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34章 两只狐狸(6)

抱香归 第34章 两只狐狸(6)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9 20:52:58 来源:文学城

四月初八,殿试落下帷幕,进士榜随即贴于礼部南院的东墙,满城沸腾。

那日天光正好,关宁却因宣召站在了宣政殿外。

她微微低头,心思却分外清明。

这是她入宫后第二次单独面圣,皇帝为何召她,她心中隐约有所猜测,却也明白,这一次必须谨慎万分。

内侍领她入殿时,皇帝正执笔在书案前批阅奏折,未抬头便道:“来了?”

关宁上前跪下行礼:“臣关宁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了,”皇帝搁下笔,抬起头,目光从她身上扫过,神色淡淡的,靠向椅背,似不经意道,“你倒是忙,听说,前些日子,德妃传你过去了?”

关宁心下一紧,却不露声色,答道:“回陛下,确有此事。德妃娘娘关怀后宫诸事,召臣过去不过是随意问了些女官调任的事宜,臣已据实答复。”

皇帝目光幽深,仿佛想从她的表情中捕捉到什么。

他轻笑一声,语气多了几分调侃:“随意问了些事宜?朕记得,德妃向来不喜欢这些琐事。”

关宁并未接话,片刻后才微微抬眸道:“或许德妃娘娘因近日尚食局的事,偶尔思虑更多些,臣也未敢多想。”

皇帝嘴角微不可察地一勾,未再深究,转而说道:“听说贤妃也见了你。”

关宁心头再次一跳,却是缓缓点了点头:“回陛下,确有此事。”

“贤妃传你所为何事?”皇帝语气漫不经心,却透着难以忽视的威压。

关宁抬头看向皇帝,目光坦然,声音温和:“娘娘不过是随意召臣过去叙话。臣入宫后倍感孤寂,娘娘见臣心神不定,便宽慰了几句,又教了臣一些为官之道。臣心中感激,特意向娘娘致谢。”

皇帝眉头微微一动,似乎对她的回答略有兴趣:“贤妃宽慰你?”

关宁垂眸轻声道:“是,娘娘曾言:‘身处风浪之中,唯有心坚,方能无惧。’臣铭记在心。”

皇帝听罢,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良久未语。

关宁不敢贸然打破沉默,只静静跪在原地,仿佛一汪清泉,清澈却不可见底。

片刻后,皇帝忽然轻声一笑,语气带着几分揶揄:“你倒是挺得贤妃青眼。”

关宁闻言,抿唇答道:“臣愚钝,娘娘垂怜,是臣之幸。”

*

皇帝不发一言,只从案上一叠文件中抽出一张纸,缓缓递给关宁。

关宁接过,只见那是一篇誊写整齐的策论,字迹工整,行文间透着一股锐意。

她的目光缓缓下移,扫过标题,心中微微一动。

这篇文章的主题竟是关于法律与理学的关系,以及变革的必要性。

皇帝抬眼看了她一眼,语气淡淡:“朕看过了,觉得有些意思,你也看看。”

关宁微微颔首,垂眸细读。

这文章开篇便以“理学存天下,法治安民生”为纲,层层递进地分析了法与礼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甚至直指现行制度中种种漏洞,提出以理为本、以法为用的治理方略。文辞锋利却不失章法,带着一种刚柔并济的力量。文章内容简洁却锋锐,以“大康律法如何得民心”为主题,首段直陈时弊,指责现行律法虽有恢弘之架构,但因地方官员横征暴敛、徇私舞弊,致使“律”成虚设、“法”无权威。

读至中段,关宁心中愈发沉重,第二段从法学与理学结合出发,提出律法应为帝国长治久安的根基,而非权臣世家的附庸工具,并列出条条改革设想,深刻且大胆。

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考场策论,不如说是一份变革蓝图。

她将文章放下,沉思片刻后才恭敬道:“回陛下,臣斗胆先求一宽恕。”

皇帝挑眉,语气带着几分好奇:“宽恕?为何?”

关宁直视皇帝,目光中带着恳切:“臣虽受圣恩,得入司记司为官,但实则愚钝,仅知细枝末节。此策论所论,乃国之根本,臣若多言,恐有僭越之嫌,故恳请陛下赦臣无罪。”

皇帝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桌案:“朕既让你看,便是想听你说。你尽管直言,朕恕你无罪。”

关宁微微躬身,神色略显郑重:“陛下,臣以为此策论论点新颖,立意深远,尤其是以理学为根基,将法治与礼教相辅相成,既不割裂传统,又紧贴现实,可谓深得百姓期盼。此文行文大胆,理据精深,尤擅抽丝剥茧,洞察时局,作者之才,诚为朝廷之幸。仅从文辞与论述而言,已属上乘之作。”

皇帝不置可否地看着她,漫不经心地端起案上一杯茶,似是在等下文。

关宁顿了顿,继续道:“然而,臣以为其中亦有不足。臣斗胆补充三点不足。”

皇帝饶有兴味地挑眉,“说说看。”

关宁神色不变,语气沉稳:“其一,此文所提改革措施虽明确,但多为方向性概述,缺少细节铺陈。譬如设立律学官司,意图整合刑名与礼教,但未论及官员的遴选标准、律学培养体系以及与现有官制的兼容性。若无此细节,恐难付诸实施。”

皇帝目光微闪:“你倒是说得直接,朕记下了。那其二呢?”

“其二,臣以为,此文过于乐观,对改革的难度预估不足。文中提到‘天下同心,则法度可行’,此言诚然美好,但臣以为,世家门阀既是法度的维护者,也是改革的最大阻力。改革若无代价,世家岂会甘心支持?”

