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抱香归 > 第20章 一文五两(2)

抱香归 第20章 一文五两(2)

作者:拜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3 18:38:49 来源:文学城

拜见完单总管后,当夜,他行至神威军正厅外,抬头望向那高悬的案匾,墨底金纹,赫然写着“神威”二字,寒风作响。

这是他入宫三年来,首次与神威军将军刘常云正面交锋。

宫禁大内森严,而神威军,正是这森严之中的中流砥柱。左右神威军历来由最忠心的宦官统领,虽为太监,却握着中央禁军的实权。

宫中权力划分向来泾渭分明,而多年来,南衙十六卫和北衙禁军一直压制着中央禁军,近几年两衙的手渐渐伸到了中央禁军这儿。

神威军议事厅内,灯火通明。中尉刘常云端坐在主位,身形魁梧,眉目深沉。他虽是宦官,却天生一副硬朗之气,一双鹰眼锐利非常,此刻正冷冷地盯着赵怀书。

“赵掌印深夜来访,不知所为何事?”刘常云声音低沉,带着几分打量和试探。

赵怀书不慌不忙,拱手道:“将军忠心为陛下守护宫廷,怀书久闻大名,今日冒昧造访,实为一事相求。”

刘常云开口,语气中透着几分试探:“掌印乃司察司之首,怎的今日竟要劳烦到我?

赵怀书心中早已预料到他的冷淡态度,微微颔首道:“怀书近日查得一事,与禁军有所关联,便想着是否能借将军之力一同探查。”

刘常云目光一闪,将茶盏放下,略带讥讽地说道:“司察司清查之事,也轮得到神威军插手了?莫不是掌印查不出结果,便想着让旁人背锅?”

赵怀书面色如常:“刘将军言重了。神威军乃宫中至强之臂,若无将军之助,此案或许真的难以为继。”

刘常云目光微沉,语气更为不屑:“听说您近日盯上了左监门校尉方显英?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掌印竟还劳师动众?”

“他是小人物,但将军当知是不是。”赵怀书平静地说道,声音里却多了几分坚定。

赵怀书微微一笑,话锋一转:“左右监门卫掌控宫门,权责重大,近年来却多有疏漏。若将军此时出力,在此案中有所斩获,不仅能让神威军一洗以往的憋屈,扬中央禁军之威,而还能让南衙的手在难以伸向宫中。”

刘常云闻言,眉头微微一动,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赵掌印说得轻巧,这等大话,可不是随便能说出口的。”

赵怀书从容一笑,将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双手奉上:“此乃方显英的出入记录与相关账目,怀书多日查证,虽未能彻底揭开,但已初见端倪。这些证据若能再添实据,便可将其定罪。神威军若愿助怀书一臂之力,我定以司察司之名承诺,日后神威军有所需要,怀书必定全力支持。”

刘常云低头翻阅文书,眸光逐渐深沉。

片刻后,他放下文书,冷冷说道:“赵大人此番说得好听,南衙这些年压制神威军,早已让人憋了一肚子火。但你让我出手,总得有个保底的好处。”

赵怀书目光微敛,郑重说道:“将军放心,此案若能成功,届时,陛下对将军的信任与重视,定会更上一层楼。当然不止如此,神威军乃陛下亲军,与司察司本为一家,皆为保皇上之安、护宫廷之清明而设,携手肃清宫中,也是我等的职责。”

刘常云沉默片刻:“赵掌印都这样说了。罢了,神威军若真能拿住那方显英,也算一场扬眉吐气。赵大人,咱们就此约定了。”

赵怀书拱手一礼,恭敬道:“多谢将军。怀书必不负所托。”

