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薄影浮于高阁之上 > 第1章 知识的诅咒·日本战国简说·小早川隆景的一生

在进入正题聊小早川隆景的事情之前,先闲聊一阵子吧。说些什么呢?先说说“知识的诅咒”。

所谓知识的诅咒,即:当一个人知道一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话会怎样。譬如,老师懊恼学生怎么教都不会,有时就是因为已经无法站在一无所知的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再或者,很多人讨厌剧透,因为一旦知晓剧情后,就无法体会到一无所知地撞上惊人情节的冲击力了。

放在传达上,这就是个很致命的问题。双方之间的信息差横亘在那里,而作为传达者,你甚至无法理解应该从何说起才能令对方听懂。放在写作上,那就是尽管完成了相当数量的考据,却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这恐怕会令为考据花费的相当多时间倒进河里,一种极度的浪费。所以我想到记录。作为一个几乎一无所知的人从无知开始迈步,这样回头去看,过去的我便多少能帮助我敲松这诅咒。因为通过阅读记录,我可以知道,是哪些知识一步步教会我的。

话都说到这里了,在讲回正题小早川隆景其人前,却——大事不妙!我忽然发觉原来现在的我也正深陷知识的诅咒之中!要从何说起呢?

——还是先说说战国吧。

时间是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前一个政权室町幕府已经走到了尽头,全国上下成了像汉末时期那般群雄割据的局面。乱成一锅粥,各地群雄——这里称之为大名——彼此互相混战,吞并。

或许你在ACG领域中听说过信长、秀吉、家康这几个角色,他们是结束乱世建立新的中央集权的关键人物。此番论述的重点并不在这几个人,所以只简单说明一下。

信长原本是大名;秀吉是他的部下,草根出身;家康是信长的盟友。信长在乱世中四处征讨,势如破竹,那势头几乎可以看见统一天下近在眼前——结果就是这时机,他的一名重臣明智光秀趁其他手下正在各地征战的时机发动了谋反,谋反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总之结果是信长在此事件中中道崩殂,是为“本能寺之变”。

前述提到,此时秀吉原本在征战过程中占据优势,此时得知信长死讯,立刻以高姿态与对手讲和,不露出主君已死的破绽,一路赶回讨伐叛徒明智光秀,加之之后一系列举动使他接替下了信长的遗产,基本统一了日本。但他后期逐渐昏庸,死后政权内部出现分裂,最终由德川一派取胜,建立江户幕府。

——上述这些人前期的活动中心集中在日本中部的近畿地区,可以理解为中原……那一块儿地,土地又肥,公家也在那块儿,聚光灯下的地方。而同时期,其他地方大名的战乱当然也没停止过,只是声气比起近畿的争斗者就差之甚远了

小早川隆景是西部大名毛利元就的三子。他的父亲毛利元就起初连大名也不是,就是当地的一个豪族(名词叫国人众),抓准机会仅凭一代人的时间就清掉了成了西日本第一势力,实在相当可怕。

正好就说到这里:毛利元就姓毛利,那么为什么隆景姓小早川呢?这正是元就得策略之一。日本战国看中家名的传承,像要是当主没有子嗣之类的情况,就会从别家过继来养子传承家业。毛利元就共养育九男三女,女儿嫁与家臣,九个儿子则只有一个姓毛利——这父亲是真舍得往外送人。

而送出去的孩子们呢,有继承了别人家的家督,之后仍辅佐自己出生的毛利家。其中一个是二哥吉川元春,另一个便是老三小早川隆景,二者辅佐大哥毛利隆元。毛利隆元,加上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这就是“毛利两川”。

最后,关于小早川隆景的一生。

这里就抄一抄百科吧。

1533年出生,为毛利元就第三子,幼名德寿丸。1541年,由于小早川家分家竹原小早川氏当主在没有子嗣的情况下去世了,家主空缺,而毛利元就的侄女是该当主的妻子,隆景被过继去了竹原小早川家家。1544年,11岁的隆景成了竹原小早川家的当主。

