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百味草 >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百味草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作者:收获季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2:30:33 来源:文学城

金州城里去看病,带回来的药,药盒上都写着,他看了,和上次开的药是大同小异,有小粒的药片叫颠茄片,还有一种瓶装的无色透明的药液,叫颠茄制剂,还有一种中成药,叫保和丸。颠茄片好喝,扔嘴里,开水一冲就下去了,没有什么味道。颠茄制剂最不好喝了,打开瓶盖就有一股汽油味扑鼻而来,特别的难闻了,喝到口中的味道还能忍受得了。保和丸这药味道甜甜得也不难喝。

第二天中午,吃过饭,他又坐车来到了金大二院,取了**检验报告单,知道看不懂,他也没有看,就问给检验报告单的医生,怎么样,医生回答,没有发现病变细胞,就是说好这里。这时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有些高兴的回到县城单位上,不就是溃疡吗,坚持吃药治疗,一定会治好病,肯定会康复的。虽然几个月过去了,但他的肚子,准确的说就是肠胃,还是时不时的隐隐作痛,一阵又一阵的难受,但他坚持按时吃药,后来也就痛疼的减轻了,越来越好受了。

今天,单位上又开会了,坚艺贵副局长和往常一样,也来参加会议。这是坚艺贵副局长的一贯作风,也是由于历史源渊形成的。坚艺贵副局长调到兰原县来的时候,县上有农科所,他任副所长,后来组建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县农科所并到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而不存在,坚艺贵副局长又被任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不久又被任为县农业局副局长,又分管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所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所有会议坚艺贵副局长理所当然的全部参加,并是最高领导了。

李学民副站长主持会议,学习了两个文件和念了一篇报纸上的文章,然后就请坚艺贵副局长讲话。坚艺贵副局长要求全站的每个同志挨着汇报今年以来所做的工作。

他第三个汇报工作,说自己得了胃病,请了长假去看病,基本上近期没有做什么工作,病差不多好了,今后努力工作,就简单的算汇报完了。

“小孔有病,看病去了。大家看最近工作怎么样了?谁还汇报?”沉默了一阵后,其他没有发言的同志才陆续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全站的职工们都汇报完了,李学民副站长简单汇报了自己的工作,又简单总结了站上的工作,请坚艺贵副局长讲话。

坚艺贵副局长说,请大家抓紧工作,提出了“三个不的要求”,不能请假,不能回家,不能在单位上蹲,深入下去,扎实工作,全面出色的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李学民副站长听坚艺贵副局长讲完了,就宣布散会。

他这一场病看了有大半年时间,到了秋天了,站上打发他和新分配来参加工作的雒生旺去下乡。

雒兴亮老家是乌铁市,一个刚从陇原省金州农校毕业的青年学生娃,学得是蔬菜专业,和他年龄相仿,今年也就二十岁左右,个头和他差不多,不胖也不瘦,黑黑的头发梳着个长分头,四方脸,高鼻梁,浓眉大眼,还是个双眼皮,虽然个子不大,皮肤麦子颜色,左面一颗门牙右下角,刚好是在上颚一排牙齿中间偏左,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缺口,说是玩耍时被溅起的钢弹给打掉的,穿着也很朴素的,能说一口正宗的兰原说,家乡的话他也没有忘记,说话有些慢条斯理的,但总的来说还是个很英俊能干的小伙子。

单位领导认为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需要有人先带着干工作。根据学的专业,雒兴亮分配到经作组工作。经作组朱家福家中有事,又回家去了,王风朝是经作组的组长,又有县良种场试验基地上的试验田工作,也走不开。王风朝把他和雒兴亮叫到他的办公室,安排他带着雒兴亮去西沟试验示范点下乡搞籽瓜测产。让他打了张白头条子,内容是籽瓜测产,需要支付农科户籽瓜款三百元,交给他三百元钱。王风朝对他们两个人说:“每年测产,最少一百五十元,最多两元钱就够了,你们拿上三百元宽展一点。”

这次的任务是到西沟乡五台村籽瓜试验示范田测产,其实他也是第一次实际搞籽瓜的测产,比新来的雒兴亮也多不了多少实际工作经验,顶多是早参加工作一年,也还是在乡政府呆着,纯粹一个行政干部,尽搞了些“催粮要款、刮宫流产”的中心工作,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基本上没有搞多少,就是调到县上农技站来搞了三五个月,还看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病。

说下乡就下乡,他和雒兴亮带上了测产用的工具和牙具洗脸毛巾等,各骑一辆自行车,来到了西沟乡五台村,找到了他和朱家福上次来时领他们的那个县科委退休的老宋,也算是这个村示范点上的负责人。

老宋找了一杆老式的提秤带上,通知了几个农科示范户,领着他们一帮人,来到示范点的籽瓜地里,先从老宋家的籽瓜地开始测产。

这时的籽瓜地里,满地的瓜秧已开始从老叶的边缘干枯发褐,向上翻卷,张牙五爪的瓜叶,由浅绿色变成了淡蓝色,除个别鲜活的秧头向上顽强的生长着外,其它枝蔓,叶片全都贴到了地面的砂石上,好像从地面上托起了一地圆圆的籽瓜。在一派萧色秋刹的田地里,结出了丰收的果实。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人类也何偿不是这样呢,许多人的成功和伟大事业,不就是建立在其他人的伤心痛苦、辛酸眼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甚至于白骨累累之上吗。