“其三,文章中提议加重地方官员律法审核,然世家势大,权自下蔓延,律法于乡野多流于纸面。改革之急,诚如文章所言,但若骤然施行严令,恐未必能在短期内服众。”

“何以服众?”皇帝忽然插了一句,语气淡淡,却透着难以揣摩的深意。

关宁垂首,心中一震,稍作沉吟才答:“民心所向,莫过于公平。律法若能昭显天威,贵贱尊卑皆无异议,则无不服。”

皇帝目光沉静,盯了她片刻,忽然笑了笑,声音里带着难辨的情绪:“律法能定公平?”

关宁不卑不亢地抬头:“律法虽不能定尽公平,但可定规矩。规矩立,则人心归;规矩破,则人心乱。”

殿中静默片刻。

皇帝眸色幽深,似在思考什么。

他没有直接评价文章,也没有对关宁的见解作出回应,只淡淡问道:“这篇文章,若让你评,如何?”

关宁微微抬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坚毅:“臣斗胆以为,此文意在构建律法体系,则堪称良策,但尚欠锋芒。若能明确提出改革之代价,并论证其必要性,或许更能打动人心。且然若为当下执行,还需因时制宜,循序渐进。”

她顿了顿,补充道:“可见其意之高远,非世俗所能及。”

关宁低头不语,只在心中暗叹。

这篇策论已属上乘,然而在皇帝眼中,依然未达完美。

如此苛求,只能说明皇帝对于人才的期待,不止是智慧,更需果断和远见。

皇帝闻言微不可察地笑了一下,转身将策论搁回案上,再未多言,只挥了挥手:“退下吧。”

关宁行礼告退,离去时步伐稳健,背影挺直。

她刚走出殿外,阳光洒下,洒在宫墙上晕出一片辉光。

关宁低头看着脚下的影子,心中隐隐泛起波澜,刚才的每一句话都像是踏在刀尖上,稍有不慎,便是万丈深渊。

她知道,这不是一次寻常的问话,而是一次试探。

皇帝看似漫不经心,但每一个问题都步步深入,将她的态度与能力剖析得一清二楚。

关宁轻轻呼出一口气,目光微敛。

“这位高居九五之尊的君主,从来都不会轻易表露心迹。他要的,从来不是简单的才学,而是将才学与胆识兼备的利器。”

*

关宁躬身退出宣政殿,厚重的殿门缓缓闭合。

殿内重新陷入一片沉静,唯有御案上的茶盏冒着一丝袅袅热气。

皇帝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案上那张策论上,许久未动。

他的指尖轻翻动三次纸张,这才淡声道:“显允,站在旁边听了这么久,觉得如何?”

赵怀书缓缓上前,躬身行礼,低声答道:“回陛下,关掌记识时务,言辞婉转中见锋芒。奴婢以为,她之言论切中大康律法弊端,胆识与智慧俱佳。”

皇帝眉峰轻挑,语气平淡:“只是‘切中律法弊端’吗?”

赵怀书垂目,稍作思索,继而答道:“奴婢以为,关掌记之论,不仅是对律法的见解,更是对时局的洞察。她提出律法应‘取信于民’,这看似常理,实则直指如今权贵轻视法度、朝纲难明的乱象。她善于借事论道,将关乎律法的道理,层层剖析为朝政问题。此见解,着实不凡。”

皇帝闻言,淡淡一笑,放下手中的策论,转身望向赵怀书,目光如深潭般幽深:“你倒是看得清楚。”

赵怀书垂眸,沉吟片刻,补充道:“关掌记善于借策论论道,又以律法为引,点出朝政弊端,未逾雷池半步,却已直击要害。她的言论不仅切中律法改革之要害,更有大局意识,处事从容,进退有度,话中留有余地,既能说服人,又不失敬畏。奴婢以为,她对这种平衡的把握实属难得。”

皇帝点了点头,眼中浮现出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从案上取过一张纸,随手展开,缓缓道:“这是今日殿试的策论之一,朕挑出来给她看了看。”

赵怀书未露声色,只垂首静待皇帝继续开口。

皇帝将纸抬起,烛火映照出行云流水的字迹。

他微微眯起眼,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可知,这是任子洲的文章。”

赵怀书恭敬答道:“奴婢知。”

他顿了顿,微微转头,踱步到门边,语气忽然轻缓下来:“太傅以前,常提携新人。”

赵怀书听到“太傅”二字,心头一凛。

他知道,这是皇帝极少提及的名字,且每一次提起,都意味深远。

皇帝微微一笑,笑意不达眼底。

他转身走回案前,缓缓道:“太傅曾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堪当大任,不是看她现在,而是看她在乱局中的抉择。”

他顿了顿,转身看向赵怀书:“她很像太傅。”

赵怀书闻言,心头微微一震。

他深知,“太傅”二字是皇帝口中的极高评价,而能得到这种比拟的人,绝非寻常之意。

皇帝看着案上的策论,眼神深不可测,忽然淡淡道:“这三人,朕已知晓他们才情。”

赵怀书闻言,眉心微动,抬眼看了皇帝一瞬,却发现对方早已低头翻阅朝案,那双眸子掩在垂下的睫毛后,看不清深意。

皇帝未抬头,语气平淡:“继续盯着徐家的案子,尤其是大理寺的动向。朕要看到一个交代。”

赵怀书拱手:“奴婢明白。”

良久,皇帝摆手示意,赵怀书退下。

离开宣政殿的那一刻,他才微微松了口气,脑中却反复回响着皇帝最后的那句话,隐隐有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两只狐狸(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