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殷对此毫不意外。
燕王不是胆惧之人,为一弱冠小儿再三羞辱,岂能一忍再忍?先前听说朱棠疯了,他不算相信,这下听他反了,才真觉得应当。
他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那日魏国公府清点嫁妆,他觉得不对的地方在何处,是他闻得出,那箱中似有火药味------送嫁是假,送兵才是真啊!
这一猜测并无证据,但他决定闭口不提:一来是他还欠着徐辉琮人情,二来是他想看看有魏国公府的襄助燕王能多撑几日。他并不觉得燕王真有能耐改朝换日,且不说他亲随被拔除的不少,便是他还是那个气焰最盛的燕王,以一藩之地与全国相抗也是天方夜谭,只是朱胤炯没见过这阵仗,才一时慌着了。
他深夜召见群臣议事,也召了他,盖因他不是他亲信,却是少数朱胤炯能用的武将。他听朱胤炯的亲信翻来覆去引经据典地骂着燕王,无怪乎是什么以卵击石螳臂挡车,他等他们骂得差不多了,才闲闲出口一句:“臣附议。”
朱胤炯对朱棠这个皇叔向来忌惮,得知他举兵造反后是既不觉意外,又恐惧不安,好容易为亲信等的劝慰安抚住,听穆殷这样一说,却又生出几分忌惮,复而沉声问:“那凉国公以为,燕王之乱,何日可平?”
若是燕王据一藩地而朝廷全力击之,任燕王先前如何深孚众望、战功累累,不出三月必然能平乱,但以这位陛下的刚愎自用,穆殷不信除了魏国公府外没有别人和燕王暗通款曲,那平乱的话......
“将得力,三月;将不利,不知数。”他慢悠悠道,饶有兴致地观望着朱胤炯的面色,皇帝陛下果然面色不豫,作沉思状思忖许久,才有问道,“那凉国公以为,诸将之中,何人得力?”
“臣观诸将,概出一辙,不可知。”
此言亦算不得虚言,立太孙后,太/祖忌惮功臣,或杀或贬,能教他放心留下来的即便不是蠢货,也是个庸才。朱胤炯脑子清醒些,便应该派他快刀斩乱麻,先平燕王之乱再议后事,但以陛下的胸襟......这确实颇难为他。
不过陛下连他弦外之音都未必能听懂,何况胸怀广阔地任用他呢?果不其然,朱胤炯以为他在敷衍,心中虽不满,但他原本便对他存有忌惮,因此也只是暗暗记下了这笔账,想着等平定燕王之乱再算。
然燕王比他想象得更得人心,亦或是朱胤炯过于愚蠢,三月之后,燕王之乱并无平息架势,反而愈演愈烈。穆殷一厢幸灾乐祸,另一厢又生出担忧:若燕王之乱迟迟不平,那应当就轮到他倒霉了。
他虽同朱棠有旧怨,却也不愿亲自送他上绝路......念及此,他遂放出因旧伤在府中养生念经的消息,想着好歹把燕王之乱敷衍过去,不料月余之后,天子亲临府中。
他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已感不妙,在朱胤炯七拐八拐称要接允烯入宫侍奉太后后,用意已昭然若揭。“陛下厚爱,臣愧不能报。”他重重叩首,“唯燕王之乱,属实忧心,臣曾同燕王共事,知之甚深,此去,愿为前卒。”
朱胤炯终于满意,起身亲自扶起他:“爱卿请战,朕心甚慰......勿使朕负杀叔之名。”
朱胤炯终于失了耐心,想要同朱棠速战速决,以至于要违背太/祖之命提前启用他这个本应受数十年冷遇的逆臣,临行之前,徐辉琮曾来看望,眼中难掩焦虑,口中却只道担忧他病情,他看他一眼,忽低笑,悄然对他道:“告诉朱棠,他知我甚深,我不能敌。”
徐辉琮面色骤变,而穆殷磨痧手中虎符,慢慢露出笑意:
朱胤炯想敲山震虎,他便与虎谋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