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夺舍后以丫鬟之身杀回来 >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李乾驾崩

圣历八年三月初,新年的喜庆氛围尚未完全消散,宫中却骤然生变。

已怀胎八月的贵妃在寝宫突感不适,下腹无故流血,众人皆惊,刚开始以为是早产的征兆,于是连忙唤来早已在旁守候的产婆和太医前来接生。

那贵妃挣扎于产榻之上,苦苦煎熬了两天两夜,最终诞下一扭曲死胎。

那死胎的模样恐怖至极,五官变形,肢体畸形,吓得旁边接生的宫女们脸色煞白,连连尖叫。

贵妃于昏迷之中被这凄厉的叫声吵醒,待她艰难地睁开双眼,瞥见那死婴时,情绪瞬间崩溃,悲痛欲绝之下,引发大出血。

尽管太医们全力施救,但终究无力回天,贵妃最终香消玉殒。

本就大病初愈的圣上听闻此等噩耗,如遭雷击一般,当即倒下,口中喷出一口鲜血,昏死过去。

太医们匆忙赶来,一番诊治过后,却面面相觑,犹犹豫豫,不敢道出实情。

然而圣上李乾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知肚明,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了。

在这危急时刻,他强撑着病体,连夜召集自己的亲弟弟晋王以及一众大臣前往永乐殿商议。

当夜的永乐殿,气氛凝重。

正三品以上的大臣们身着朝服,在殿外恭敬地跪着,等候圣旨。

殿内,皇室宗族子弟亦是神情肃穆,跪成一排。

在那龙床榻边,跪着两人,一位是圣上的亲弟弟晋王,另一位则是晋王的大儿子李逸麒。

李逸麒此前一直受圣上李乾的亲自教导,圣上对他寄予了厚望

此时的李乾,面容憔悴不堪,脸色较之安乐出嫁之时更为难看,面颊凹陷,宛如鬼魅一般。

李乾的眼窝深陷突出,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虚弱,手臂瘦骨嶙峋,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

他的肤色因久未出门而显得苍白如纸,毫无生气可言。

他缓缓地将自己那形如枯槁的手伸向亲弟弟晋王,晋王见状,赶忙跪着上前,用双手紧紧握住李乾的手。

晋王因过度悲伤,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一滴一滴地滴落在李乾的手臂上。

李乾望着眼前这个抱着自己哭得肝肠寸断的同胞亲弟弟,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恨铁不成钢之意。

自己的亲弟弟自出生以来便性格软弱,与世无争,从不争抢任何事物,犹如一颗无人在意的棋子。

也正因如此,母皇对他最为疼爱,百般放纵,他也从未卷入那残酷的夺嫡之争,得以平安顺遂地活到如今。

只是,这究竟是福还是祸,却也难以说清。

只是,如今李乾即将离世,环顾四周,并无更为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选,为了避免周国陷入动荡混乱之境,他也只能将这万里江山托付于自己的亲弟弟晋王。

好在晋王的大儿子李逸麒曾受自己亲自教导,虽其性情和其父一般平庸,但才能尚算过关。

李乾相信,假以时日,他必能成为一位贤明之君。

尽管如此,李乾心中仍是放心不下。

他拼尽全力,紧紧握住亲弟弟的手,一字一顿地说道:

“孤传位于你,吾弟啊,如今孤卧于这病榻之上,自觉大限将至,这江山社稷的重担,唯有交付于你,孤方能安心。

回首往昔,我朝一路走来,历经无数风雨。

外有强敌环伺,虎视眈眈,屡屡兴兵犯我边疆,烧杀抢掠,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内有诸多弊病,朝堂之上,奸佞之臣当道,弄权舞弊,致使政令不通,民生维艰。

孤在位之时,虽殚精竭虑,试图力挽狂澜,却深感无力回天,留下诸多憾事。

如今,这万里河山即将交到你手,望你能一扫往日之软弱,重振朝纲。对外,需整饬军备,广纳贤才,以铁腕手段捍卫我朝疆土,护我子民安宁;对内,当清查吏治,严惩贪腐,确保政令畅行无阻,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孤决意立你之长子为太子,望你悉心教导,将治国之道、为君之责一一传授于他。他既承载着我朝未来之希望,便需有雄才大略,心怀天下。

吾弟,莫要辜负孤的一番苦心,莫要辜负这天下百姓的期盼。愿我朝在你治下,能再复往日辉煌,四海升平,千秋万代永固根基。”

言罢,李乾已是气若游丝,他缓缓抽出被晋王紧握的双手,在床榻之上摸索着,取出一物件,正是那传国玉玺。

此玉玺一直被李乾置于床榻之畔,日夜相伴。

李乾将玉玺紧紧握于手中,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玉玺周边的一处磕碰,恍惚间,他似是想起了什么,遂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要端坐起来。

晋王见此连忙阻拦,自觉地将耳朵凑到李乾嘴边。

李乾用仅二人可闻的声音,低声向晋王诉说着什么。

晋王的长子李逸麒虽距二人甚近,却也未能听清具体内容,只是断断续续地听到几句,拼凑起来,隐约是:

“牝鸡司晨… 长平,此女不可留,必除之…”

其后的话语,他便再也听不清了,只听得自己的父王,此刻应称之为父皇的,大声呼喊着:“陛下!陛下!”

