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嫡姐换亲之后 > 第17章 厚嫁

被嫡姐换亲之后 第17章 厚嫁

作者:明春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4-18 15:48:53 来源:文学城

温从阳送给纪明遥的东西收拾出来,比她以为的还多。

有他才“喜欢”上她那年,用力过度送她的珠花、手串、玉佩等首饰,让她迅速明白了他的心思,开始躲他,之后也坚决拒绝了所有类似的礼物。已经收了的不好退回去,但收下的几样,她也一次都没戴过,还是簇新的,只落了些灰尘在上面。

开始是不能戴、更不愿意戴,她也不缺首饰用。后来,两家长辈暗示他们会成亲的时候,这些十岁出头时合用首饰对她来说已经“过时”了,不适合将及笄成年的“大姑娘”。

还有他被她冷淡的那几年,借着给所有姊妹送东西,才到她手上的琉璃灯、水晶花瓶、玛瑙镇纸……

家里纪明达瞧不上他,不用,四妹妹也不用,只有纪明德会摆在书案上、放在多宝阁里。

纪明遥原本也都收起来不用,去年才翻了翻旧东西,把一对水晶花瓶拿出来,摆在了书案边的高几上,还有一只白瓷花瓶,摆在炕桌上或窗边,琉璃灯走夜路照明亮堂,便也常用起来。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

比如她去年生日,他送了一根亲手做的檀木簪子;比如他日常城里城外疯玩,看见喜欢就给她带来的根雕、泥人、一盒子竹扇、成套的瓷娃娃;比如他开始认真习武后,给她也找了一副轻弓和一把短匕……虽然她都没用过,但这两样是她最舍不得的……

不过,也只是对寻常喜爱之物的正常不舍。

她想要,求一求太太,能求来一箱子差不多的。

大周风气不算太保守,女子学习骑射乃至习武都并不罕见,安国公府又是武勋世家,更是代代会教家中女儿骑射。她怕摔马,坚决不肯学,只学了射箭,纪明达和纪明德却都认认真真学过两三年,两人房中还都挂着惯用的弓和马鞭,四妹妹今年也要开始学了。

所有的礼物,昨天丫头们收拾出来,纪明遥自己又检查过一遍,仔细回想,确认没有遗漏。

两大箱东西抬过来,郑嬷嬷心里一个叫苦。

她是坐车来的,把东西搬回去倒不惹眼,可见了大爷,会是怎么个光景?

但姑太太面前,郑嬷嬷不敢多废话——她现在看不穿纪二姑娘的想法,只知道纪二姑娘的嘴也不是好惹的——就这么告辞回去了。

她出去后,屋里安静了片刻。

纪明遥又看了眼嫁妆册子上的“三万六千两”字样——很好,什么感慨都飞了——忙继续问太太:“这个……真不是写错了吗?”

“这我还能写错?”温夫人嗔她一眼,“就是这个数!这还是你老爷亲口说的——”

她说明原因:“你知道,你老爷极看重崔家这门亲家,又是咱们家突然换人,无礼在先。我说,若是明达嫁过去,他和老太太定会多有补贴,咱们已经是先对不住崔家了,人家虽不缺几万两银子,可怎好还叫人家再吃媳妇嫁妆的亏?你老爷无话可说,便道给你的压箱银子多三万,正是六个六千两,也算图个吉利,又说别的也让我酌情多添些。”

纪明遥瞬间放了心。

跟着就是非常的高兴!!!

别管多出来的三万两是为了“补偿”谁,总归都是算在她的嫁妆里!而且大周朝律法有明确规定,女性的嫁妆是女方个人财产,丈夫公婆不可私吞,妻子的嫁妆也不在男方家庭“分家”所分割的范围内,寡妇改嫁可以名正言顺带走嫁妆。虽然在实际生活里,嫁妆不大可能完全不花用,但总归,这时代的法律还部分保障着女性的财产权。①

本朝国库充盈,官民富庶,历年来盛行厚嫁之风。安国公府家规,女儿出阁,嫁妆除压箱钱和家具摆设、衣衫首饰外,还需赔送房屋田产和奴仆人口,总价值约在三万两。

温夫人心头苦闷郁气未消,既安国公说,别的也让她“酌情多添”,她昨夜便照着规矩,把每样都几乎多添了一两倍写下:京中房屋两处、田庄三处、衣料一百二十箱……人口十房——

“太太,这么多衣料,我多长十个身子也穿不下呀!”纪明遥看出这是太太愤怒中写下来的了,连忙推辞,“还有,我若真带了十房人过去,家里岂不是没有太太中使的人了?崔家只怕也放不下这么多人!还是就按姑姑们出阁的规矩,四个丫头四房人口吧。”

温夫人自己看了看,也笑了,拿笔把这一项划了:“也是,你是成亲去,又不是打仗去。”

她便问:“你身边现有五个丫头,都带去吧?多一个不算什么。”

“还是别了。”纪明遥笑道,“太太已经为我破了许多例,再多,只怕太太将来难办。不如只留要紧的。”

她多一个不算什么,纪明达也多一两个,自然更不算什么。安国公偏疼纪明德,若要让她也多两三个,有两个女儿的例在先,太太就不好驳回了。

毕竟安国公只说的,“酌情多添”。以后翻出来,什么在“情理之中”,什么是“情理之外”,还不是他一张嘴的事?

