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36章 两只狐狸(8)

抱香归 第36章 两只狐狸(8)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20:52:58 来源:文学城

深夜,关宁刚将灯芯挑高,便听见急促的敲门声。

她打开门,见小玉满脸兴奋地站在门外,声音压得极低:“关掌记,恭喜!恭喜!”

关宁眉头轻挑:“怎么了?”

“皇上今日去了奴婢干爹那儿,还亲口夸了您!”

关宁抬起头,见小玉一脸激动,忍不住笑了:“夸我什么?”

“干爹没明说,但皇上说您有大才能!这可是天大的夸奖!”小玉压低了声音,挤眉弄眼,神情中难掩兴奋,“还说您似太傅!”

关宁闻言微微一怔,目光中闪过一丝波动,随即淡淡笑道:“我倒是没听说皇上随意夸人,再说太傅可是高山仰止,我怎么能比。”

小玉挠了挠头:“是真的!不过奴婢也不懂这些,但是干爹还是让奴婢来跟您报喜呢!关掌记,您这是前途无量啊!”

关宁沉吟片刻,取出一支上好的湖笔递给他:“拿着吧,谢你带了这个好消息。”

小玉连忙摇手:“关掌记,这怎么能要!您教奴婢写字,奴婢都不知道怎么谢您呢,哪能再收这个!”

“拿着吧,”关宁语气平和,“你干爹也乐意见你收下,别让他为难。”

小玉这才犹豫地红着脸接下,欢天喜地地道了谢。

*

夜色深深,皇帝从内务府出来,乘着初夏的微风回到了宣政殿,带着些许倦意靠坐在龙椅上,手指轻扣扶手,仿佛在思索什么。

过了片刻,他微微抬头,对内侍道:“传赵怀书过来拟旨。”

内侍低头应诺,轻步退下。

收到传召的时候赵怀书在内侍台看徐家案子,他立马起身赶去宣政殿。

今晚皇帝未带侍卫,轻衣简从去了趟内务府,这事他是知道的,这时候喊去拟旨怕是有什么大事,他思索了片刻问道:“听闻你原来是在内务府当差?”

小太监疾步语调却不见变化:“回掌印的话,奴婢原来是在内务府当差的,因着儿脚程快,奴婢就被调去含元殿了。”

赵怀书:“倒是可以看出来脚程不错。”

小太监微微致歉脸色微红:“掌印可是觉得走快了些?”

赵怀书微微一笑:“未曾。听说单总管泡的一手好茶,宫中人人夸赞,喝过的人更是赞不绝口。”

小太监放慢了点脚步:“干爹泡的茶可是皇上都夸奖过。”

赵怀书表示惊讶:“真当泡的如此之好?”

小太监略感自豪:“定是真的,今个儿皇上还夸了干爹泡的茶,还问干爹要了点槐花镇的茶叶。”

“单总管泡的那定是不错的。”

赵怀书心下明了,不过多久便到了宣政殿。

殿内烛火通明。

皇帝开口,语调平缓:“拟旨,任关宁为御前掌笔。”

赵怀书闻言,心中微动,却不显异色,提笔在宣纸上流畅地写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司记司掌记关宁,聪慧敏达,才思敏捷,书录精勤,才堪任用。今命其升任御前掌笔,钦此。”

他放下笔,将宣纸双手呈上。

皇帝接过,目光扫过上面的字句,点头道:“你且去吧,把旨意送到她手中。”

赵怀书捧着圣旨退下。

*

皇帝起身看着巍峨的宫殿,片刻后,他低声感叹:“女子为官,朝堂定然一片哗然。”

一旁的大伴敏锐地察觉到皇帝语气中的担忧,立即上前半步,恭声说道:“陛下圣心深远,何须为此忧虑?左相、右相若不发声,谁又敢多言?若此举能引发一阵波澜,却未必会造成灾难。正如乱云飞渡,终究会让天更晴。这哗然之声也不过是些风言风语,不足为虑。”

皇帝抬眼看向大伴,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兴趣,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大伴压低声音道:“听闻关掌记原是魏尚宫从司记司选入的,且在御用菜园案中颇有建树。而前些日子贵妃珠宝案,关掌记又协助柳尚宫立了大功……”

说到这里,大伴话锋一转,满脸谦恭:“奴婢不敢妄言,但想来两位尚宫自会为她开脱,左右相也必有顾虑。”

随即他看向大伴,似夸非夸地说道:“你倒是越来越会揣摩朕的心了。”

大伴连忙俯身应道:“能为陛下分忧,是奴婢应尽之责。”

皇帝点头,低声吩咐道:“按你说的去安排。”

*

翌日清晨,赵怀书来到关宁的住处。

小院内,阳光透过青砖墙投下斑驳的影子,空气中混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宁静而淡然。

关宁刚在书桌前坐定,就听门外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只见赵怀书手持圣旨,正迈步走入。

她起身相迎,见他神色温和,却不似寻常那么拘谨,心中已隐约猜到几分。

赵怀书将圣旨展开,笑意温润:“关掌记,接旨吧。”

关宁愣了一瞬,旋即跪下,双手接过圣旨。

听完旨意内容后,她垂眸说道:“臣谢主隆恩。”

御前掌笔一职虽是正八品,但职责非同小可,这需时刻记录皇帝在早朝、以及与大臣开会时的政事,也是她从后宫走向前朝的关键一步。

赵怀书静静看着她,目光中带着几分欣慰,语气温和道:“恭喜。”

圣旨展开,字里行间规整庄严,但每一笔都透着熟悉的锋芒。

她心中微动,抬眼望向赵怀书,声音轻柔:“这字迹……是赵掌印亲笔吧?”