紧接着,宫殿内外响起齐刷刷的磕头声,伴随着阵阵哭丧声与呼喊声:“陛下圣德,光照千古,永垂不朽!”

李逸麒才恍然惊觉圣上已然驾崩。

李逸麒随后起身,与父皇一同举起玉玺,缓缓走出殿外。

大臣们见状,纷纷跪下磕头高呼:“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望着眼前乌压压一片跪地膜拜的人群,李逸麒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感觉,这还是他第一次品尝到被众人顶礼膜拜的权力滋味。

“咚!咚!咚!”

京城内各寺的钟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京城的上空。

若逢国丧,这钟声便是信号,可使天下人尽知。

长平郡主站在卫府的院落之中,静静地聆听着这阵阵钟声,她遥望着皇宫的方向,久久地发呆。

这是沈藜这几个月来第一次察觉到长平郡主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此前,长平郡主的眼神清澈而纯粹,瞳孔明亮如星,那眼中的留白恰似悬挂于天际的皎月,纯净无暇,却又透着一种空洞与麻木,带着形同槁木的倦态,仿佛对世间万物皆已失去了兴趣。

然而此刻,她的眼神中却增添了一抹狠意,以及一丝对权力的炽热向往。

长平郡主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不甘与愤怒,想那异姓侯爷卫渊,不过是外姓之人,却能有进宫的机会。

而自己作为皇室宗族的郡主,却因不受待见,只能被困于这小小的院落之中,等候着那不知何时才会传来的消息。

长平郡主又怎会甘心?

她不甘心一辈子如同那任人宰割的鱼肉,被困在这四四方方的院子里,了此一生。

她暗暗发誓,那万人之巅的位置,她亦要奋力攀登,去看看那至高无上的风景。

那皇位,皇祖母坐得,皇祖父坐得,皇伯父坐得,父皇坐得,就连未来自己那皇兄可能也坐得,凭什么自己坐不得。

当皇帝驾崩后,小殓当日及过后几日,朝中自亲王以下、顶戴官员以上,以及佐领三等侍卫妻以上等,皆需前往乾清殿瞻仰大行皇帝之遗容。

而嗣皇帝则更要引领王公、公主、郡主等人,至丹陛上行“大殓礼”。

其间,嗣皇帝、皇子、公主、百官等,男子需摘冠缨截辫,女子则要去妆饰剪发,以表哀悼。

长平郡主也正因于此,方能在大婚数月之后,带着沈藜等人首次再度回到宫殿。

皇帝的棺木“梓宫”,按规制需漆饰四十九次之多,其外以金饰之,内则衬有金五色陀罗尼段五层,以及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层,尽显尊贵与奢华。

待大殓结束后,梓宫被奉置于乾清殿,且设几筵,于朝、午、晡三个时辰设奠,嗣皇帝须亲诣上前,上食祭酒,行三拜之礼,继而举哀。

此后,梓宫要从乾清宫奉移至殡宫暂安。

在暂安期间,每逢满月、百日、清明等特殊时日,皆要举行“致祭礼”,以寄追思之情。

待钦天监精心挑选出吉日之后,方行正式入葬之礼。

入葬前三天,需派人祭告天地、太庙、奉先殿和社稷坛,以告慰神灵与祖先。

届时,嗣皇帝要亲自扶棺,将大行皇帝送入地宫,待安奉完毕,封好石门,嗣皇帝再引领众人行“告成礼”。

此外,国丧期间亦有诸多禁令,近支宗室二十七个月内,远支宗室及在京大臣一年内,皆不许嫁娶,亦不许举办作乐宴会。

而在京人员需身着素服二十七日,且不准祭祀,百日内同样不许嫁娶,以彰显对大行皇帝的敬重与哀思。

长平郡主也因此在这期间一直在皇宫中待着,为大行皇帝守灵。

好不容易得闲,抽身回府,未承想,府中值守的宫女匆匆迎上,神色慌张,言称卫渊方才行至院落,瞥见长平郡主带来的宫女,见其容貌竟陡生邪念。

全然不顾那宫女的反抗,强行拖拽,径直奔往自己院子,瞧卫渊那架势,想必是欲行不轨、施暴逞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