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被逼入赘的他拒绝吃软饭 > 第22章 拒绝被敲诈

被逼入赘的他拒绝吃软饭 第22章 拒绝被敲诈

作者:旧人新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6 15:05:15 来源:文学城

“这伙船工突然坐地起价。”

“一,是觉得杜老弟你阔,利欲熏心想联合起来赚你。”

“二,我猜是因为那天你在船上帮我妻荷花付了船费,搅了那船工的好事,又害他没了面子,所以呼朋唤友,和你作对。”

胡老八笑眯眯的和杜伯承说:“杜老弟你不要为此烦恼。归根结底,事情皆因你帮荷花而起,他们要多少银子,我都出了,别耽误你开业才是正经。”

杜伯承摇头:“胡大哥,我来找你是想商量个解决的法子,不是——”

“我知道,我知道。”

胡老八拍拍杜伯承的手,安抚道:“我们认识虽然不久,但相处的这些日子,杜老弟你的为人处事,说实话非常对我胡老八的胃口,你来找我为的什么,我还能不知道?”

“但杜老弟你有所不知,这船帮最是团结,他们打定主意要抱团来坑咱,说实话没有任何办法,就算你现在有只自己的船,他们不让你上水,你也没招。”

杜伯承蹙眉:“那河是他们的吗?这么霸道,咳咳~官府也不管?”

“哈哈~杜老弟你还是太年轻。这就跟上坟一定要烧纸,约定成俗的规矩,只要不火拼,官府哪里管得着。”

“那我从别的镇,雇船来呢?”

“还是那句话,他们船帮的规矩,吃这水的人,不去那水的地盘捞,这是砸别人饭碗,很忌讳的事。”

胡老八劝杜伯承:“杜老弟,咱不和他们争这一时之气,咱们还是顾着开业要紧。总共也拉不了几趟,这船费大哥帮你出了,你也别管了,我这就去会会那帮人去。”

说着就要走。

杜伯承拉住他。

“胡大哥,我不是争一时之气,是原本一百文一只的船费,已经很高了,现在又猛地多出十倍,咳咳~要是一锤子买卖,我也懒得计较这么多,但以后呢?”

“给了这一次,这船费就不可能再降下来。他们吃到甜头,拿住我非用他们不可的软处,下次开口和我要十两呢?难道也顺着他们?”

胡老八闻言一拍大腿,反应过来:“瞧我真是糊涂了!咱眼前要解决的不只是船费问题,还有以后运货的事。”

“就是这么个理。”

杜伯承轻咳几声,喝口茶压压嗓子道:“他们如此出尔反尔不讲信用,若真是为了荷花姐的事才如此为难,可见也不是能长久打交道的人。我就是再有钱,也不想给他们赚。”

“但杜老弟,我又想了想,这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咱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开业在即,得用船拉货啊……要么用牛车?”

杜伯承摇头:“车太费时长,拉的少不说,山路崎岖,豆腐也会被颠烂的。”

胡老八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害~这说来说去,咱还非得用人家的船不可,难怪敢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翻了十倍。”

和杜伯承商量:“要么找个中间人,和他们谈谈价格,再签个书契,把以后的运费也一并定好了,如何?”

杜伯承不是能委曲求全的性子,看船工们如此行事,就是现在他们降到一百文,他也不想再和这伙人打交道,更别提签书契给他们长长久久的糊口营生。

尽管胡老八说官府不管,去别镇找船的道路也行不通,但杜伯承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先是去找高汉光,得到的答案和意见,不仅和胡老八一样,还有更深的一层。

“江南水乡的船帮,和北方的漕帮不一样。这群人不论籍贯地域,只要吃着水上的饭,就是一家人,你完全想象不到他们能有多团结,又有多排外。你要是小气或欺负船帮的名声传出去,那以后不止是你家的这条水路,其他水路可能也都走不通了。”

高汉光拿了一百两银子给杜伯承,劝他:“君子不与小人计较,你既然唤我一声高兄,我便厚着脸皮尽尽哥哥的责任,开导你几句。不要为了一时之气,坏了长远,这样不值得。”

其实这些道理杜伯承都懂,但他就是不愿受这口气。

想他穿越之前,借给谁豹子胆,敢这样言而无信,坐地起价和他做买卖?早就不知道弄死对方多少次了。现在好嘛,穿越不过大半年,把他前十世的气都给受完了。

杜伯承打定主意不服软,不顾劝阻去别镇租船,果不其然碰了一鼻子灰。

夜里睡不着,一只白白胖胖的信鸽落在窗台上。

明月打开看过,又是白纸一张,和明霜对视一眼,均是轻叹一声,按惯例问杜伯承:“姑爷,主子来信了,回吗?”