“怎么个测产法?”雒兴亮不解的看着他问道。老宋和农科户们也都看着他。

这问话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对雒兴亮说:“对角线取样法,一块田里随机取五个点,每个点上取一个平方米。把卷尺拿过来。”

他和雒兴亮拉着卷尺,靠近田块的四角上,还有地中间各拉出一个长一米,宽一米,正方形的一平方米,把框进这五个平方米内的籽瓜全摘下来,放到一起,装进袋子里,把袋口用绳子扎紧。

叫老宋喊过来两个人,把老杆秤提过来,将老秤杆头上的月牙提钩戳进装籽瓜的袋口上,提钩就挂到了装籽瓜的袋子上了,在秤头的提绳环里穿上一截抬水的木杠,两个人在这木杠的两头面对面弯下腰去,将木杠一端放到肩膀慢慢直起腰来,这时挂在秤钩上的装籽瓜的袋子慢慢从地上升起来了,套挂着的长四梭柱形铁疙瘩秤砣的老秤杆细的一头向上扬起来了。

老宋赶紧将老秤杆上套挂着的长半圆形铁疙瘩秤砣绳圈向右拉,吊在老秤杆上的秤砣也随之向右移动,太过了,老秤杆细的一头又向下栽,老宋赶紧将秤砣绳圈向左拉,又过了,老秤杆细的一头又向上扬了起来。

这样老宋过去过来,左右拉动着秤砣绳圈调整了几个回合,老秤杆细的一头上下不停的摆动着,当老秤杆终于平成“一”字形时,老秤杆细的一头上下不再摆动时,老宋细看老秤杆上秤砣绳圈压着的黄铜小点是多少斤,报了个斤数。

这根老式市斤杆秤,虽然比以前好多了,已由过去的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了,但还是比较难认的。这老秤杆是用又直又硬又轻的木头棒儿制成,多为深褐色的。秤杆大头上有一个挂钩,往中间紧靠着有两个提系,外面一个提系大,叫“外头”的提系,是秤重东西的,靠里面一个提系小,叫“怀里”的提系,是秤轻一点的东西的。

圆柱形的秤身上,不是全用数字来标识斤数的,只有简单的两三个数字,而且还是用黄铜小钉钉在秤杆上组成一个数字。秤身上的标识不是一行,而是两行。斤数多,数字大的黄铜小钉钉着又长又粗的标识。斤数少,数字小的黄铜小钉钉着又短又细的标识。这种老秤虽然设计的很科学合理,是我国劳动人民伟大智慧和发明的又一结晶,但现代人如果没有接触过的话,还真难弄懂的。

他以前在乌铁市的瓜果蔬菜市场上经常用这样的秤,他一看就懂,会用更认得这秤的斤数的。原来开始用的时候确实也是不好认,费了些思量,一半懂,再加一半猜,逐渐也能认得和熟练使用这种秤了。

他看了一下秤秤的斤数,老宋报得不错,他也重复说了一下老宋报的斤数,一样,在事先准备好的籽瓜测产表格上,在老宋的姓名拦后面的产量格里填上斤数。然后叫农科户们把这些摘下来的籽瓜砸开,想吃的就吃,不想吃的,就把籽瓜里面的大板黑瓜籽全掏出来,一粒也不能剩下。

把老宋家的籽瓜掏出来的大板黑瓜籽,瓜水还没有干,淌着瓜水就赶紧秤了一下斤数,就记载到了测产表上。

“还没有把大水汽晾干,这样秤斤数行吗?”雒兴亮怀疑的对他问道。

“我看行,不然太费时间了,今天就回不去了。”他固执的对雒兴亮问答道。

雒兴亮,老宋,还有几个农科户们也都再没有作声。

就这样测了五个农科户的籽瓜产量和掏出来的大板黑瓜籽的产量。分别给五个农科户按籽瓜当时销售的市场价格和斤数,付了钱。

籽瓜测完产后,农科户们都拿着钱,各自回家去了。他和雒兴亮跟着老宋到了老宋家里,老宋老婆给他们做饭,他和雒兴亮,老宋,坐在老宋家院子里呆着谝了一会闲传。

等吃过了中午饭,他和雒生旺,老宋把还淌着瓜水的装大板黑瓜籽的塑料纺织袋子打开,在老宋家院子的地上又晾晒开。一边等着晾晒湿瓜籽,一边三个人没有事儿暄观。

秋天的天气已不是很热了。快到下午四点了,老宋家院子的地上晾晒的湿瓜籽大水汽已基本上没有了,瓜籽还是有些湿湿的,他招呼老宋和雒兴亮,三个收拾着把湿瓜籽原装到塑料纺织袋里,提起来看,瓜籽袋子基本上不淌水了。

收拾好测产用的工具,牙具包,连带瓜籽袋全捆绑到他和雒生旺的自行车上,一路狂奔,骑着自行车,他们两个就回到了县城单位上。

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80万存稿能换个收藏吗!跪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