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宝安公主的日常生活 > 第1章 郡王府二娘子

宝安公主的日常生活 第1章 郡王府二娘子

作者:予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0 00:55:16 来源:文学城

皇祐三年,开封府中四处一片纸醉金迷,太平盛世的景象。

当今官家仁爱,朝野上下风气宽和,不止士大夫们能畅所欲言,连书生学子、下到贩夫走卒都能谈论国事。

年轻的郎君坐在高阳楼一角,穿着一身寻常儒衫。高阳楼也是汴京七十二正店,贩卖酒水,楼中有流霞、清风两款酒因而出名,客人出入众多。

楼下大堂中,书生们高谈阔论着。

去岁时江浙一带发生了饥荒,范仲淹下令举办舟船比赛,大兴土木,每日在西湖举办宴会,邀请百姓参加,被一状告到了官家面前,参他玩忽职守、荒废政事,不仅不体恤百姓,反而只知享乐。

范仲淹为人刚正,当时传入开封后就有许多书生为范相公辩驳,果不其然,范仲淹后来在奏疏中自诉了此举含义。

事情就是这样,江浙发生了灾荒,但朝廷拨下来的银子面对灾情时不过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范仲淹当时负责救灾,着急眼下这种状况,就想了个办法,把城中的富人和寺庙主持一并给请了来。

杭州流行祭拜佛寺,大大小小的佛寺有数座。

范仲淹就跟他们说,现在外边闹饥荒了,雇佣人工便宜,让他们趁机扩建家宅寺庙。

于是寺庙、家宅,甚至是官府衙门、仓库都忙碌起来,一扫之前城中低迷的景象,除此外,白日在西湖还有各种歌舞大会、龙舟大会,夜里放孔明灯、猜灯谜,这种情况从春天持续到了夏天。到夏天后,这一场灾祸也过去了。

灾民们有了稳定的的赚取钱粮的生计,可以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家人,哪怕一时还不能恢复,但一家人总是在一起,对以后的日子也有盼头。

但在当时,范仲淹这种行为无异于是在挑战一个未知,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做过。灾荒本就是一个沉重的事情,但范仲淹却反其道而行,在灾荒的时候锣鼓喧天,弄得热热闹闹,叫许多迂腐的人心生不满。

朝野上下年年都有各种灾祸发生,等各地的救灾呈报到朝上时,大家这才察觉出范仲淹救灾的手段高明。

朝廷没有多花费灾银,老百姓得了实惠,富人和主持们扩建了家宅和庙宇,几方都得到了益。而其他地区只能等着朝廷救济,不断的拨款,而面对天灾**解决收效甚微,到现在一些地区还没有走出灾祸带来的影响。

开封的书生们对范公本就多有崇敬,如今范仲淹做成了这样一件没有人做过的大事,纷纷奔走相告,宣言范公的功绩,在那些反对的人面前也底气十足了。

两个打扮低调的青衫仆人焦急进了楼,在堂里看了看上了楼,尽直朝年轻郎君奔去,“十三郎,娘子要生了,快些回去吧。”

他们郎君姓赵,身份有些特殊,尤其在外边时,仆人也不敢称名道姓。

十三郎生得俊秀,安静的品着茗,听着书生们高谈阔论,在心里把书生们的话反复咀嚼,十分赞同。他脸色一变,起身下楼。

他跟娘子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膝下已有两子一女,这一胎胎像不稳,府中一直请了大夫守着,尤其是临近生产,娘子每日大着肚子,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连他都看得胆战心惊。

许久没有出门了,这才出门坐坐,散散心,没想到家中就出事了。

两个仆人差点跟不上前边的步子,见他着急,又忙说:“十三郎安心,小人们出门时,大娘子已经过去了。”

他们汝南郡王府上两位夫人都早逝,在继夫人韩氏离世后郡王没有再迎娶继夫人进门,府上的事务由长子宗懿妻室王氏打理,平时各位郎君院子都自行打理。

王氏处事公正,深得府中上下敬重,但到底府中的事都需要她来决断,平日忙碌,不敢全然托付。

郡王府在内城东南的宣平坊中,坊中还有榆林巷,是许多公侯子弟府邸。十三郎从侧门进了王府,脚步匆匆赶往他们夫妇居住的院子。

郡王膝下子嗣众多,光是儿子就有十几二十,十三郎行十三,大名赵宗实,又称赵十三郎,在府中也得郡王看重,分的院子中等,里边花草树木繁盛,修剪齐整,院子打理得十分舒适。

赵宗实到了产房门前被拦了下来,这也不是第一回了,他朝里边望了望,只能见婢子匆忙奔走,他定了定神,白着脸:“娘子怎样了?”