1547年,初阵,建立军功。

小早川家本家的当主为小早川繁平,据说是个瞎子。在西部大名大内义隆与毛利元就的计划下,最后是在1550年让隆景娶了繁平的妹妹问田大方(查百科时发现繁平生于1542年,算下年龄……从现代人的角度看还真可怕!),同时让繁平出家,隆景便同时成为了两家小早川家的家督,至此两家合流。

沼田小早川家原本有不错的水军,此后也成了毛利家的力量。

而就在隆景成为沼田小早川家督这一年,西部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大内义隆手下武将陶隆房发动政变,大内义隆走投无路而自杀。

1555年,22岁的隆景。在日后流传著名的以少胜多案例“严岛合战”中,统领小早川水军,并使家臣乃美宗胜说服村上水军加盟毛利氏,切断了陶隆房上岛后的后路。此战毛利最终以四千兵力战胜了两万五千兵力的陶军。

1557年,24岁的隆景。参与讨伐大内家的活动。同年元就隐居,将家督给了长子隆元。

隆景二哥元春的妻子新庄局与姐姐五龙局关系不好,元就让他协调二人的关系。结果,隆景写给新庄局的调解信被无视了,给隆景气得向元就告状。那时候毛利家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不大和睦。因此1558年,毛利元就写了《三子教训状》。这封信件或许是日后被称为“三矢之训”的出名故事的原型。

1563年,30岁的隆景。这一年大哥隆元因为急病去世,元就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后立其子,时年11岁的毛利辉元为毛利家下一任家督,叔叔元春与隆景进行辅佐。

1565年,32岁的隆景。参与月山富田城之战,此战后大名尼子氏灭亡。

1571年,毛利元就去世。这之后的几年,毛利家在与尼子大内残党,及九州大名大友氏对抗。

1574年,41岁的隆景。此时织田信长的势力扩张影响到了毛利,灰暗的时间,处处掣肘。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战,毛利水军败给配备铁甲船的九鬼水军;1579年,大名宇喜多直家抛弃毛利转而投靠织田;1580年,失去三木城;1581年,失去鸟取城。

期间的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是在1579年,由于隆景仍膝下无子,在家臣的建议之下收了他的九弟——时年12岁的毛利秀包为养子(弟弟变成了儿子!关系真让人混乱吧)。

1582年,49岁的隆景。这一年,改变了所有人命运的黑天鹅——本能寺之变。事情发生时,羽柴秀吉在进行备中高松城的攻略。此战采用水攻,因为高松城本就位于低地,建起堤坝后便孤立无援。而在束手无策的毛利军与秀吉军队对峙之时,秀吉得知明智光秀谋反信长身死的消息,与毛利军讲和(这里的细节有好几种说法,真伪难辨),迅速撤回京都讨伐了光秀。天下的局势变得明晰了。

1583年,贱岳之战,这是织田信长势力内部的斗争。秀吉战胜了柴田胜家,隆景的养子秀包作为人质送往秀吉处。

秀吉上位后,陆续参与四国(1585)、九州征伐(1586),及讨伐后北条氏的小田原之役(1590)。

接着就是那场战役了。万历朝/鲜战争,壬申倭乱,文禄庆长之役。就是猴子秀吉把国内收拾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攻朝/鲜,再来攻明朝。于是1592年隆景被派往朝鲜。这一战叫碧蹄馆之战……资料繁多。

(把这时已经六十岁的老人派往国外打仗可真不是人……)

1593年,秀吉的侧室茶茶生下了儿子丰臣秀赖。此前秀吉虽也有过两个儿子,均早夭。秀赖的出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1594年,秀吉将养子,自己的侄子羽柴秀俊给了隆景作养子,秀俊则是日后的小早川秀秋。其中一个流行的通说是他原本打算将秀俊送去毛利辉元那儿继承毛利家(那时辉元还没有孩子),隆景则为本家挨了这一刀。

1595年,隆景隐居。家督传给秀秋。

1597年7月26日,病逝于三原城。据说是很突然的走的,因为中风。上午还在和别人聊天,下午就不在了。像突然熄灭了一盏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