纪明遥叫碧月来身边,对温夫人笑道:“正好说到这了,我想替碧月姐姐求个恩典:碧月姐姐照顾我这么多年,比人家的奶娘还细心周全,可惜差了名分,我倒不好像人家给奶嬷嬷养老一样,给她也养老!正是如今她年岁到了,我想求太太准她自嫁人去,算我借花献佛,拿太太的恩典全了我们多年的情分。求太太就准了吧?”

碧月本还以为,姑娘是不会带她一起出阁了,哪知姑娘竟是在大处替她想着……姑娘和太太说话,为她求恩典,她忙在一旁跪下。又听见“养老”一说,她差点没忍住笑。

温夫人听完虽也笑,却没立时答应:“我想的是让碧月先嫁人,她两口儿再做陪房和你一起去呢。有她长长久久地伺候你,我也放心些。”

纪明遥忙笑道:“只好求太太多赏我一房妥帖的人了。”

温夫人又想了想,才道:“也罢。”

她便看向碧月:“把你调去二姑娘身边几年,也没委屈着你。她最是好性儿,她懒,也不要你们多勤快,你在她房里,比在我这轻省多了,我可都是知道的!她既和你好,要放你,我也不做恶人,就让你去。只你便出去了,也别忘了你姑娘的情分才是。”

碧月忙磕头谢恩,又给纪明遥磕头。

纪明遥赶紧叫她起来,又嘀咕温夫人:“太太赏了恩典,还要说我一句懒。”

“说你怎么了?”温夫人又赏她一个脑瓜崩。

碧月喜极而泣,被镜月、银月等拉出去贺喜,叫她请客了。

纪明遥揉着脑门,继续听太太安排她:“等你出阁,再放碧月。就让她老子娘和弟弟妹妹都一起跟你去吧。”

碧月的爹娘是她当年的陪房,两口子老实忠心,就是人太老实了,不机灵,生出的大女儿倒聪慧,选上了大丫头。明遥看着懒,心里明透,在哪都能过得好,这样的人给她使唤正合适。碧月的家人都在明遥手下,也不怕碧月在外心野了,反来害明遥。

“再把家里的厨子给你一房,省得你到崔家吃不惯,怎么样?”温夫人笑问。

“太太真好!!”纪明遥跳起来欢呼!!

……

理国公府。

郑嬷嬷把纪二姑娘退回来的两箱东西送到了大爷房里。

太太也还在。

得知二姑娘应了见面,何夫人瞅瞅儿子,不知该不该松一口气。

见这么大两箱东西都是儿子送给人家的,她又心里发酸:孩子长了这么大,送过她的东西可有这些的一成多?

二姑娘的确是懂事孩子,但……还是别来温家的好。

她已实在撑不住了,回房歇息前,嘱咐儿子:“人家的东西你也快收拾出来,赶着让人送去吧。她一个姑娘家,清清白白,还要再说人家的,你可千万别糊涂了私藏什么,坏了人家的名声。”

她还有两句话没说:

大姑娘是较真性子。若儿子真留下什么,叫大姑娘发现了,恐怕又要闹出事。

若她说,二姑娘送回来的这些东西,最好也赶紧销毁。可这话从阳必不肯依。

罢了,别把他逼太紧。

温从阳哑声应是。

何夫人又道:“她怕是不好来咱们家了,你想见她,还是得你过去。你不好好养好了,什么时候才能出门?快先睡觉。”

温从阳仍然应是,又添一句:“娘辛苦了,快请回去歇息吧。”

何夫人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郑嬷嬷见势也赶紧一溜。

温从阳对着遥妹妹送回来的箱子愣了半日,没叫人打开。

他怕看见里面的东西。

遥妹妹似乎没送过他什么,只有几幅画,没有针线,没有书字……他现在也不敢细想。

温从阳叫人随便找块缎子把箱子盖上,闭上了眼睛。

他还要去见遥妹妹。

他……他们……他和遥妹妹,未必就,未必就——

来啦宝宝们!

①参考唐宋,可当架空私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厚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