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 第7章 第 7 章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嘻嘻99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7-16 01:20:01 来源:文学城

流放西北的途中一开始并不像王韶光以为的那样艰辛。

许是有人跟差役和士兵们打了招呼的缘故,抑或者是在京城和十里长亭的这番送别让他们对王珩有了些别的认识。

总之,这一路上,那些差役和士兵们对王家众人俱是十分的客气,

待到出了京畿的范围,走到那些偏僻小道的时候,差役和士兵们更是把女眷和孩子们移到了青布马车里。

这马车虽简陋,可却比坐那押解车要舒服一些。

此时已是到了十月下旬,天气已经逐渐转寒了。

王家人带的衣服其实是不够的,但那些差役们却在经过州市时,主动进城为她们买了些御寒的衣服。

王韶光更加确定,有人已经跟这些差役们打好招呼了,不然,他们做什么自己掏钱给他们买衣服。

坐在树荫下歇息的王韶光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家老爹。

王珩正和儿子们一起坐在板凳上吃饭。

他们吃的饭倒也简单,不过是一些北方大饼、咸菜罢了。唯一称得上美味的就是那道卤牛肉了。

这卤牛肉是他们在翼地歇脚时,一个驿站的驿长偷偷塞给他们的。

这卤牛肉也是他们这两日唯一的,至少对王韶光来说,是唯一的美食。

要是早知道会落入如此境地,她当初绝不会为了保持身材吃素了。

王韶光哭卿卿的想。

众人都吃完午饭后,差役们便过来催他们上路了。

那差役的头头叫刘三,他走到王珩身边,笑着对他道:“王公,咱们要在天黑之前赶到晋地下面的一个驿站,所以接下来的路程可能要有些颠簸了。“

王珩看向刘三等人的目光十分的平静,就如他们是一个与他一样的人一般,全然没有高人一等的傲气。

被这样的目光注视着,刘三等人觉得自己的腰杆子都能挺直了一分。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对王珩客气是因为受人之托,现在则是纯自愿了。

主要是王珩的个人魅力实在是太大了,别说那些差役了,就连王韶光都重新认识了一下她老爹。

以往的王珩在家都是一副严厉但又不失慈爱的父亲模样,王韶光从没见过他是如何与其他男人们相处的。

当然,她外出时也会听到一些旁人对她父亲的评价。

他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但也信奉与人为善这个道理,对于任何向他求助的人,他都是能帮则帮的。

并且他还认为,要想成事,首先要先给同他一起做事的人好处,若是他做了一件事,那件事除了他之外,没人能获得好处的话,他就不会去做。

简单来说,王珩能成为内阁晋升最快的阁老,有两个秘诀,做事坚定果决和做人中庸圆滑。

这些是王韶光听到的外人对王珩的评价

那她亲眼所见的王珩是怎么样子呢,有几件小事可以体现出王珩在逆境中的心态。

他们在路途中会经过不同的驿站。

有的驿站之间距离近,他们在晚上就能在房间里休息了。

但若是遇到那相互之间距离较远的驿站,他们就要以天为被,地为席了,当然,他们还是有被子的。

在外面露宿其实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他们不仅要忍受蚊虫的叮咬,躲忽然而来的暴雨,还要小心地上可能有的毒虫毒蛇。

假若他们露宿的地方是山里,他们还要小心随时都可能出没的野兽。

饶是王韶光心性乐观,到最后也有些受不了这风餐露宿之苦。

王老夫人和王太太就更不用说了,她们虽然没受差役的折磨,但这么赶路也还是很磨人的。

在一个晚间,他们又没能赶到下一个驿站,不得不风餐露宿的时候,王珩老大人就站出来了。

他让众差役点了个火堆,又让大家坐在火堆前取暖。

待到大家都坐定后,王珩老大人就在众人面前为王老夫人唱起了京剧二进宫的选段。

这折子戏也是王老夫人素来比较喜欢听的戏。

他一个曾经位居次辅的人竟然愿意放下身段彩衣娱亲。

王老夫人纵是有再多的疲惫,此时也觉得浑身通泰。

王韶光坏心眼的用余光看了一眼她娘王太太。

果然王太太看向王珩老大人的目光十分的骄傲。

王韶光捂嘴偷笑。

她老爹唱这一出戏,直接取悦了两个女人。

这出戏唱的值。

或许是王珩老大人起了带头作用,王家大哥和王家二哥也站出来效仿老爹彩衣娱亲。

大哥和二哥一个拿着树叶吹了首小曲儿,一个当着众人的面打了套拳。

就连王家小弟王言瑾也板着脸出来和几个侄子们背了几首诗。

这下轮到王太太、周氏和朴氏感动了。

王家众人其乐融融的时候,一个一直在旁围观的差役却忽然红了眼眶。

他的同伴看到了却没立马吱声。

临睡前,同伴问他:“你为什么哭?”