他缓缓转身,披着夜色离去,寒风吹乱了他的衣袂,却未能动摇他的步伐。

*

连下了几场雪,宫城覆雪,白墙黛瓦间透着一片肃穆冷寂。

偏厅内,几位宫人围坐,正埋首于桌上练字。如今因尚食局、内务府整顿,宫中事务繁忙,许多人不再来学写字,厅中显得格外清静。

关宁时不时走到宫人身边,指点一二,偶尔低声鼓励。

窗外的风拍打着木窗,卷起几片干枯的落叶。她侧头望向窗外,眉心轻蹙,脑中闪过一丝不安的念头。

她本以为宫中整顿会波及宫外,却未曾想到仅在宫内便已掀起风波。

尚食局之事以来,宫人间的八卦从未停歇,她虽身在后宫,却常能听到司察司整肃后世家的暗中反扑。

处理完司记司的事,关宁将案桌整理好,吹熄灯火,披上斗篷走出偏厅。

此时,天空洒下稀疏的雪花,风中透着刺骨的寒意。

然而,就在她回去途中,脚步忽然一顿。

前方的雪地中,立着一个修长的身影。透过微弱的月光,她便认出那是赵怀书,她并未出声,只在远处静静地看着他。

*

冷风穿过朱门玉阶,卷起了宫中一片沉寂的氛围,淡淡的雾霭笼罩在深宫的屋檐上,宛如一层薄纱,将整个皇城笼在冷寂之中。

赵怀书静静坐在书案前,窗外的风声时不时轻叩雕花木窗,带来几分萧瑟。

他身前的书案上摆满了文书,层层叠叠地堆积如山,其中最新的一份密报是关于左监门校尉方显英的调查进展。

赵怀书一手执笔,另一手轻扣桌面,低头细读,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纸页,烛光跳跃在他的脸上,映得那张俊朗却略显清冷的面容如同一幅静谧的画。

“方显英,左监门校尉,祖父仁定远将军。”

定远将军,那是四十年前西北大战中,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名字。然而,这位将军在西北大战身受重伤,未得返京,就已离世,而大战的胜利、英雄的牺牲却未能护住方家未来的荣光。自他战死沙场后,方家便日渐衰微,如同一棵失去了根基的大树,被风雨摇得几近倾覆。到了方显英这一代,只剩下祖辈的余荫,勉强为他换来了京城内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左监门校尉,负责皇宫进出之事。

赵怀书盯着记录中的一行字,沉思片刻。这些承应膳差人负责宫中膳食物资的采买运输,与内务府、司簿司的账簿息息相关。方显英若要从中牟利,正是绝佳的途径

他翻开另一份密报,这一次的内容更加直白:方显英平日里花销颇大,衣食住行皆是上乘,甚至近几年还添置了不少田产与房屋。以他的俸禄家族底蕴来看,这些支出明显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更耐人寻味的是,前些日子他还花万金买了西域一批宝马,这绝非寻常人家所能负担。

密报上还提到,方显英的妻子徐氏乃当今贵妃舅舅家二女儿的庶长女,虽不显赫,却也算一根细微的纽带。

“定远将军之孙,贵妃亲戚。”

赵怀书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目光扫过密报的最后一行字:

“近期行为异常,下值之后不再吃酒。”

“异常?”赵怀书将这一字反复念叨,声音轻如呢喃,却带着几分深思。他再次回到书案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随后唤来一名心腹太监。

“去将承应膳差人当值表取来,另外,让人守在宫门口,不放过任何细节。”

这两个身份单独看来平平无奇,但合在一起,却令人不得不多想。

贵妃一派一向善于经营势力,她的身边早已汇聚了无数想要投靠的人,而方显英,正是其中一个,那个纽带将他与后宫的权力中心紧紧连接。

“隐藏得越深,问题就越大。”

那太监应声而去,赵怀书的目光仍停留在纸上最后的一行小字。

赵怀书缓缓合上密报,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窗外的宫墙笼罩在薄雾之中,隐约可见宫灯摇曳,宛如一颗颗被冰封的星辰。

他的目光落在宫墙远处,那是禁军驻扎的所在,方显英每日往返之地。

桌上的烛光摇曳,冷风从窗缝中溜进,吹得烛火一阵摇曳,而赵怀书却如磐石般岿然不动。

片刻之后,他转身推开窗,冷冽的风瞬间涌入,将案上的几页纸吹得微微扬起。

*

关宁捧着几册厚重的账簿,她的身后跟着两名小宫女,神情拘谨,小心翼翼地扶稳账簿。

“年终账簿本该由女官自送,为何您亲自来了?”小宫女低声询问。

关宁淡淡一笑,目光望向远处的司察司方向:“手中的事,总觉得亲眼确认更为妥帖。年终账目不过手外人,这些事不可大意。”

小宫女听她说得郑重,也就不再多言。

不多时,几人已至司察司门口。

关宁刚要进门,忽而一道温润的声音从廊下传来:“关掌记?”

关宁回身,只见赵怀书立在不远处,手中捧着一册书简,眉目温和,身姿如松。

他的身后亦跟着一名小太监,毕恭毕敬地低头站着。

关宁有些意外:“赵掌印今日竟也在司宫台?”