赵怀书不置可否,只微微一笑:“关御笔莫非还挑剔我的笔力?”

“怎敢挑剔。”关宁眼带几分狡黠,淡然回道,“只是觉得这笔力,平添了几分人情味。”

赵怀书低声一笑,语气带了几分调侃:“圣旨乃陛下之意,难不成,关御笔还觉得欠了我这拟旨之人情?”

关宁抿唇一笑,将圣旨细细折好,双手捧着,目光清澈:“这情若是真的,那可如何还?”

赵怀书假装一本正经地思索片刻:“依我看,关御笔不如设宴相谢,如何?”

“设宴?”关宁忍不住轻笑,抬眼瞧着他:“赵掌印莫非还想着有满汉全席等着您不成?”

“满汉全席倒不敢想,若能借此讨一顿便饭,也算得偿所愿了。”赵怀书语带笑意,神色不改。

“那便只好欠着了。”关宁爽快回道,“日后定有机会,不过掌印也莫要嫌弃寒舍简陋,只能备些粗茶淡饭招待您。”

赵怀书眉头一挑,作势叹气:“粗茶淡饭?难得关御笔出手,若这般寒酸,可让奴婢如何期待?”

“那便不请。”关宁眯眼笑道,“免得赵掌印失望。”

赵怀书听罢,微微摇头笑了笑:“如此一来,倒是我自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关御笔,你欠我的这顿饭,可是跑不掉了。”

关宁佯装无奈地叹息:“罢了,掌印有旨,关宁敢不从命。”将圣旨小心卷起,含笑说道:“还要多谢掌印多番举荐。”

赵怀书摇头,轻声笑道:“关掌记过谦了,这是陛下识人之明,与你的才干分不开。”

关宁站起身,神情间少了几分初见时的拘谨,多了些从容与坦然:“若无掌印多番举荐,这圣旨怎能落在我手上?”

赵怀书摇摇头,语带揶揄:“功在自身,何必过谦。”

两人相视一笑,关宁笑着说道:“不论如何,今日承蒙掌印送旨,还请入内稍坐,喝杯茶解渴。”

见她这般模样,赵怀书忍俊不禁,忽然话锋一转:“不过说起来,御前掌笔这的官袍怕是三日后才能缝制完成。这司衣司中,想来也是第一次缝制女子朝服吧。”

关宁闻言一愣,随即失笑:“赵掌印此话是夸我,还是挤兑我?”

“当然是夸。”赵怀书一本正经道,“不过想想也确实稀奇,司衣司那些针线师怕是要头疼了。女子朝服的样式该如何?还得请尚服去参谋一二吧。”

关宁闻言,不禁莞尔:“看来赵大人倒是替陛下考虑得周全,关宁这官袍若能顺利完成,大人可得去感谢司衣司的那些针线师。”

赵怀书抬眼,佯作思索:“这倒提醒奴婢了。奴婢改明儿得去送一壶好茶,慰劳她们一番?”

“劳烦掌印操心了。茶自然得送,不过,大人也别忘了带些点心。”关宁语气轻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毕竟,劳人之事,总该礼数周到。”

赵怀书颇为赞同地点点头,作势认真道:“关御笔提醒得是,这些小事,确实不能疏忽。”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院中日光渐暖,竹影婆娑,窗内的清茶散发出温润的香气,映衬着两人心间的那份微妙默契。

*

四更天,天色未亮,关宁已穿戴整齐。

正八品的御前掌笔官袍端正熨帖,袖口绣着规制纹样,低调而威严。

她站在铜镜前最后理了理发簪,确认无误后,提起书箱推开门,院外面已站着一个小太监。

“关御笔,咱们该去含元殿了。”小太监声音不大,却清晰稳重。

关宁点点头,提步跟上他,一路上,宫道静谧,两旁的灯笼摇曳,连风声都显得轻缓,空气中还带着些晨露的气息,初夏微凉的风拂过面颊,夹杂着几缕花香。

通往含元殿的长廊中,灯笼的微光摇曳,偶有几名来往的小太监、宫人匆匆走过,却都安静无声,未发一言。

含元殿,这座象征帝王权威的宏伟建筑,此刻尚在沉睡之中,只有几名小太监忙碌着点灯、清扫,将一盏盏宫灯燃起,将整个殿堂从黑暗中唤醒。

两位侍笔早早地到了,看到关宁进来,起身行礼:“奴婢给关御笔请安。”

关宁微微点头,算是回应。

她没有多言,径直走到自己的案前,取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一一摆好。

御笔的工作讲究精细,而御前掌笔更是如此,记录皇帝和朝臣的一言一行,绝不容许任何差错。

一名小太监走上前,动作娴熟地为她磨墨。

关宁抬眸看去,只见有人擦拭铜柱,有人点燃大殿烛灯,暗红色的大殿逐渐亮了起来,宫中规矩森严,早已有人开始忙碌,一切皆井然有序。

小太监低着头,将研好的墨推到关宁手边,又迅速退到一旁。

她低下头,手指轻抚着纸面,在这大殿之上,她想到从后宫女吏到前朝御笔的这一年,机关算尽,步步为营,也算是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