本以为又要被拒绝,不想杜伯承竟然从软榻上一骨碌爬起来道:“给我研磨。”

两丫头喜不自胜,当即一个研磨,一个为他摊开信纸。焚香端茶,好不殷勤。

信中,杜伯承向邬夜概述了事情经过,问邬夜能不能从南州城给他雇艘大船过来?

价格不论,只要能雇上就行。

言辞中,大有要和镇上船工一杠到底的意思。

邬夜没想到杜伯承会回自己的信,把信寄出后,就早早休息了。

待第二天早上阿信将信交给他时,当即嘱咐道:“以后只要是姑爷的来信,无论多晚,都要马上通知我。”

说完打开来看,当即就笑了:“就这一点气都不能受的娇气性子,还想做生意,真是~”

邬夜提笔回了信,亲手绑在信鸽的爪子上,摸摸它油光水滑的小翅膀,“劳烦你飞快些,可别让那娇气鬼等急了。”

“布咕~”白鸽扑楞着翅膀飞向天空,不到中午,便从邬夜的掌中,落在了杜伯承的窗台上。

这次邬夜的来信必定有字,明月连同竹筒一起交给杜伯承。本以为这是夫夫俩感情升温的开始,不想杜伯承打开看过后,并没有任何愉悦之色,反而直接揉皱成团,扔进了废纸篓。

两丫头好奇,又不敢问,偷偷将那纸团捡起打开了看——

前半段也没什么问题,都是邬夜和杜伯承解释说无法从南州城雇船给他的理由和原因。这不是推辞不帮,是客观原因真的帮不了,自然也不值得生气。

坏就坏在这最后一句:别折腾了,回家来,我养你。

两丫头对视一眼,自然都明白自家主子想对姑爷好,不想姑爷在外面受委屈的心意。但在杜柏承一个男人看来,这或许是轻视也是小瞧。

有心替自家主子解释几句,但那样就暴露了她们偷看信件的不规矩。不说杜伯承怎么想,就是邬夜知道了,也断不可能轻饶。

只得闷葫芦似的跟在杜伯承身后,漫无目的的绕着镇子走,差点憋出内伤。

溪水镇再繁华,有城墙圈着,也大不到哪里去。

杜伯承拄着华章,领着两个回头率极高的美婢,兜兜转转,来到自己买在南市的小院前。

隔着白堤绿柳,远远就看到白墙黑瓦的小院子林立在错落有致的街坊中,独门独户,地理位置极好。

饶是明月、明霜自小长在邬家那样的富贵之家,看到小院的瞬间,也不禁眼前一亮。

“好漂亮的房子!”

“环境也不错。”

“是啊,瞧着好惬意。”

两丫头说话间注意到杜伯承的目光也一直望着小院的方向,面上神情是那种温情款款的样子。

怕他对此地生出留恋之意,忙又改口。

“不过还是没有咱们在南州城的家好。”

“没错!比起咱们的临水阁,差得远了。”

这个地方没有人知道,连与杜伯承形影不离的华章都不知。

这是杜伯承为自己准备的家,也是这孤单世界里,唯一能让他有一丝丝归属感的地方。就算当初筹钱买有一茶楼时,也没有想过要把它卖掉。

现在他很想去里面独自待一会儿,但还不是时候。

最起码在店铺开业前,这个独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不能被其他人知道。尤其是邬夜。

杜伯承最后看了眼自己的小院子,转道回迎宾楼。刚要进门,忽有一个小乞丐横冲直撞朝他跑来,未到眼前,就被拦下。

小乞丐踮起脚冲杜伯承挥手:“恩人!是我呀!我和爷爷从社庙回来啦!智慧大师还让我带了东西给你!”