高氏出嫁时带了乳母和心腹,张婆子答道:“十三郎放心,白奶娘也在里边的,她懂几分医术,娘子定然无事。”

赵宗实哪里放心得下。

高氏身体好,生长子、次子和长女时都很平顺,没受什么罪,但从怀上这一胎起就出现各种症状,吃不好睡不好,十三郎看着高氏高耸的肚子,还对着肚子说过孩儿不疼母亲的话,觉得这是个折磨人的小子,从娘胎起就会这样闹腾了,以后出来了肯定也是个顽皮的性子。

想起长子、次子和长女,虽然小小年纪,但隐隐能看出以后知书达理的样子来,而里边这个,还没出生就闹出这样的阵仗,不由得头疼起来。

高氏还未产下子嗣,两位小郎君和小娘子闹着要母亲。

他们年纪小,最大的小郎君也不过三岁,之前他们每日都会被乳母带来同母亲说说话,陪着母亲在院子中走走,母子/女亲昵一番,但今日却被乳母拘在房中,不许他们出门。

乳母们也是怕他们被冲撞了,闹得人仰马翻,本来外边就乱着,更不敢让他们去乱上添乱,但孩子们不懂这些,见她们一直阻止,眼中都蓄上了眼泪。

婢子只得报到赵宗实面前,请他拿个主意。

赵宗实还未及冠,瞧着还是个少年模样,却已是个好父亲了,他担心房中的情况,同样也担心儿女的情况。

张婆子适时出声,劝道:“十三郎不如去看看,这里有奴婢们守着,要是里边有什么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十三郎的。”

房中现在到底什么情况不得而知,也只能这样了,赵宗忧心的交代:“我去去就回,你们多注意着些。”

张婆子连忙应下。

赵宗实好生安慰了儿女们一番,柔声告诉他们母亲在给他们生弟弟,等生下弟弟他们就能见到母亲了。

在他的一番劝解下,抹着眼泪的几个孩子总算听明白了。但——

“不是弟弟,是妹妹。”

长子奶声奶气的纠正。

次子和长女跟着点头,附和着:“对,哥哥对。”

是妹妹,不是弟弟。

赵宗实并没有放在心上,小孩的童言稚语哪里能当真的,又陪了他们一会,等几个孩子又高兴起来,这才赶回去。

赵氏宗亲的郎君娘子多,赵宗实也有二三知己好友通信往来,偶尔信中也会说上两句儿女之事,小娘子们都生得文静,在肚子里就皮实的多是小子不会错,赵宗实早就认定娘子肚子里的是个皮小子了。

大人嘛,总是比小孩见多识广的。

——“生了,生了。”产房里边一声洪亮的啼哭传出来,婆子仆婢们纷纷奔走相告。

赵宗实刚赶到就瞧见这一幕,下意识跟着高兴起来,又有些愣住。

是这样吗?生孩子这么快的吗?

他还记得尤其是长子出生时,足足等了好几个时辰的。忧关高氏的身体,赵宗实很是小心。

张婆子眉眼带着笑:“郎君放心,娘子不是头胎,自然要快些了。”

郎君房中没有妾室,小郎君和小娘子们都是娘子所出。

赵宗实抿了抿嘴,心里只堪堪放下一点,抬腿进了产房。里边已经收拾好了,到底刚生产过,还充斥着腥气,并不大好闻,赵宗实视若无睹一般,先走到床前看过了高氏,确定她平安无事后,这才转头看向一旁被包在襁褓里的婴孩。

孩子一身红红的,像猴子屁股似的。

婢子立在小床前道喜:“恭喜郎君,娘子诞下了二娘子。”

赵宗实有些诧异。

竟然当真被儿子歪打正着,还真是小娘子呢?

赵宗实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会闹腾的小娘子,忍不住弯下腰身,俯身仔细打量女儿,想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来。

小床上的婴孩似知道有人打量一般,费劲的想要睁眼,但受限于婴孩的本能,哪怕她用足了吃奶的尽也只是让原本就皱巴巴的一张脸更皱紧了些,像七八十的老翁了。

耳边一道轻嗤声。

小娃睁不开眼,只听见身边有许多的人走来走去,说着她听不懂的话,直到又有人走了进来,耳边一下就清净了下来。

婴孩的本能让她无法想象更多,即将睡过去,但这一声轻嗤十分明显,离她又很近,让她忍不住想看一看,使了全身的力气也只让眼睛掀开一缕,更瞧不清面前的人,只能依着那模糊的身影推断出,面前的人似乎在看着她,稍倾同身边的人说着什么,突然伸出双手对照着她比划了下。

她仍是不明白,却莫名看懂了他要表达的意思。

他这是在说她胖!

啊开新文了,因为一些缘由,这篇文在没有收藏的情况下重新开,所以,求收藏!

本章下会掉落红包,恭喜开新文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郡王府二娘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