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半斛夫郎(女尊) > 第1章 处暑01

半斛夫郎(女尊) 第1章 处暑01

作者:梅若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0 00:29:31 来源:文学城

程明月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买个男人回来。

程明月是个农学研究生,她的导师是专门研究育种的业内大佬。为了毕业,程明月每天都泡在两亩实验田里研究育种。

实验田在不通人烟的郊区,非常偏僻。

处暑,程明月实验田的大豆即将收获,她背着接下来打算种植的土豆和红薯,打算去城里的种子检测公司做检测,可怎么也找不到公交站。

她原本还以为自己走错了路,但当她顺着田地找了很久,终于来到所属村子时,才发现自己自己不是走错路,而是穿越了!从村里老乡的衣着和话语中,程明月得知自己是到了古代。

很快程明月就知道了原因,是她穿越了,还是个女尊世界。

程明月在水渠中照了照自己的脸,觉得颇为怪异,明明她还是原来的她,为何村里老乡似乎都认识她。

她听到有几个大娘偷偷嘀咕她时,说她是山上老程家留下那个古怪孤僻的闺女。

这也是好事,起码不会被当成异类捉起来。

只是眼下看起来很难回到现代了。

无计可施的程明月决定先回实验田旁的那两间破屋,再考虑接下来怎么办。

回去的路上,程明月看到蹲在大榕树下穿着无袖衫子的大姑娘,冲路过衣着保守的少年流里流气的吹口哨,而少年羞恼的呸了一声,遮着脸快步跑掉了。

程明月倒吸一口气,还是女尊。

怪不得她力气忽然变大了。

程明月安慰自己:好事儿,好事儿,总比直接穿古代强。

更妙的是她还有实验田。

以往程明月对这片实验田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现在只剩爱了,这就是她的救命稻草!

俗话说“玉米套大豆,十年九不漏!”。

她的这片实验田更是玉米套大豆套棉花套蔬菜的多重套种田,被同学们戏称为连环套田,因为一套又一套。

她实验田里的种子都是经过现代化农学家培育出来的优选种子,结出来的粮食可不是古代没有育苗过的粮食能比的。

比如同样一亩地,古代能产一百斤小麦就不错了,现代育种后随便就能三百多斤,标杆种田户能种出来五百斤!虽然化肥和农药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她仔细研究过这个世界的土壤,比现代过渡开垦的土壤肥沃多了,她的田地绝对也能大丰收!

程明月想好了,等她这批实验田丰收了,她就想办法再买多买几亩土地,土地丰收后再买再种,靠着现代农业优势,她就能成为大地主过上呼奴唤婢的生活了。

不是程明月思想腐朽过快,才来没几天就想成为地主阶级,实在是古代生活太难了。

就说喝水这件小事,如果你不想喝生水,就要每天从井里打水,再担回家,用斧头把从山上砍的柴劈成一段一段,塞到灶台里用火石点燃,火石还很难打着,点好柴火后把水倒到锅里,等上半天才能喝上一口开水。

问题是当她费劲把水烧好,剩下的柴火怎么办?

熄灭的话燃烧效率太低浪费柴火,不熄灭的话更浪费。所以她都是煮饭时,一开始多倒一点水,水开了之后把水盛出来,再盖上盖子煮饭。

这只是喝水带来的一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多不胜数。

其中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煮饭。

不是说程明月连个饭都不会煮,现在正是大豆丰收的季节,要抢天时的。她每天早上把锅架上就要匆忙赶往实验田收豆子。

她这是套种田,本来就比种单一农作物的田难打理,这里还是古代,要亲手拿着镰刀一茬一茬的割下来,中午日头最高没法收割时,想着回去吃个饭,结果掀开锅盖一看,不是糊了就是夹生。

胡二娘就常说:“小程啊,你这得娶个夫郎回来,有了男人家里的事儿就有人打理了。”

胡二娘家的田和程明月就隔了一道水沟,程明月一开始不太会用火石点火,经常去她家借火,一来二去的就熟悉了。

胡二娘自己就想买个夫郎。

今年西边大旱,她们所在的临江县来了好多逃难的灾民,朝廷为了救灾开了义仓,可还是养活不了这么多的灾民。

官府便下旨,县里的百姓有余粮的,可以买灾民回去做长工,只要和灾民谈妥,官府不收手续费。

只是不能卖良为贱,也要给灾民一条活路,不准逼着人家签死契,只准签五年或是十年的短契。

胡二娘家总共有三亩田地,她家里只有她和一个老爹,胡老爹年轻时干针线活多了,上了年纪之后眼睛便不好了,现在只能在家烧水煮饭,正经活干不了。

胡二娘不光自己打算买,还劝程明月买。

“正是好时候,以前聘个夫郎可贵了,现在只要几斗粮食便能从难民手里头换个模样好的黄花大小伙。”

