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白月光不落神坛 > 第47章 声名狼藉长公主(7)

白月光不落神坛 第47章 声名狼藉长公主(7)

作者:习洛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2 01:38:59 来源:文学城

和众多朝臣一起等待皇帝和摄政王曲桓,他站在首位,头压低目光盯着自己鞋尖。

身侧不断的交谈声在空气中传播进入他耳中。

但他知道,比这更严重的吵闹即将在这个朝堂上发生。

目光紧紧地盯着鞋尖,哪怕听到众臣的吸气声他也没有抬头。

蓝安卿坐在龙椅右侧下方,看着下面不断争吵,不断谏言的大臣,懒懒的打了个哈欠。

她微微掀了掀眼皮,眸中闪过一丝无趣。

这就受不了了,以后她要坐上那个位置,岂不是要将这些人气死?

沈景曜坐在左侧,目光一顺不顺的盯着蓝安卿。

蓝安卿睁开眼睛对上沈景曜的视线,露出一个笑容。

沈景曜清了清嗓子,顿时吵闹的朝堂安静了下来。

“长公主殿下参与朝政的事情,你们三人怎么看?”沈景曜漆黑的眸子落在丞相三人身上。

所有朝臣都明白沈景曜口中的三人就是三公,也就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人。

他们一致保持了默不作声,等待他们三个人开口。

从蓝安卿踏进朝堂引起了激烈讨论开始就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三人,被所有人注视着。

蓝安卿手指轻轻搭在面前的案几上,目光也随着落在丞相身上。

就让她看看自己父皇千辛万苦挑选的丞相到底如何吧。

“从古至今没有女子进入朝政之先例。”曲桓向前一步,微微弯腰沉稳的说,“但因时制宜也并非不可。”

“哦?”沈景曜语意不详,含着笑问,“丞相此话何意?”

“陛下年纪尚小,虽然已经掌管朝政,但阅历甚少,长公主怜爱皇弟,不合常理却符合人情,臣认为此事不仅表明长公主和陛下之间手足情深,也是向所有百姓摆明皇家安稳,朝堂平和。”

曲桓顶着沈景曜能够看透人的目光,依旧不急不躁:“后宫和前朝本就相互牵连,只有前朝后宫安稳国家才会安稳。”

“长公主此举,不仅让百姓明白国家和平安稳,也是借此表达了国家和平祥瑞之意。”曲桓感觉落在身上的目光似乎化为实质,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

“丞相不愧是先帝偏信之人,果真能说会道。”沈景曜轻笑一声,语气中夹杂着讽刺。

曲桓像是听不出沈景曜话中含义,依旧低垂着头。

沈景曜视线从曲桓移到其他两人身上:“其他两人大人也像丞相一样认为?”

“臣虽为御史大夫,对礼法并未熟知,想问奉常一些关于礼法之事。”付文德并未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沈景曜摆了摆手,同意了付文德的话。

付文德转身看向奉常,声音平静:“潭大人,礼法中明确规定长公主不得入朝了吗?”

潭城潭大人低着头,额头带着虚汗:“礼法中从未提及。”

潭城目光盯着付文德的鞋,心中连连苦笑。

付文德明显是站在长公主那边的。

那句话是故意偷换概念,寻找礼法漏洞。

后宫不得干政几个字随便将后宫换成太后,妃嫔也在礼法之中找不到明确规定。

但这些人确确实实属于后宫范围,但长公主又不一样,她被先皇封有封地,很难明确划分是否在后宫范围之中。

付文德转身向摄政王行了一个礼:“既然礼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臣以为长公主行为不算僭越。”

杨苍本身不善言辞,只能抱拳粗声附和:“臣认为丞相和御史大人说的对。”

蓝安卿对上沈景曜饱含怒意的双眸,脸上带着清浅的笑意,她看着下面的群臣,后面的大臣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开口,只是静静看着他们相争。

“既然无人反对,那就上朝吧。”蓝安卿声音并没有任何情绪。

她声音平静,没有洋洋得意也没有因此高兴。

沈景曜气极反笑,他舌尖顶上软肉:“长公主真是好本事。”

先从他手中要了丞相幼子这个人质,又借用礼法和三公向他施压进入朝堂。

他知道三公想要做什么,不过是想扶持长公主拉他下位罢了。

狠狠的咬了咬牙,挥了挥手让他们继续上奏。

后面的朝臣震惊于沈景曜竟然真的就这么简单的让蓝安卿留在了朝堂之上。

曲桓在看到沈景曜这个动作后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他将长公主入朝上升到后宫和前朝安稳,国家安稳方面,付文德又将长公主排除在后宫之外,寻找礼法漏洞。

如此明矛盾的理由完全经不起深究,也庆幸他们没有一个注意到这里。

想到这里曲桓眯了眯眼睛,也很庆幸沈景曜平民出身,靠无意间救了长公主和功勋一步步爬到这里,对礼法和朝堂上的暗潮涌动并不了解。

这也是他们的优势,文臣的主战场从来不在兵马之上。

后退回到群臣之列的时候,他目光和蓝安卿目光交汇,蓝安卿给了他一个淡淡的笑容。

曲桓明白,这个笑容带着威胁。

他的幼子从摄政王这个火坑到了长公主这个火坑。

到底是什么让他觉得长公主心思良善,性子软弱好拿捏的?