杜伯承认出他是谁,接过小乞丐手里的东西一看,是包清火名目的菊花茶。问他:“智慧还好吗?”

“嗯,可好了,每天喝酒吃肉,呼噜打的震天响。”

小乞丐说完,朝着远远站在一旁的老乞丐招手:“爷爷!你快来!就是他让智慧大师救了你!”

老乞丐颤颤巍巍走过来,二话不说就要给杜伯承磕头谢恩。

杜伯承真是服了他们这些动不动就要下跪的古代人,亲手扶起他道:“老人家不必如此,真是折煞了我。”

“恩人的大恩大德,老头子我没齿难忘,以后恩人有什么需要,我和孙子下油锅上刀山,一定没二话。”

老乞丐一把年纪,又是这个境遇,杜伯承不仅不会指望他什么,知道爷孙俩没地去,还把镇外的瀑布山头地址告诉了他们。

“你们先去山上的破庙落脚,过几天等我腾开手,咳咳~再统一安置。”

这可让爷孙俩又是激动,又是感激,忙忙的又要给杜伯承跪下磕头。

这么闹哄间,胡老八急急忙忙赶过来,隔着老远就开始喊:“哎呀杜老弟!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杜伯承蹙眉:“怎么了?慢慢说。”

胡老八闭眼喘着气。

和他一道的张大海粗声道:“我和胡大哥本想去和那群船工好好商量,结果他们吃定咱了!把船费涨到二两银子了!东家,这可怎么办呀?”

这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杜伯承也没什么好惊讶愤慨的,正当街商量着对策,老乞丐忽然插话道:“恩人,你是不是需要船呀?我可以造,四五个月就能成。”

张大海哎呦一声:“我的老人家!等您老造好,黄花菜都凉了。”

老乞丐碰了个软钉子,张张唇不敢作声了。

杜伯承知道他从前是渔民,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把自己这边的情况和他详细说了,本以为是白费口舌,不想老乞丐听了后,当即容光焕发,阳光下的每一根白发都散发出自信的光芒。

“恩人,这完全是小事一桩。咱做个竹筏,半夜里载着货顺流而下,没人发觉的。”

张大海又驳他:“老人家,一看你就是个外行。这夜里风急,水比风更急。人家小船都怕翻,你一个小竹筏怎么可能嘛,不翻也得散。”

老乞丐一下就不依了,瞪圆了两只浑浊的眼睛道:“我老头子从小在海上为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不要看我是个乞丐就小瞧我,我老头子撑的筏子,从来就没翻过也没散过!不信你问我孙子!”

小乞丐立马作证,很骄傲的说:“我爷爷说的没错!连朝廷造船,也雇我爷爷去做工呢!村里人做筏子,也全都找我爷爷!”

杜伯承其实也对这个法子没信心,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当即带老乞丐去了镇外瀑布山头的破庙里,和收留来的一大群老弱病残,在自己的山上就地取材,连夜做了个足够运载五百来斤的大竹筏出来。

时值半夜,万籁俱寂,连守城门的士兵都在呼呼打着酣。

一群人抬着竹筏从山上摸黑下来,齐力推至河中,待装好石块,由老乞丐撑筏,明月随行保护,在众人的目送中,一老一少逆风远去。

成败在此一举。

杜伯承望着夜色里滚滚而流的长河水,盘算着在瀑布山头建水车磨坊,利用水力转换成机械力建造豆腐坊的事。

到时不仅不用再远距离运输,各方面的成本也能省下很多不说,生产力也会大大提高。

还有就是,一定要组个自己的船队……

杜柏承正想的出神,明霜忽低声道:“姑爷,主子来了。”

这大半夜的……

杜伯承蹙眉:“哪呢?”

“我带姑爷去……”

杜伯承交代张大海看好睡在草丛里的华章,和明霜避开众人穿进林子,七拐八拐走了不多时,便看到熟悉的红木马车,停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深处。

隐约可见车厢里的微弱烛光,照映出一个朦胧剪影。

杜柏承登上马车一掀帘子,扑面而来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

他坐下刚要端杯,腕子就被一握。

杜柏承偏过头。

看邬夜靠过来问:“就光看到茶了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