那差役就道:“我是想起我娘了。我在平城安定下来之后,原是想把我老娘接到城里来的。可我那婆娘不愿意,我只要一提起这事,她就在家里跟我闹,几个孩子也被吓的直哭。我为了家里安稳,就再也没提过接我娘进城的事了。可今日看到如王大人这样的人物对亲娘都那么的孝顺,甚至愿意放下面子做戏让亲娘开心。我真的觉得对不起我娘。”

他的同伴家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对这差役的心情感同身受。

可他自己都搞不定家里的婆娘,更不用提教别人了。

他就小声对这差役说:“你说我们去问问王公该怎么做好不好?”

“可是王公是何等人物,怎会听我们说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呢?”诉苦的差役略有些犹豫。

同伴闻言就悄声道:“王公其实很平易近人的。之前赶路的时候,我坐在车前室那里跟狗儿说,临走前我家婆娘快要生了,不知道她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王公就问我家里有几个孩子,孩子多了能不能养活这样的话,我们叙家常叙了一路呢。”

“真的吗?”那差役一脸没想到的模样。

“千真万确,我听人说王公学问好,想让王公给我儿子起个名字,王公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了,还说这名字的出处来自什么书.....,什么书来着,我想不起来了,但这名字听着可比我之前给大儿子起的要斯文多了。”同伴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又小心翼翼的展开来,似是怕弄破了这张纸。

差役比那同伴要多识几个字,他接过纸看了一眼,见那上面写着秦敏之三个字。

“这名字起的可真好。”差役没有多少文化,也说不出哪儿好,但就是觉得这名字比他们起的什么柱子之类的名字要好。

“那是,王公可是全天下读书人的什么模,那个字我也不会念,反正就是说王公是读书人里面的第一。我们那里出了个秀才老爷都了不得了,人家可是管秀才老爷的人。”同伴从那差役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了这张纸,又珍惜的放回了兜里。

有了同伴的鼓励,差役就真的在第二天赶路时跑来问王珩,他家娘子不愿意把他娘接到城里来要怎么办。

王韶光坐在后面的马车上,听他家老爹跟差役讲,要如何如何先对妻子和岳母好,再如何如何的多挣些银子交给妻子,如果挣不到钱的话,就在家如何如何的多做些家事。等把妻子哄高兴了,再如何如何的跟她商量把老娘接过来的事情,以及接过来后他要如何如何的在老娘话妻子之间周旋。

王韶光听自家老爹在那看看侃侃而谈,在看自家祖母和老娘面容含笑的坐在马车里静听老爹教那差役如何教妻和教母,自觉有点尴尬。

不过王珩的这番话,倒让王韶光又重新认识了一下他老爹。

她一直以为她老爹是个端方君子,信奉孔孟之道,擅长治国理政,倒没想到人家竟然对市井生存智慧也那么了解。

所以说,这就是优秀的人到哪都优秀吗?

许是王珩说的话浅白易懂又极富操作性,那些个差役和士兵竟把王珩当成了心灵导师。

当然,这个心灵导师是王韶光给王珩封的。

他们一个接一一个的过来向王珩请教自己人生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有说自己婆娘对自己太凶的,有说自家儿子不成器的,还有问说要怎么才能多挣钱的。

王韶光细听了一下,发现王珩的套路大同小异。

他先是肯定了一下那些差役和士兵说他们愿意解决问题,比大部分人都强,待到说得那些差役和士兵们喜笑颜开的时候,他又话锋一转说,他们之所以遇到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们德行不够。

差役和士兵们此刻已经对王珩很信服了,他们听后就一脸惶恐的问王珩,为什么他们会德行不够。

王珩就先说那说自己妻子对自己太凶的差役:“你是不是在家总挑妻子的错?不是嫌她这个做的不好,就是嫌她那个做的不好。并且回去以后也不大在家中做事?”

差役闻言一脸惊奇的道:“王公怎么知道?”

王珩并不回答他这个问题,只是对他道:“所以我说这是你德行不够,自己做错事情在先。你觉得你妻子在家辛苦操劳家务,回来再听你总是挑剔她,她能对你态度好吗?”

差役委屈的道:“可她确实做的不好。”

“她做的不好是她的事情,她做的不好,但你能包容她,才是大丈夫所为。你要是想让她不凶你,就照我说的做。无论她把事情做成怎么样,你都只说她做的好,逢到她生日再给她买些花啊粉啊的送给她,再过几日,你且看她会不会对你和煦起来。”王珩微微一笑道。

众差役和士兵闻言叹服道:“好一个做的不好,也能包容,方是大丈夫所为。王公果然是大德之人。”

对那说自己儿子不成器和赚不到太多钱的人,王珩也是一样的说法。

王韶光最后给他总结了一下,大致就是你们要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培养自己的德行和福报,待到时机一到,事情自然会有转圜的余地。

因为王珩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众差役和士兵们,王韶光等人这一路其实是越过越舒适的。

到最后,那些差役和士兵们每到一个驿站,就请王珩及王家几个男孩帮忙代写家书。

当然,他们也给了王韶光一行人许多方便,主动为王家人做些粗活和重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