如今看来明明是披着羊皮的狼,将自己的利爪全部藏在良善可欺的外表下。

他就知道,那么一个心机深沉,做事滴水不漏的先帝不可能生出一个心性软的女儿。

蓝安卿听着大臣们上报一些无关痛痒的折子,才知道朝堂被**的有多严重。

蓝安卿看了一眼沈景曜,他似乎很满意如今朝廷现状。

这样的沈景曜让蓝安卿不由得深究,到底是沈景曜别有用心还是真的不通朝政?

像付文德他们所说的话蓝安卿现在有些怀疑他到底是真的没有听出其中的问题还是顺水推舟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到底是蠢的让人看不透还是精明的让人猜不透?

“各位大人倒是讨巧,忧是全然不报,喜是一个比一个多。”蓝安卿声音悠然的打断了正在上报亳州人口增长的事情。

“如今在摄政王和陛下的治理下,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外朝敬仰,何忧之有?”禀报的大人显然对蓝安卿参与朝政有所不满,声音中的怨怼几乎要化为实质了。

蓝安卿轻笑一声,目光从他脸上转到其他朝臣身上,那些大臣一个个低着头。

朝廷什么样子确实有木讷之人看不出来,但这种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万民归心的话,谁信谁是傻子。

“任大人,是不知百姓疾苦还是能力不够?”蓝安卿手指轻轻叩着桌面,发出的沉闷响声一下下敲击着他们的心。

外面的天渐渐亮了起来,阳光从一旁照射进来一点光亮。

本来就金碧辉煌的大殿更是增添了一些气派。

“还有奏折,有事上报,那些胡言乱语的,说今日天气的,又吃了什么的再让本宫见到,各位大人就将自己的乌纱帽交出来,给有能力者吧。”蓝安卿眼中带着令人恐惧的威压一圈圈看了过去。

下面朝臣有的低头不言,有的身体瑟瑟发抖,有的向沈景曜投出目光。

“没有大事证明了国家安宁,怎么长公主连国泰民安都不愿看到吗?”沈景曜凉凉开口。

“如若真的河清海晏,本宫也不必出现于此了。”蓝安卿目光毫不避讳,直直的看向沈景曜。

“如今到底是不是太平盛世,摄政王真的不清楚吗?”目光似乎要将沈景曜看透。

沈景曜对上蓝安卿的目光,想到那一封封奏折,那边境的惨状,他眼底涌上一层心虚。

“如今百姓幸福安□□活富足,这难道还不是太平盛世!”他强压住心底的不安,反驳道。

蓝安卿目光依旧看着沈景曜,看着他那自欺欺人的样子,这一刻,她似乎明白了。

有些人真的是能力配不上野心。

边境都被侵占,自己臣民被虐杀,国家即将分崩离析,这些他竟然不去管理,只是一味的欺骗自己。

“既然这样,各位大臣看看这份奏折吧。”蓝安卿挥了挥手,跟在她身边的陶公公将奏折交给了三公之下,九卿之首的奉常潭城。

潭城看到奏折目光紧缩,捏着奏折的手泛白。

原本还精神抖擞的潭城脸色瞬间白了下来,他腿一软,噗通跪倒在地。

看着神色恍惚,如此失态的潭城,其他大人更是好奇里面究竟是什么。

有几个精明的大臣在看到陶公公绕过了曲桓他们,并不会以为是蓝安卿对曲桓他们的排挤。

他们反而明白,这是曲桓他们已经事先知道了一切。

联想到长公主进朝丞相他们的表现,怎么会猜不出他们之间的合作。

但是到底是借扶持长公主斗到手握重拳的摄政王,还是真的想要扶持长公主?

他们不敢下结论,也不敢轻易战队。

在两方实力不均衡的情况下,战队失败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而且很大可能站不错队。

但在双方实力几乎均衡的情况下,站队相当于赌上一切。

“丞相,你们有什么可行良策?”蓝安卿白皙的手撑着下巴,看向站在队伍前方的三人。

杨苍上前一步,郑重的说:“臣愿领兵前往处置叛贼。”

说完,他目光直愣愣看着蓝安卿,目光坚定带着军人血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