“家里没个主事儿的男人真不行。”胡二娘说这话的时候揣着手站在程明月灶台边上,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

她本来是来找程明月取经种豆子的事儿的,却看到程明月正围着灶台吃冷饭。

“现在天热你吃点冷饭没事儿,等天冷了呢?而且你要穿衣吧,你总不能去街上买成衣吧。”

这也是胡娘子自己想买个夫郎的原因,买布料回来做能省一大笔银子,以往这些都是她家老爹在干,可今年胡老爹身子越来越不好,这种活也干不了。

程明月看着身上的破衣也发愁,她自从穿越过来就一直穿着来时的那一件短袖,都快洗烂了。

前几日程明月拿黄豆和胡娘子换了一件夏衣,算是有件能换洗的衣裳了。但这次夏衣解决了,以后的春秋衣,冬衣该怎么办,总不能全拿粮食和人换吧。

胡娘子见程明月似乎也有这个念头,极力劝程明月明月同她一起去买个男人回来。

“现在正是便宜的时候,南边几个郡说是旱的厉害,咱们县里来了好多逃荒过来的流民,趁着今年粟米没下来,不然下来之后可就不是这个价了。咱俩一起去说不准还能打个折。”

程明月本意是先把大豆收完再说买人的事,被胡娘子说动了心,她已经割完了大概一亩地的豆子,连夜把豆子在晒场上摔打脱粒后,算算已经有四五斗的豆子了,便提着豆子与胡娘子下了山。

真不是她懒,来了将近一周都还没把黄豆收完,她这些天过得比考研还累,每天只能睡三个时辰。

一睁眼就是去地里割豆子,没有机器,要用镰刀割。

还要贴着地面,要小心不要把籽粒从豆荚中掉落出来。

最后还得运回晒场,晾晒干了之后用棍子敲打豆荚,好让籽粒从破裂的豆荚中脱落出来。

真的每天不停地干活都干不完,眼看地里的玉米也差不多能收了,程明月心里着急。

然后她还得挑水烧火煮饭吧,偶尔还要洗衣服吧。

而且,就像胡二娘说的,以后衣服从哪儿来?

村里其他人家都是穿家人织的麻布衣裳,她只有穿过来的那套短袖长裤,以及胡二娘子给她的那一套旧衣。

可天冷了之后呢?总不能还管胡二娘子要衣服吧,听村人说这个时代的衣服都是能当钱花的,非常贵,他们这种升斗小农都是自家男人纺织裁衣。

程明月一个人干的非常吃力,她如今算是知道为什么古代喜欢一大家子人住一起了。

效率高啊。

一锅饭煮一升米也是煮,煮两升米也是煮,都是需要消耗一个人力和差不了太多的柴火。

所以一个人生活太奢侈了。

程明月下定决心要买个男人回来。

她的述求很简单,即她需要一个让她从煮饭洗衣这种重复性劳动种解脱出来,让她能专心务农的同时,对她人身安全没威胁的人。

女人的话太危险了。

程明月可是孤身一人,买女人回来万一人家想谋害她可怎么办,还是买男人安全,一来男人本来力气就没女人大,二来在社会规训之下,男人都是三从四德,很少有敢违逆女人的。

不过她不打算娶夫郎,只打算买个帮工。

因此她没有胡娘子挑人‘模样好’的要求,在程明月看来最好能是‘五大三粗’的中年大叔。

既能帮她缝补裁衣,又能帮她下地干活,还不用担心对她有非分之想。

完美。

城门楼子外头聚集了很多灾民,一个个都面黄肌瘦,穿的破破烂烂。

临江城有富商和知县一起办了粥铺,领粥的灾民排着长队,每人能领到一碗清可照人的稀粥。

知县还组织了衙役和人市的牙婆,挨着城门外搭建了简易的台子义卖。

官府给牙婆付了银钱,不许她们赚中间的费用,只求尽快把灾民安置下去。

有那卖身的灾民直接找过来,牙婆拿着抹布简单给他擦擦脸和脖子。往头发上面插根草就能卖了。

程明月和胡二娘路过时,刚好碰到一个蓬头垢面的老汉拉着一个年轻男子往台子那儿去,那男子瘦的几乎只剩一把骨头,老汉看起来倒是正常。

男人双膝跪地,紧紧抱住老汉的大腿,泪流满面地哭诉道:“公爹啊,您莫要卖掉我。哪怕您让我做牛做马都行,可不能让我对不起妻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