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5章 珠簪疑云(2)

抱香归 第5章 珠簪疑云(2)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4 18:53:17 来源:文学城

女官选拔虽然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倒也是顺利的举行了。

清晨,关宁按规矩起身,整整衣衫,去了别院向王老太太请安。

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

王老太太虽不是她至亲,却在她寄居京城的这些年待她颇为慈爱,关宁心中感念,不敢有丝毫懈怠。

刚踏入院中,便见晨光正好,映在檐下的紫藤架上,碎影斑驳。

王老太太端坐在花厅里,身旁陪着几个贴身丫鬟,正拈着一串佛珠闭目念经。

关宁整了整裙摆,上前盈盈施礼:“宁儿给老太太请安。”

王老太太睁开眼,看了她一眼,目中带着几分笑意:“进来吧。”

关宁依言坐下,伺候老太太喝了几口茶,便起身告辞:“今日宫中选拔女官,宁儿需早些过去,怕误了时辰。”

老太太听罢,眉心微蹙,却没多言,只是慢慢放下手中的茶盏,凝视她片刻,才道:“选女官的事,虽是天家体面,可也不容易。你这孩子心思重,日后若进了宫,也别忘记要多长个心眼。”

关宁低头应下:“宁儿省得。”

她不再多言,跪下叩头谢过老太太的养育之恩。王老太太看着她,终究还是轻轻叹了口气:“去吧。”

*

宫中选拔的场地设在神武门内,关宁随着宫女到了考场。

京城中应召而来的女子早已聚满了庭院,个个衣着华贵,举止端庄。

这场选拔分三轮,分别为礼仪、才学和忠心。

第一轮为礼仪,所有参选者需依次展示行礼、奉茶等宫中基本规矩。轮到关宁时,她步伐稳重,动作流畅。一个监考女吏盯着她许久,见她虽无世家气派,却有一股与年纪不符的沉稳,不禁在记录簿上写下了几笔。

第二轮为才学,所有女子在一个宽大的厅堂里坐下答题,题目从诗词歌赋到律令礼乐,无所不包。

关宁起初心里忐忑,捏着笔端了许久不敢下笔。然而当她一字一句读完题目,心中紧绷的弦便渐渐松开。

最后一轮是忠心的考验。

庭院中,摆着数个木匣,每个匣子上分别写着“忠”“义”“廉”“信”。女官们提问:“若宫中有人不忠、不义,与你毫无瓜葛,你会如何处置?”

关宁垂首沉思片刻,方才答道:“若是宫规所限,自当据实上报。但若无明文约束,臣女愿以劝诫为先,修德为要。”

这答复出人意料,引来女官们相视一眼,有人点头,也有人眉头轻皱,但最终都没有说话。

日暮时分,选拔的结果终于揭晓。

关宁的名字出现在入选名单的最后一位,犹如一块压在心头的石头落了地,她双手接过宫中的调令,不由得微微颤抖。

回到家中,关宁第一时间去向王老太太告知。

王老太太坐在堂中,静静听她将今日选拔的经过说完,脸上波澜不惊,只在最后点点头:“既然这是你选的路,那便好好走下去。”

关宁跪下行礼,正欲起身,却听老太语调一转,低声说道:“宁儿,记住,宫中人心险恶,但天子近臣未必全是好人。无论何时,都要保住自己的初心。”

关宁听罢,默默点头。

翌日清晨,关宁向王老太太辞行。

离别时,王老太太送她至门外,亲手将一只小布囊塞到她手中:“宫中规矩多,你的东西未必都能带进去,这个小包儿藏好。”

关宁双手接过,回头时看了一眼老太身后的院落,心中竟生出些许留恋。可惜此去一别,恐怕再难有归期。

她回头望了望,那巍峨的宅院中隐约传来王老太太的咳嗽声,依旧像三年前初来时那般深沉威严。

从这里开始,她将不再依靠任何人,也无法依靠任何人。

关宁在送行的马车上,悄悄打开布囊。里面只有一串用红绳穿起的平安扣,以及一张小小的字条。

“莫忘心中执念,愿君此去,无愧于己。”

阳光从车窗洒入,柔和地落在字条上,映得那一笔一画清晰如昨。

*

关宁在一片鸟鸣蝉噪中随内监缓步入宫,所见之景宛如画卷,令人目眩神迷。

高耸的殿宇与蜿蜒的宫墙遥相连通,廊柱朱漆鲜亮,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她微微仰头,眼中倒映着这天下最显赫的威仪。

脚步跨过重门,她却感到心头一阵沉重。

过往宫人们眉目低垂,脚步匆匆,不言不语,仿佛连呼吸都压抑在心底。

关宁站在主路旁避让一队宫女与内监经过,余光随着那队人远去,只见他们所携物件上印着皇后的玺印,一路上无人敢稍作停顿。

一列内监从侧门穿过,步伐整齐,怀中捧着的锦匣被阳光映得夺目,匣子上的徽纹属于德妃,那位贵妃之下最受宠的四妃之一。

方才她还听人低语,说今天入宫的女官中有德妃娘家远房的表侄女,而传言中的那位姑娘,此刻便站在队伍最前头,举止间隐约透出几分与旁人不同的从容。

宫内早有数名宫女等候。为首的嬷嬷约莫五十出头,身量瘦削,面色沉稳,她不发一言,只扫了一眼队伍,便以眼神示意身旁的小宫女将她们引入一处侧殿。

关宁抬眼看了一下四周,只见墙壁四角皆挂着绣花屏风,宫灯散发出幽微的暖光。

她垂下眼眸,余光却瞥见那些老宫女的目光在队伍中游走,那眼神虽平淡无波,却仿佛能将人从头到脚看得透彻。

“尚宫局挑人,个个都要仔细端量。”领队嬷嬷站在前方,低声叮嘱,“莫要乱说话,莫要乱抬头。”

