。

他听了一会儿后就大致知道那两人的身份了。

齐国公府和王府结亲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对于齐国公府的行径,他其实是很不屑的。

大丈夫当靠自己建功立业,总在女人身上下功夫算什么真本事。

让自己的女人因为自己获得荣耀才是一个男人的本事。

也因此,看到王珩的女儿狠狠的拒绝了齐辰后,他对她是有些欣赏的。

他一向看不起那些为了荣华富贵与人做妾的女子,如王姑娘这样品行端正,不慕权势的女子,值得人为她击掌赞叹。

也因此,他对王珩的印象倒也好了一些。

再后来,他看到了京城百姓和天下士子们对王珩的尊敬和礼遇。

在看到那些百姓和士子们对街长哭的景象后,陆衍之头一次怀疑起了自己过往的那些想法。

他一直生在西北,西北又是个未经教化的地方。

固然他父亲陆云曾在他幼年时为他请过先生研读诗文,可那些刻板的文章并不能为他带来什么益处。

他在战场厮杀,信奉的就是谁拳头硬,谁才是老大。

但那是在西北,他若是想更进一步呢?

若是这天下的大部分人都更信奉和爱戴如王珩这样品德高尚的人呢?

在京城装了一段时间的鹌鹑后,新帝总算放他们出京了。

回程和去程一样,他仍旧让替身扮作他的模样跟着队伍慢慢回去。

他自己则带着两个贴身侍卫快马加鞭赶回西北。

在走到晋地的时候,他们遇到了王珩一行人。

他心中的那个疑惑未解,就刻意放慢了速度,想要跟在王珩后面,看一看他的言行和行事。

在看到王珩这一路是如何与差役和士兵们相处,又是如何收服了他们之后,陆衍之对王珩倒也不免有了些佩服。

只是他仍旧不明白,王珩为什么不肯对新帝让步?

他是看过那些迂腐的老夫子是什么模样,又是如何自觉高人一等,不肯与他们心中认为的贱民相处的。

他观王珩行事,明明不是那般迂腐的人呀。

陆衍之跟着王家一行人走了几日后,就要着急加快速度回西北了。

不过他在临走前下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王韶光的一生,也改变了他自己的一生。

.......

王韶光和王珩等人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跋涉总算是在过年前赶到了西北的兰城。

西北原本是武王的封地。

第一任武王是高祖的弟弟,他骁勇善战,为高祖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祖原本想将他的封地放在南边的,毕竟南边物产富饶。

可第一任武王却说他惯来不喜欢享受,最喜欢的就是在战场上厮杀。

他希望高祖将他的封地放到西北。

西北是大周朝的边境,时不时的会受到外族的侵扰,也是许多藩王不愿意过来的地方。

高祖正愁要把谁封到西北,就见第一任武王主动提出要镇守边疆。

他对第一任武王也很大方,不仅自掏腰包为他在兰城扩建了王府,还将他的封地增多至一般藩王的两倍。

第一任武王来到西北后,果真继续在沙场驰骋。

直到六十岁了,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仍亲自上阵打退了外敌。

彼时大周朝的百姓都称呼第一任武王为战神。

但是过了几代之后,武王府逐渐的衰落下来。

到了上任武王那里,更是被靖和帝找理由将王位给罢黜了。

当然靖和帝虽然还特意想了个理由,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是想削藩。

彼时的靖和帝正值盛年,再加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自然为藩王们所惧怕。

他下旨罢黜了武王后,武王也没敢做任何反抗。

接下来几年,他又找借口陆陆续续的罢黜了一些藩王。

但好景不成,就在靖和帝踌躇满志的时候,他的独子太子得了热病去了。

靖和帝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自然经受不了这个打击。

太子去后,他的身子骨也垮了。

也因此,这削藩一事自然暂时进行不下去了。

他和朝臣们为了承宗,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挑选嗣子上面。

王韶光听完原武王的事情后,觉得这个原武王怎么看怎么倒霉。

他要是再拖一拖,说不定就不用被削藩了。

差役和士兵们将王家一行人交给兰州知州府的人后,就挥挥手离开了。

王韶光原以为她们会被发配到那偏僻的地方去种地。

哪知道那兰城知州和他父亲深谈过一番后,竟让他们去了一个叫泉城的地方。

据王珩说,那知州说泉城虽说靠近嘉峪关,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西北和朝廷那边的手也伸不到那里去。

知州说不愿见王珩这样的大德之人去做那等苦力,便让他去泉城教书。

王韶光:“.......”

这是古代偶像的力量吗?

这个人不是知州吗?为了偶像竟然敢对朝廷阳奉阴违?

但无论怎样,她们全家人还是在来到兰城的第十五日,随着知州府的人一道去了泉城。

至于为什么要过那么长时间才去泉城,那就要怪王珩大人了。

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了,兰城以及周边县市的乡绅世家都赶到了兰城过来拜见偶像。

他们这样,别人犹可,王韶光却是被吓的不行。

你们动静这么大,万一有人走漏消息,让他父亲到泉城教书的事情传到新帝的耳朵里可怎么办?

不得不说王韶光考虑的很有道理,但......她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新帝的即位其实并没有得到普天之下全部臣民的认可。

虽则京城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以及各地藩王碍于皇室体统在明面上做出了臣服的动作,但在内心里,绝大部分臣民他们还是不服气新帝的。

他们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偏远地区的百姓了。

他们把王珩这样一位不屈服于新帝的臣子当作信仰,又怎么会去告发他呢?

在西北臣民的共同沉默下,在王韶光的担忧下,王珩一家人踏上了去往泉城的路途。

去程比王韶光想象的还要顺利,她们不过在路上走了十几日就已经到了泉城。

这个新年她们是在路上过的。

王老夫人和王太太觉得这大团圆的日子还要劳累这些士兵们送自己一行人到泉城,十分的过意不去。

两人借了驿站的厨房,带着儿媳女儿们一起置办了一席丰盛的年夜宴,以犒劳这些士兵们。

这些士兵们其实都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原以为如王家这样的人家,纵然落魄了,也是会有几分傲气在的。

哪知道王家上至王老夫人,下至几岁小童,都是和和气气,知书达理的性子。

如今见王老夫人这么大年纪了还亲力亲为的为他们做饭,士兵们十分的感动。

他们对王家一行人更是十分的尽心尽力。

待到到了泉城之后,他们也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帮着王家人把屋顶修茸好,又把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方才离开了这里。

兰城知州许知州给他们安排的住处在泉城靠近郊区的地方,这个地方离西城门较近,但又离城区并不是很远,可以说是一个热闹又不失安静的好去处。

王家所处的这个小巷子共有三户人家,有一户人家的院子在最外侧,不过这院子里并没有住人,王家几个男孩出去打听了一通后,说那院子的主人回乡养老去了,这院子就托人挂在牙行出卖,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卖出去。

中间一户就是王家住的这个院子了,这是一个两进的小院子,虽然比不上王家在京城的住宅,但也算得上是他们这段时间住的比较好的地方了。

最里面一户倒是住着人家,不过她们的一直是闭着的,王家人又是初来乍到,自己家都还没安置好,自然不好意思上门打扰。

王老夫人就拍板说,等她们安置好了,再让儿媳妇带着果子上门认一认人。

这也是彼时时人搬家的老规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