赵怀书微微颔首,走近几步,目光扫过她怀中的账簿,语调淡然:“年终清算,关掌记亲自来送账簿,可是有何特别之处?”

“并无特别,只是事务繁杂,想亲眼确认后再交付司察司查阅。”关宁声音平和,语气中却带着一丝自然而然的笃定。

赵怀书点了点头,目光温润如常,落在账簿上时却隐隐透着一丝深思。

他侧身让出一条路:“既如此,不如同行?”

关宁颔首,抱着账簿向司宫台走去。

关宁将账簿放在一旁的书案上,轻声与司宫台典直交接:“烦请张典直将账目尽快核对,宫中事繁,不可有误。”

“关掌记放心,奴婢会立刻安排人手查阅。”张典直微微躬身,恭敬应声。

赵怀书在偏厅外等候,他的目光落在关宁身上。

待关宁交接完毕,走出来转身见赵怀书尚未离开,行了一礼,便略带疑惑地笑问:“掌印可是还有其他事交代?”

赵怀书轻轻摇头,目光平静而深邃:“关掌记可知自己已成了这司记司的美谈?”

关宁一愣,旋即笑了:“掌印又在取笑我了。”

“并无取笑,只是听闻司记司中宫女提及,说关掌记凡事必亲力亲为,令人钦佩。”赵怀书的语气柔和,像冬日午后的暖阳,浅浅淡淡,却让人无法忽视。

“掌印谬赞了,不过是份内之事罢了。”

“可也正因这不同,关掌记才能令旁人钦佩。”赵怀书的声音极轻,几乎融化在冬日的阳光里,却让关宁的脚步微微一顿。

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沉默了片刻道:“若掌印也有钦佩之人,那必是为了同一目标。”

“宫中事务复杂,像关掌记这样尽心的人,确实少见。”赵怀书顿了顿,目光微转,“不过,掌记今日赶在这司宫台催帐前来,是否也与承应膳差之事有关?”

关宁闻言,不禁轻轻挑眉:“赵掌印调查此事已有数日,是否发现了什么?”

“暂时还无确切证据,只是觉得线索越查越多。”

关宁脚步稍缓,略略回头,目光落在他脸上,不知从何时起,赵怀书同她一起,总会落后于她半步,她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掌印这些日子多劳多思,脸上都少了些血色。”

赵怀书抬头看了她一眼,眉间浮起淡淡的笑意:“掌记倒是心细。”

“宫中琐事太多,稍有疏忽便可能酿成大祸。掌印若连自己都不顾,可如何为陛下效力?”

关宁的话听上去只是调侃,却分明带着关切。

赵怀书抬头看着她的眼睛,那双眼澄澈如水,温柔却透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坚韧。

“多谢掌记提醒。”

关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看他眉宇间的疲色却不见困扰,轻声道:“赵掌印这模样倒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了。”

赵怀书轻轻一愣,眉宇间浮起一丝浅淡的笑意:“此话何意?”

关宁目光望向厅外的阳光,似乎看透这一切、嘴角浮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赵掌印查膳差,如螳螂捕蝉;可若想得实证,还需有黄雀在后。”

赵怀书笑了笑,语调平缓如流水:“关掌记此言,倒似在称赞我。”

“岂敢?”关宁的声音轻缓如风,“不过是闲话,掌印无需放在心上。”

赵怀书目光微微下沉,心中却不自觉泛起些许复杂的情绪。

*

然而,数日来,他派出的小太监们盯梢方显英却一无所获。

司察司正厅,灯火摇曳,小太监诚惶诚恐地跪在他面前,语气带着几分懊恼:“奴婢无能,这几日盯着却没发现什么异常动静。方校尉行事一如往常,没有任何越举行为。”

“没有任何异常?”

小太监低下头,犹豫了一瞬,终是开口道:“奴婢虽未发现方校尉私下会面或收受财物,却听到了一些隐隐的风声……据说,方校尉最近接到风声,知道有人在盯着他。”

“风声?是谁传出的消息?”

“奴婢不知。”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答道,“应是方校尉似乎已经察觉有人调查他,行事越发小心。”

一旁的小太监见状,低声问:“掌印,是否需要奴婢将这几日值守名单再细细核对一遍?”

赵怀书站着低眉翻阅承应膳的当值表,手中的笔在薄册上写写画画。许久未曾抬眼,眉宇间凝着一抹冷静。

“不必了。”

他低头翻阅着案上的膳差当值表,目光在复杂的记录间流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