一炷香的工夫后,偏殿的屏风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一名身着深色女官服饰的中年女子缓步走来,双鬓整齐,眉目间透着不怒自威的气度。

“见过尚宫大人。”嬷嬷连忙上前行礼,随后对众人低声道,“这是魏尚宫,汝等切莫无礼。”

魏尚宫端坐在椅子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她的目光没有在任何人身上停留太久,但那种无声的威压却让人心中不由得一紧。

“说吧,姓名、籍贯。”魏尚宫轻轻开口,声音并不严厉,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权威。

关宁听着前面几人逐一回答,声音或慌张或颤抖,而轮到她时,她微微抬首,平静答道:“关宁,宁州。”

魏尚宫抬眼看了她一眼,语气不急不缓:“为何入宫?”

关宁一怔,随后说道:“求一份安稳。”

魏尚宫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不知是轻笑还是冷意。她随手翻了翻手中名册:“司记司,女吏。”

“谢尚宫大人。”关宁俯身行礼,随后依礼退出偏殿。

这短短的几个字,如落印般敲定了关宁在宫中的未来。

带领她的何典记神色平淡,走路时脚步轻而稳,显出一种谨小慎微的习惯。

她从不多说话,只偶尔用简单的手势或眼神示意,关宁跟在她身后,默默将一切看在眼中。

风穿过长廊,拂动廊下的纱帘,亦掀起关宁心中沉积的念头。

尚宫局,她暗自思量,负责后宫运作,辅佐中宫管理后宫,当今皇后执掌中宫之权,司记司则是其中最繁杂的一司——文书、账簿、物资出入,皆由此经手。

途中,领路的典记忽然回首叮嘱道:“新入的女吏,要勤谨细致。司记司事多,能熬过两年的,不多。”

司记司位于尚宫局东侧,是个不大的偏厅,虽不算气派,却整理得井井有条。

厚重的账簿堆满案几,几名女吏埋首其中,手中毛笔不停地在纸上翻涂,偶尔有同僚凑近耳语几句,也不过是交换些简单的记载信息。

*

翌日清晨,天色未亮,关宁已整理妥当,站在司记司门前等候开门。

宫墙深重,空气中带着一丝清凉的湿意,偶尔传来远处守夜人敲梆的声音。

一名三十左右的掌记瞥了她一眼,略显满意地颔首:“来的倒早。”

关宁低头欠身:“请教规矩。”

“好好做事,莫多言语,便是最大的规矩。”孙掌记淡声,随即引她入内。

厅中光线昏暗,几盏宫灯静静燃着,映得满屋的书册卷宗如山般巍峨。

指着一叠厚厚的账簿说:“这些账簿,从今天起由你负责整理。”

关宁接过账簿,入目便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各宫赏赐物品的出入记录,每一笔都要核对无误,并按规矩编制目录,盖章存档。

翻看片刻,她发现每一页的签字和印章位置都整整齐齐,仿佛无懈可击。

“账目清单在此,一日需核对无误,交由掌记批阅。先学规矩,莫要多问。”何典记将一份卷宗递至她手中,语调不冷不热。

“谨遵教诲。”关宁低眉应声,将账簿一一摊开。

窗外的阳光渐渐洒入偏殿,关宁静静地坐在桌前,手中执笔翻阅账簿,一字一句地抄录着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文字,这便是她的起点。

日头渐渐西斜,窗外绿荫掩映的庭院变得静谧。

关宁埋首其中,耳边不时传来宫女们低声交谈:“听说昨日新来的那位,德妃那边已经安排进了尚食局。”

“那倒也正常,德妃素来爱管着膳房的事。”

“可惜了,像咱们这样的普通人,哪里有这样的福气。”

关宁手下笔锋一顿,随即继续低头核对手中的账目,心头却止不住泛起涟漪。

这后宫中的角逐与牵扯,果然从不局限于妃嫔之间,那些家世显赫的妃子自有千百种手段,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六局三十六司,甚至将命运的绳索牢牢套在她们这些无名女官身上。

一整天的工作结束后,关宁长舒一口气。站起身时,视线不经意间从窗外掠过。

庭院一角的桌旁,两位女吏正在翻看一卷记录,旁边似乎有人来禀报什么。

细细看去,那份卷宗上盖着德妃的印记。

关宁垂下眼睑,转身收拾自己的案头。

今日公司食堂的黄焖排骨巨巨巨好吃。

香迷糊,汤底微辣,土豆软糯,排骨入味,汤汁拌上米饭直接炫两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珠簪疑云(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